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全程英語分享中國經驗,孩子的英語能力要從小培養

近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視頻連線,介紹中國抗擊疫情的成果和經驗。這位年過八旬的科學家,如同17年前抗擊非典疫情時一樣,一直奮戰在抗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第一線。


這次鍾老讓全網刷屏、億萬國人震驚的是他流利的英語表達能力。輕症感染者如何護理?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在未來2或5年內再次發生,應注意什麼?所有問題,鍾南山院士都用英語詳細解答。


鍾南山全程英語分享中國經驗,孩子的英語能力要從小培養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英語啟蒙格外重視,畢竟誰都不想輸在起跑線上。一般是孩子越小,學英語越輕鬆,越容易培養起語感,並且學習語言無關智商,全憑時間的積累,投入產出比高。但是個體不同,在英語啟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不盡相同。


以下問題是最近有新關注公眾號“涵媽說育兒”、新加入閱讀群的幾個朋友向我諮詢英語啟蒙過程中的困惑,一併整理出來供新手媽媽們參考。


01 英語啟蒙APP沒少買,到最後成了媽媽打卡


Q:我們家是男孩,馬上五歲半,明年上小學。中文啟蒙開始的挺早,從一歲到現在一直堅持睡前讀中文繪本,現在漢字也認識了快200個,可就是不願自主閱讀,每天晩上睡前還非讓我給他讀繪本。想諮詢您的第一個問題是怎麼才能讓他實現中文自主閱讀?


第二個問題是關於英語啟蒙的,這個太頭疼人了。大概是從三歲左右開始跟著嘰裡呱啦玩英語,後來也怪我自己沒重視英語這塊,一直沒抓起來。現在的英語水平也就是老師在幼兒園教的那些,熟悉26個英語字母,孩子對英語興趣一直不高。半年前買了牛津樹一二級和小達人點讀筆,現在才刷了L1的前6本。現在對英語啟蒙有些焦慮。孩子現在似乎天天只喜歡聽喜馬拉雅裡的寶寶巴士啟蒙故事和科普故事,幹什麼都是聽著小雅,多線進行。英語啟蒙App也沒少買,結果到最後成我自己打卡了。


A:先說第一個問題,怎麼才能讓他實現中文自主閱讀。


目前200個識字量顯然不足以支撐孩子現在就自主閱讀。首先親子閱讀要繼續堅持下去,在閱讀中孩子會慢慢產生對文字的敏感,潛移默化就會認識一些字,同時親子閱讀的好處不僅僅是認字。


二是在生活中採用輕鬆有趣的方式帶孩子認字,寓教於樂,如看到公交車身上的廣告,馬路兩邊的店鋪名稱,超市裡的商品標籤,都可以指給孩子看、並大聲讀出來,在具體使用環境中孩子會記得牢。


三是識字不用太著急,如果上小學前掌握了拼音,可以藉助帶拼音的讀物順利實現自主閱讀。


第二個問題關於英語啟蒙方面,還是得以閱讀為主線,讀分級讀物和原版繪本,英語APP為輔。對牛津樹沒興趣,可以放放,用其他英文繪本吸引孩子興趣。固定每天英語閱讀時間,可以先從十五分鐘開始,慢慢增加時間。推薦的繪本有小豬小象、皮特貓、小豬佩奇、廖彩杏書單等。 書單參考讀了上千本英文原版讀物後,我只推薦這十套


可以用原版動畫片吸引孩子,提高對英語的興趣。如小豬佩奇、米奇妙妙屋、超級飛俠,增加英語的輸入量。如果孩子對某一部動畫片特別喜歡,就可以買相關主題的英文讀物。


總之閱讀要當主食,每天堅持,最好能有一個小時,其他的APP、動畫片是小吃,調劑一下胃口,不能拿小吃當正餐。


02 裸聽牛津閱讀樹效果不理想,如何選擇音頻資源

Q:我女兒4歲半去的英語線下機構,學了一年感覺收穫不是很大,而且時間成本很高,我也感覺學習路徑不太對,到期後就不上了。接著就在家開始用大思英語訓練聽力,聽音識圖每天二十分鐘,目前快一年了,之前讀分級堅持的不好,最近三個月基本每天讀20分鐘以上,我感覺聽力時間也不短了 就讓她試著裸聽小豬佩奇和牛津樹,都不是很理想。問她能聽懂嗎?她說能聽懂一部分,後來感覺能聽懂的並不多 所以聽一會也就不想聽了。想通過多聽音頻的方式提升聽力,但又沒找到合適的音頻資源。


A:一般的線下英語機構進度慢、在啟蒙階段顯然性價比太低了,及時止損就對了。大思英語我不瞭解,沒用過,不好估測效果。但是感覺你家的問題顯然是每天閱讀、聽力的時間太短了以至於進步不明顯。閱讀、聽力可以嘗試每天各一小時(不含大思),堅持三個月再看效果。在家庭中開展大量閱讀是被實踐證明了最便捷、最易行、性價比最高的英語輸入方式,此外見縫插針,利用吃飯、睡前等碎片時間堅持每天聽原版音頻。


在英語輸入少的情況下,裸聽對孩子要求太高。聽力資源可以用看過的分級讀物、看過的原版動畫片音頻。聽音頻一上來就聽沒看過的,就算簡單的也可能是聽不懂。當然不排除有些孩子是聽力型的,可以先裸聽,再看書。根據你的描述,孩子聽一會就不想聽了,這樣的裸聽肯定是大大超過了她的英語水平。


鍾南山全程英語分享中國經驗,孩子的英語能力要從小培養


03 智力超常的孩子怎麼抓學習


Q:我娃四歲多,目前幼兒園小班,我也有一定的安排給到孩子,各學科按部就班推進,但給的任務不大。孩子在近兩歲和三歲的時候做過中科院智力相關的測試,結果非常好,佔全國百分之97左右的水平,雖然不知道可信度有多大,但至少22個月齡的測試堅持了一個小時的答題,全跟下來了,是唯一一個沒跑掉過的選手,確實平時專注力也不錯能坐住,答題是在ipad上進行,題目類似於第一頁出來10個動物,不規則的閃動幾個,翻到下一頁讓孩子找出來閃動了哪些,出乎我意外的是:這樣的題他大部分答的是對的,而我都記不住,錯的有的是因為iPad用的少使用不熟練。


平時覺得孩子能力還可以,我一直沒有給他太大的壓力,同班的一些小朋友每天晚上認字、刷思維、英語輸入、加一起要兩個半小時的時間,我遠遠做不到。我想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以後上了學,他們班的小朋友真的會比我家娃學習好嗎?一邊怕耽誤了孩子,一邊又怕自己目光短淺方法不得當。


A:儘管我不贊同幼兒園小班的孩子每天晚上花在認字、刷思維、英語輸入上就要兩個半小時,不等同於完全放養、零基礎入小學。


幼兒園階段的學習完全可以做到寓教於樂,認字可以在親子閱讀、日常生活中慢慢解決,思維訓練的方式多種多樣,桌遊、樂高、數獨、針對小童的練習冊如邏輯狗、百花思維也是非常有趣。英語啟蒙打開方式更是豐富多彩,繪本、分級讀物、動畫片、各種APP,當前的資源可以說是空前的充足。


像英語這種無關智商、全憑時間積累的科目,肯定和家長的重視離不開。孩子的智力測試好,說明先天條件好,更具備雞娃的潛質呀,可以搜搜《虎媽戰歌》這本書,當年多少人吐槽虎媽的狠,結果孩子長大後都上了名校,性格聰明開朗、大學生活過得多姿多彩,時常在各種party上現身,在世俗觀念裡,“虎媽”的女兒無疑是優秀而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