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妇幼人|杨明利:哪里有病人,哪里就是我的战场

3月9日,武汉江岸方舱医院关闭后的第一天。

河北支援湖北第五批医疗队、赵县妇幼保健院内二科医生杨明利的妻子打来视频电话时,杨明利把收拾出来的行李箱,赶紧推到了床边。

没等妻子说话,3岁的儿子就从妈妈手里抢过了电话。“爸爸,妈妈说你们医院关门了,今晚我在家等你!”

抗疫一线妇幼人|杨明利:哪里有病人,哪里就是我的战场

病区里的杨明利

杨明利满心愧疚,2月9日接到驰援武汉的任务后,他匆匆离家时,都没来得及抱一抱儿子。

“宝宝听话,爸爸已经打败了一群小怪兽,再打败一群,一定回家陪你!”

看着爷俩聊天,妻子的眼睛里又含上泪花。“是不是又要出发了?你是党员,这个时候国家需要你。我理解你,也支持你!但你要答应我,一定做好防护,我和孩子等你平安回来!”

和之前3次请战支援湖北抗疫一样,这一次江岸方舱医院关闭后,身为党员的杨明利又一次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要求继续奔赴下一个战场,参与一线救援。

抗疫一线妇幼人|杨明利:哪里有病人,哪里就是我的战场

请战书

杨明利作为一个县级妇幼保健院援鄂医疗队员,主动请缨奔赴一线看似突然,实则在预料之中,多年来赵县妇幼保健院注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杨明利先后多次被选派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第四医院进修重症专业。在重症内科工作的他,默默地坚守,尤其是疫情发生后,他更是日夜盯在单位,并向赵县妇幼保健院党总支三次递交请战书。每次请战,杨明利的话虽不多,但态度却格外坚定。

抗疫一线妇幼人|杨明利:哪里有病人,哪里就是我的战场

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

“我是党员,我要请战!去救助那些需要救助的人,不辜负医院对我的培养!”杨明利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被分到武汉江岸方舱医院后,他和同事累计负责626名患者,常常是一个班都在奔走,不停地查看患者情况、修改治疗方案。

进舱后的26天里,为了节约防护服,他很少喝水,还坚持穿着成人纸尿裤。尽管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可他从没有提前离开过病区一步,总是第一个走进病区,最后一个离开。

抗疫一线妇幼人|杨明利:哪里有病人,哪里就是我的战场

医患同心

每次出舱已近深夜,但他心心念念的仍是在舱内那些被感染的武汉人民,他通过微信鼓励他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疫情,他用自己的关爱安抚着被感染者,使他们重拾战胜病毒的信心;同时,杨明利也十分放心不下家乡父老,先后创建了3个微信群,共计1000余人接受服务。他利用休整时间,和赵县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一起不分昼夜,用自己在一线积累的宝贵经验,为大家分享疫情期间防护知识,及时提供诊疗方案,赵县妇幼保健院各个科室纷纷效仿,开展线上诊疗,极大的方便了群众,解决了他们疫情期间看病难的问题,在全县医疗机构中作出了表率。

病区里的日子,有苦也有甜。

杨明利最高兴的,就是送患者出院。前些天,有位X大哥出院,出舱前坚持要跟他合影,还邀请杨明利疫情过后到家里做客。

杨明利和X大哥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夜班。

抗疫一线妇幼人|杨明利:哪里有病人,哪里就是我的战场

杨明利和战友们

那晚10点多,X大哥因为突然感觉有些胸闷,神情特别紧张。杨明利发现后,及时安抚并给他换了新的治疗方案,陪在他身边,直到症状消失。“他紧紧盯着我防护服上的“河北”两字和名字,竖着大拇指说,河北医疗队不远千里支援湖北,不嫌弃他,这份恩情他一辈子都忘不掉”,杨明利说。

看着X大哥痊愈离舱远去的背影,杨明利忘记了疲惫,更忘记了脸颊上被护目镜勒破的伤痛。“天天盯着疫情数字看,只要看到湖北以及全国疫情出现好的变化,我就觉得自己吃的这点苦都不算啥!”杨明利特别有感触地说。

3月10日,天亮的比以往要早些。

抗疫一线妇幼人|杨明利:哪里有病人,哪里就是我的战场

武汉加油

杨明利又一次收拾了行囊,时刻准备着奔赴另一个战场。

“身穿白衣,不辱使命;尽己所能,救死扶伤。”杨明利忘不了,临行前赵县妇幼保健院院长、院防控领导小组组长杜静波说给他的这句话。

“正是因为我的同事们在后方守护着家乡父老的安全,我才有机会跟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去救助一个个需要救助的患者,我一定不会辜负同事们的信任。”

抗疫一线妇幼人|杨明利:哪里有病人,哪里就是我的战场

武汉抗疫一线的杨明利

杨明利深信,只要他和患者在一起齐心并肩作战,胜利凯旋的那一天就会离他们越来越近。

延伸阅读:

3月5日,杨明利所在的河北支援湖北第五批医疗队和武汉江岸方舱双双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刘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