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紅色陣營有什麼變後掠翼戰鬥機?性能怎麼樣?

塹壕中的大遊民


兔哥回答:變後掠翼戰鬥機是一種可改變戰鬥機機翼掠角的戰鬥機,我們印象中戰鬥機的機翼都是固定在一個角度上的,為什麼要改變機翼的角度呢?其實變後掠翼戰鬥的機翼設計成可改變機翼後掠角度也是一個無奈的選擇,是為了實現超音速飛行的需要,同時也要兼顧音速內起降和飛行升力的要求。六七十年代的空氣動力學的技術不像現在這麼認識深刻,處於摸索探索階段。⬇️現在的戰鬥攻擊機都採用固定翼結構,同樣能達成變後掠翼戰鬥的效果




噴氣發動機的誕生使戰鬥機的速度突破了音障,主要結構設計就是機翼後掠角,但這就有一個負面問題,起降和低速飛行時升力特性不足,起飛降落滑跑距離太長,通過改變機翼角度尋找一個平衡。這就是為什麼標後掠翼戰鬥機都出在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原因。世界上第一種變後掠翼戰鬥機是F-111戰鬥轟炸機,綽號“土豚”。美蘇二戰後就成為東西對抗的兩大陣營,武器裝備也相互較勁,因此,蘇聯也發展了一系列變後掠翼戰鬥機,轟炸機,下圖兔哥就介紹一下蘇聯的變後掠翼戰鬥機;⬇️蘇-22標後掠角戰鬥轟炸機

紅色陣營的變後掠翼戰鬥機系列;

(一)蘇-17系列變後掠翼戰鬥攻擊機:蘇-17變後掠翼戰鬥機是蘇聯第一種採用了變後掠翼設計的戰鬥機,這款戰鬥機從機體就可以看出來是蘇-7戰鬥機的機身上安裝了可調角度的機翼,確實如此,這款戰鬥機就是由蘇-7戰鬥機改進而來。蘇-7採用了後掠翼設計,這款戰鬥的高速性能優秀,但低空低速性能並不好,特別是起降滑跑距離太長,而當時的蘇軍強調戰鬥機快速起飛和利用短距離起飛和戰術要求,於是看美國搞出了變後掠翼設計的戰鬥機,蘇聯也開始嘗試,這就是蘇-17的由來。蘇-17變後掠翼戰鬥是一個系列型號,B、C、D、E、H、UM、K等型號。除了自用也提供給紅包陣營的其它成員國使用,其中的蘇-17/20型為自用型,蘇-22為出口型,蘇-17北約代號“裝配匠”,1971服役。 機長 19.02米翼展\t13.68米(全展開),10.02米(全後掠),機翼後掠角度30度、45度、63度,速度1.7馬赫,作戰半徑1150公里,升限14200米。






(二)蘇-22系列變後掠翼戰鬥攻擊機;蘇-22戰鬥攻擊機的前身就是蘇-17/20攻擊機的出口版本,主要的任務是對地打擊,這也是這款戰鬥機採用變後掠翼的原因,低空飛行時需要有大升力比,機翼和機身越垂直升力效果越好,但空氣阻力大,不利於高速度飛行。蘇-22戰鬥機的前輩機型確切的說是蘇-20攻擊機,有眾多的改進型號,如蘇-22M3、M4、還有雙座型的УM3和УM3K型等等。其實蘇-22系列仍然屬於蘇-17/20系列,只不過是蘇-17/20的出口型號而已,並不是一個新款戰鬥機,北約綽號依然是“裝配匠”,性能和蘇-20接近,好於蘇-17。機長18.91,翼展(最大)13.66米,機高4.71米,最大時速達到了1.82馬赫,作戰半徑1142公里,升限有所提高,達1.78萬米,能夠攜帶當時的R-60、R-13M空空導彈以及X-25L、X-29T空地導彈,載彈量4000公斤。




(三)蘇-24變後掠翼戰鬥轟炸機;蘇-24是有別於蘇17/20,以及蘇-22戰鬥機的一款新機型,後掠角可在16、35、45、69度之間調節,採用了兩種可變翼作戰模式,滿足1馬赫速度低空突防能力,或者是1.3馬赫高空突防能力。和蘇-17/20/22系列攻擊機比,蘇-24看著更科幻,有現代感,北約給它起的綽號“擊劍手”,也反映出這款戰鬥機的顏值還是不錯的。蘇-24戰鬥機於1974年裝備蘇聯空軍,屬於重型雙座超音速戰鬥轟炸機。機翼展開時17.64米,全後掠角度時10.37米,機長22.53米載彈量8000公斤,最大速度1.3馬赫,具備強大的對地攻擊轟炸和一定的空空格鬥能力。


(四)米格-23戰鬥機;蘇聯時期的戰鬥機龍頭老大非米格戰鬥機莫屬,蘇霍伊是後來者,米格戰鬥機是當時蘇聯的招牌戰鬥機生產者,無奈現在米格戰鬥機已經被歷史湮沒。米格-23入役時間為1970年,北約綽號“鞭撻者”,這款戰鬥機也是米高揚最後親自主持設計的一個戰鬥機。採取了三級變動後掠角度設計,16度、45度、72度,1970年裝備蘇聯空軍。米格-23又單座型和雙座型,機長\t15.88米,機翼全展開時13.97米,全後掠7.78米,這款戰鬥機的最大亮點就是速度,高空達成 2.35馬赫,升限1.83萬米,作戰半徑\t1160千米,載彈量2000公斤以上。這款戰鬥機比較有爭議,雖然速度快到機動性能並不突出,特別是中低空機動性能差,速度優勢無法發揮出來,但做為一款對地攻擊機到是不錯的一款機型。米格戰鬥機還有一種後掠翼設計的就是米格-27,這款戰鬥機由米格-23改進而來,性能有所提升。




(五)圖-22M“逆火”轟炸機;圖-22M逆火轟炸機是一款即可以戰略打擊又可以戰術打擊的轟炸機,也叫圖-26,“逆火”是北約代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研製的一款轟炸機,採用變後掠翼設計,機翼角度變化為四級可調,分別是20度、30度、50度、60度。20度主要是起飛和降落時使用,30度用來爬升,50度低空超音速突防用,60度超音速巡航用。採用4人乘務組,除了正副駕駛員還是領航員和武器操控官。圖-22M長度達到了42.46米,翼展34.28米(全展開),23.30米(全後掠),最大飛行速度1.88-2.3馬赫,是一款典型的超音速轟炸機,航程6800-7000千米,最大航程達12000千米以上?所以圖-22M也被稱為戰略轟炸機,逆火轟炸機載彈量達到了24噸,性能可以說是非常優秀的,不過它的12000公里航程值得觀察,可能是空載狀態下,7000公里航程應該是可信的。圖-22M轟炸機具備核打擊能力,現在依然在服役。



(六)圖-160“白天鵝”戰略轟炸機;這是目前俄羅斯最大的戰略轟炸機,也是全球最大的戰略轟炸機,北約代號“海盜旗”。圖-160也是俄羅斯現在最先進的戰略轟炸機,是俄三位一體核打擊戰略的空基部分,圖-160採用4人乘員。長度達到了54.095米,翼展55.70米(20度角);翼展35.6米(全後掠65度角),最大速度2.05馬赫,航程12300~16000公里,載彈量40噸?圖-160服役時間1987年,研製時間起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所以它採用了可變後掠翼結構。圖-160戰略轟炸機無論是速度、航程、載彈量都成倍碾壓美國的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圖-160比美國的B-1B戰略轟炸機大很多



兔哥42928



變後掠翼俗稱“搖擺翼”,是一種飛機機翼,在飛行過程中可以後掠角,然後回到原來的位置,它能讓飛機飛行中改變機翼的形狀。 通常,後掠翼更適用於高速飛行,而非後掠機翼適用於低速飛行,使飛機攜帶更多的燃油和/或有效載荷,並改善了起飛和著陸性能。可變後掠翼允許飛行員為飛機的預期速度選擇正確的機翼構型。變後掠翼對於那些期望在低速和高速下工作的飛機是最有用的,因此它主要用於軍用飛機。



從20世紀40年代到70年代,出現了許多成功的實驗設計。然而,飛行控制技術和結構材料的最新進展使設計者能夠精確地設計空氣動力學和結構,消除了為獲得所需性能而改變後掠角的需要。相反,機翼是由電腦控制的襟翼增加或減少的前緣和後緣弧形或者弦自動適應飛行狀態。這是另一種形式的可變機翼,雖然它通常不這樣叫。


蘇聯空氣動力研究所,幾乎和美國同時探索可變機翼的可能性。發展了兩種不同的設計,主要區別在於機翼樞軸之間的距離。更寬的間距不僅減少了改變機翼後掠角的負面氣動影響,而且提供了更大的固定機翼截面,可用於起落裝置或者增加更多荷載。蘇聯動手很快,用現有的機身和變後掠翼結合設計出了蘇-17(基於較早的後掠翼蘇-7)。然而,寬間距的侷限性在於,它減少了可變機翼的好處,同時也減少了技術難度。

對於新式“乾淨利落”的蘇聯設計,蘇聯空氣動力研究所設計了一種與F-111相似的間隔更窄的佈局。這種設計用於米格-23鞭笞者和蘇-24擊劍手。蘇聯的圖-22和圖-160轟炸機同樣採用了變後掠翼設計。 蘇聯採用變後掠翼設計的戰鬥機主要是: 米格-23、米格-27、蘇-17、20和22、蘇-24。

後掠翼主要優勢在於其出色的加速度和速度特性,以及良好的座艙人機工程學。這些戰機相對西方性能平庸,任務較為單一,電子、武器系統落後,變後掠翼設計的缺點是質量大、複雜,這使得它們難以在設備簡陋的前線機場進行維修。變然而,技術人員將維修和可維護性描述為“可怕的”。這可能是飛機事故率高的原因。經過多年的服役,由於各種事故和事件,光米格-23就已經損失了100多架。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冷戰期間正好也是變後掠翼作戰飛機最輝煌的時代,那個年代為了解決越來越重的作戰飛機的起降性能和飛行性能的矛盾,變後掠翼是其中一個相對比較好的解決方案。在上世紀60和70年代雙方陣營都誕生了不少變後掠翼一代名機。比較有名氣的有美國的F-111戰鬥轟炸機,這也是世界上第一種批量服役的變後掠翼作戰飛機;F-14,人現在人氣依然不減;B-1轟炸機等。歐洲有至今還在服役的狂風戰鬥轟炸機。法國也在幻影的機體基礎上生產過幾架變後掠翼驗證機。

當時的紅色陣營當然不會放棄對這方面的探索,誕生了MIG-23戰鬥機及其改型MIG-27攻擊機,SU-17/22戰鬥轟炸機,SU-24戰鬥轟炸機,TU-22轟炸機,TU-160轟炸機等一大批變後掠翼作戰飛機。但要是向問題所問那樣的變後掠翼戰鬥機,則只有MIG-23一種了。

MIG-23是蘇聯時期戰鬥機研製的主力米格設計局第一種較為“大型”和“複雜”的戰鬥機,相比之前的MIG-15,MIG-19,甚至MIG-21,MIG-23的機體大得多,設備也複雜的多。拜當時較為落後的電子設備水平所賜,其變後掠翼不像西方同類戰機一樣由電腦根據飛行姿態自動控制,只能由飛行員手動控制,變化檔位也只有3個。算是非常基礎的變後掠翼戰鬥機。但畢竟MIG-23是蘇聯第一種裝備大型火控雷達,具備中距攔射導彈發射能力,航程較遠的一種戰鬥機,其產量也非常之大,並銷售到不是蘇聯盟國或友好國家。

MIG-23在世界範圍內已經全部從各國空軍中退役,這種戰鬥機對比同時代的F-4等一代名機,還是結構過分簡單,功能太過單一,且作戰能力還是有差距,並沒有從變後掠翼中獲得明顯的飛行效能提高。反而增加了維護難度,降低妥善率。所以很早就被大部分使用國家撇棄。也更沒法和稍微後期的F-16,甚至MIG-29等下一代戰鬥機抗衡。反觀F-4、幻影F-1、甚至殲-8等,至今還在一些國家服役,雖然早已不再挑大樑,但還是有一定戰力。

MIG-23的對地攻擊改型MIG-27也早已從蘇聯/俄羅斯空軍退役,但是其仍在印度空軍中服役,預計到今年年底才全部退役。

可見,目前仍然在役的變後掠翼作戰飛機已經都是B-1B,TU-22M3,TU-160和SU-24、狂風這樣的轟炸機或戰鬥轟炸機。新一代戰鬥機早已放棄了這種又笨重又複雜的結構。


航空君


淘金客說:評估變後掠翼技術有一點很重要,機翼中可變部分的佔比越大,變化的角度範圍越大,獲得的好處就越多,但同時技術要求就越高。說起變後掠翼這個技術,主要用來改變不同速度下的升阻比,紅色陣營裡量產的型號不算少呢。

重型轟炸機

對於60年代發展的重型轟炸機來說,高空高速是當時的重點指標,這需要機翼面積小一些、後掠角大一些才能有效降低阻力。但這樣一來重載的時候起飛滑跑的距離會非常漫長,因此圖-26、圖-160採用了變後掠翼技術。仔細比較一下“逆火”(下圖)和“海盜旗”(上圖),會發現後者的的可變翼段明顯整個翼展的比例比較大。

可變翼段越長,好處越多,但是後掠角變化的時候,飛機的氣動中心和重心都會發生較大變化,整機的控制律和操作性變化很大,沒有好的飛控計算機進行補償的話,容易出事。好在是這兩都是重型轟炸機,不需要太大的機動,所以問題不大。

攻擊機

蘇聯有一大票攻擊機採用變後掠翼,蘇霍伊的蘇-17、蘇-24就是典型。蘇-17從蘇-7演變過來,蘇-7在前線殲擊機競爭中敗給米格-21,但蘇聯人發現它的載彈量有2噸還算可以,於是拿它當攻擊機也就是戰鬥轟炸機來使用。但使用中發現起飛距離實在太長,於是改成變後掠翼,型號變成蘇-17。

蘇-17的變後掠翼純粹為了解決起降問題,也受當年的技術所限沒有先進的飛控計算機,所以可變的外翼段不大,整機的控制律變化也不太大,飛行員手動就能控制好。改用變後掠翼後,發現不僅起降性能有改善,載彈量也有提升,較大的不可變內翼段下能佈置更多的掛架,甚至飛機的航程也改善了。於是蘇聯自己和盟國都裝備了不少,還出現了專門出口的“猴版”蘇-17——換裝差一些的發動機和電子設備的蘇-20、蘇-22,如下圖。

後來蘇霍伊又發展出了重型的蘇-24攻擊機,技術更先進一些,明顯可變翼段也長一些,作用類似美國的F-111、我國的飛豹。但技術上比F-111有差距,F-111有飛控計算機自動控制後掠角的變化,還有地形跟蹤雷達,超低空飛行性能相當優異。而蘇-24這方面要差不少。

戰鬥機

米格也有變後掠翼的機型米格-23,曾經是前線航空兵的主力殲擊機。但它與前面的機型不一樣,以對空為主。米格的步子也大了一些,可變翼段很長。但是沒有配套的飛控計算機跟上,導致米格-23的數據很漂亮,但實際性能不怎麼樣。米格-23的後掠角只有3個位置可用,其它位置不能鎖住,變化這3個位置要靠專門的一個把手由飛行員手動操作,變化速度非常慢。出現的結果就是:最好的加速性指標出現在最大後掠角時,最好的轉彎性能出現最小後掠角時……空戰時飛行員沒有辦法,只好用中間的固定位置,結果高不成低不就。

在米格-23基礎上還開發出一款對地攻擊機米格-27,機頭沒有裝空戰火控雷達,所以不是圓錐形而是下削的鏟形。對地的性能也並不比蘇-17的後續改進型好多少,蘇聯自己都沒裝備多少,外銷也不多。

結語

紅色陣營的變後掠翼飛機型號不算少,但由於飛控計算機的水平落後於西方,所以這項技術只在蘇聯重型轟炸機上應用比較成功,近距離對地攻擊方面算是過關,而應用到空戰方面則是全面落後於西方的變後掠翼戰鬥機代表——能根據需要全自動、高速變化機翼後掠角的F-14“雄貓”。


史海淘金客



答案是有且僅有一型,就是米格-23戰鬥機。

至於很多人說的Su-17、Su-22、Su-24……這些其實都是攻擊機或者轟炸機。並不是戰鬥機。

尤其是Su-17,這個飛機在北約的綽號叫做Fitter(裝配匠)。

當年北約的情報機構發現這架飛機的時候,看了外形,就認為這是一架戰鬥機於是就給出了Fitter這個“F”開頭的北約命名代號。但是後來事實證明——這只是一架不折不扣的攻擊機。

仔細看,這架飛機其實並沒有機載雷達,在機頭的進氣錐內僅僅安裝了一套對地瞄準的光學設備。而且這個性好的飛機雖然有兩門30mm的HP-30機炮

但是每門機炮只備彈80發,僅僅用於必要的自衛。

雖然Su-17可以裝備K-30、R-60甚至K-73空對空導彈,但是如果熟悉導彈的人都會發現,這些導彈都是紅外製導的,也都是作為自衛使用。可是,如果說空對地武器,這架飛機可以選擇的餘地可就太多了,從各種空對地導彈、反輻射導彈、到航空火箭發射巢、航空炸彈甚至小型核彈這架飛機都能攜帶。這是蘇聯當年高速突防作戰的一個典範。


好了說戰鬥機吧,那麼咱就只能說Mig-23了。


可以說米格-23是一架不成功的戰鬥機。

當年使用可變後掠翼技術的時候,主要是為了解決戰機高速飛行和低速飛行性能兼具的需求。在低速飛行的時候,戰機可以展開主翼,這樣戰機的展弦比加大,獲得更大的升力。在高速飛行的時候,主翼收起,飛機的展弦比減小飛行阻力降低。


這其實是當年德國人的設計,二戰末期納粹德國的P1101就是這樣的設計。

這架飛機只製造了一架且沒有完全做完,二戰就結束了。

不過蘇聯人在Mig-23上犯了一個和德國人當時一樣的錯誤,就是戰機的可變後掠翼機構過於複雜。

這就直接導致了這個部分的結構死重太大,並且Mig-23還僅僅有一臺推力只有83.6千牛的發動機。這臺小發動機要推動最大起飛重量達到18噸的戰鬥機!

這就成了一個開玩笑的事情了。多一嘴啊,剛剛說的Su-17是一臺推力76.4千牛的發動機推最大起飛重量達到19噸的戰機(這也是Su-17是攻擊機的另外一個佐證了)。


對於戰鬥機來說,這樣的推重比(0.88)和並不協調的(其實F-14也是 0.88只不過是滿載最大起飛重量下的0.88)

目前作為可變翼設計的戰鬥機其實都是雙發的,利用雙發的推力分擔了一定的結構重量。

後掠翼戰機還有嗎?當然有,F-14之外還有一個叫做達索幻影G,但也因為結構和重量問題,只製造了3架就不再製造了,要說法國人也逗,這三架戰機改來改去的就是不死心,從G到G4到G8三架戰機愣是逐步升級改了3個型號出來。但最後還是死心了。


再剩下的世界範圍內吧(蘇聯是沒了)聲稱自己是可變翼戰鬥機的還有兩款F-111和龍捲風。F-111大夥都知道了就不說了。

這是意大利、英國和聯邦德國一起研製的一款戰鬥機,1974年首飛,到現在還沒有完全退役。這貨更坑,目前參加的空戰任務幾乎沒有,反而是參加了大量轟炸任務。即便如此,這個型號的戰機依舊被大量擊落。理由也很簡單,這貨太求全了,推重比給做到了0.55。


軍武數據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