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樓市調查:土地市場乍寒已暖 一線城市率先復甦

3月樓市調查:土地市場乍寒已暖 一線城市率先復甦

“一個本來只想考及格的學生,竟然考出了100分。”

這句話用來形容蛇口太子灣再合適不過。作為深圳疫情穩定後第一個開售的千萬豪宅項目,開發商原本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沒想到購房人熱情高漲,開盤即售罄。

不僅是深圳,不僅是豪宅,這樣好賣的房子還有很多。3月份,隨著售樓處逐漸開放,一線城市的不少項目迎來了開門紅。

另一邊廂,未受疫情影響,開發商從2月就重回土地市場,在線拍地,上海、廣州接連拍出地王,央企、國資房企表現積極。

2月份以來寬鬆的流動性和地方調控政策,支撐著開發商對後市的樂觀;3月16日,美國將聯邦基金利率區間降至0-0.25%,全球超級寬鬆開啟,更加劇了國內對於房地產資產的信心。

開發商們普遍預計,在房住不炒基調下,今年政策將整體寬鬆,不排除地方有更多的支持方案出臺;融資也對開發商大幅放開,境內公司債井噴。

不過從企業層面來看,這些利好將更多地集中到大型房企身上,行業“大魚吃小魚”難以避免。

受疫情影響,多位業內人士預計今年樓市銷售金額將呈負增長;多家房企已經調低了年度銷售計劃,不再追求規模增速,而是將現金流平衡放在首位。

一線樓市再現局部“搶購”

2018年深圳“5000萬蹲”的搶豪宅故事猶在眼前,在新冠疫情期間,類似的情節也在上演。

3月7日,蛇口太子灣·灣璽開盤,單價8-11萬,總價2000萬起、最高超過5000萬,70套公寓當日清盤,12分鐘賣了3.6億。

原本佛系的開發商徹底興奮了。3月13日,灣璽趁熱打鐵推出14套房源,4200萬/套起步,僅8秒就售罄,賣出6億。

豪宅如此,剛需盤也有代表。3月16日晚,沙井萬科星城開盤,288套公寓僅用7分半鐘售罄,收金近3億。

如果說深圳是因為去年底的熱度持續,那麼北京樓市的復甦就更為明顯。

據第三方機構中原地產調查,北京3月以來至少有40多個項目出現多套房成交;3月第二週成交23.04億元,環比上漲30%。

3月第二週的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68149平方米,環比上漲26.10%;全市總計成交578套新房。這是自1月下旬以來,新房單週成交量最高的一週。

同時,受疫情阻撓線上選房依然火爆。新一線城市杭州熱度超過了廣州,萬科天空之城196套房源三個半小時售罄。3月杭州預計有64個樓盤入市。

宅家已久的人們迫切地走出來看房、買房,這股“搶購潮”也早已在土地市場中蔓延。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雖然前兩月銷售成績不佳,但是一線城市的土地市場卻呈現出異然的境況。前兩月北京和上海的土地出讓金額分別達到673億元和619億元,排在前兩位,土地出讓金額TOP10城市仍集中在一二線城市。

TOP10企業1-2月拿地總額1413億元,佔TOP50企業的49.4%,國企、央企依舊是拿地主力。綠城在2月拿地最多,總共拿下10宗地,總金額達271億。

華潤置地排在第二,2月在北京買下3宗土地,耗資171億元,其合作對象為中交、住總、首開和北科建。

這樣的情景一直延續到了3月。中原統計顯示,3月截至9日,合計成交過5億地塊20宗,杭州最為火熱,售出4宗地塊共79萬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此輪復甦無論是銷售還是土地市場,都更集中於一線城市,北京、上海這兩個壓抑已久的城市表現最為明顯。

而疫情期間突至的這波熱潮,業界普遍認為與疫情下流動性寬鬆有關。2月,央行下調了1年期MLF利率10個基點,3月再定向降準共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

隨著16日美國的超級量化寬鬆計劃出爐,方正證券(7.180,-0.24,-3.23%)(維權)首席經濟學家顏色表示,今年或還有兩次降準機會。

中原地產分析師張大偉認為,降準緩解了房企資金壓力,有利於樓市降幅放緩,也讓那些資金充沛的開發商更有餘力去買地。

同時,降準之下房貸利率下行,也刺激了需求。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認為,2月份央行調整了LPR報價,購房者房貸利率會減少,拉動市場提升。

房企生存和安全更重要

在調研過程中,一些開發商對突然湧上門的購房者顯然沒有預期,連稱沒有想到。

“原本以為過了3月人們才會來看房,我們近期重點都還在線上推廣。”一家在2月份線上賣房非常活躍的開發商人士坦言,公司現場售樓處準備不足。

不過,放在整個城市甚至全國的背景下來看,3月以來這波熱情買房的人仍然是少數,樓市整體難言回暖,有些人期待和去年一樣的“小陽春”,還遠沒有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