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第一大師法號“虛雲”,活了2個甲子,境界已經—"開悟"

佛教雖然不是我國的本土宗教,但在我國,仍然有人信仰推崇他。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法號“虛雲”。

民國第一大師法號“虛雲”,活了2個甲子,境界已經—

虛雲法師從小就聰明機警,但卻無心功名,比起那些先賢聖人的書,他更喜歡佛經。17歲離湘至閩,19歲至福建鼓山湧泉寺出家,拜常開為師。次年依妙蓮(1824-1907)受戒。

清光緒十八年(1892)受臨濟宗衣缽於妙蓮和尚,受曹洞宗衣缽於耀成和尚。出家後勤修苦行。27歲離鼓山,先後在江浙名山大剎參訪耆宿,研習經教,參究禪宗。此後又參訪陝西終南山、四川峨眉山、拉薩三大寺,並由西藏到印度、錫蘭(今斯里蘭卡)、緬甸等國,朝禮佛跡。由緬甸回國,朝拜雲南雞足山,經貴州、湖南、湖北等地,禮安徽九華山,再至揚州高旻寺參加禪七法會,在赤山法忍和尚處獲悟。

民國第一大師法號“虛雲”,活了2個甲子,境界已經—

光緒二十七年(1901)至終南山結茅潛修兩年。後至雞足山主持缽盂庵,自往南洋等地募緣建寺,至宣統元年(1909)自北京請得《龍藏》全部回雞足山,敕改缽盂庵為護國祝聖寺。

虛雲禪師在高旻寺禪堂修行那段時間,萬念頓息,工夫“落堂”。晝夜如一,行動如飛。一夕,夜間放香時,他開目一看,見大光明如同白晝,內外洞徹,隔牆見香燈師供水,遠及河中行船,岸上樹色,悉皆了見。到臘月的第八個禪七中,第三天夜晚,六枝香開靜時,護七照例衝開水,熱水濺手,茶水外濺,一聲破碎,頓斷疑根,如從夢醒-他開悟了。他述偈曰:

杯子撲落地,

虛空粉碎也,

狂心當下息。

民國第一大師法號“虛雲”,活了2個甲子,境界已經—

虛雲和尚無病無疾,圓寂前當晚,住在自己的茅棚中。至半夜時起床,發現房間內有二僧,為照顧虛老,他們自己偷偷溜到虛老茅棚裡。二人皆身體蜷縮,睡在虛老床頭和床尾。見虛老醒來,床頭僧起身,看著虛老和尚。虛老見此雲:“你怎麼在這裡呀?”床尾僧此時也醒來,站了起來。虛老見此雲:“你也在這裡?”

之後,虛老讓兩人回寮休息。兩人出茅棚後,不忍離去,與其他趕來的僧人、沙彌等,共五六人,圍繞在虛老茅棚的窗戶旁,從縫隙中向裡面觀看。見虛雲老和尚,倒了一杯水喝下,在桌子上寫下了幾個字,之後臥床而眠。

次日,虛老圓寂。虛老最後寫下的內容大意是:

反對我的人,你們不要反對了,我馬上就要走了;

捨不得我的人,不要捨不得了,我去去就來。

民國第一大師法號“虛雲”,活了2個甲子,境界已經—

1952年4月虛雲離雲門北上,11月在北京出席中國佛教協會發起人會議,並被推為首席發起人。1953年6月3日中國佛教協會正式成立,虛雲被選舉為名譽會長。是年,虛雲被聘為全國政協委員。1959年10月13日,虛雲法師在江西雲居山真如寺圓寂。世壽一百二十,戒臘一百零一。

虛雲禪師作為近代禪門泰斗,其主要佛教界所做出的貢獻除了上述恢復重興寺院功德之外,更重要的是為後世禪宗復興而選擇培養儲備了大量的弘法高僧與護法居士,其門下嗣祖沙門比丘較為著名的有十餘人,其中釋一誠、釋傳印兩位大德高僧還先後擔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最後,以虛雲老和尚的禪語祝願大家:“善用心者,心田不長無明草,處處常開智慧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