請清醒,別幻想了,今年幹農業就是熬著活下去!

作為每個從事農業的人,面對惡劣的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盲目樂觀是不太現實的。所以,別幻想了,今年幹農業的目標就是熬著活下去!


請清醒,別幻想了,今年幹農業就是熬著活下去!

對於種植戶來說,造成了損失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彌補回來的。要認真地考慮如何加入當地有影響力的種植合作社,抱團取暖。種植合作社也需要認真研究市場行業,花了同樣的時間和人工及費用,為什麼種出來的作物價格千差萬別。種植合作社需要樹立科學的種植觀念,把以前的農產品產量為王轉變為價值為王。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高端經濟作物,採取科學的種植方案,採取統一的種植標準,包括註冊農產品品牌。要考慮多種市場因素,合理地制定品牌農產品的價格,針對傳統收購和電商制定不同的價格,避免亂價造成市場的混亂。另外,科學合理制定費用投入,既然賺錢難,那麼花錢更要精打細算。你是來做種植的,不是來賭命的,特別是在今年如此艱難的歲月,一定要留最夠的現金維持生活。電商救不了農業,農產品電商是一個巨大的坑,30000多家專業的農產品電商,能夠維持盈利的連百分之一都不到。所以,廣大的農業種植者們,只有聯合起來,共同攜手走農產品品牌化種植合作社的道路,中國的種植者才能有市場的話語權。不要盲目樂觀,不要盲目擴種,借用百果園創始人餘惠勇的一段話,給廣大的種植者提點建議。餘惠勇說:“對於種植戶來說,縱使成本再低,生產出非常便宜的產品,在經過各種流程後,從包裝、採摘到運輸、銷售,整個流程不一樣,最後呈現給顧客的價值也是不同的。你要追求到最後顧客感知到的價值是又好又便宜,一定是需要全產業鏈的高效協同,建立產銷的命運共同體。在種植之前,你就要做好規劃,想清楚你的渠道和客戶是在哪裡。你是想要“買便宜”的顧客,你的渠道就要對應便宜的渠道,你的栽培模式就要對應便宜,追求低成本的種植方式;如果你說便宜我做不到,但是我能把它做好,那就是另一種種植模式,因為種好產品的種植模式和種便宜產品的種植模式是完全不一樣的。你的種植模式,你的流通渠道和你最後的顧客群體相匹配。對百果園來說,你的產品再便宜,如果品質不好,對我來講沒有任何意義,只有在好的基礎上,便宜對我才有用。但是有些渠道,品質太好了它賣不動,因為價格太貴,只有說品質過得去,低成本才有意義。這就需要產銷的高效協同。只有建立產銷的命運共同體,才有可能持續地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