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差點感染肺炎,而我卻什麼都不知道

人們常說:被迫懂事的孩子,最讓人心疼。


然而,那些因為不願意打擾子女,總騙孩子“我很好”的父母;


那些因為不願意給孩子增添負擔,總騙孩子“我沒事”的父母;


總是猝不及防地戳中了許多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視頻,瞬間淚目:


一對夫妻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而他們的孩子遠在國外。


為了不讓孩子擔心,夫妻倆每次量完體溫後,都會將體溫計甩幾次.


直到體溫計的汞柱回到37度以內,才敢拍照,發給孩子。


爸媽差點感染肺炎,而我卻什麼都不知道

看到照片的孩子以為父母一切安好,卻不知眼中的“都挺好”,只是父母精心編造的一個“謊言”。


為的,只是不讓他擔心。


而正在經歷生死考驗的父母,此時正提心吊膽地彼此安慰。


父母們總是習慣性地給孩子“定心丸”,卻忘記了自己隨著年歲的增長,更需要被溫柔以待。


生活中,這樣的父母比比皆是。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越獨立,父母,也變得越“懂事”。


他們總是十分善解人意,甚至委曲求全,遇事也總是獨自默默承受。


即便心中的思念早已溢滿,也不願多打擾子女半分。


這種堅強和懂事,讓人無比心疼。


1

疫情發生前,武漢地鐵站裡曾發生過這樣一件溫暖的事。


爸媽差點感染肺炎,而我卻什麼都不知道


一位滿頭銀髮的老奶奶拄著柺杖獨自一人在地鐵站徘徊。

原來老奶奶想要去給自己的母親掃墓,但是又不想麻煩子女,於是想要自己坐地鐵過去。


可是到了地鐵站的老人卻傻眼了,面前那些複雜的路線和站臺,讓老人手足無措。


地鐵站的工作人員看出了老奶奶的異樣,於是上前詢問;

得知情況後,將詳細的乘車路線圖寫在一張紙上,拿到圖的老人連連道謝。

爸媽差點感染肺炎,而我卻什麼都不知道

看到這個新聞時,心中溫暖之餘,不免想起老人的那句“不想麻煩兒女”,心中一時感慨萬千。


不知什麼時候起,與父母的交談中,總是夾雜著一些秘而不宣的事。


子女在外打拼,每每打電話回家,父母總是說:


“別擔心……”


“放心吧……”

每每聽到這樣的話語,我們竟天真地以為,父母還是當年那個身強力壯、無所不能的父母。

卻不知,那些全國未經培訓,卻出奇統一的口頭禪,為的只是讓遠在他鄉的兒女安心工作。


偶爾從忙碌中抬起頭來,想想自己已經很久不曾關注過父母。

對父母的瞭解,也僅僅只是他們口中不斷重複著的那句“還好,都挺好”。


張國忠老師在《新智林生活禪》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利他”的中國式人生是,成長時,要為父母爭口氣;老年後,不給孩子添麻煩。


懂事的父母,最讓人心疼。


2

在綜藝節目《嚮往的生活》中,歌手金玟岐說起自己的一段經歷,幾度哽咽。

媽媽需要做手術,作為女兒的她卻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人。


爸媽差點感染肺炎,而我卻什麼都不知道

而如果不是因為醫院強制規定,手術同意書必須要直系親屬簽字才能有效,可能直到母親痊癒出院她都不會知道這件事。


說起接到電話那一刻的感受,金玟岐說自己整個人完全懵住了,腦海中不斷的閃過一個問題:

“為什麼沒有人提前告訴我呢?”

爸媽差點感染肺炎,而我卻什麼都不知道

這個問題,也是無數兒女心中的疑問。


為什麼不告訴你?

因為愛,因為心疼,因為知道你的生活已然不易。

所以不忍再為你的煩惱添磚加瓦,不忍讓自己成為你前行的負擔。


那些我們以為的歲月靜好,不過是一場以愛為名的騙局而已。


那些正跟你通著電話,說自己一切都好的父母,此時可能正找不到回家的路;


視頻中看上去老當益壯的他們,可能正忍受著疾病帶來的痛苦。


但當他們面對兒女的詢問時,卻若無其事地說著自己一切都好。


為了不打擾兒女的生活,每一位父母都將自己鍛鍊成了演技高超的演員。


在一項近2萬網友參與的關於“空巢父母看病”的網絡調研中,將近7成的老人生病了沒有子女陪同就醫;

僅有1成的子女會通過遠程幫助父母掛號和繳費;

而剩下的2成老人,則選擇獨自在家中“硬扛”。


這些近九成沒有子女陪伴看病的父母中,又有多少是因為心疼孩子,不忍他們來回奔走。

所以懂事地將自己的虛弱和痛苦偷偷藏起的呢?


能忍則忍,能瞞則瞞,能自己扛的自己扛,絕對不給孩子添麻煩,這是每一位中國父母的原則。


他們努力將自己演成一切都好、無慾無求的模樣。

當電話與視頻掛斷後,才落寞地看著手機,露出自己真正的狀態和情緒。


對於老去的父母而言,讓自己“一切都好”,是現在的他們能夠給兒女的所有。


而作為兒女的我們,總是輕易的相信父母口中的“一切都好”,卻忘記了他們是善於偽裝和隱藏的高手。


3

微博上有一個話題:你才是父母最好的說明書。


視頻中,回家看望父母的女兒無意中看到放在桌子上的筆記本。

翻開後,才發現裡面寫滿了微信支付等各種軟件的使用步驟;

爸媽差點感染肺炎,而我卻什麼都不知道

坐在沙發上,準備看電視時,卻發現遙控器上貼滿了小紙條,上面密密麻麻寫滿的是遙控器的使用方法。

爸媽差點感染肺炎,而我卻什麼都不知道

電動牙刷、掃地機器人......幾乎每一個電器上都貼滿了父親手寫的使用方法。


在我們眼中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事情,對於父母而言卻是如此的艱難。


享受著科技帶來的便利的我們,從未想過,我們覺得的好竟然會為父母的生活帶來不便,而他們也從未提及。


面對兒女買回來的一件又一件高科技產品,父母們總是一邊笑呵呵地說著你買的東西十分的好用;

一邊艱難地研究著說明書,在紙上一筆一畫地記下使用方法。


他們寧願自己艱難地研究,也不願打電話詢問兒女,只是因為不想兒女擔心。

希望他們能夠毫無後顧之憂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和遠方。


印度有這樣一句諺語: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父母的愛才是真的,永恆的,不滅的。


不給孩子添麻煩,是年邁的他們給孩子最後的也是最深沉的愛。


不知從何時起,我們心中的“超人”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但為了不增加兒女的負擔,他們默默的將所有的委屈和害怕藏起,不在兒女面前表露半分。


“雖然我現在老了,不能再給予你任何的幫助,但仍希望能夠盡我所能,不成為你前行路上的阻礙。”


4

有人曾這樣形容中國式父母的一生:在線和隱身。


年輕力壯時,傾盡所有,努力為孩子撐起一片天;

年老體弱時,竭盡全力,努力撐起自己的一片天。


用盡全力,努力為兒女發揮最後一絲餘熱。


他們不在乎兒女們給自己添了多少麻煩,只在乎自己是否會成為兒女們的麻煩。


逐漸長大的你,是否注意過,你的父母已經有多久沒有出現在你的生活中?


忙碌之餘,你可曾想過,父母的身體是否真如他們說的那般康健?


工作間隙,你是否也曾質疑,父母的生活是否真如他們說的那般一切都好?


當你在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時,可曾想過,它們是否會為父母的生活帶來不便?


生命就像一場筵席,人來人往,緣起緣滅,但有那麼兩個人,始終站在你的身後,默默地愛著你。


著名的文學家梁實秋先生曾說過:父母的愛是天地間最偉大的愛。


不給孩子添麻煩,是他們給孩子最後的也是最深沉的愛。


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未來還有很多時間能夠承歡膝下,但世事無常,明天未必就會如期而至。


常回家看看,嚐嚐媽媽新學的菜餚,看看爸爸新栽的花草,陪媽媽聊聊天,與爸爸談談心。


工作做完了還會有,金錢花完了還能掙,時間過去了卻無法重來。


多陪陪父母,別讓親人空等,人生抱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