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線上團購要謹防“捆綁銷售”

​疫情期間,線上團購要謹防“捆綁銷售”

疫情防控期間,線上團購成為不少居民的新選擇,但同時,也出現了哄抬物價、商品捆綁銷售等不法行為,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擾亂市場秩序。對此,湖北省市場監管局近日出臺規定,直指團購物品缺斤少兩、價格偏高及捆綁銷售等問題。

目前,多地仍實行封閉管理,居民生活高度依賴網購。在武漢,從糧油生鮮到防疫用品,居民生活物資的購入渠道較為單一,多數為網上團購、統一配送。特殊時期,保供應就是保大局,儘管“眾口難調”,以套餐形式售賣生活必需品,仍是效率最大化的無奈之舉。但與此同時,這給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武漢市民曾反映,“我們買一袋米,還要買一堆捲紙、醬油”,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網購平臺上,口罩與消殺用品捆綁出售的案例也不少。不法商戶將非生活必需品與急需物品打包銷售,讓消費者花了不少“冤枉錢”,這是為了一己私利,讓居民“雪上加霜”,更與防疫大局背道而馳。

嚴打捆綁銷售,是依法防疫的題中之義。為應對市場亂象,各地各部門紛紛加強監管、嚴格執法,以法律利劍斬斷非法鏈條。湖北省市場監管局制定八項措施,維護網絡交易秩序;武漢市市場監管局發出通告,進一步規範武漢市疫情防控期間線上團購套餐價格行為;《關於商品和服務實行明碼標價的規定》《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等系列法規,正為消費者保駕護航。法律是維護消費者權益的硬核武器,對於借疫情發財的違法行為,堅決打早打小,露頭就打,從重從快查處,才能切實提升群眾生活保障水平。

市場穩,民生穩,社會就穩。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到湖北省武漢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強調要千方百計保障好群眾基本生活。穩民生,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一環。嚴打捆綁銷售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保供應、穩物價,裝滿群眾的“米袋子”“菜籃子”,是維護防疫期間良好社會秩序的基礎,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後備保障。

線上團購、無接觸配送,原本是特殊時期保民生的好點子。嚴打捆綁銷售,謹防“好點子”變味,方能切實解決群眾生活之憂,答好防疫民生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