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圆制造巨头主导产业沉浮,他们如何看市场?


晶圆制造巨头主导产业沉浮,他们如何看市场?

在行业产业链中,商业巨头对于战略的研究以及市场研判会更准,接下来我们通过查看晶圆制造巨头来看半导体设备市场。

台积电聚焦先进制程

全球晶圆制造厂龙头是台积电,晶圆代工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公司公布了2019年Q4业绩报告:营收103.9亿美元,同比、环比均增10.6%;毛利率50.2%,同比增2.5个百分点,环比增2.6个百分点。净利润38.03亿美元,同比增长16.1%,环比增长14.8%。

从台积电披露指引来看,2019年全球半导体行业(不包括存储器)收入下滑3%,晶圆代工行业收入持平,台积电全年收入增长1.3%超过行业整体水平。展望2020年,台积电预计全球半导体行业收入增长8%,晶圆代工行业收入增长17%,台积电有信心实现超过行业整体的增速水平。

2019年台积电全年资本开支达到149亿美元,展望2020年,公司规划资本开支区间在150-160亿美元区间,其中80%的资本预算将分配给先进的工艺技术,包括能3nm、5nm和7nm,大约10%的资金将用于先进封装和光罩制造,大约10%的资金将用于特殊工艺。按计划,5nm量产是台积电的重头戏,有望在2020年Q2导入量产并贡献业绩。

台积电的资本开支聚焦于先进制程,我们在《各代制程技术的市场规模,谁是先进制程弄潮儿?》中曾经梳理过,国内大部分半导体设备公司不具备先进制程的能力,目前仅中微公司及盛美半导体具有7nm制程的能力。台积电上调2020年资本开支,国内主要受益对象是中微公司及盛美半导体。

台积电上调2020年资本开支,国内晶圆制造巨头战略如何?

长江存储产能爬坡,今年产能增近3倍

长江存储成立于2016年7月,专注于 3D NAND Flash领域,整体投资额 240 亿美元,目前64层产品已量产。根据集邦咨询数据,2019年Q4长江存储产能在2万片/月,到2020年底有望扩产至7万片/月,2023年目标扩产至30万片/月产能,有望成为全球第三大NAND Flash厂商。

截至2019年底,长江存储的产能为2万片/月,根据公司的产能规划的大致推算长江存储带来的短期(2020年)设备订单空间为现有中标数量的约 2.5倍,长期(2021-2023年)设备订单空间为每年新增现有中标数量的约 3.7倍,累计总市场空间可达现有市场空间的 15 倍。

目前长江存储的第一大股东是湖北紫光国升,第二大股东为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2019年9月紫光邀请日本的坂本幸雄加盟,力求5年内实现DRAM领域的突破,版本辛雄在在DRAM领域具有30余年的从业经验,本次加盟紫光主要是出任紫光日本的CEO。

总之,长江存储在晶圆制造领域的投资是巨大的,对于国产半导体设备来说是重大机遇期。

合肥长鑫量产DRAM,未来产能爬坡

合肥长鑫成立于2016年5月,专注于DRAM领域,整体投资预计超过1500亿元。目前一期已投入超过220亿元,19nm 8Gb DDR4已实现量产,产能已达到2万片/月,预计 2020 年一季度末达4万片/月,三期完成后产能为 36万片/月,有望成为全球第四大 DRAM厂商。

目前合肥长鑫的第一大股东为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近年来合肥市在高新技术领域的配套政策比较成熟,在成功引入京东方成功实现面板领域突破,在存储芯片领域具有强大的决心。

目前合肥长鑫已经投产,合肥长鑫未来几年仍将持续提升产能,对于半导体设备的需求也将扩大。

中芯国际拿下华为14nm订单

中芯国际国内晶圆制造厂的龙头,在邀请半导体传奇人物梁孟松加盟后,14nm工艺技术实现突破,在2019年三季度开始量产。未来仍将在更先进制程中加大布局。

近期有台湾《电子时报》报道,华为旗下的海思半导体已经下单中芯国际新出炉14nm工艺,从台积电南京厂中抢下订单。虽然前期公司从荷兰购买最先进的光刻机受到美国的阻碍,未来仍存在斡旋的空间。

结语

展望2020年,台积电预计全球半导体行业收入增长8%,晶圆代工行业收入增长17%。此外,台积电上调资本开支,并将80%的资本开支投入先进制程领域。国内晶圆制造厂龙头中芯国际将量产14nm的工艺制程,已获得华为订单,未来将进一步研发先进制程。国内两大存储晶圆厂2019开始量产,未来的产能将进一步爬坡,对于半导体设备的需求也是巨大的,2020年半导体设备市场需求有保障。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道科创平台。文章观点仅供交流、分享,不构成对投资人的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