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突破100艘!直到退役都保持领先的驱逐舰:阿利·伯克级

从二战结束一直到今天,世界海军中有一款持续建造超过30年的大型驱逐舰,在下水时就已经被誉为是划时代的战舰,而其首舰服役至今,在即将退役的时刻却依然保持着世界领先的技术性能。它就是美国海军的中坚主力,著名的 "阿利·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

有望突破100艘!直到退役都保持领先的驱逐舰:阿利·伯克级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首舰DDG-51阿利·伯克号)


从1991年7月4日伯克级首舰"阿利·伯克"号正式交付美国海军服役至今,伯克级驱逐舰已经先后建造67艘,并且还将继续建造下去。就在不久前,美国海军宣布,放弃对伯克级驱逐舰首批26艘的升级延寿计划,这些军舰将会在2026~2030年之间陆续退役,然而令人感慨的是,这些服役近30年即将退役的老驱逐舰,其性能依然在世界上保持着相当领先的地位——目前全球能够独立研制排水量超过6000吨的大型盾舰的国家仅有中美两国,欧洲和日韩都是依靠从美国进口AN/SPY-1系列宙斯盾雷达来建造自己的神盾舰,而俄罗斯这个曾经在冷战时和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则已经基本丧失了建造6000吨以上水面战舰的能力。历史的发展虽然令人感慨,但是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何德何能,能够在即将退役时依然保持着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这确实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舰艇短缺引发的危机

自从1945年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海军就顺理成章地接替英国海军,成为世界海洋霸主。但是世界却和以往不同了,因为以苏联为首的另外一个阵营开始崛起,并且苏联还成为了和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在长达40多年的美苏冷战中,美国海军尽管总体上对于苏联海军而言保持着战略优势,但是在某一个时间段,美国海军还真差一点就输掉这场不开火的竞争。

有望突破100艘!直到退役都保持领先的驱逐舰:阿利·伯克级

(航母战斗群一直是美国海军的核心力量象征,而著名的"全核舰队"更是冷战时期美国海军的标志)


从1965年开始一直到1972年,美国由于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因此有差不多10年没有建造新式驱逐舰,而美国在1960~1964年间建造的23艘亚当斯级驱逐舰已经开始逐步显现出落后的趋势。相对的,在1970年代苏联的发展却如日中天,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首次提出了"饱和打击"这一海战理论,其基本原理就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几种海军的远程轰炸机、搭载导弹的大型巡洋舰和核潜艇,瞄准美国海军舰队发射尽可能多的反舰导弹。

有望突破100艘!直到退役都保持领先的驱逐舰:阿利·伯克级

("光荣级"巡洋舰上的反舰导弹发射筒)

由于苏联的反舰导弹普遍射程远、威力大,有些反舰导弹的射程甚至在当时的美国舰载机的作战半径之外!因此美国海军在当时主要依靠舰载防空导弹和防空炮火拦截来袭的苏联反舰导弹,但是由于防空导弹和防空炮火都需要火控雷达进行引导射击,因此火控雷达的数量决定了军舰拦截目标的多少。饱和打击的核心思想,就是发射超过对方舰队所能拦截导弹的最大数量,这样即便对方能够拦截部分来袭导弹,但是由于来袭导弹总数趋于"饱和"状态,所以一定会有反舰导弹能够突破美军舰队的防空网,而冷战时期苏联海军的远程反舰导弹普遍使用战术核弹头,只要有1枚漏网之鱼就足以给美国舰队造成灭顶之灾。

有望突破100艘!直到退役都保持领先的驱逐舰:阿利·伯克级

(苏联"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西方海军敬畏地称之为"核动力导弹战列巡洋舰")


1970年代开始,苏联开始建造迄今为止人类最大型的导弹巡洋舰,著名的1144型"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这种排水量高达2.6万吨的大型核动力巡洋舰,吨位甚至超过了当时英国海军建造并装备的"皇家方舟"级轻型航母,并且该舰携带的SS-N-19导弹,以当时美国海军的防空系统,根本无法拦截。而且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并不会单独出航,它会伴随苏军的基辅级航空母舰、奥斯卡级飞航式导弹核潜艇等大型作战兵器组成苏联特色的海上打击群。这样一个海上打击群,一次性可以发射至少56枚SS-N-12/19这样的超远程重型反舰导弹,不要说当时的美国海军,即使是今天的美国海军也未必能将其全部拦下。苏联海军"饱和打击"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有望突破100艘!直到退役都保持领先的驱逐舰:阿利·伯克级

(尽管苏联海军的航母无法和美国相比,但是苏舰搭载的大量重型反舰导弹始终是美国海军挥之不去的梦魇)


为了有效对抗苏联海军的"饱和打击"战术,美国海军有针对性地开发了著名的"宙斯盾"防空系统。这种防空系统和以往的防空系统不同,它最明显的标志是4面固定式平板相控阵雷达,而不是传统雷达所使用的回转式天线。宙斯盾系统的每一面雷达可以监控90°角方位的空域,这样4面雷达共同构成360°无死角环视监控。而且宙斯盾雷达系统使用集成式的雷达收发天线系统,每一个阵面都由数千个小型的T/R组件构成,尽管每一个组件的功率只有几瓦,但是数千个组件组合起来就意味着有数千瓦甚至数十千瓦的巨大功率。通过宙斯盾雷达系统配套美军最新研制的MK-41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这样就"攒"出了迄今为止依然在不断建造,并且依然领先世界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伯克Flight I/IA,专职防空舰


伯克级驱逐舰的首舰"阿利·伯克"号在1991年7月4日正式交付美国海军服役,不过当时恐怕谁也没有想到,区区几个月后,苏联就轰然解体,冷战也戛然而止。尽管伯克级驱逐舰并非是美军第一款装备AN/SPY-1系列宙斯盾雷达的大型水面舰艇,但是它却是美国海军针对苏联的"饱和打击"战术,专门开发的一款专职防空型驱逐舰。

有望突破100艘!直到退役都保持领先的驱逐舰:阿利·伯克级

(第一批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装备了划时代宙斯盾系统,却没有装备反潜直升机,也没有装备拖曳式声纳)


伯克Flight I/IA型驱逐舰和后期的伯克型驱逐舰相比,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两个字:防空。按照1980年代美国海军的规划,美国海军原本计划在2000年时组建15个航母战斗群,而航母战斗群中,以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作为舰队防御的指挥舰(和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不同,航母舰队的防御指挥舰并不是航母,而是巡洋舰),而航母舰队中的伯克级驱逐舰则专门负责防空作战,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负责反潜作战,另外佩里级护卫舰则是航母的贴身护卫——平时负责防空和反潜的"捡漏"防御,必要时则要冲上去充当航母的"肉盾"保镖。

有望突破100艘!直到退役都保持领先的驱逐舰:阿利·伯克级

(左右为"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中间的是"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因为当时美军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和佩里级护卫舰都设计有反潜直升机机库,而且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和佩里级护卫舰还都是双机库设计,所以最早的伯克级驱逐舰干脆就没有设计直升机机库,也不具备搭载直升机作战的能力。美国海军最初这样设计的初衷主要是让伯克级驱逐舰专心进行防空作战,同时在充分发挥宙斯盾系统作战效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压缩成本。

有望突破100艘!直到退役都保持领先的驱逐舰:阿利·伯克级

(伯克级驱逐舰的动力核心,美国GE公司LM2500型燃气轮机)


第一批建造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长为142米,宽18.6米,排水量约8300吨。动力装置为4台LM2500型燃气轮机,总功率超过10万马力,依靠着强劲的动力,伯克级驱逐舰的航速达到了30~31节的水平,足以跟上美军航母狂奔的脚步。而且伯克级驱逐舰装备的AN/SPY-1D型宙斯盾雷达具备300公里的有效侦察距离,可以在远距离上发现来袭的飞机和反舰导弹,然后指挥MK-41垂直发射系统,发射导弹进行拦截。

有望突破100艘!直到退役都保持领先的驱逐舰:阿利·伯克级

(伯克级驱逐舰发射防空导弹)

要充分发挥"宙斯盾"雷达的作战效能,那么导弹垂直发射系统自然必不可少,这一点上,伯克级在其服役之初,其防空作战效能甚至要高于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因为当时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还装备着MK-26型双联装导弹发射架,而伯克级驱逐舰则装备的是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伯克级驱逐舰上装备的MK-41分为32单元和64单元两组,合计96个发射单元。不过早期的伯克级驱逐舰为了方便海上补充导弹,在其前后两个MK41发射模块中各取了3个单元,用于安装一部吊车,这样可用于吊装导弹。所以阿利·伯克Flight I/IA型舰最初只能携带90枚各型导弹(前29后61)。

有望突破100艘!直到退役都保持领先的驱逐舰:阿利·伯克级

(MK-41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其中左侧中间那个三个发射单元合并的舱中,其实就是折叠后埋入发射装置的吊车)


尽管MK-41在设计之初就要求实现通用性,而且该发射系统确实也可以兼容包括标准-1和标准-2防空导弹、鱼叉反舰导弹、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和战斧对地攻击巡航导弹等武器,但是作为防空主力,伯克舰携带最多的还是标准-2型防空导弹,特别是改进版的标准-2ER增程型防空导弹,其最大射程高达173公里,在当时是世界上射程最远的舰载防空导弹。

伯克级驱逐舰上还装备有3套AN/SPG-62型火控雷达,每一部雷达可以指挥4枚标准-2导弹拦截2个目标。尽管伯克舰的AN/SPG-62雷达比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少一部,但是由于当时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还在使用MK-26型双联装防空导弹发射架,因此其导弹射速远远跟不上伯克级驱逐舰,在防空能力上反而不如伯克舰。所以,伯克级驱逐舰才是美国海军舰队防空作战的核心力量。


填补缺憾,战力圆满的伯克II/IIA型舰


早期的伯克Flight I/IA型舰非常忽视反潜作战,不但没有设计直升机机库,甚至连必要的拖曳声纳都没有安装,这让早期的伯克舰必须要依托编队中的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和佩里级护卫舰,才能有效遂行反潜作战任务。其实早期的伯克舰就像是航母舰队中的一个移动的导弹库:发射标准-2防空导弹,由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进行引导攻击(提舰的火控雷达比伯克舰多一部);发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然后在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或佩里级护卫舰的引导下进行反潜作战。也许美军最初"武库舰"的想法就是源自伯克舰的作战任务。

有望突破100艘!直到退役都保持领先的驱逐舰:阿利·伯克级

(升级后的伯克II型舰,最大的特征就是尾部的双机库,和双拖曳声纳投放口,伯克I型舰的短板终于就此补齐)


随着美国海军中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和佩里级护卫舰的逐步退役,伯克级驱逐舰缺乏有效反潜能力的弱点就已经充分暴露。现代反潜作战普遍会使用舰载直升机,而驱逐舰和护卫舰自行搭载直升机执行反潜作战任务,就可以不必动用航母上的反潜直升机或者固定翼反潜机,从而让航母搭载更多的攻击机,从事更重要的对地对海攻击行动。同时驱逐舰、护卫舰采用双机库设计,不但可以搭载直升机进行远程反潜作战,还能够在出现军舰受损等意外情况时,协助尽快撤离军舰。

为此已经意识到问题的美国海军随即在研发和建造的伯克级II批次舰中重新恢复了直升机机库,不仅如此,新的阿利·伯克Flight II/IIA型驱逐舰还设计了双机库,可以搭载2架海鹰SH-60型反潜直升机,而且还为后续建造的伯克级驱逐舰安装了拖曳式声纳,专门用于单舰反潜作战。

有望突破100艘!直到退役都保持领先的驱逐舰:阿利·伯克级

(SH-60直升机)

相对于早期的伯克I/IA型舰,伯克II/IIA型舰还升级了宙斯盾雷达系统,使用"基线5"版本的AN/SPY-1D取代了早期"基线1"和"基线3"版本的相控阵雷达,从而具备了更远的侦测距离。不过由于伯克II型舰的开工时间已经到了1995年的8月份,这时候苏联早已解体,冷战也已经结束,所以计划中为伯克舰升级128单元垂直发射系统的计划被放弃,只是取消了前后甲板上MK-41导弹垂直发射装置中配置的吊车。所以全舰的垂发装置依然为96单元。

有望突破100艘!直到退役都保持领先的驱逐舰:阿利·伯克级

(伯克级IIA型舰威廉·P·劳伦斯号DDG-110)

相对于伯克I/IA型舰而言,伯克II/IIA型舰主要是增加了2架反潜直升机和机库,从而补齐了早先伯克舰的反潜短板,为此伯克II/IIA型舰的排水量从原先的8300吨提升到了9300吨。这时候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已经发展成为一款兼顾防空、反舰、反潜和对地远程打击的综合型军舰,其功能已经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相差无几,但是其造价成本却要远低于后者。因此成为美国海军最重要的水面舰艇力量。


继往开来的伯克III型舰


进入新世纪后,由于苏联解体,美国一时间在全球处于无敌手的状态。为此美国海军以"SC-21"为代号开发了全新一代驱逐舰,这就是现在说的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大型驱逐舰。该舰满载排水量高达1.4万吨,超过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约50%,是美国有史以来吨位最大的驱逐舰。美国海军曾经对DDG-1000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够同时支撑起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防空力量,并且兼顾美国的海基NMD系统,成为美国本土反导作战的第一道屏障。

有望突破100艘!直到退役都保持领先的驱逐舰:阿利·伯克级

(曾经被美国海军寄予厚望的DDG-1000最终被证明就是个坑,一个巨大无比的坑)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DDG-1000在建造成功后暴露出各种各样的毛病,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本身设计上的问题,因此无法更改,而且其极端昂贵的价格使财大气粗的美国海军也负担不起。这导致DDG-1000仅建造3艘就宣告下马,而美国海军则不得不回过头去,重新拾起来尘封已久的阿利·伯克Flight III计划,并且迅速将这一计划付诸实施。


其实阿利·伯克的Flight III计划早在1997年时就已经立项。按照当时的规划,伯克III型舰实际上可以达到DDG-1000约80%的作战能力,而且还是直接沿用伯克舰的舰体,连新式的水动力模型都省了,可以说是美版的"多快好省"战略。只不过当时美军更加热衷于外形颇为科幻的DDG-1000方案,对于伯克III型舰基本是置之不理的。但是在现实的南墙上碰得头破血流后,美军也很快回头,重新捡起了曾经的伯克III计划。

有望突破100艘!直到退役都保持领先的驱逐舰:阿利·伯克级

(伯克级驱逐舰一路发展而来,吨位越来越大,武器越来越多,到了伯克III时已经超越了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按照规划,伯克III型舰的排水量将会超过1万吨,相当于俄罗斯的光荣级巡洋舰的水平。而且伯克III型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继续扩充火力——把原先伯克级驱逐舰96单元的MK41型垂直发射装置升级到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相同的128单元(前后各64单元)的水平。


同时伯克III型舰最大的改进是安装了新式的AMDR型雷达,这是一种美国版的双波段雷达,具体分为AMDR-X和AMDR-S两个版本,其中AMDR-X版本雷达使用X波段,具备精确制导和跟踪能力,主要作为火控雷达,引导"标准"防空导弹拦截来袭的飞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等目标;AMDR-S版本使用S波段雷达,主要负责大范围的空情预警,属于搜索警戒雷达范畴。不过目前从流出的照片和技术参数来看,AMDR-X型雷达并未在伯克III型舰上安装,这可能是由于该雷达尚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并未解决,所以美军依然使用老式的AN/SPG-62型雷达作为火控雷达使用。

有望突破100艘!直到退役都保持领先的驱逐舰:阿利·伯克级

(伯克级驱逐舰是目前美国海军最重要的护航舰艇,图为伯克级驱逐舰为斯坦尼斯号航母护航)


和早先的伯克I/II型舰相比,伯克III型舰的目标是要实现海基NMD作战能力,这也可以看作是伯克级驱逐舰"三步走"的重要方面:伯克I型舰实现了完善高效的防空作战能力,并且通过兼容战斧、鱼叉等导弹,具备了一定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伯克II型舰增加了双机库、反潜直升机和先进的拖曳式声纳系统,补齐了I型舰的反潜短板,成为一款综合性能优异的大型舰队驱逐舰;现在的伯克III型舰则要适当扩充吨位,在防空、反潜、反舰三大主要任务之外,还必须兼容反导任务,未来伯克III型舰有望使用标准3型反导导弹实现中程反导拦截能力,并且有可能被单独抽调作为反导舰艇执行任务。


建造不停的伯克舰


在DDG-1000项目下马后,美国海军随即订购了至少9艘全新的伯克III型驱逐舰,目前这些军舰正在紧锣密鼓地建造之中。美国海军现役的伯克级驱逐舰已经达到了67艘的水平,在冷战时期,美军原计划建造82艘伯克级驱逐舰,但从目前看来,82艘很有可能还不能满足美军的需求,因为在1996年之前交付的首批26艘伯克级驱逐舰距离35年的服役期限已经不远。美国海军在进行认真评估以后,放弃了对这26艘驱逐舰的升级延寿计划。所以这些伯克级驱逐舰将会在2026~2034年间陆续退役,再加上同时退役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美国海军在2030年代舰队规模预计只能达到285~295艘的水平,距离特朗普所说的355艘的总体规模有着不小的差距。

有望突破100艘!直到退役都保持领先的驱逐舰:阿利·伯克级

(即将在2026~2034年退役的首批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目前美军另外一个项目LCS"濒海战斗舰"也因为技术问题处于勉强维持之中,为此美军已经开始招标新式护卫舰,以替换LCS,但是从招标到设计,再到建造、交付,2030年之前依然是没有任何指望的。所以美国海军现在想要确保舰队规模不缩水,只能开足马力继续建造伯克级驱逐舰,毕竟伯克级驱逐舰整体技术成熟,且舰体的空间潜力尚在,依然可以继续挖掘。更何况即使是30年前建造的伯克I型舰,在今天的世界大洋上可以说依然是鲜有对手。所以未来的十几年里,相信伯克级驱逐舰还将持续建造下去,总计建造数量突破100艘也是有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