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4歲女兒上帕米爾高原,她說大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把自己蹦極的視頻給女兒看,給小傢伙都嚇哭了,還說下次要帶她一起去。

這樣的家長是不是有點皮?

懷孕3個月時,敢讓丈夫陪她上雲臺山,與“養胎”理念完全違背的行為,也得到丈夫的支持。

女兒才4歲,就帶她去5000多米的帕米爾高原,經歷了高原反應,這是“親媽”嗎?她卻說,正因為是親媽,才帶女兒去挑戰,樹立勇敢的榜樣。

她有些特立獨行,旅遊“上癮”,她就是微博親子旅遊達人——@小S的牛老闆

帶4歲女兒上帕米爾高原,她說大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和陌生人結伴旅行,意外收穫愛情

說走就走的旅行,牛老闆是從畢業旅行開始的。

2004年,她大四畢業,希望以一場難忘的畢業旅行來結束這四年,遂發起了一次和陌生人一起的旅行,卻在旅途中意外收穫愛情。

帶4歲女兒上帕米爾高原,她說大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牛老闆的經典動作 下腰

和陌生人一起旅行,這靠譜嗎?

膽大的不只有牛老闆,連媽媽知道以後也沒有反對,反而全力支持她的決定。

牛老闆說,媽媽懷著她的時候,因為出差去過三峽大壩,現在也常常和自己出門旅遊。大概基因裡都帶著喜歡冒險的勁頭,所以媽媽很理解她。

帶4歲女兒上帕米爾高原,她說大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2004年,旅遊攻略遠不如現在這麼容易獲得。牛老闆找資料,設計線路,將所有想玩的地方串在一起,獨自做了一本一釐米厚的攻略。

也許有人覺得做攻略很麻煩,可牛老闆卻樂在其中。

第一站決定去稻城亞丁。

她在網絡上發佈完招募的消息,很多人聯繫她。但因為這次旅行時間接近一個月,多數人只能同行一段路程。

出發日期快到時,還沒有約到一起從北京出發的旅伴,牛老闆都打算一個人獨自去成都了,結果來一個新疆小夥,於是牛寧遇見了馬寧。

別人旅行收穫的是風景,牛老闆一趟旅行把終身大事也順便辦了。

兩人第一次見面時,牛老闆就迫不及待地講解自己的行程計劃。

後來馬寧回憶起當時對牛老闆的第一印象:很像旅行路線推銷員

帶4歲女兒上帕米爾高原,她說大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他們從北京出發,一路來到稻城亞丁,去了梅里雪山,又南下到了大理和麗江。

旅行中,丈夫遇到責任不推脫,這種擔當的氣質吸引了她。

一位成都的叔叔,和他們同遊稻城亞丁,並擔任司機的職責。又有廣東兩位小夥、 3名女獄警陸續加入後續的行程。

帶4歲女兒上帕米爾高原,她說大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結伴旅行的日子裡,人們卸下了生活的束縛,變得特別真誠,不會考慮到家境、房子、車子等現實問題,戀愛也特別的自由。

這一個月的行程,牛老闆不僅拍攝了沿途的照片,還用DV機拍攝了5個小時精彩視頻,記錄旅途風景。

帶4歲女兒上帕米爾高原,她說大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2013年,她懷孕了。除了去旅遊,牛老闆懷孕期間還出了一本書,《香巴拉,在天堂等風來》。

帶4歲女兒上帕米爾高原,她說大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一位看過她旅行筆記編輯找上門,希望她出一本攻略書,兩人一拍即合。

牛老闆翻出之前的旅行筆記和視頻,常常晚上伏案寫作,用了大半年時間完稿。

2014年11月,牛老闆預產期的前幾日,編輯聯繫她,書快出來了。

兩個“孩子”一同出生,賦予了她兩個新的身份和雙重喜悅。

旅遊帖爆紅,讓新疆小夥成“網紅”

從第一次做了自己的領隊後,“不安分”的牛老闆又開始了下一段旅程。

牛老闆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而丈夫是新疆人,她很期待去新疆看看大好風光。

2018年8月,她計劃走北疆的小環線,招募了一批旅伴從北京出發。

司機馬明是個靦腆陽光的漢族小夥,一路上,他開車帶著大家遊覽北疆的風景。

帶4歲女兒上帕米爾高原,她說大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在石河子路邊,他們向瓜農買哈密瓜,2元/公斤,價格相當便宜,眾人一下子買了4個。

切開一嘗,沙脆香甜,完全不同於在北京嚐到的哈密瓜。

帶4歲女兒上帕米爾高原,她說大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從布爾津出來,路上還看到成片向日葵海,他們又停下來,與大大的向日葵有個親密接觸。

回去後,牛老闆將旅途經歷發佈在旅遊網站上。4年後的春節,意外地收到了馬明寄的葡萄乾。

原來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她的旅遊帖在網上爆紅,帖子附上了司機的聯繫方式,很多去旅遊的人都主動聯繫馬明,給他增加了更多的收入,牛老闆也為他高興。

帶4歲女兒上帕米爾高原,她說大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從第一次招募旅伴到現在,牛老闆通過這樣的旅行方式,去過阿爾山、新疆、西藏、貴州,她的旅行團已經湊成了好幾對情侶。

帶4歲女兒上帕米爾高原,她說大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路遇養鷹的少年

有人疑惑,和陌生人一起旅行靠譜嗎?其實在出發之前,牛老闆會先和旅伴碰個面,當作簡單的“面試”,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人不通過。

只要有心旅遊,目標一致,旅行體驗就不會太差。

帶4歲女兒上帕米爾高原,她說大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親子法國之旅,笑笑竟然在“吃”埃菲爾鐵塔

笑笑漸漸長大後,牛老闆經常帶她一起旅遊。

帶小朋友出門旅行很費神,獨自帶娃出國旅行更是挑戰,但在六天的南法親子行中,牛老闆和笑笑都“挺過來了”。

飛機上,牛老闆準備了益智類遊戲給笑笑玩,結果小傢伙愛觀察,還疑惑地問,為什麼飛機上的人都是外國人。

帶4歲女兒上帕米爾高原,她說大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到達法國後,接待的朋友特意騎著三輪車,載著笑笑到處逛。

三輪車和我們平時見到的不太一樣,小孩子的座位在前面,方便照看,讓行程方便不少。

下午6點時,她們在塞納河享受船宴。船宴有兩個時間段,下午6點鐘開餐,更適合國人的習慣。而晚上8點的宴席,則是適合法國人的用餐時間。

在塞納河上,一邊吃著法國大餐,一邊欣賞岸邊的風景,愜意滿足。

忽然之間,正在修繕的巴黎聖母院出現在眼前,那場大火早已經撲滅,現在巴黎聖母院的外牆,包裹著綠色鐵架,方便施工。

帶4歲女兒上帕米爾高原,她說大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沿途中一直能看到埃菲爾鐵塔,夜幕降臨,埃菲爾鐵塔的也亮起了璀璨的燈光。

2萬個燈泡同時閃爍,費用高達十萬歐。

而回到酒店,笑笑驚喜地發現一個巧克力版的埃菲爾鐵塔,大口開啃,特別開心滿足。

帶4歲女兒上帕米爾高原,她說大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離巴黎一個小時車程的勒芒有非常接地氣的自然風光。

當地人也很喜歡來這裡,到處可以看到一家人帶著小孩,體驗休閒生活。

帶4歲女兒上帕米爾高原,她說大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她們坐著超大馬車來到大森林,體驗傳說中的法國田園生活。

這裡就像法國的農家樂,可以看到蜜蜂如何建造蜂巢,還有法國的小牛和小羊,幾十種不同的南瓜,還有滑滑梯等遊樂設施。

帶4歲女兒上帕米爾高原,她說大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勒芒還有一個世界頂級的賽事,勒芒24小時耐力賽,巨星成龍就有一個參加比賽的車隊。

而一些成為歷史的賽車,就收藏在勒芒24小時汽車耐力賽博物館,簡直是汽車發燒友的天堂。

帶娃去高原被罵?生活才是孩子最好的課堂

從小,牛老闆就在笑笑的房間裡貼上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為她講解一些地理概念。

但是對於一些離生活較遠的知識,比如高原、沙漠等,笑笑很難理解。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帶4歲女兒上帕米爾高原,她說大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2019年4月,牛老闆帶著4歲的女兒笑笑和67歲的媽媽遊南疆。

導遊仍然是第一次遊北疆遇到的馬明。

帶4歲女兒上帕米爾高原,她說大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一到新疆,饢就吸引了笑笑的目光。

饅頭大餅這裡也有,但是真正的主角是饢新疆有上百種饢,玫瑰花饢、魚饢……

一塊饢比人臉盤大上很多,味道各式各樣,一張管飽。這片土地上,饢是不可替代的食物。

有天出現了計劃外的狀況,天黑時不得不在帕米爾高原上臨時借宿。

車開到了塔吉克族的村落,一家家敲門,最終有位老人招待了他們。他們穿著傳統的民族服裝。

帶4歲女兒上帕米爾高原,她說大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笑笑和老人的孫女,九歲的古麗皮亞玩得特別好。玩撲克,畫畫,下腰,聊天,相差五歲,這倆小朋友有說不完的話。

臨走前,笑笑還和她擁抱,送出了心愛的玩具。這讓牛老闆覺得,帶笑笑出來真的很值得。

但是這次旅行,卻給牛老闆帶來一些煩惱。有網友看了她帶笑笑上帕米爾高原的照片,指責她失職。

他們認為:

帶小孩去高原,發生高反,就會對孩子造成永久的損傷。更何況,沙漠、雪原這些地方,對成人來說都有一定的危險性,更別說一個4歲的小孩子。

帶4歲女兒上帕米爾高原,她說大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說到這兒,牛老闆有些無奈。實際上,小朋友的高反和大人一樣,只要遵守高原禁忌,多關注孩子的感受,兒童高反並不會比成人更嚴重。

在旅行出發前,她考慮了很多安全因素,還帶笑笑一起進行體檢。

除了笑笑,她還帶著笑笑的姥姥,67歲的老人比年輕人玩得還瘋,放飛自我。

帶4歲女兒上帕米爾高原,她說大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牛老闆說:

如果不去新疆,笑笑永遠不懂什麼是高原和高反,什麼是戈壁和沙漠,為什麼山裡會一天都沒有信號;

如果不去新疆,她不會知道世界上最好吃的餅是饢;

如果不去新疆,她也不會認識古麗皮亞姐姐,也不知道中國這麼大。

生活,才是孩子真正的課堂,大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帶4歲女兒上帕米爾高原,她說大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和陌生人結伴旅行,建立旅行小團體,去各種想去的地方,牛老闆一步步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她去年從北師大藝傳學院畢業。辭職創業,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有人認為,旅行是面對生活壓力、工作受挫、感情不順時逃避的選擇,其實不然,這些事情,等到重新迴歸生活後,同樣需要面對。

帶4歲女兒上帕米爾高原,她說大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旅行的意義沒那麼大,只是一種娛樂的方式。但是旅行也很重要,能體驗生活的樂趣。

有了孩子後,孩子逐漸成為她生活的重心,也曾經放棄了很多想做的事。但是後來她明白,也許,帶著小孩一起進行喜歡的活動,相互陪伴,相互成長,亦是一件樂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