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薇團隊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 已獲批啟動臨床試驗 戰狼2原型

厲害了,我的國:2020年3月16日20時18分,我國陳薇院士團隊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啟動展開臨床試驗。

陳薇團隊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 已獲批啟動臨床試驗 戰狼2原型


這件事情到底有多牛呢?

這不,美德“開搶”新冠病毒疫苗?據德媒3月15日爆料,美國總統特朗普正試圖誘使一家德國實驗室專門為美國開發新冠病毒疫苗。而與此同時,德國柏林衛生局也在與該公司進行密集談判。兩國在爭搶同一個實驗室。


現在,陳薇團隊,首先研製出來。

我們為中國驕傲!

十幾億人為中國軍隊科研能力致敬!

為中國軍隊火箭般的速度自豪!



她就是陳薇院士,現任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戰狼2》裡陳博士的原型,“疫苗將軍”。

陳薇團隊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 已獲批啟動臨床試驗 戰狼2原型

陳薇是在阻擊非典、抗擊埃博拉等多場硬仗中作出重要貢獻的女科學家,2015年7月晉升少將軍銜,2019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的她也被視作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製賽跑中的“種子選手”。

自1月26日抵達武漢以來,陳薇院士團隊聯合地方優勢企業,在埃博拉疫苗成功研發的經驗基礎上,爭分奪秒開展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藥學、藥效學、藥理毒理等研究。緊急展開的帳篷式移動檢測實驗室開始運行。

2月5日,金華日報刊發獨家特稿《正月初十,女將軍從前線打來第一個電話》,報道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全市人民為戰疫一線,和鍾南山、李蘭娟同框的家鄉院士面孔而感到格外驕傲和自豪。



陳薇團隊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 已獲批啟動臨床試驗 戰狼2原型

這是市民王恩貺畫了兩天一夜、花了12個小時完成的一副鋼筆畫。他想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陳薇的敬意。王恩貺給這幅畫起了個名字,叫做《越是艱險越向前》,他表示,陳薇不顧個人安危奔赴災區,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無私忘我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尊重和學習,更應該被弘揚。

雷厲風行的科研速度

熟悉陳薇的人都知道,她有一個特點,就是快,走路快,說話語速快,工作節奏快,這是陳薇二十多年科研生涯養成的習慣。

研究員張曉鵬說:“她思維非常敏銳,能夠同事處理好多事情。我現在在實驗室也是工作到十一二點,就我現在的工作強度的話,仍然跟不上她的節奏。”

不怕危險的玩毒高手

武俠小說中,最引人入勝的一群人就是那些用毒高手們,他們熟知各種毒性,善解各種劇毒,能與毒共“舞”的同時,還能救人於危難之中。

這便是現實版的玩毒高手。從SARS到埃博拉再到新冠病毒……她已持續“玩毒”29年,救人無數,既守護了咱們中國人,也走出國門守護了外國人。



長髮飄飄的清純女孩

人的一生,總是在做各種各樣的選擇,而關鍵幾步如何選往往會決定一生的走向。而陳薇無疑在至關重要的分叉口上,都做出了正確選擇。

1966年2月,陳薇出生在浙江中西部的蘭溪市。

初中畢業時,陳薇面臨著去師範學校讀中專還是繼續留在蘭溪一中讀高中的選擇。她的第一選擇是讀師範,這樣就可以早早就業,當位光榮的人民教師。但就在她做出選擇的節骨眼上,初中物理老師對她說:“你學習成績好,我相信你讀了高中後,一定能夠考上一所好的大學。”就是這句話,讓陳薇改變了讀中專的主意。

不負老師眾望,1984年高考時,陳薇如願考上了著名的浙江大學,讀的是化工系化學工程專業。

1988年本科畢業時,老師們看中了陳薇的勤奮用功,便把唯一保送去清華大學生物化工專業讀研的機會給了她。浙大的老師們當年或許沒有想當,這一送還送出個專們研究防禦生化武器的女將軍。

別看現在的陳薇一頭幹練短髮,說話辦事雷厲風行,其實學生時代的她是個喜歡文學和舞蹈的文藝女孩。用現在流行的語說,長髮飄飄、一臉清純的她長了一張典型的 “初戀臉”。

陳薇團隊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 已獲批啟動臨床試驗 戰狼2原型

在清華大學讀研究生時,陳薇當過記者,編過刊物,還經常發表一些小美文。她還是清華大學學生咖啡廳的首批女服務員,並還在清華搞過舞會,清華女生少,她就跑到別的學校去拉人。

陳薇團隊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 已獲批啟動臨床試驗 戰狼2原型

最不適合做科研的後來竟然進了研究所

這就不得不說第二個對陳薇的人生方向起到至關重要的選擇。她同學說:“最不適合做科研的後來竟然進了研究所。”

1991年從清華大學碩士畢業之際,陳薇收到了深圳一家公司的邀請,如果去那裡工作,她將拿到非常誘人的高薪。

就在這時,陳薇受清華大學導師之命,去軍事醫學科學院取一份抗體。正是這次經歷,讓她知道了有這麼一家特殊的單位,那裡的實驗條件比清華大學還要好,並且還是從事生化武器防禦方面的研究。出於對於科研的愛好,陳薇主動找到軍事醫學科學院,要求從軍。同年4月,陳薇特招入伍。

陳薇團隊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 已獲批啟動臨床試驗 戰狼2原型

選擇未來的研究方向。

炭疽、鼠疫、埃博拉……這些致病微生物,在戰爭時期可能會成為敵人手中的武器,而和平時期則可能是導致大規模疫情發生的罪魁禍首。 “病毒是公共健康的最大殺手” ——憑著職業敏感和軍人的使命意識,陳薇將抗病毒藥物作為主攻方向,並於1998年順利從軍事醫學科學院博士畢業。

與“毒”共舞這29年來,陳薇和一批軍隊醫學科研工作者一起,冒著生命危險,與各種足以致命的病原體短兵相接。

陳薇團隊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 已獲批啟動臨床試驗 戰狼2原型

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時,陳薇帶頭進入一次最多隻能待5個小時、待久了就會因缺氧嚴重頭痛的負壓實驗室研究預防非典的藥物。為了和疫情搶時間,每次進實驗室前她都會少吃少喝,裝備成人尿布,一直待到八九個小時撐不住為止。最終,她在國內外首先證實他們所研究的干擾素能有效抑制SARS病毒的複製,14000名預防性使用“重組人干擾素ω”噴鼻劑的醫護人員無一例感染。

因為每天都要和高濃度非典病毒近距離接觸,當時,陳薇與團隊被單獨隔離起來,100多天時間裡,丈夫和4歲半的兒子只能從電視節目中看到她。這是非典時期,陳薇接受電視採訪,兒子在電視機前親吻電視裡的媽媽的動人一幕。陳薇後來看到這張照片時,立刻被擊中了淚點。

陳薇團隊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 已獲批啟動臨床試驗 戰狼2原型

早在2006年,在大多數國人還不知“埃博拉”為何物時,陳薇就針對這一烈性病原體展開研究,她敏銳覺察出:“埃博拉離我們也就是一個航班的距離。”2014年西非大規模爆發埃博拉疫情後,一時間全世界談“埃”色變,這時,陳薇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到非洲一線去。

在塞拉利昂共和國工作間隙,陳薇訪問了那裡的一家孤兒院,那裡有48個孩子,全部都是因為埃博拉奪去了親人生命的孤兒。這次探訪讓陳薇有了奮鬥目標——“想把我們的疫苗用在全世界人身上。”

陳薇團隊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 已獲批啟動臨床試驗 戰狼2原型

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陳薇團隊經過夜以繼日的科技攻關,研發了全球首個進入臨床的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小小一支疫苗,意味著幫助非洲人民防控埃博拉疫情的勝算大增,為疫區的無數生命打開了希望之門。並且,這也是我國完全自主研發的疫苗第一次走出國門,在境外進行臨床試驗。

陳薇團隊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 已獲批啟動臨床試驗 戰狼2原型

2008年5月13日,陳薇組織軍科院衛生防疫方面的專家連夜編寫了《災區衛生防疫知識手冊》,5月15日一大早就用飛機運往災區,陸續發放到受災群眾手中。北京奧運會期間,陳薇參與“軍隊奧運安保指揮小組”專家組,帶隊負責各場館的核、生、化反恐任務。

沒有疫情的日子裡,實驗室就是陳薇最常待的“家”。

雖然工作總是排第一,但陳薇並沒有忽視家庭的重要性。

她曾在母校蘭溪一中的一次演講中告訴臺下的小師妹們:“女人一定要做到事業與家庭兼顧,成功的女性,首先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而她本人正是嫁給愛情的典型。

1989年4月28日,在一列由北京開往濟南的火車上,陳薇和未來的丈夫麻一銘偶遇了。那時,陳薇23歲,正在清華大學讀研,受同學之邀去爬泰山;麻一銘35歲,是青島一家葡萄酒廠的技術員,從北京出完差後返程。

火車很擠,麻一銘的座位靠近兩節車廂的連接處,車快開的時候陳薇才上來。她擠在車門附近,一手扶著車壁,一手捧著書。麻一銘擔心她的手指被車廂接縫夾住,三個人的座位,他使勁往裡擠了擠,在身邊讓出了一個十幾釐米的空位給了陳薇。之後,他們聊了一路……

下車前,麻一銘問陳薇,能不能要一個電話號碼?在此以前,陳薇宿舍剛剛裝了一部電話,她隨口就告訴了麻一銘。麻一銘說,我過一個星期還要去北京,可不可以找你?陳薇說,可以。一個星期以後,麻一銘果然去了北京。

這段相差12歲的戀情也曾遭到過方方面面的反對。三十年過去,事實證明陳薇的選擇是正確的,當她風風火火地衝殺在前時,麻一銘承擔了大多數的家務,做了她的堅強後盾。一次採訪中,當談身為女性科學家的體會時,陳薇打趣地說:“女性從事科研工作有很大優勢,獲得成績可以很快往前走,遭遇挫折了還能回家。”

陳薇團隊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 已獲批啟動臨床試驗 戰狼2原型

陳薇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幾乎沒有給過她什麼壓力,這讓她一直在寬鬆自由的氣氛中長大。當了母親後,在對待兒子的教育問題上,陳薇有著與其他父母相比少有的寬鬆。她沒有像很多家長那樣強迫孩子學這學那,她說,最重要的是他快樂。談到對兒子的期望,她也沒有將做科學家的任務強加給兒子,而是希望兒子“能娶他愛的人,能從事他喜歡的工作。”

陳薇團隊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 已獲批啟動臨床試驗 戰狼2原型

打得了狡猾又危險的病毒,又能經營得了細膩又敏感的愛情,向這樣智慧而堅韌的女英雄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