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戶志願家庭的垃圾有了專屬“二維碼”

這個二維碼是垃圾的“身份證”。2020年,我市啟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生活垃圾分類終於來到達城。通川區朝陽辦事處“御景上城”作為試點小區,已開始對生活垃圾分類。

“御景上城”試行垃圾分類

 16日下午,記者來到“御景上城”小區,這是達州首個試行垃圾分類的小區。

200戶志願家庭的垃圾有了專屬“二維碼”

200戶志願家庭的垃圾有了專屬“二維碼”

  記者發現,小區內垃圾分類的宣傳隨處可見,大門上貼著“垃圾分類變廢為寶”的宣傳海報,花臺邊展板上寫著“垃圾分類處理,讓生活更加美好”,院內LED大屏幕滾動播放“垃圾分類人人參與,生態文明共建共享”,小區還新增了2個垃圾分類投放點,各單元樓下換了新的垃圾桶……這意味著,對垃圾分類即將成為市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為垃圾袋貼上“身份證”

  “每個家庭都有專門的二維碼,二維碼將貼在垃圾袋上,成為垃圾的‘身份證’。”小區物管成都誠悅時代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羅於強介紹,從2019年12月起,他們就開始宣傳有關垃圾分類的知識。

200戶志願家庭的垃圾有了專屬“二維碼”

  通過“業主自治、物管參與、有獎積分”的形式,物業招募到200戶志願家庭,對每戶建立“綠色賬戶”和分配專用二維碼。業主按照“四分法”模式對垃圾分類、打包、貼碼,最後投放到相應的垃圾回收容器內。物管公司、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是督導員,負責現場察看垃圾袋上是否貼有二維碼,是否按規定正確分類,並對分類垃圾進行掃碼積分。掃描二維碼,垃圾是誰家的一目瞭然,這有助於督導員指導業主對垃圾正確分類、投放。

從不會到養成習慣

  “感覺很新奇,我們也支持這樣做,不過是舉手之勞。”2棟樓業主杜某是參與垃圾分類試行的志願者之一。他說,以前看過很多關於垃圾分類的新聞,知道這對小區、城市、國家都有好處。雖然最初可能不適應,但習慣了就好。

  因為年紀較大,業主林某記不住如何垃圾分類,她說,“不會,就去看別人是怎麼分的。多跑幾回,肯定能記住。”林某還說,在她的帶動下,家人也在逐漸養成對垃圾分類的習慣。

保潔員已做好準備

  在小區內,記者碰到一位叫陳代碧的保潔員,她的工作是負責小區公共區域衛生。

  “這兩天我們都在進行培訓,主要是關於垃圾分類的知識、掃碼積分的操作流程。”陳代碧和她的同事通過幾次培訓,已經學會如何垃圾分類,為今後開展收集、運輸垃圾的工作做好了準備。

試點探索實用模式

  “御景上城”新增的垃圾分類投放點,設有紅、藍、綠、黑4種垃圾分類回收桶,分別對應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及其它垃圾。投放點,還貼有“正確投放積分進行獎品兌換”的介紹。

200戶志願家庭的垃圾有了專屬“二維碼”

  按照《四川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條例》規定,環境綜合治理必須建立責任區制度,各負其責、整體聯動。垃圾分類工作尤其要依靠街道和社區,統籌各責任區的責任單位和社區、業委會、物業公司等力量。比如,建立垃圾分類驛站和居民環保檔案,通過有獎積分的方式,對正確分類投放垃圾的居民適當獎勵等,確保全員參與、全域推進,真正達到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目標。

  市城管執法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生活垃圾分類是新時尚、新習慣、新規矩,看似是小事,事關千家萬戶。“御景上城”小區試點的推行,標誌著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正式拉開帷幕。

  下一步,將會同轄區政府在中心城區選擇3—5個小區開展試點,到今年底,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