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德森與史蒂芬森:身不由己的隔空對決,註定沒有失敗者

哈德森和史蒂芬森,一個是遼寧男籃的舊將、也是遼籃的功勳外援,一個是遼寧男籃本賽季的新援、是遼籃意圖東山再起的爭冠拼圖,二者一個前腳走,一個後腳來。前腳走的哈德森,是被遼籃主動放棄,屬於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遼籃認為哈德森已經觸碰到了職業生涯的“天花板”,不能為遼籃的戰術體系升級提供幫助;後腳來的史蒂芬森,是遼籃主帥郭士強指導不遠萬里千挑萬選“淘”來的,屬於遼籃求賢若渴主動納賢過來的。遼籃的改變意圖明顯——哈德森上個賽季季後賽,關鍵比賽隱身,得分和防守端都無法找到狀態,而遼籃在韓德君缺陣或狀態不佳的情況下,防守厚度明顯不夠,尤其面對廣東這樣的雙小外援球隊,非常吃虧,遼籃想找一個哈德森的替身、還要是加強版的哈德森,一個能從一號位打到四號位的球員,這樣就可以彌補哈德森防守缺陷,同時兼顧三、四號位的職責,史蒂芬森就這樣幸運地被遼籃選中。

哈德森與史蒂芬森:身不由己的隔空對決,註定沒有失敗者

當遼籃認為“哈神”不再神奇,遼籃做出了改變,倔強的哈神沒有放棄CBA的征程,畢竟對比其他聯賽,他更加熟悉CBA,幾經周折,哈德森選擇了在山東隊繼續征戰;而史蒂芬森這名轟動CBA的“超級外援”,在遼寧隊的一舉一動、每一場比賽表現,都讓球迷和媒體不自覺地聯想起哈德森。可以說,二者身不由己被擺在陽光下對比 ,這場隔空對決,原因只有一個——都和遼寧男籃有關,一個是前任,一個是現任。在球迷眼中,他倆各自只需要證明一件事,哈德森證明:我行我沒老我能戰,是遼籃做出了錯誤決定;史蒂芬森需要證明:我比前任強很多,遼籃選我沒毛病,算他們慧眼識珠。

同樣出自NBA,一個默默無聞,一個小有名氣。

哈德森出生於1984年8月7日,史蒂芬森出生於1990年9月5日,二者相差6歲,卻屬於NBA同時代球員,原因是哈德森幾經周折才唸完高中,類似我們的“蹲苗生”,二者參加選秀的時間只差一年,哈德森是2009年參加選秀,第二輪第58順位被凱爾特人選中,史蒂芬森是2010年參加選秀,第二輪第40順位被步行者選中,二者都是二輪秀,半斤對八兩。

哈德森與史蒂芬森:身不由己的隔空對決,註定沒有失敗者

二者職業生涯開端差別不是很大,但是NBA經歷卻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說不可同日而語——哈德森籍籍無名,史蒂芬森卻小有名氣。

哈德森的NBA經歷充滿坎坷,兩年時間先後輾轉了凱爾特人、灰熊、奇才,始終沒有得到穩定的合同,2011年來到CBA之後,也曾經短暫迴歸NBA打了幾次10天的短工,但是還是沒有在NBA找到歸宿,職業生涯至今,哈德森累計為NBA出戰57場,只相當於他在遼寧男籃奪冠賽季的總出場數。

而史蒂芬森,在NBA八年時間,雖然也是輾轉多隊,但是沒有打過短工:2010年7月,史蒂芬森與步行者完成簽約,得到4年346萬美元的合同;2014年7月,史蒂芬森轉投黃蜂,獲得了3年2750萬美元的合同,正式混入中級藍領階層;2016年2月,身在快船的史蒂芬森被交易,快船送出“師弟”加上一點小籌碼,得到了灰熊的傑夫-格林,也能看出史蒂芬森當時地位和身價;2017年,史蒂芬森重回步行者,步行者給了他3年1200萬美元的合同;2018年7月,史蒂芬森1年450萬美元年薪加盟湖人,成了他吹鬍子防守的詹姆斯的隊友。

哈德森與史蒂芬森:身不由己的隔空對決,註定沒有失敗者

對比一下二者在NBA同期的幾項數據:

哈德森與史蒂芬森:身不由己的隔空對決,註定沒有失敗者

我選了哈德森的第二個賽季和史蒂芬森第三個賽季對比,因為哈德森的2010--11賽季也是他在NBA的最後一個賽季,之後他雖然也回去打過短工,但是也是出場不多,數據說服力不強,而史蒂芬森的2012-13賽季,是他起步階段的代表賽季,也不是他最高峰狀態的一個賽季。

數據對比能看出,在NBA,哈德森沒有獲得更多的出場時間,所有數據和史蒂芬森的數據不在一個層級,我們沒有得到哈德森當初的防守數據,猜測是哈德森的防守能力限制了他在球隊的地位和出場時間。

小結:光看NBA的經歷,如果非要分出誰是青銅誰是王者,那哈德森顯然是青銅級別,而史蒂芬森更像王者。哈德森在NBA沒有獲得成功,是他早早選擇離開的主要原因,不能在一個樹上吊死啊;史蒂芬森NBA職業生涯的高峰時期,是在步行者和黃蜂度過,不過,他實在是“逗比”一個,太能“作”,自己把一手好牌快速打爛,身價也快速下滑,選擇來CBA大多是看中了這裡的清閒,何況掙得也不少。

不過,哈德森是“牆裡開花牆外香”,NBA混得不好,在CBA卻如魚得水,史蒂芬森有可能低估了CBA的比賽強度——二者換個戰場對決,孰勝孰負呢?

哈德森與史蒂芬森:身不由己的隔空對決,註定沒有失敗者

數據分析:誰的CBA“菜鳥”賽季更“菜”?

2011年,哈德森選擇“換一個活法”,不遠萬里來到CBA。哈德森CBA的第一站是廣東隊,2011年1月,哈德森在CBA常規賽中期與廣東男籃簽約,並幫助廣東隊奪得這個賽季的總冠軍;2011-12賽季,哈德森轉投青島;2013-14賽季,哈德森離開深圳隊轉投新疆,為新疆隊奪得聯賽亞軍立下汗馬功勞;2014-15賽季,哈德森與遼寧隊簽約並一直效力到2019年,為遼寧隊奪得一次總冠軍兩次亞軍,個人也成為在CBA同一支球隊效力時間最長的外援。哈德森的CBA生涯,可以說非常勵志也具有傳奇色彩,“哈神”絕非浪得虛名。

史蒂芬森,2019年8月1日與遼寧男籃簽約,正式接過哈德森的“槍”。許多球迷一定以為,哈德森的菜鳥季一定比史蒂芬森強很多,咱們通過幾項數據對比一看究竟:

哈德森與史蒂芬森:身不由己的隔空對決,註定沒有失敗者

數據對比能看出,哈德森CBA菜鳥賽季的出場數和史蒂芬森菜鳥賽季目前為止的出場數,驚人的一致,這也為我們對比二者數據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條件;場均出場時間,史蒂芬森多於哈德森,場均得分數據史蒂芬森佔據優勢,即使核算單位時間得分,史蒂芬森還是佔優;出手數二者單位時間內差距不大;命中率方面,2分球師弟佔據優勢,三分球哈德森更靠譜,這跟兩個人的打法有關聯,哈德森三分線外出手更多,我們自己也能算出來,哈德森的真實命中率56.17%,史蒂芬森的真實命中率是61.2%,這項數據真實地反映了球員誰的出手效率更高,誰在浪投,顯然,史蒂芬森要更高效,哈德森三分線外出手多限制了他的這項指標;籃板球雙方差距不大,不過身高190CM的哈德森,籃板多於198CM的史蒂芬森,多少也說明了二者防守積極性的差別;助攻和搶斷數據都是哈德森佔優勢,場均搶斷達到3.1個,哈德森這一數據在當年的搶斷數據排行榜上排第5。

哈德森與史蒂芬森:身不由己的隔空對決,註定沒有失敗者

小結:數據顯示,二者在CBA的首個賽季,得分和命中率史蒂芬森更高,而籃板、助攻和搶斷,哈德森做得更加出色,因此,二者CBA起步階段還是難分伯仲,但是考慮到哈德森當時只是處在職業生涯的第二個賽季,而且在NBA並沒有積累太多的經驗,而史蒂芬森屬於在NBA久經考驗、職業生涯已經經歷了9個賽季,因此,哈德森的CBA菜鳥賽季其實相對來說表現更好、適應得更快。

數據對比,遼寧男籃後悔嗎?

這個話題,被媒體和球迷炒來炒去,已經不算新聞了。前面的數據對比,我們能看出來,其實史蒂芬森CBA的首個賽季,表現其實還是不錯的,但是畢竟他在NBA不屬於遞毛巾的角色,球迷對他的期望值更高,顯然他還沒有達到球迷的滿意。不過總結哈德森的CBA首個賽季,我們發現,NBA球員來到CBA,基本都有個過渡期,畢竟比賽規則、場地情況包括投射距離,都有差別,因此史蒂芬森的表現還不是很糟糕。

那麼,遼寧是否會後悔放走哈德森呢?

數據對比一下二者本賽季的表現,先看看二者本賽季幾項基礎數據對比:

哈德森與史蒂芬森:身不由己的隔空對決,註定沒有失敗者

這幾項數據對比,哈德森除了命中率沒有史蒂芬森高之外,其他數據全面佔優,這和二者場上實際表現是完全一致的,尤其是籃板和搶斷,35歲、身高更低的哈德森佔優,充分體現了老將的積極性,而相對而言,師弟在場上則顯得漫不經心,而綜合命中率哈德森低是因為他三分球出手更多。

再對比一下幾項高階數據:

哈德森與史蒂芬森:身不由己的隔空對決,註定沒有失敗者

高階數據一目瞭然:哈德森本賽季這幾項數據大部分領先,防守效率是指球員在場時候百回合防對手得分,顯然哈德森效率更高;球權佔有率,哈德森略高,這超出我們想象,感覺山東隊的球權,似乎哈德森佔有的不止這個比例,而一直有媒體在拿史蒂芬森的球權做文章,其實他佔有的球權並不少,而郭艾倫場均只佔有24.8%的球權,趙繼偉佔17.1%,因此不能完全把師弟的表現歸罪於球權分配;失誤率,哈德森數據高,說明他的場均失誤還是偏多,這是哈德森這些賽季一直沒有解決的問題——偶爾在場上注意力不集中、瞬間短路,當然,助失比哈德森更高,更多的助攻彌補了他的這個缺點,師弟的失誤率也不低,不過比郭艾倫要略好一點,郭艾倫失誤率12.4%,這除了個人原因之外,還受球員之間的默契程度影響,顯然遼寧隊還需要進一步磨合。

最後,對比一下二者的投籃區域:

哈德森與史蒂芬森:身不由己的隔空對決,註定沒有失敗者

投籃區域:哈德森三分線外和籃下出手數多,命中率也高於聯盟平均水平很多,中距離投射,老哈出手較少,命中數也不多;史蒂芬森的投籃區域,集中在攻框,籃下出手數更多命中率也更高,本賽季,“師弟”強力衝擊籃筐包括許多精彩隔扣,還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中距離投射顯然也不是史蒂芬森的強項,出手也不多,三分線外,他的出手沒有老哈那麼多,命中的也沒老哈多。

小結:本賽季數據對比,老哈證明了自己還沒老,數據大部分佔優,在山東隊的戰術體系內,老哈遊刃有餘,顯然賽季初鞏曉彬指導的激將法加上遼籃的棄用,激發了“哈神”的鬥志,反觀史蒂芬森,感覺還是沒有得到徹底的釋放,始終沒有找到CBA比賽的節奏,跟遼籃的戰術打法有關係但關係不大,即使把他放到青島和山東的體系中,他也未必能打出亞當斯和哈德森的水準,更加關鍵的是,老哈在遼寧的上個賽季,遼寧常規賽戰績比目前強很多,也多少說明了二者目前的差距。但是,我相信遼籃不會後悔放走哈德森,只會遺憾“師弟”還沒有找到狀態,低於了遼籃的預期。

哈德森與史蒂芬森:身不由己的隔空對決,註定沒有失敗者

結束語:CBA據說四月初要重啟,目前遼寧、山東積分排名分列三、四位,山東隊在老哈的帶領下,本賽季盡顯黑馬本色,老哈的目標其實未必是總冠軍,常規賽排名超過遼寧男籃就夠刺激了,如果季後賽有緣相遇,比賽註定是頗具觀賞性的大場面,希望老哈能保持狀態,為上個賽季季後賽的疲軟正名,也希望史蒂芬森到時候放手一搏,發揮出自己真實水平,證明自己“貨真價實”、為大場面做好了準備。

哈德森和史蒂芬森,因為共同擁有為遼寧男籃征戰的經歷,讓球迷不自覺地對二人展開對比,這是一種身不由己的隔空對決,給球迷帶來了無窮的樂趣和精彩刺激的視覺盛宴,希望這種對決能延續幾個賽季,不管對決的結果如何,只要始終擁有對勝利的渴望,二者就註定沒有失敗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