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公司存在的理由

一、華為公司的中心任務是為客戶服務

歡迎大家到華為公司來。大家為什麼要加入華為公司?每個人可能有自己的理由。我們尊重你們自己的想法,但因為你要加入華為公司,而華為公司是一家企業,所以你首先要服從華為公司存在的理由。

什麼是華為公司存在的理由呢?很簡單,就是為客戶服務。為什麼這樣講呢?

因為華為是生存在客戶價值鏈上的,華為的價值只是客戶價值鏈上的一環。我們依靠誰在這條價值鏈上生存下去?誰來養活我們?供應商行嗎?不行。供應商養活不了我們,價值鏈的上游,養活不了我們,只有價值鏈的下游,也就是我們的客戶,才能養活我們。不為客戶服務,我們就會餓死。不為客戶服務,我們拿什麼給員工發工資?因此,只有以客戶的價值觀為準則,華為才可以持續存活。

在企業是為誰而存在的問題上,西方企業界有三種代表性的價值觀。

1、認為企業存在的理由是為股東利益最大化,這是美國企業的價值觀,西方經濟學的產權理論和代理理論就是建立在這種假設上的,但我們認為這種價值觀不適合華為公司。

美國的股票市場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因此,提出企業是為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的價值觀有其客觀性。但大量實踐表明,企業如果天天盯著股價的波動,按證券分析家們的觀點來決定企業做什麼、不做什麼,非陷入困境不可。股票市場帶有很大的投機性,而企業追求的是長期績效,是可持續發展。股東看到企業短期業績不好,就把股票拋出去跑掉了,但企業跑不掉,企業還要生存下去。


2、另一種代表性的觀點是,認為企業存在的理由是實現員工價值最大化,這是日本企業的觀點,他們稱之為“從業員主權”。我們認為這種價值觀也不適合華為公司。

日本企業以員工為中心,實行“終身僱傭制”,在工資和人事制度上實行“年功序列制”,雖然在八十年代輝煌過一段時間,但進入九十年代,日本企業卻陷入了長期的蕭條。事實證明企業以員工為中心,是不能長久生存下去的。終身僱傭制和年功序列製造成企業內部缺乏正常的競爭和淘汰機制,優秀人才不能脫穎而出,落後了的員工仍然佔據著重要的管理崗位,新鮮血液不能及時補充,企業不能新陳代謝,這是日本企業競爭力下降的內在原因。日本企業界的有識之士已經在嘗試改變這種狀況,華為公司要吸取日本企業的教訓。

企業不能以員工為中心,還因為企業生存的價值是從外部獲得的,而不是內部自然生長的。而要從外部獲得價值,就要為外部做出貢獻,也就是為客戶創造價值和提供滿意的服務,這樣企業才能存在,才有希望長久生存下去。

3、還有一種代表性的觀點認為企業存在的理由是實現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的整體利益適度與均衡。所謂利益相關者,包括股東、員工、客戶、供應商、合作者,還有政府和社區,等等。這種觀點的合理性在於從整個價值鏈角度看待企業,主張利益相關者相互利益之間的適度、均衡與合理化。但問題是,在眾多的利益相關者中,誰處在最優先的位置?我們認為是客戶,客戶是價值的源泉,離開了客戶,企業沒有了利潤,企業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主張華為公司存在的理由是為客戶服務的原因。

只有為客戶提供滿意的服務,只有我們的產品真正滿足了顧客的需求,我們才能獲得自己的利益,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景。《老子》中講,“將欲取之,必先予之。”就是這個道理,這是常識,是自然法則。


因此,企業不能只為股東利益最大化,也不能以員工為中心,員工只能在兢兢業業的工作中獲得報酬,和增長才幹。不能做到這一點的員工,輕則不被提拔使用,重則應被辭退。員工與企業之間是雙向選擇的,員工也可以不選擇公司,來去是自由的。只要留在公司,就要服從公司為客戶服務的需要。

二、為客戶的優質服務決定了公司的管理構架

管理的任務是什麼?什麼是華為管理構架和組織體系的基礎?這個問題可以從為客戶服務這個根本宗旨得到明確的回答。

1、管理的任務是爭得為客戶服務的機會,管理的目標是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什麼是核心競爭力?從本質上講,就是爭得比競爭對手更多的服務機會的能力,就是比競爭對手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的能力。舍此再無其他根本標準。

核心競爭力提升的長遠目標是企業發展的方向,以及發展的合理節奏;近期目標就是產生功利績效以及培育潛力增長。通過核心競爭力的不斷提升,從競爭中爭得多一些為客戶服務的機會,我們就能更快地發展。所以,追求核心競爭力的不斷提升,是從我們存在的理由出發所做的選擇。


企業要實現長期的可持續的發展,就要建立起長期可持續為客戶服務的體系和價值觀。為客戶服務不是一種個人能實現的行為,它是一個群體長期持續不斷努力的過程。那種片面強調個性和個人才能表現的價值觀,不利於形成群體的競爭力,不能夠構建公司持久的核心競爭力。

2、實現為客戶服務要靠全體員工的努力與獻身。沒有每一個員工的兢兢業業的工作,實現為客戶服務就是一句空話。管理的方法,就是激勵與督促員工工作有效和盡最大努力的方法,同時去除無效和不努力的成份。公司自成立那天起,就強調做實。只有兢兢業業的工作,才能深入工作的每一個細節;只有鑽進去,才能成為本職工作和該領域的專家。當你長期深入、培養出專長,你才會發現華為公司的每一個崗位都是富有挑戰性的,都有豐富的內涵,都需要不斷學習,你就會愛上這一行。這 就是公司一貫提倡的幹一行,專一行,愛一行。

3、以貢獻來評價員工,而不是以知識來評價員工,這是企業價值評價體系和價值分配體系公正性和公平性的客觀基礎。

除新員工進入公司,要從他受過的基礎訓練,來確定他的最低起薪外。進入崗位後,一律以他的貢獻率來確定他的報酬。這時,不再考慮學歷,不再考慮是否來自名校。知識學得再多,而不能貢獻的,將得不到評價。這就好比茶壺煮餃子,倒不出來,就不承認裡面有餃子,這就是貢獻論。長期只學習不能貢獻的員工要辭退。所以,學校與企業是兩種不同的評價觀。來到企業要適應企業的淘汰制,企業不會因為你的到來而改變。因為市場也在淘汰企業。


華為公司存在的理由是為客戶服務,公司的任務是爭得更多的為客戶服務的機會。相應的,員工來公司的目的也是爭得為客戶服務的機會,華為公司的每一個員工,不管從事什麼工作,都是在直接或間接地為爭得客戶服務的機會做貢獻。誰爭得的機會越多,誰為客戶服務得越好,誰就成長得越快。

三、新員工應珍惜上崗前的培訓機會

公司每年都要拿出較大的經費及較長的時間,對新員工進行上崗培訓。而今年由於吸收的新員工的數量較大,因此,只有部分優秀新員工才能接受全過程的培訓,多數員工經過一、二項基本培訓合格後,就直接上崗,在崗位上自我學習。今年培訓新員工的預算經費好幾個億,大家要珍惜這個寶貴的機會。一旦上崗,就很難得到這種全方位的認識公司與產品的機會。

員工帶著學校學習的基礎知識進入公司,這些基礎知識為接受公司的技術培訓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但並不等於你擁有了上崗的工具,只有通過培訓才知道技術工具、產品結構、行業標準……。

公司的新員工培訓中心的一營、二營、三營、四營,是分不同專業進行不同的培訓。但任何培訓都不能是全面的、深刻的,它僅僅引導大家入了門。後面的深刻理解,要在你未來的幾十年中,慢慢去認識。

華為公司正在成為一家跨國企業,公司的快速發展為每個員工施展才華開闢了廣闊的天地。每個進入華為公司的新員工要樹立信心,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每個員工要敢於面對挑戰,通過在團隊中踏踏實實、勤勤懇懇、默默無聞的努力,改變和塑造自己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