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一起去萬象山看看800多“歲”的靈鷲寺石塔吧

  2019年10月,靈鷲寺石塔成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比於源口窯遺址、兄弟牌坊、獨山牌坊等同批新晉“國保 ”,石塔的知名度就小了很多。石塔在哪兒,是否就在如今的靈山寺?

  諮詢了相關單位,記者才得知:靈鷲寺石塔坐落於麗水市區萬象山。

春天來了,一起去萬象山看看800多“歲”的靈鷲寺石塔吧

  麗水學院大學生參觀新“國保”。

  靈鷲寺石塔與老麗水們“親近度”不高

  記者是土生土長的麗水人,小時候曾多次到萬象山遊玩,摸過石馬騎過“老虎”坐過小飛機,可印象中石塔的影像全無。

  近日,在麗水市文保所所長吳志標的帶領下,記者終於得見廬山真面目。

  沿著萬象山門樓一直向上,繞過熟悉的亭臺樓閣,沿著煙雨樓右側的石徑一路向下走。“喏,就是這裡。”吳所長突然說道。

  記者正在低頭走路,聽到聲音一抬頭,石徑左手邊,驀地出現了一圈兒漆成綠色的約1.6米高的鐵欄杆。鐵欄杆裡頭落滿松針的空地上,四座石塔就這樣撞入眼簾。

  這,就是新晉“國保”靈鷲寺石塔。

  欄杆外面,是偶爾路過的行人,欄杆裡面,是建造於南宋嘉定年間的石塔。一道欄杆,隔開的不僅僅是空間,還有800多年的風風雨雨。

  石塔距離欄杆約3米,欄杆沒有開設小門,記者只能隔著欄杆細細打量。眼前的石塔,呈灰黑色,塔身被800多年的風雨侵蝕得厲害,歲月沖刷的痕跡明顯,很多部件殘缺不全;石塔的很多細節,如人物佛像、吉祥瑞獸、雲山海水等看不清;據說塔身上有銘文,可惜銘文朝著另一邊,又隔著欄杆,沒有機會近距離一睹石塔銘文等細節。

春天來了,一起去萬象山看看800多“歲”的靈鷲寺石塔吧

  靈鷲寺石塔

  如同記者霧裡看花賞“國保”,很多老麗水對靈鷲寺石塔“親近度”也不高。

  毛傳書,麗水本地知名的文史專家,對於靈鷲寺石塔,也僅僅知道個大概;熊遠龍,“最地道麗水方言發言人”,在電話中對記者說,知道石塔在萬象山,但沒去看過……接著,記者又問了多位老麗水,他們都說不出自己與石塔有什麼故事,或者說不清石塔的道道來。

  靈鷲寺石塔為什麼能成為“國保”

  吳志標介紹,石塔原建在麗水東郊十里地的靈鷲山靈鷲寺(現靈山寺),塔因寺而名。

  四塔均建於南宋嘉定年間,建築型制、風格基本相同,僅雕刻題材略有變化,屬同一時期的作品。按塔由南向北的排列順序分為1—4號,其中僅3號石塔保存相對完整。

  四座塔局部殘損,其中三座塔的塔剎俱毀。石塔全用青灰石疊砌而成,外觀六面單層,通高四米餘。

  據申報“國保”的材料記載,四座塔除1號塔建於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外,其餘均建於嘉定九年(1216)。

  為什麼能這麼精確?因為每座塔身上,六邊形立柱的某一面均刻有建塔題記,自左向右直書,字徑約三釐米,陰刻正書。

  例如1號塔題記刻得很清楚:當院徒弟、住持東山多福院比丘師倬,抽施長財,建造七佛寶塔一所。祈福答報四恩,利資三有。嘉定九年歲次丙子十一月朔日謹題。匠者陳喜。

  感謝文字、感謝匠人,撥開了歷史迷霧,說清楚了1號塔為何建造、建造時間等等,給後人不少研究的提示和方向。

  吳志標說,根據1號塔題記和佛教的營造規則得知,靈鷲寺石塔採用七塔制度建造,應該放置在靈鷲寺的山門前。

  有關史料記載,靈鷲寺建於東晉,經歷過火災、塌圯以及三次擴建,清乾隆年間改靈鷲寺為靈山寺。七座石塔中,三座不知所蹤,其餘四座能倖存至今,很不容易。

  熱心的毛傳書老師翻出了1980年刊印的《麗水文物》和相關記載,提供了一些石塔前世今生的相關情況。同時,記者也在閱讀資料中得知,1958年,前蘇聯專家設計了一座大壩高120米、發電機組總容量120萬千瓦的甌江水電站。根據設計圖紙,庫區水至緊水灘,當時的麗水縣城城關鎮和碧湖平原均被淹沒,而麗水縣委縣政府機關計劃遷移至雲和。

  上世紀50年代末,文物部門對淹沒區內的重要歷史文物進行了遷移,靈鷲寺石塔列入遷移保護的對象。於是,石塔遷置至甌江上游、雲和縣城郊前溪山上。

春天來了,一起去萬象山看看800多“歲”的靈鷲寺石塔吧

  翻拍自《麗水文物》上的老照片。

  後來,由於種種原因,甌江水電站停建。1980年,原麗水縣文化館文物工作組在雲和縣文化館文物組配合下,將石塔拆卸編號,遷移回麗水縣城,安置在萬象山公園西南面的巖坡之上。為防止人為觸及損傷,還在塔的外圍設置了鐵護欄加以保護。

  儘管靈鷲寺石塔易地遷移,塔形較小又不能登臨,在普通老百姓中影響甚微。但石塔造型別致,雕刻極其精美,裝飾題材豐富,時代特徵鮮明,是佛教藝術和建築藝術相結合的代表之作。因此,靈鷲寺石塔在1989年被公佈為浙江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時隔30年之後,石塔變身“國保”。

  靈鷲寺石塔提升了我們的文化自信

  透過史料,四座石塔背後的故事讓記者感慨不已。在一定的歷史空間裡,石塔不僅僅是石塔,而是歷史的佐證。儘管它始終在寂寥中靜默著,但,只要放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只要細細考究石塔本身的文化,石塔絕對是提升我們文化自信的寶貝。

  要不是靈鷲寺石塔成為“國保”,它還將繼續靜默著,年復一年“看著”滿山歲歲枯榮,和小鳥、松針、苔蘚相依偎。

  在採訪中記者得知,有關部門仿製了四座石塔,就安放在如今的靈山寺內。年前,記者來到靈山寺,果然在大雄寶殿前看到了“靈山石塔”。

  “靈山石塔”類似“國保”靈鷲寺石塔,塔身雕刻著佛像、蓮瓣、瑞獸等圖樣,形制完整。相比後者,在記者眼裡,“靈山石塔”有些呆板,少了些許靈動,但好歹彌補了幾分缺憾。也許再過800多年,“靈山石塔”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沉澱,說不定也會成為文物吧。

  “國保”的新身份,令靈鷲寺石塔迎來了一些新的關注。

  為提高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進一步增強當代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去年12月27日,麗水學院醫學與健康學院護理學(中外合作)方向師生前往萬象山,參觀了靈鷲寺石塔。

  “石塔分為三大部分,基座、塔身和塔頂……”面對大學生好奇的目光,吳志標開始細心解說,幫助他們瞭解靈鷲寺石塔的歷史淵源、建築風格、雕刻藝術和文化價值等,為他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傳統文化課程。

  該院學生張莉說:“我們雖然是中外合作辦學方向的學子,學習國外先進的護理技能和理念,但更應該確立我們中國傳統的文化自信,更多地去了解我們的文化瑰寶,做一名中華文化的傳播者。”

  青蔥竹林中,淙淙水聲,四座石塔隱身其中。儘管在寂寥中靜默了800多年,但靈鷲寺石塔依然美得讓人震撼,散發著屬於“國保”的文化魅力。

  記者 雷曉燕 通訊員 江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