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什么好玩的民间故事?

寳勒个寳


不知鬼故事算不算

刚考完试,我们寝室的女生都非常兴奋,晚上相约一起讲故事。

到了晚上,灯关了,我们坐在地上,吃着西瓜,开始了故事大会。

娟娟(化名)讲了一个鬼压床的故事。

不知你们睡觉的时候,有没有一种感触,明明意识很清楚,但就是起不来,像是被什么东西压住了一样。后来奶奶告诉她,这就是鬼压床。这个鬼就是农村讲的“白老鼠”,它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地方,如果你睡觉的地方符合了这个条件, 那么它就会睡你的床了。

周周(化名)讲了一个招魂的故事。

她的爷爷年轻时在茅山学了一些通鬼之术,所以村里有什么邪门的事都会找他。有一次,她弟弟不知被什么东西吓了丢了魂,精神恍惚,大病缠身。她爷爷得知后,立马赶来做法,并把一些东西给他孙子喝。然后,拿着响铃在村子里走并大声呼喊“回来吧”!

第二日,她弟弟就恢复正常了。

莲莲(化名)讲了一个鬼打墙的故事。

她住在非常偏僻的农村,平时靠去山上采草药为生。有一次她和奶奶去山上采草药,有一条路从来没有走过,抱着好奇心就走了那条路。那条路

人迹罕至,所以收获颇丰。到了下午要回去了,她和奶奶原路返回,可走了几个小时都没有走出去。很快天就黑了,她奶奶忽然看见一块大石头,恍然大悟。

奶奶拉着莲莲跪在地上磕着头,老泪纵横,说道:对不起,冒犯您了。求求你放过我和我孙女吧!回去之后一定给您烧纸钱……。

夜幕降临之际,她们走出了深山。

回去后,奶奶跟她讲了一个故事,七十多年前,村子里有一个四十几岁傻子,成天搞一些恶作剧,导致村子里的人都很讨厌他。有一次他去山上玩,一个星期了还没回来,村子里的人都以为他走丢了,直到有人去山上采药时发现了他的尸体,村里人说他是被石头打死的,因为他的家人也不喜欢他,所以也不深究了,把他草草的埋在那里。之后山上有人去那里采草药,都会遇到鬼打墙。慢慢地那里成了村子里的禁地,每户人家都会告诉孩子不准去那里玩。莲莲的祖母也是这么跟奶奶说的。只是过了这么久奶奶忘记了。

……





百里悲凉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我来说一件真实发生在我身上的事,让13岁的我,浑身汗毛直竖,大脑一片空白的这件事,回忆起来,就像发生在昨天——

那时我家里有一个联合收麦机,这种大型的机器那个时候刚刚开始流行,用的人很多,机器往往整夜都不停!

后半夜的时候,大概是凌晨2点多,爸爸的电话来了,要去邻村地里给机器送点汽油。当时家里只有我一个小小男子汉,责无旁贷了。

妈妈把汽油倒在一个塑料桶里,给我绑到自行车后面,然后叮嘱我路上小心点,我就睡眼惺忪的一路直奔而去了。

微凉的夜风不时擦过我的脸颊,不知名什么叫声在很远的地方飘飘忽忽的传到我的耳朵。去的时候走的大路,回来的时候迷迷糊糊的上了一天近点的小路,而这条小路,要经过一个传说是古代的乱坟岗,小路在那里被两旁阴森森的树木挤的多出来几个七扭八扭的弯。快到那里时,我一下子清醒了,睡意不知道被什么东西一下子吸干了!天空中可能有乌云飘过,月亮一下子暗淡了下去。我一瞬间紧张到了极点,两个手心里不停的出汗,浑身紧绷,只想着安安静静的过去。

正走到中心位置时,车子突然往下一沉,速度一下子慢了。我只觉得汗毛倒竖,大脑一片空白,两条腿拼了命的使劲蹬,牙齿把下嘴唇都咬破了,只觉得好像后面有什么东西拽住自行车后架了,却也不敢回头看。

不过还好,我猛蹬了几下,那只手好像松开了幸亏车子没倒,挣扎着冲了出来。我就使出吃奶的劲儿,一股脑的冲进了村子,冲进了家!一头钻进被窝,甚至没来的及去擦一把满额头的冷汗!

直到天亮,一直都是噩梦连连,白天和妈妈一起去地里给老爸送饭,走的还是小路,路过那片树林时,我看到小路中间沙坑里那一道深深的车辙时,突然觉得,昨晚的噩梦也不太可怕了😂😂😂


溪庭常日暮


小时候听我奶奶讲过的一个老牛成精的故事,不怕大家笑话,到如今我还不吃牛肉,也不敢去看牛的眼睛,怕得慌!

奶奶小的时候,那可是许多许多年前了,还没建国,

也是可以成精的。故事是这么说的: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穷,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可还是得生,因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儿的庄稼人,劳动力就是命啊!到了农忙的时候,谁家爷们带着几个大小伙子翻整完自己的土地,看着别人羡慕的眼神,走在路上都轻飘飘的,忘了浑身的酸疼。

可村里能一个接一个生的都是儿子的,能有几户?那些生了女子的,或是只有一根独苗苗的人家,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地里活忙的时候,难免要低声下气求人帮忙。

只有村里老宋家,人口虽少,却养着一头大黄牛,大黄牛是耕牛,有的是力气,干完自己地里的活,宋老头收了别家的谢钱和鸡鸭烟酒,赶着黄牛去帮工,可以说全村的土地里,没有大黄牛没耕过的地方。大黄牛脾气好,到了别人地里,瘦弱的寡妇女人都能使唤它,干活从不偷懒,用不着喝骂,就闷着头犁地。

这头大黄牛还是头母牛,更是金贵。老宋家年年期望大黄牛能怀崽生下小牛,那可是活生生的金疙瘩哩!

可大黄牛干活时任劳任怨,唯独不下崽子。宋老头给它添草料时,想起来觉得窝囊,顺手就给它一鞭子,大黄牛只用乌黑的眼睛温顺的看着主人,稍稍退后一些,吃食时也只是小口小口的吃,像是怕再惹恼了宋老头。

终于有一年大黄牛怀上了崽子,看着日渐鼓起的肚子,宋老头脸上笑得开了花,喂大黄牛的草料都精细了许多。到了日子,生下一头健壮的小牛犊,围着大黄牛撒欢儿。

可这小牛犊和它娘大黄牛完全不是一个性情,又犟又倔,牛栏根本拦不住它,常常偷跑出去。小牛犊横冲直撞,踩坏了不少人家的园子田地,天天都有人来老宋家告状。

宋老头看着这个“金疙瘩”,也起了倔劲儿,这个小牛犊还翻了天不成?不管教老实了,将来谁家肯花大价钱买这么个祸害!每当小牛犊跑远了,宋老头就使劲儿抽打大黄牛,让它哞哞叫,犊子恋母,听得它娘叫声,不管多远都会自己跑回来。等小牛犊一进院子,绳索勒紧脖子,宋老头下狠劲打它,急的大黄牛直踏蹄子,后来小牛再跑,老宋头怎么打大黄牛,它都不肯叫了。


A奋斗3988


这是我一个真实的故事。

从小在农村长大,那时候农村生活物资也是十分匮乏,建国前还闹过饥荒,饿死了很多人。我父母没什么文化,拼了命也要我读书。奈何我不是读书的料,读了几年,识得几个字就不读了,去工地里赚钱。因为家里穷,最后父母也没说什么。那时候是90年代,房地产势头那是相当猛,村里到处盖房子,慢慢我当了工头,相对也挣了几个钱。

记得有一天,在工地上帮手挖坑。挖着挖着,突然看见土里有白色泛土色的东西,定睛一看,顿时倒吸一口气,好家伙,居然是一堆人白骨。大家都不敢轻易去动它,然后我叫一个小伙子去纸钱店里买一些金元宝,蜡烛,纸钱,黄纸。一个小伙去找村长和几个村里主事人。接着点蜡烛,烧纸钱,祈祷莫怪莫怪,后面我用手,隔着黄纸把人骨拿出来,继续叫人动工,谁知道整整挖出十几副骨头,有大有小。赶来后的村长看到这些,才幽幽告诉我,那是当年闹饥荒饿死的,死绝户的。时过境迁,老一辈子基本没了,这芳草萋萋的地方可能就是当年的白骨地,没人知道,如今拿来开发。最后村长拍板,找了一块地,埋葬起来,烧点纸钱,也让他们有个安身之所。

忙乎一整天,我回到家倒头就睡。睡梦中感觉有人在朝我的床走来,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围着我,黑乎乎的一片,看不清脸,但能够清楚看到人的轮廓。最可怕的是他们慢慢靠近我,于是我拼命的挣扎,但是我发现我动不了。眼睁睁看着他们越来越近,最后他们来到了我的床边,但我还是看不清他们的脸,只能知道有男有女。我拼命的挣扎,然后他们其中一个人缓缓俯下身,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吓得我大叫一声,觉也彻底的醒了,一身冷汗,一看时间凌晨4点过,不敢睡觉了,走到屋外开始抽烟。

突然,感觉地面在颤动,周边屋子在晃。心里道:“糟糕,地震!”赶紧一边嘴里大喊,地震啦!地震啦!一边跑到隔壁屋叫醒父母往外跑。轰!房子倒塌,望着一片废墟,我说不出的后怕!


悚言听闻


梦回乡村

父亲告诉我,老家的房子就要拆了。小镇,冬的寒冷冻结了空气,却依旧凝不住那弥漫在冷风中的丝丝凛香。  我从老妇人手中接过那块洒满了黄糖的糍粑,亮晶的黄糖粉末留在老妇人干燥开裂的大手上。她包着一方暗色头巾,额头上有深深的沟壑。一笑,眼角的皱纹层层叠在一起。  我一口咬下细腻糯软的糍粑,绵长清淡的触感与丝甜在舌尖漾开,久违了的味道。就那么一瞬间,我突然觉得她是那么像我过世的祖母,即便我早已记不清她的样子。  我好像有很多故乡,又好像没有故乡。我太早离开武汉,每年回去,都似乎是一个游客的身份,与它有很远的一段距离。“武汉这几年变化太大了,武昌通了沙湖大桥,我们自己都快认不出来了。”小姨开车的时候,这样感慨。  是啊,老家的房子就要拆掉了!  南方以北,北方以南的武汉,农村都有打糍粑的习俗。一个比脸盆大的石盆,几根底部粗重的木棍,将蒸的熟热的糯米团捶打得松软而有弹性。大伯二伯的排屋连在一起,他们两家做糍粑的时候,全村都来帮忙。事实上,这就是每年一度的盛事:打糍粑,酿米酒。如同一根纽带,把整个村子的人连在一起,彼此和睦,令人羡慕。  每次打糍粑的时候,大伯总会笑着吆喝,让我也去帮忙。我看看那比我还高的木棍,笑着跑开了,也用汉腔回道:“反正我又没力气,还不如给你们倒米酒去。”  一个上午,经蒸、打、煎几道工序,洒上黄糖粉,便可入口。那种清甜细腻的味道深深地刻在了味蕾上,使我至今痴狂成迷,难以淡忘。其实,就像鲁迅的罗汉豆一样,并不见得好吃,但人们心有执念的,总是童年时吃过的东西。  村里人很勤劳。春节串门,我曾在一个温暖的午后,于院子一隅,看见一位纳鞋的年轻姑娘。针线来来回回,她的神情亦是安详的,仿佛是个虔诚的教徒,做着至高无上的工作。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是他们做人的信条。有一回,父亲送一位老伯开车到城里去,老伯连连道谢,还在第二天就送来一篮鸡蛋作为答谢,令人有些不好意思。  而如今,大伯的孩子,我的哥哥姐姐,有的出去念大学,有的出去打工。人一少,糍粑就做得少了。米酒,也只是那么小小的几坛。  失落的感觉。  东边的老房子还是得拆掉。  我又何处寻回那清甜的味道?  中国的乡村,在城市铁蹄的践踏下,又该走向何方?


亨德利讲故事


非常高兴回答题主的问题。

我是棠子,一个喜欢写故事的宝妈。我说一个民间故事,这个是我的亲身经历。

那件事情大概发生在93年94年的样子,那时候我还小,但是我对这个事情印象很深刻,特别深刻,因为我就是这件事的一个当事人。

当时我是辍学在家带我妹妹,那天我爷爷奶奶都出门了,然后我爸跟我妈也不在家,我就一个人带着我妹妹,我妹妹当时很小,还不太会走路,但是她爬的比较快。

我实在找不到带她去哪个地方玩儿,然后我就带他去我们自个儿家的田坎上耍,我们家的那个田坎儿比较高,因为它里面不仅种水稻,也养鱼,左边养鱼的水深一米二三,右边种水稻水深二十公分左右。

我就带着我妹妹在田坎边钓鱼,其实我也不会钓鱼,我就拿了一个桑树枝儿,上面绑了一根线跟我妹妹就在那里玩儿。也就我绑线的那么一小会儿功夫,我妹妹就掉进了左边养鱼的那个塘子里,当时把我吓得直哭,大声喊人来救我妹妹。

后来是我爷爷闻声赶到把我妹妹救起来的,而我就被我妈妈用扇把头棍子追着打,那一次是我人生被打的最惨的一次,可以说是全身是伤。

我妹妹被救起来过后,精神状态不是特别的好,可能是被吓住了,当时村里面的人就说我妹妹吓到魂了,必须给我妹妹招魂。

以前只是听别人说过招魂,但是没有见过,招魂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有人被吓住了,就要去他被吓住的那个地方,把魂魄招回来。

所以那天深夜12点,我妈妈拿着一个空空的撮箕出门了,她来到我妹妹掉下水的地方,大声的喊着我妹妹的名字,同时喊着我妹妹回来了没有,家里的人听到我妈妈的声音就回答一句“回来了”。

我妈妈喊了三次,我爷爷奶奶就回答了三次,之后我妹妹的精神状态就好了。

这是我经历的一次招魂故事。


墨棠子


这是小时候我听奶奶讲的关于媒婆的故事。话说济南山南地区有一条小河叫月亮河,河水清澈透明。水中鱼虾游动,水上波光粼粼风景如画。

月亮河上游有一户田姓人家,家境过的还算富裕。老员外姓田,膝下无女只有一个宝贝儿子叫田娃。儿子从小聪明伶俐,可是5岁那年不小心让饿狗咬掉了鼻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到了娶亲生子的年龄,可是因为没鼻子,提亲的寥寥无几,老员外为这事天天愁的茶饭不思。

话说月亮河下游五里左右有一个小山村叫彩云村。村东头住着一户王氏人家,家有一女,从小长的眉清目秀,婀娜伊人。可是12岁那年因为突发顽疾,大病了一场,瞎了一只眼。眼看女儿长大,因为一只眼,婚姻大事无人提及,王家老太太也是心急如焚。

看着田老员外愁眉苦脸的样子,同村的媒婆外号“铁嘴李”动起了心思。媒婆是个李姓寡妇,能说会道,死的能给你说活了,十里八乡的事情没有她不知道的。天天以给人说媒为生,时间长了人们给她起了个外号“铁嘴李”。

这天花枝招展的“铁嘴李”扭动着屁股、一步三摇的来到田员外家里。田员外一看媒婆登门,赶忙起身让座,沏茶倒水好不殷勤。“铁嘴李”开门见山的说:“娃儿也不小了,该给孩子寻一门亲事了”,田员外连连点头称是。可媒婆话锋一转,娃儿有这个短处也不太好办啊!说完指了指鼻子。老员外赶忙表态说:“只要妹子能保成大媒,我愿出双倍的媒钱,以十两银子想送”。媒婆听了喜笑颜开凑近老员外:“我听说彩云村有一姑娘在集市上见到咱家娃儿,一眼就看上了,我今天就去上门提亲去,你就静候佳音吧”,说完“铁嘴李”一摇三摆的走了。

不一会,“铁嘴李”就出现在彩云村王老太太的炕头上,像多年未见面的老姐妹一样啦的热火朝天。姑娘翠莲进门倒水,“铁嘴李”拉着姑娘的手:“多好的姑娘,也该寻个人家了”,王老太太正为这事上火呢,一听赶忙应到“有劳老姐姐费心,给撮合一下”。“铁嘴李”一看火口到了“老姐姐不瞒你说,上游田员外家还真有一个娃儿,长的膀大腰圆的,身强力壮,就是眼下没啥”。老太太一听高兴的说:“眼下没啥不算毛病,等他俩成家日子会好起来的”,“铁嘴李”一听也随声附和“那是,那是”。

简短解说,成亲那天,田娃故意装作害羞的样子低着头,没鼻子的事还真没有人注意。姑娘盖着盖头,一个眼的毛病也没人发现。

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天不亮,一对新人就气呼呼的找到“铁嘴李”家了,铁嘴李不慌不忙的开门把他们让进屋里,夫妇二人大声指责“铁嘴李”隐瞒实情。“铁嘴李”不慌不忙的说:“开始我都是给你们说清楚了,您们都愿意的”,夫妇二人一脸茫然,啥时说清楚的?翠莲:“我当时说了娃儿一切都好就是眼下没啥,就是眼下没鼻子”。田娃:“我当时也说了姑娘一眼就看上你了,不是说了么一只眼”。夫妇二人越听越气,可都有残疾瞒着对方,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

大家觉得我讲的故事好听么?请留言


太阳日落


想听故事,找我天天說故事就对了,这里和大家说一个略带玄幻的故事,至于真实性,那就看各位看官自己判断了。

那是大概也在90年代左右,一个夏天,农村的孩子每到这个时候,都喜欢下塘洗澡,果不其然这一天,村子里的那条小河有迎来了三个小孩。

孩子都不大,听过来人说几个孩子都在七八岁左右,若是放在现在真的不敢相信这么一点大的孩子敢下水,但在当年真的很平常,几个小孩洗着洗着,其中一个突然看到有一个玩伴好像是溺水了,起初他还以为是在同他开玩笑,但过了一会儿,那孩子看不到头了,这下另外两个人急了,毕竟孩子小,水性也好不到哪去,潜水看了一下,人都不知道去哪了。

这时两个小孩急忙回去叫大人了,哪家父母一听这还得了,赶快去河边捞人,后来听说还叫来了打捞队,这才把孩子给捞了上来,但是此时小孩已经没有任何气息。

那家父母就抱着孩子,那哭的真是撕心裂肺啊!

但事已至此,也没办法,后来呢!家里人也只能准备后事了,可事情就是这么神奇,村里有个老人,当时活了八十多岁了,来家里看了下孩子的“尸体”之后,对孩子父母说,先别急办丧事,还让家里人把办丧事有的白布,麻衣全部藏起来,而且还是要藏在孩子平常不能发现的地方。

孩子父母一听这老人这么一说,当即便是照做了,这时哪还管的了那么多,老人又让孩子父母准备一条麻绳,这条麻绳一段放在孩子出事的河里,一段放在家里,然后跟孩子家里人说,等下她会做一场法事,做法事的时候,家里人千万别漏出悲伤的表情,要开开心心的,就和以往一趟,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说来很多人可能不信,后来这孩子还真的就活了过来,这家离我们哪里不远,这件事到现在还时常有人提醒。

之后有人也说出老人之所以让家里人准备麻绳,是让孩子的鬼魂从绳子上爬上来,让家里人别哭,是怕孩子鬼魂回来以后知道自己出事,就不愿回到身体里了。



天天説故事


记得我小时候,就听我的奶奶说过一个特别好玩的事。

邻居20多岁的三伯伯(叔叔)去城里串亲戚了,并且在那住了十来天。回来后的第二天去井边挑水,村里辈分比较大的老人看到了三伯伯,就问:“哟,三儿从城里回来了,嘛时候回来的?”

“ 我昨天回来的。”三伯伯垮垮地说。

“小兔崽子,我要拿扁担撸你(打你),说嘛时候回来的?”

“俺夜了个回来的,二爷爷。”三伯伯立马改口说到。

二爷爷点了点头,挑着水走了。


疯狂的大才


小时候常听老人说,有的人修行都是偷偷摸摸进行的,只要还没有修行成功,被人看到说破后,就会走火入魔,变得精神失常,脑袋出现问题。


我们那边就有一个这样的人,我们上学的时候经常看到他穿的破破烂烂的在家乡那一带来回走动。不过那时候他已经精神失常了。


那个人原来是个读书人,在我们那边的小学当老师。后来听人说是每天回家后在骑着板凳在修行,人们说,只要他骑着板凳能够腾飞到半空中,那么就是修行成功了,但是在飞到半空中之前是不能让人看见的,即使别人看见了,也千万别喊出来。


就这样修行了大概四五年的时间吧,传言说他可以骑着板凳腾空九尺多高了,只要在修行四五年时间,就可以通神了,知晓阴阳两界事。


可能是他运气不好,还是因为选择的时间不对吧。大概在夏天下午六七点的样子吧,因为他修行,骑着板凳腾空而起时,被领居家一个正在吃饭的小破孩看到给说破了。


小破孩指着半空中正骑着板凳的他说道:“妈妈,你看,XXX飞起来了”。小孩妈妈赶快过来把小破孩的嘴巴捂住,不让他说。但是被小孩说了之后,他就从天空掉了下来,从此就再也飞不起来了。(说是修行都是逆天而行,千万别让天老爷知道,只要说出来,被天听到了,就没办法修行了。)


从此以后,他的精神就出了问题。每天都在自言自语,变得疯疯癫癫的。他一个人住在一个很大的院子里,他就住在院子里的一个草棚里,他用土块把院子门半堵起来,每天进出都是从墙上翻过去。每天早上他从院子里翻出来,沿着公路一直往上走,不知道去了哪里,下午太阳落山时,他就会往回走。有时候在放学的路上我们见到他都会躲着,因为被他蓬头垢面的装束给吓到了。


后来,听说因为冬天饥寒交迫加上生病就去了另一个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