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里家访路 为贫困学生铺就成才道路!——贵州民族大学以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战”

31个家访小组124名家访教师带着全体师生的关爱和年货礼包走遍全省9个地州市41县(自治县、区、特区),累计三万余里家访路!今年1月,贵州民族大学在凛冬时节开展“情系贫困生家访送温暖”活动,为贫困学子和其家庭送去了一份“冬日的温暖慰问”,也用一步步踏实而坚定的行动助力我省脱贫攻坚战。

当前,精准扶贫工作已经进入到“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和国家当前面临的重大历史使命,更是庄严承诺。要攻坚克难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找准教育扶贫这一关键点。

多年来,贵州民族大学以家访工作为平台,深耕教育脱贫“责任田”,积极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研究探索破解制约精准资助、巩固脱贫成果、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体制机制等问题。同时,学校充分发挥教育扶贫在推进精准扶贫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根本性作用,为教育如何帮助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趟出了新路子。

教育扶志向之贫精准施策结对帮扶

教育扶贫的关键作用首先在于扶志。“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精神、扶信心、扶决心,帮助民大贫困学子和其家庭转变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树立起摆脱困境、自立自助、勤勉努力、积极进取的斗志和勇气。要知道,培养出一个有理想、有信心、有技能的学生,就可能影响和改变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的命运。

针对贵州民族大学困难学生人数多、困难程度深的现状,2015年起,贵州民族大学成立了家访工作领导小组,以学校贫困生为帮扶目标,划拨家访专项经费,购置家访专用物资,从人、财、物等各个方面为家访活动提供了坚实保障。学校科学设计,将家访工作细分为访前、访中、访后三个环节,严抓每个环节的具体步骤,以家访活动助力教育扶贫。

家访前,学校印制了《“情系贫困生家访送温暖”工作手册》,列出家访学生名单、家访出行安排表、家访工作要求等内容,统一租赁家访车辆,对家访老师进行培训,并对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摸排,切实帮助家访小组精准入户,精准帮扶。家访中,学校要求家访老师向学生家长真实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详细介绍国家、学校、学院的各级各类奖助政策,对于家长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进行认真的解答,同时要积极宣传扶贫政策并为学生家庭脱贫致富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方案。家访后,督促家访老师认真完成家访实录的撰写工作,在开学初的学生资助工作例会上对本次家访情况进行汇报,做好被家访学生后期的跟踪反馈工作。

贵州民族大学科学制定的工作计划和方案,也使部分家访教师从“不愿上门家门”到“主动申请家访”,学生由开始抵触家访到邀请老师来家访的转变,确保家访活动取得了实效。

开展活动中,家访小组每到一处都用朴实真切、唠家常一般的话语拉近了与学生及家长的距离,老师与学生们亦师亦友,与家长朋友式的互动交流走进了学生和家长的内心世界,消除沟通的隔阂。家访老师不仅详细询问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还向学生家长讲解学校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减轻学生家长的思想包袱,鼓励学生家长支持孩子们的学习及个人发展,并激励学生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学校家访的老师不仅守时来到我们家里介绍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而且还向我们讲解了国家、学校、学院的各类教育政策,都很实在,听了很振奋!学校很用心,老师很贴心。”家住六盘水市的一位学生家长说到。

教育扶思想之贫用心和脚步丈量扶贫路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准扶贫”重要战略思想,大力推进资助育人、精准资助,贵州民族大学家访老师不仅用心和脚步丈量与贫困学生的距离,更是用心传递着对贫困学生的爱。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各学院家访小组不辞严寒、翻山越岭,纷纷走村入户,切实走进贫困学生家庭,掌握真情实况,使学生和家长们进一步感受到来自党和国家以及学校的温暖与关怀,坚定了学生和家长们拔掉贫困之根的思想,以教启智,从思想观念切入,提升大家脱贫攻坚的思想、勇气、信心和力量,激发脱贫致富的原动力.

家访期间,贵州民族大学校党委书记褚光荣来到黔东南州镇远县金堡镇,走进民大学生龙某艳、石某围家中开展家访活动,不仅给他们及家人送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还同家长们促膝交谈,感受学生家境,倾听家长心声,了解家长期盼,增强脱贫信心。

三万里家访路 为贫困学生铺就成才道路!——贵州民族大学以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战”

褚光荣书记看望慰问贫困学生

“学校对我们贫困学生很关心,褚书记一上任就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到我家,既感到意外,也非常开心和感动。”民大学生龙某艳逢人便骄傲的说道。

三万里家访路 为贫困学生铺就成才道路!——贵州民族大学以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战”

褚光荣书记与学生及家长亲切交谈

此外,民大还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了一次次面对面、心连心的资助政策宣讲和家访互动,将党和国家以及学校的温暖直接送到了民大贫困学生和家长们的心中。诸如:贵州民族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林走进安顺市蔡官镇、夏云镇、马场镇家访,看望慰问学校学生;校长办公室主任率队走访铜仁市石阡县龙井乡、龙塘镇,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带队去了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中寨乡;校团委副书记领队前往绥阳县茅垭镇;预科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分别去了晴隆县长流乡和望谟县乐旺镇;文学院党委书记一行去了毕节市赫章县结构乡、可乐乡,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副院长驱车去了黔西南州普安县地瓜镇等等。

三万里家访路 为贫困学生铺就成才道路!——贵州民族大学以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战”

王林校长在新院村看望慰问学生

三万里家访路 为贫困学生铺就成才道路!——贵州民族大学以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战”

王林校长在药寨村与学生亲切交谈

“去一趟学生家,最远的要走七八个小时,驱车上千里。前年,王林校长带队去六盘水市水城县阿戛乡家访,山高路远信号弱,后来在当地派出所民警的带领下,才顺利到达学生家中。”分管学生资助工作的张鹏程副书记表示,不管路途遥远,还是山路崎岖,但是家访的老师们却有着共识,他们坚信没有不可以用脚步丈量的土地,严寒和遥远并没有成为阻隔,反倒成为家访小组更加挂牵、更想见到学生的理由。

三万里家访路 为贫困学生铺就成才道路!——贵州民族大学以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战”

张鹏程副书记与学生家人话真情、诉心声

三万里家访路 为贫困学生铺就成才道路!——贵州民族大学以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战”

杨声国副书记看望慰问学生

三万里家访路 为贫困学生铺就成才道路!——贵州民族大学以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战”

周杰副校长率队赴黔东南州台江县开展“情系贫困生家访送温暖”活动

三万里家访路 为贫困学生铺就成才道路!——贵州民族大学以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战”

熊元副校长在关岭县断桥镇简桃村凉水井组看望慰问学生

三万里家访路 为贫困学生铺就成才道路!——贵州民族大学以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战”

校纪委书记吴嶷晖同志赴兴仁市波阳镇山脚地家访

教育扶能力之贫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出谋划策

教育扶贫可以激创新之举,洒脱扶贫雨露。贫困家庭思想的改变、能力的提升,是脱贫致富的基础,要脱贫要发展,就需要用新思维、新思路、新方法寻求新的致富点,提升自身的生存发展能力,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致富之路。

三万里家访路 为贫困学生铺就成才道路!——贵州民族大学以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战”

情系贫困生家访送温暖

活动中,各家访组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厨房后院,倾听学生家长的诉求与心声,为学生家庭脱贫致富出谋划策。科学的内容,规范的流程,认真的态度,坦诚的表达,贵州民族大学老师们围绕学生的发展和家庭脱贫致富,理性地展开话题,将家访做出了实效。

三万里家访路 为贫困学生铺就成才道路!——贵州民族大学以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战”
三万里家访路 为贫困学生铺就成才道路!——贵州民族大学以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战”

各学院开展“家访送温暖”活动

不少家访老师表示,贵州民族大学家访活动,其本意和内涵不是到学生家中走走、看看这么简单,而是深化和凝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共识,挚语触动贫困生的心扉,形成教育合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面对面交流,研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问题,探讨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汇聚加快发展正能量,凝聚起脱贫攻坚合力,让教育扶智点亮扶贫脱贫之路。

三万里家访路 为贫困学生铺就成才道路!——贵州民族大学以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战”
三万里家访路 为贫困学生铺就成才道路!——贵州民族大学以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战”

各学院开展“家访送温暖”活动

“学校领导和老师亲自家访慰问,让我们树立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上国家帮扶政策的照顾以及所有老师的努力,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就不是梦。”一位受访家长激动地说。

三万里家访路 为贫困学生铺就成才道路!——贵州民族大学以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战”

各学院开展“家访送温暖”活动

曾经的贫困学生龙某林在校期间接受学校家访资助,现在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他在毕业留言时写道:“家访点燃激情!感谢那年家访的老师,您们不辞辛苦来到我大山深处的家中,身体力行的教导使我充满信心、满怀希望,让我倍感温暖、激情澎湃,坚定了我改变贫困面貌的决心和勇气。

据介绍,今年是贵州民族大学连续第6年开展“情系贫困生家访送温暖”活动,5年来,学校共投入300余万元。通过今年的“情系贫困生家访送温暖”活动,在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分发了资助和宣传材料,讲解了国家资助政策,同时也讲述了学生自己的励志成才故事,落实了精准帮扶,将国家的资助政策送到了田间地头,送到了贫困学生家里,从而深化了励志、感恩、诚信教育,成功地将单一的经济扶贫转化为扶贫助学与立德树人相结合的全方位资助育人工作。

在全面推进国家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政策的同时,贵州民族大学也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成才报国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提升立德树人、资助育人成效。

教育脱贫助力精准扶贫,任重而道远!下一步,贵州民族大学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教职工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协调意识,以务实诚信、多办实事的优良工作作风来做好今后的教育扶贫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