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结束后报考医学的会变少吗?感觉吓跑的人比热血的人更多?

萌萌哒的甜甜酱


真正学医的人,要么家族传承,要么有兴趣要么有大爱,反而因为钱的人不多。吓跑这个更不用担心。


大湾区小莫


先分享个我邻居家女孩子学医的经历吧。

邻居家老太太退休了,他们老夫妻和女儿女婿都是电力部门的。大家也知道目前电力部门的工资及福利待遇都是很好的。去年老太太的外孙女参加了高考。孩子因为填报志愿和家里人产生了矛盾。四个大人的观点就是叫孩子报电力方面大学,以后可以凭借电力子弟,上电力部门找个工作,待遇也不错。家长也在电力部门当着个领导,一切水到渠成。

可是女孩子说什么都不报电力方面的,一定要报医学类的学校。老太太问自己的孙女,为啥愿意当个医生。

女孩子说:那年姥姥得了心脏病,那么厉害,我都以为我永远失去姥姥了,可是姥姥去了北京阜外的医院,进行了手术。姥姥的病就好了,那年我去北京看望手术后的姥姥,看到是医生神奇地救好了姥姥,把姥姥还给了我。我就下定决心,等我高考的时候,我一定学医,长大了当个医生。救治很多很多的病人,不叫病人的家属失去他们的挚爱亲人。

姥姥听了后,对女孩子说:好,姥姥支持你。所以去年女孩子最终达成了心愿,被一所医科大学录取。

其实很多人学医,源于他们对于这方面的爱好,就算开始不是爱好,但是绝对的不反感。我当年考学时,自己没有什么目标,上什么大学都可以。分数能到的基本我都不反对。但是医学方面的绝对不报,本人看到血就晕,每次去一次医院感觉浑身的不自在,我是绝对不想在医院里上班的。到了医院,我感觉我的呼吸都要窒息了。所以我从来没有考虑过我要当医生。所以相当医生的大多是源于对于这个职业的爱。

那么疫情结束后,报考医学的会不会变少,个人感觉不会受到影响。能报医学院的人,都是有个人情怀的,不然像我这样的,就算是待遇再高,我都不选择医生这个职业。所以因为爱,才考医生的比较多,最起码也得不讨厌排斥这个行业才可以。

在此次抗疫过程中,有战斗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不幸感染了病毒,因公殉职了。我们要向这样的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有人说这样会吓走一部分人,疫情是突发事件,也不是天天是这个状态,这只是一个非常时期而已,你说什么行业没有牺牲呢。我们老师也有因公殉职的,不过这都是非常时期的非常状态而已。

在此次疫情中,最耀眼的抗疫“明星”就是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了吧。他给所有的学子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做人就做钟南山那样的人,做医生就做钟南山那样的医生。心里装着人民,哪里有患者就去哪里。钟南山院士就是年轻一代学习的楷模。从他身上明白了读书的目的,人活着的最大的意义是什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年轻一代都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以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为榜样的人,还是会毫不犹豫选择报考医学院的。

再说疫情是暂时的,职业却是永久的,因为喜爱医生这个职业的,肯定毫不犹豫的继续选择这个行业,那些原本也不喜欢也不排斥的年轻人,或许受到感召,以后也想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也大有可能。

此次疫情出了后,国家会加大对于医学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会提高医学人才的待遇。这样就会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来投入到医学领域来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吓跑的都不是真爱,真爱永远经得起考验。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男女的爱情,也适用于职业的抉择。因为爱。所以才坚守。

这是我的一点看法。大家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欢迎您留言分享!


浅浅的教育


这次疫情,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是他们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批又一批的医护人员奔赴武汉。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心中充满热血的人是不会少的,只会越来越多。


这次疫情暂时不清楚过后的具体情况会是怎么样,但是我找了一下2003年SARS 过后,部分医科大学的招生情况。我们可以发现,部分的医学院招生反而更容易了。

经过这次的疫情,我们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更加的理解。

这一次疫情面前,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专业的医护人员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国家也会对医护人员的培养投入更多的资源,也会提高医护人员的福利,以吸引更多的人投身于医护行业中来。

百姓们经过这一次的疫情,也开始逐渐地开始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对医生会有更多的尊敬和尊重。

在我个人看来,疫情过后学医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而不会越来越少。大家觉得呢?


正壹富华老师


儿子高考时曾经特别想学医,但是因为分数不是特别高,读最好的医学院走不了,一般的又不愿意去,最后阴差阳错学了工科。

后来他给我们谈起为什么想学医,我才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他小时候一直身体比较弱,最让人担忧的是曾经因为阑尾炎住了两回医院。第一次是六年级,在我们县城医院,打彩超没有任何问题,孩子肚子又痛,医生叫做手术。我们权衡后没有做手术,连夜转院到南充,诊断为阑尾化脓,根本不能手术,只能用保守疗法,输液,用中药加蒜泥敷。

第二次阑尾炎复发是初三,几个孩子跑去南充考试,乱吃了东西,试没考完就进了医院,直接割掉了阑尾。

这两次经历让孩子看到某些医生专业素质真的不高,于是他希望能当一名医生,对医疗事业尽一点绵薄之力。

虽然他没有选择医学院,但是对于医生,我们却心怀崇敬,毕竟大部分医生素质高,医德高尚。

结束语:经过疫情后,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热血青年选择医生这个职业,特别是那些在这次疫情中得到医生救护的病患, 他们会希望让孩子长大后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来回报社会。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我们夫妻都是区县级医院医生,孩子几年前报考大学时没有让他学医,当下不说疫情,就说现在的医疗环境真的不好,学医要会点防身术,要认真读七八年书,要做好受委屈的心里准备,这些还不算,当了医生还要不断的学习,晋升,学分,而且认真看病的绝对晋升要大大慢于会经营的,所以疫情过后学医的吓跑的更多。


Daomuz1969


我觉得不会变少。

先说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我的一个小同事,1993年出生,他说他从小的愿望就是当医生,其次当老师。这个愿望既是他自己的理想,也是受家庭的影响。他的父母都是公务员,都经历过非典,但是他们还是给孩子选定长大当医生。后来,这个孩子高考失误,没有进入理想的医科大学,就上了师范院校,当了老师。



为什么疫情过后,报考医学院的考生不会减少呢?原因如下:

一、医生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职业。

无论在国内国外,医生都是一个社会地位较高,收入不错的职业。医生的专业性很强,不是可以随便找个人可以替代的,工作比较稳定。在当今中国,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所以还会有很多人选择报考医学院。

二、哪个职业都有风险。

无论什么职业,都有风险。军人,警察,船员,建筑工人,都有风险。井下作业的工人,风险很大,照样有人在干。相比之下,医生的风险并不算大。



三、经过今年的非冠病毒疫情,国家会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完善防疫工作,尤其是医护人员保障工作。这样,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会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降低医护人员的职业风险。

四、国家还会提高医护人员待遇,给医护人员更高的荣誉,全社会也会形成尊重医护人员的良好氛围。

总之,经过今年的疫情,报考医学院的考生不会减少。


教坛吴语


我只能说我的运气不好吧?真没有碰上几个医术高明的医生,或者的的病本来就比较简单,我岳父因为食道癌走的,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咽喉出现和岳父说的差不多的症状,心理特别害怕,就到我们这儿还算有点档次の医院,做了喉镜检查,顺啥咽喉囊肿,需要住院做手术治疗,好吧,只要没说是食道癌,因为我还能吃下饭,做手术也全是小事,因此回来请好假以后吧,就准备住院手术!

后来还是想了想,我再到一家大型医院再做一次喉镜检查呢,这次检查,医生说没啥,开店药就好了,好吧,先不作手术了,吃药,中药(因为是所中医院),可是吃了一段时间没效果,我又怀疑是不是真改做手术啊?所有又去了旁边我们省全是数一数二的医院检查,没问题,只需要吃药,西药偏多,同一个医院差不多去了了4次,任然没效果,难道我的是疑难杂症?

(你们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人)

后来就逛上了头条,查找了一些我的症状的中医或者说一些用户的明间方子,也就这个时候对中医有所了解,自己开了一个方子,应该是:厚朴姜夏汤吧(原名记不起了),中医名叫梅核气,反正试一试的态度,居然神奇般好了,这期间我也自己熬制了芡实、薏仁、赤小豆等稀粥吃,到底是谁的作用虽然我也不清楚,没事了就好!

(新时代的英雄)

我的睡眠一直不好,看了名字,我们当地市级认定的中医大师,大师就是不一样,70多岁,摸脉只用了三秒钟(我后来一直在想,看着手上老茧很厚,三年能感觉到脉嘛),开药三副700多元,熬制以后就像绿豆汤一样,没一丝感觉,或许疗程不够,可是药太贵,不敢去了,我穷人一个!

还记得一次感冒,很严重,到一所医院去,检查下来还要打点滴,我几乎没有打点滴的习惯,500多元,吓得我直接走了,药店先买药吃了再说,力克舒,居然几元钱搞定了!

这或许只是我自己遇到的,但是我不怀疑有医术、有医德的医生,有时候可以和你聊上半个小以上关于病的问题,所以如果我要是再次参加高考,我一定会选择当医生的,因为我真的想靠医术为病人解除痛苦,或者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我也能像白衣天使一样上前线!


杨锅来了


上初中的时候姥姥去世了,于是到了寒暑假,妈妈就会让我去个姥爷作伴。之所以老是我去,是因为姥爷的习惯别人受不了。

姥爷的作息时间优先于常人,怎么个优先法呢。不管冬夏春秋,姥爷早上三四点就起床了,然后就忙乎的开始做早饭,吃早饭,午饭时间大概是上午10点,晚饭是下午4点。

吃的早,自然睡的早,冬天下午5点半,夏天不超过7点,姥爷就开始睡觉了。

晚辈们没有一个受得了,就我适应了。

姥爷是个乡间赤脚医生,给人看病的口碑很好。姥爷手里有很多古中药方,尤其是对一些疑难杂症,更是一绝。

如果我没有读高中,上大学的话,那我肯定跟姥爷学医去了。

说了这么多题外话,言归正转,聊聊正题。

此次疫情影响重大,这个不用我多说,大家都亲身经历了。

相信经过此次疫情,上到国家政府、科研专家,下到普通百姓、老弱妇孺,对医学、疾病、消毒、防护,都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升级

志愿填报,广大学子多数都忽视了生化医学类专业。

近些年来,广大高考学子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都优先选择经管类、计算机类专业,因为这样的专业比较有“前景”。

而生化医学类专业,很少被放在优先位置。

但是经历此次疫情,我们会发现,生死关头,还得靠如钟南山、李兰娟、张宏文等医疗专家,还得考广大的舍生忘死的医护人员。没有他们,我们连最基本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得保障。

有句话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句话,那是因为学医的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

现在医学本科毕业,很难找到工作,因为即使是县里面的医院,在招医生的时候,最低学历也要硕士起。而三甲医学院则更是没有博士学历进不去。

弟弟有个关系很好的高中同学,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选择了学医,毕业后,家里没什么关系,最后转行学编程去了。

学医的人基本要去考研。

学医的人,因为本科毕业后工作不太好找,绝大多数都会选择考研,因为是现实所逼呀。

但是医学类考研有很强的壁垒性,主要有两点:

  • 学医的考研只能继续考医学类。我们知道其他的多数专业,考研是可以跨专业考的。比如我本科学计算机,我考研要考经管类的,没问题。但是绝对不可报学医类的。
  • 学医考研内部也不允许跨专业。学口腔的不能去考临床,学造影的不能靠护理。

同样学其他专业的学生要考医学类的研究生,那也是不可以的。


最后,我想说,我们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崇高理想要有,但也要考虑以后的就业问题。


晓晓笔记


纵观东西方历史,有三大不倒翁行业,教师、医生、军人!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汽车行业,没有教师文明无法维持,没有军人各民族将混战不断,没有医生那将是人口大削减!

医生很重要,是我们能保持健康的凭靠!

老王在零八年有一些“奇怪”的经历,当时一个小小的感冒。平时在学校医院那里,一两块钱的药就可以治好,当时在十堰看病,不由分说,直接挂点滴。花了差不多一百块!价格奇高,我说拿点药不给,只能打点滴。当时很少抗拒的,但是实在是难受。没办法忍痛割爱,花了将近一把打了一个点滴。

要知道在我们老家江西,农村医生都是开一点药很便宜的都是几块钱!那个医生现在搬走了,村里没有医生了。打点滴通常情况是比较严重了才考虑,能不打点滴就不打点滴。在十堰那里打点滴好像是家常便饭。所以有点难以接受。

还有一次在南昌看病,喉咙发炎去了一家药店买药。他给我开了一些药,吃完后喉咙直接堵住了,喝水都喝不下去。有了这些经历之后我才自学了一点医学知识,为此还去看了《黄帝内经》。由此可见学医永远是一个好的方向!只是现在医生太少了,做生意的倒是他挺多的。买个药轻轻松松一百块,吓得我们不敢生病,必须坚强起来啊。

医生是英雄,与各种疾病战斗的英雄!是一个需要人们尊敬的职业。

老王最爱看历史,历史里面的英雄给我的感觉都是注定要被记录在历史名册上。普遍的先普通人一步离开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在我国英雄几乎都是带有悲剧色彩的!

但我们何曾看过,有人不愿意做英雄呢?争做英雄的人很多,我也想做英雄啊。但是没有机会!

会被吓跑的人,其实不太适合当医生。听我学医的朋友说,在学校的时候要解剖尸体。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看到可能会被吓尿!但却还是有那么多学医的朋友。没有哪一个职业是绝对安全的。

所以在我的眼里,医生都是胆子大的人,都是活着的英雄。吓跑一部分人是那些以后动不动就给你打点滴的商人!

这次疫情的爆发,反而能唤醒更多有抱负的人,想要为我们这个民族做奉献的人!让他们看到了新的战场,保护我们的战场!永远不要低估中化民族的内生力量!在灾难面前英雄会一个个跑出来让你兴奋的不想眨眼!有用的才是最重要,吓跑的都是蛀虫!

吓跑的不要去怜惜,继续做医生的是英雄。我们需要英雄!


江右老王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看]

我高中同学已经工作四年了,他们大多数在在自己工作的城市买了房、结婚、生子。而我今年才正式找到工作,第一年每个月不到3000的工资,还只能干着实习生的活。说实话我的内心是不平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