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濟,聽見你的聲音】社區娘子軍:你不認得她們,我認得

【惠濟,聽見你的聲音】社區娘子軍:你不認得她們,我認得

【惠濟,聽見你的聲音】社區娘子軍:你不認得她們,我認得

攝影:廖博 地點:月湖廣場


疫情來臨,沒有人能獨善其身。

即使你沒去過疫區,沒離開過小區,但你也可能無端躺槍。居家也能做貢獻,在家也能當做志願。

“你是誰,我們在”是作為社區志願者說的最多一句話。

“一條心,一股繩,一盤棋。”讓社區“一家人”凝心聚力定會撥開雲霧見明月,合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保衛戰!‍

聽,她們的故事!

點擊音頻,即可收聽



你不認得她們,我認得

社區娘子軍

她們 直到小區封閉管理後,我才慢慢知道“社區”有多麼重要。之前除了偶爾參加一點愉悅身心的小活動,就只跟著業主們圍觀過舌戰物業,那點群眾生活的小齟齬,現在回憶起來都帶著金黃色的光暈。連業主群裡最話癆的傢伙,也彷彿長著天使的小翅膀在對面窗戶前向你招手微笑。

無事的時候,社區是最不起眼的。危難來臨,社區就成了群眾們首選的依靠。我在疫情形勢正緊張的時候分到開元卡點,街上冷清清,空得人心裡也蕭瑟,還帶著一點對未知的緊張,掀開卡點帳篷簾子之前,我絕沒有想過是開啟了一段那樣暖烘烘的熱鬧生活。

這是個紅色娘子軍團,沒有什麼社區書記、員工、志願者的分別,大家像舊時候的街坊鄰居一樣相互照拂、一起勞作。毛書記開朗時尚、張主任溫婉大方、利平快人快語、慧香溫柔美麗、邵委員幽默風趣、劉敏恬靜至理。工作繁冗但身心快樂,抽空聊兩句孩子、家庭,精神總是鬆快的。

在社區,工作和家庭的界限並沒有那麼分明,大過年接到通知,撂下碗就來了。社區下轄的兩個小區:惠苑和天倫莊園,一個全部都是多層沒有電梯,一個面積大人員複雜,都是棘手的區域。

防疫開始後,卡口執勤、排查走訪、信息登記、隔離服務,繁重工作一股腦都壓到社區,她們不得不連續工作直到深夜,跑遍每一棟樓每一戶人家。入戶排查、登記臺賬,為居家隔離人員採買、配送。負責惠苑小區的慧香,跑一天下來累得腿直打哆嗦。我們笑她微信運動高居榜首,她打開看看,“你這榜單,一眼看過去全是社區人。”

確實,榜上排第二的是利平。她負責對接協調,每天在辦事處和社區之間折返無數趟,申領通告、指南、配發防疫物資,忙得團團轉。利平做事很麻利,分配物資像個將軍,不過將軍也常有折戟的時候,“我在辦事處挨批了啊,現在口罩緊缺我也要不來多少,咱們自己想想辦法。”

和她們待在一起人很自然就奮進起來,我負責給疫區回來的居民上門宣傳,還拉了一個居家隔離群,每天檢測上報體溫。沒承想,幹得正起勁的檔口,因為同樓出現確診,我自己也被居家觀察了。

陰差陽錯地,我又變回了“宅家就是做貢獻”的業主。但她們對我,已經不再是模糊的、千人一面的“社區工作者”。每天隔著貓眼看見慧香汗津津的臉,打電話聽見瑞貞嘶啞的聲音,甚至在工作群裡@熟悉的名字,我心裡都沉墜墜的。一面著急不能立刻投入她們工作,一面又清楚安心在家才是對她們最好的支持。

我只能積極在群裡替她們解釋問題、勸慰四鄰,有個多年的老鄰居私信開我的玩笑,“你朱時茂這濃眉大眼的,也叛變革命啦!”我對她說,你不明白,我們“社區”不是一個構架,也不僅僅是一個名字,我們社區有很多有血有肉有感情、很可愛的姊妹們,你不認得她們,我認得。

庚子年的春天很特別,我沒有看花燈,沒有逛廟會,但我認識了一群春天一樣的朋友。她們是媽媽、愛人、女兒,是這場防疫戰爭中微小而閃亮的小螺釘。但我好喜歡這一把小螺釘,她們叮叮咚咚地、嘰嘰喳喳地,在我們沒有看見的角落裡,做著多麼了不起的大事業……


聽見你的聲音

★★★

作者:楊文輝 企業退休職工,新城街道開元社區志願者

朗誦:李昕怡 惠濟區居民,河南大學在校生,小紅象志願者

供稿:惠濟區新城街道辦事處



【惠濟,聽見你的聲音】社區娘子軍:你不認得她們,我認得

為惠濟的春天留個影!

親們,想讓你拍的照片登上我們欄目的頭版嗎?快拿起你手中的手機,為有情、有景、有人、有心的惠濟春天留張影吧!我們將擇優作為本欄目的頭版宣傳照片。

【惠濟,聽見你的聲音】社區娘子軍:你不認得她們,我認得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來稿請註明作者和聯繫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