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車撞破東華門,也“撞破”了故宮的管理漏洞


私車撞破東華門,也“撞破”了故宮的管理漏洞


文|梁勇

3月16日晚,一男子駕駛白色小車頂開故宮博物院東華門,並強行駛入,導致一枚門釘及金屬門銷脫落。接報警後,警方迅速處置,將該人當場抓獲。(3月16日 環球網)

故宮的價值自不待多言。全力以赴保護好故宮這個中華文化的瑰寶,是故宮管理者的責任,也是每個公民的義務。故宮受到駕車者魯莽的衝撞,每個熱愛中華文化的人都無比心疼。

故宮不是草原,可以讓人肆意策馬奔騰。故宮受到車輛衝撞,我們當然可以指責駕車者沒有素質,沒有規則意識,缺乏對文明的敬畏之心。但是如果故宮的管理,能夠做到任何時候慎始如終百密無疏,即便再沒素質的人,對故宮的安全也構不成威脅。

織密管理之網,對故宮進行最嚴格最細緻的管理,做到百密無疏萬無一失,是故宮管理應有之義。故宮管理愈嚴格,國家和人民愈放心。如果經常存在管理疏漏,經常有規則之中的例外,經常有不受規則約束的人,則故宮安全受到威脅的事件,難保不會再一次發生。多次不安全的小事件累計以後,難免不會鑄成大錯。

於1925年建立的故宮博物院,已經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館之一。故宮博物院成立近100年來,一代代故宮人為故宮管理制度的完善、故宮的安全付出了巨大努力。應該說,故宮在安全管理上的成績有目共睹。尤其是2013年以來,故宮禁止外來車輛進入包括法國總統奧朗德的車輛的做法,更是得到了大家的讚許。

但毋庸諱言,當前故宮的管理仍然未完全做到百密無疏萬無一失。近年來,故宮安全管理事故時有發生,讓國人揪心。包括2011年故宮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被工作人員不慎壓碎,包括多次出現私家車在故宮任意穿行等,暴露出故宮在管理方面存在較大疏漏。

管理疏漏體現在有關管理規定不是一視同仁。比方說車輛管理的問題。故宮內車輛的存在對古建築群安全構成隱患。2013年以來,故宮不讓法國總統奧朗德車輛入內,給我們的感覺是,故宮內禁止任何車輛進入。事實上呢?故宮內不但有車輛,而且數量不少。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曾對媒體說,他計劃率領一半員工搬出故宮,特別是撤出員工的800多輛私家車。因為“公共博物館不能當私人停車場”。單院長還在政協委員提案裡對員工和單位車輛撤出故宮進行了呼籲。但包括員工、單位在內的所有車輛禁入故宮之事,既不見相關規定,也不見具體操作。

管理疏漏還體現在有關規定執行不到位。今年1月,故宮發生社會人員開車進宮事件,引發爭議。當時故宮博物院發表致歉聲明說,“此次事件反映出我院在內部管理和社會服務中存在的短板不足。”

這次故宮東華門受到車輛衝撞,有網友質疑,故宮大門難道沒有設關卡?這也太低估故宮的管理了。故宮大門不但設關卡了,而且是多重。到過故宮東華門的就會知道,東華門前一共有兩道卡,兩道卡距離大約相隔100米,位置均處在東華門大街上。

為啥兩道關卡攔不住一輛車?因為關卡管理形同虛設。據媒體報道,一位經常來故宮東華門附近遛彎的市民表示,“撞門”事情發生前,故宮東華門前的第一道卡,經常不關閉,遛彎、跑步的人可以直接進來。不但第一道關卡不關,據該市民隨手拍攝的照片顯示,3月16日這天,東華門第二道關卡也沒有關閉。由此可推斷,當天有可能是因為兩道門卡都沒有關閉,所以車直接開了進來,撞上了故宮東華門。車輛面對兩道關卡卻似入無人之境,暴露出故宮管理未能慎始如終,存在執行不到位的問題。

故宮前任院長單霽翔曾說:看高跟鞋進宮都會心疼。這種心疼顯示出故宮人對中華文化瑰寶的一種深厚情懷。但故宮的管理,光有情懷不夠。還要有捨棄自己的方便、拿自己開刀的勇氣,還要有一視同仁織密管理之網的責任感以及慎始如終、百密無疏的制度執行力。

厚重的故宮,也是脆弱的故宮。她再也經不起任何折騰和閃失。願有關方面能從各種負面事件中吸取教訓,舉一反三,慎始如終地採取百密無疏萬無一失的保護措施,將我們的故宮維護好、保護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