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YunOS跟华为的鸿蒙差距大么?

索马里的道士


其实这也正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话题,近日余承东透露了华为操作系统的面世计划,根据他的介绍,华为自研操作系统最早在今年秋天,最晚将会在明年春天面世,同时余承东还介绍说,华为自研系统将会最快在秋天,最晚在明年春天面世,另外余承东还表示华为OS打通了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汽车、智能穿戴等电子设备,还同时兼容安卓和Web的所有应用。

所以讲,这次华为的操作系统跟阿里的yunOS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首先是在技术层面,目前虽然有关华为操作系统的技术背景没有过多的信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阿里yunOS跟华为系统都是基于开源的linux内核开发而来,在此基础上阿里跟华为在搭载自主设计的虚拟机及其他技术,可以讲yunOS的亮点在于增强了系统的云端服务能力,而华为系统则提升了在跨平台协同方面的性能。其实安卓之父鲁宾说过的那句话我认为非常正确“阿里云os从本质上来说更像是一个安卓的分支,而不是所谓的独立操作系统”,原因是什么呢?那正是因为其跟安卓可谓同宗同源,而且最终还是选择了兼容安卓的所有应用,因此它们就不会拥有自己的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只能算是安卓系统的附庸了。

那么有关阿里为什么选择兼容安卓系统,我们这里不深谈了,不过对于华为来讲,除了其身份相对于阿里有劣势之外,在系统面世前的技术储备方面,华为其实是具有一定优势的,比如我们知道的文件管理系统、已经运用到部分华为手机当中的安全组件、方舟编译器等等,其实这些技术推出来之后,有很多市场分析都认为,这是华为为搭建自己的生态系统在做准备,然后最终的情况还是选择了兼容安卓及Web所有的应用。

对于华为即将要推出的这个操作系统,其实无论从情感上,还是对于华为操作系统性能的认可方面,本人也会第一时间体验华为的操作系统,而且目前华为面临的美国方面的压力也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华为选择暂时兼容安卓的应用也可以讲是权宜之计。

那么为什么说是暂时兼容呢,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我一直认为华为未来必然会逐步建立自己的应用生态,成为独立于安卓之外的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因为包括华为的文件管理系统、方舟编译器都是在为此做准备,而且华为目前每年2亿部的销量、全球超过4.7亿的EMUI系统用户,也都支持华为研发自己独立的操作系统,之前三星、阿里自研系统兼容了安卓最终都失败了,这也都是前车之鉴,未来华为操作系统是否会在适当的时候,选择升级为一个完整独立的操作系统,我们拭目以待。

我是木石心志,喜欢就关注下吧~


木石心志


“生不逢时”导致了阿里云系统的失败,华为“鸿蒙”系统被认可,民心所向。阿里云系统和鸿蒙系统都是独立的系统,阿里云系统为什么失败了呢?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1、YunOS操作系统

YunOS曾经在中国市场有14%的市场占有率,比Apple的IOS还要高,成为仅次于Android系统的第二大手机操作系统。但是,YunOS本质上仍然是衍生的开源版Android系统,替换了Android系统的Dalvik虚拟机为阿里云虚拟机,如下图所示。

终端数量决定了YunOS的命运。搭载安卓系统的手机非常多,但是搭载YunOS系统的手机又有多少呢?体量最大的可能就是魅族了,只是部分低端机型搭载了YunOS,后来为了开阔市场,魅族也抛弃了YunOS。YunOS转战网络盒子、车载大屏等,都遇到了阻碍。

2、华为“鸿蒙”操作系统

与阿里不同,华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机厂商,去年手机发货量仅次于三星,全球有3亿多用户,在手机领域有很高的话语权,也是说华为推出操作系统有完善的产业链。

技术方面,华为“收编”了当年诺基亚的操作系统团队,同时也是Linux操作系统的资深玩家,操作系统研究积累的经验要比阿里YunOS强很多,比如华为发布的方舟编译器、EROFS超级文件系统可以看出其操作系统研发实力。

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是完全独立于android的操作系统,采用了完全不同架构,主要面向下一代5G网络,具有超低时延的特性,对标google正在研发的Funchsia系统。

总结

华为鸿蒙操作系统是在面对封锁和场外因素的困难下,打造的一款操作系统,仅中国市场,就为鸿蒙操作系统提供了非常大的发展前景。



LLframe


    要了解YunOS与华为鸿蒙操作系统的区别,首先需要知道YunOS与android的关系,YunOS在手机市场为什么失败了,下文具体说一说。

    阿里YunOS与Android

    根据官方的说法“阿里YunOS基于Linux开发,系统搭载了自主设计、架构、研发的核心虚拟机,增强了云端服务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阿里YunOS与Android一样,基于linux内核,而linux内核是完全开源的,任何操作系统都可以采用,包括网上曝光的华为“鸿蒙”操作系统,同样基于Linux进行了优化。

    YunOS兼容Android应用,YunOS搭载了自主设计的核心虚拟机,同时能够兼容Android平台的Dalvik虚拟机环境,android应用的apk文件可以直接安装到YunOS而不用做任何改动。关于兼容性这一点,三星曾经推出的Tizen同样兼容android应用。最终,YunOS在手机市场失败了,包括魅族也推出了YunOS,其中的原因很多。


    华为“鸿蒙”操作系统

    关于华为“鸿蒙”操作系统的技术细节并不是很多,从网上曝光的PPT可以看出,华为早在2012年就开始布局自家的操作系统,基于Linux系统进行了大量的优化,部分成果应用于华为手机。

    如果华为“鸿蒙”操作系统想要获得成功,那么必然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保持与当前android系统的兼容

    大量的手机应用可以直接运行在“鸿蒙”操作系统上。前段时间华为发布的方舟编译器,经过编译的源码摆脱了“java虚拟机”的限制,直接运行在手机处理器上,可以看出华为完全具备了开发操作系统的能力。


    2)保持开源

    当前只有保持操作系统的开源,众多的互联网厂商共同维护,才能促进操作系统的持续发展。目前,很难出现像IOS那样,保持闭源,仍然发展很好的操作系统。


    3)良好的用户体验和应用生态

    记得在2010年时,有五种手机操作系统并存,塞班、android、IOS、黑莓、windows phone,其中只有开源的android和闭源的IOS保留下来,其他操作系统逐渐退出了历史,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用户体验以及应用市场。



    总之,华为发布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任重而道远,只有比当前的android系统更优秀,更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并且需要众多手机厂商、互联网厂商的支持,共同维护基于操作系统的生态链,才能发展壮大。


Geek视界


两者是有本质的区别。

阿里云os兼容android,也就是现有的apk安装包直接可以在阿里云os上安装使用。所以很明显,它的编译这一层还是android那一套东西,将java文件编译成class文件,又通过它的编译器将class文件编译成阿里云os可以识别的字节码。所以,阿里云os离不开jvm,他就是android系统。

鸿蒙则完全不一样。鸿蒙是华为为了防止google不授权android而自研发的操作系统。因为华为的手机市场有很大部分在国外,华为的国外手机必须内置谷歌的GMS服务,而谷歌android的GMS一块代码是闭源的,所以就需要谷歌授权。这也是这一次谷歌限制华为的一个根本原因。

鸿蒙os用的是方舟编译器,方舟编译器根本就没有jvm编译这一层。鸿蒙直接将app编译成二进制文件,在这一层的编译过程中,方舟编译器做了大量的优化工作,据说性能可以提升60%,方舟的代码是开源的,目前开源了了一小部分,感兴趣的可以去下载阅读。

至于鸿蒙能不能兼容现有app,老余说可以。我觉得比较悬。我觉得最有可能的就是app打包要采用华为将来出的某款idea吧!瞎猜的!


阿迈达聊技术


谢谢您的问题。阿里YunOS已经淡出市场,华为操作系统亟待投用,不同阶段的系统无法比较差距。

阿里YunOS的短暂辉煌。阿里巴巴的马云和王坚曾想做手机,但是鉴于市场、库存风险太大,于是退而求其次,研发阿里云手机操作系统。王坚是技术狂人、有技术情节,他没有选择安卓系统再开发,而是对标安卓另起炉灶,自主开发,并很快从阿里云OS升级为阿里巴巴YunOS。作为国内第一款由互联网企业研发的阿里YunOS,需要尽快使用到手机中。阿里云与宏碁手机合作受到谷歌阻挠,谷歌以提出公司安卓产品与技术授权为由,迫使宏碁单方面取消合作。谷歌公开质疑阿里YunOS不兼容安卓应用,本质却还是改良版的安卓。王坚自有看法,但纷争和争议让阿里YunOS遭受重大打击,一系列的合作终止,王坚也辞去阿里云总裁。其间,YunOS在魅族手机上使用,从一度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但是随着魅族等小众手机品牌的没落。YunOS逐渐势微,目前已经不再强调是手机操作系统。



目前环境适宜两家的操作系统。之前有些操作系统,研发主要是为了获得国家补贴,供需双方都没有想好如何商用,960 OS、元心OS等国产操作系统来去匆匆。但面临一系列技术封锁和内外压力之后,业内已经认识到研发国产手机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国内手机APP应用生态也比较成熟,主流的APP多为国产,微信等APP积累了上亿的用户。推出阿里、华为的国产的手机操作系统,只要得到国内APP等厂商的支持,就有较大的生存空间。另外在今后的物联网和车联网,对操作系统将带来重大变革,YunOS加入物联网标准组织ZigBee,有望在物联网时代迎来新的转机。华为也很早就推出了物联网操作系统Lite OS,现在和未来都有机会。

华为目前还看不到优势。主要在于现在还没有投入商用,优势和特长无法对比。培养生态是非常关键的,否则华为的操作系统只能是在实验室里的PPT产品。第一,生态包含了手机操作系统、硬件、APP应用、市场、开发者与用户等,华为要开源,才能吸引更多伙伴,只有这一条路。第二,对比苹果与安卓,生态的成熟至少需要8年。第三,华为要做好现有热门APP的对接,能够顺利转接到自有手机操作系统中,不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就能实现用户的平稳过渡。对现有系统的兼容,才能看出华为的技术特长。
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追科技的风筝


接不到地气的YunOS系统:

阿里的YunOS系统没有成功最关键的一点:搭载YunOS系统的小辣椒、天语、朵唯、康佳以及大家熟悉的魅族等没有发展起来。为什么苹果IOS可以起来,是因为苹果手机起来了;而阿里也不能投资那些趋于成熟的手机市场。

之后YunOS在手机市场失败了,厂商态度很明显,跟着Android官方走,谁又会跟着YunOS走呢?YunOS为了兼容,也是跟着Android走的。再之后YunOS就不再寻求兼容了,并改名为AliOS,从AliOS的API来看,功能较弱,应用基于JavaScript引擎运行,AliOS谋求在车载设备上有所发展,移动设备现在只适合功能手机,MP4一类的。到此基本是以失败告终的。


“鸿蒙”是为物联网而生:

按照任正非总的说法,鸿蒙系统的产生,本身并不是为了手机用,而是为了做物联网来用的,比如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因为它能够精确控制时延在五毫秒以下,甚至达到毫秒级到亚毫秒级。任正非指出:“我们构建这个系统,为的是能够同步连接所有对象。这就是我们走向智能社会的方式。”

与YunOS系统一样,鸿蒙也是基于Linux进行了优化而出的,属于Linux的一个分支;那为什么用户要去使用呢?没有好处的事,终究是不会有人去做的。这个是华为的强大这处,在推出鸿蒙之前,先推出了“方舟编译器”,2019年6月2日荣耀赵明明确表示:荣耀V20将成为率先适配方舟编译器的荣耀手机,方舟编译器已正式进入商用。

随着用户对方舟编译器的喜爱,以及对性能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更期待鸿蒙系统。

而最关键的是:华为手机出货很大,就像苹果一样,有用户基础,完全有能力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并可以先在自己的手机上试验。

随着5G的到来,鸿蒙系统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像智能汽车等,如果人们从别的事物慢慢喜欢上了鸿蒙或习惯了鸿蒙,这个时候才是鸿蒙崛起的机会。

总结:

相比阿里的YunOS系统,鸿蒙凭借着“方舟编译器”,显得更加的接地气,然后又凭借着华为在5G的上优势地位。至少在物联网的应用场景,鸿蒙大有可途。

最后,随着美国滥用国家限制,中国急需一款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世界根本不是联想说的那样:科技无国界!当然,我特别期待鸿蒙的到来,让我再一次感受华人的强大与自信。



华为的花粉


区别很大,一个是见过产品,虽然失败了。另一个只见过PPT,但是吹的特别牛,还不知道有没有。不知道怎么来拿一个子虚乌有的东西跟失败的东西比,还是看到产品再说吧。我想做成什么样,和我能做出什么是不一样的。





海狗终结者


其实阿里的YunOS和鸿蒙差距并不大,都是基于Linux系统研发的,他们的区别是阿里的YunOS失败了

阿里yunos失败并不是失败在技术上,而是生态上,阿里Yunos没有自己的手机,国内大型手机厂商都有自己的 操作系统,小米、vivo、oppo都是深度定制的系统肯定不会采取阿里YUNos的,阿里只能和一些小众厂家合作,再加上当年谷歌的阻挠,所以没有成功

鸿蒙系统呢,因为华为有自己完成的产业链、生态链,作为国内手机第一厂商,亿人都在使用华为,即使谷歌不让使用安卓系统了,他可以立刻使用鸿蒙操作系统。这就是华为的底气


米图科技


简单的来说,云os就是安卓,注定要失败的系统,为什么?因为他继承了国内软件厂商的流氓本质,隐私什么的,根本不存在的,所以,失败是必然的,而且留下恶名。鸿蒙系统目前只存在ppt中,也只有个名字而已。所谓的方舟编译器,连自己的hello world都编译不了,当然,现在能编译了,然而并没有什么用,代码完成度低,没法用,差不多是开头界的笑话。这就是目前云os和鸿蒙的现状,也是国内软件厂商的现状,虽然说出来不好听,但这是事实。






往事如风孔雀君



早期的 yunos是有别于android的虚拟机. 本身还支持web应用.

alios lite

现在改名叫alios.

早期yunos尝试在手机上合作投放, 遭到谷歌的抵制, 但国内也有一些合作机型运行了yunos, 有名的比如魅族.

基本上, 当时可以理解为一个不能root的android. 由于魅族在交互层坚持自己的逻辑和UI, 用户基本上感受不到任何不同.

现在改名alios的重心在汽车, 比如斑马系统.

在手机领域, 做差异化,强调特殊需求,比如安全保密手机.

轻内核的主要在穿戴和家居领域.

知乎上, 很多人还在用过去的眼光看待alios,认为它只是一个修改版的android, 事实上, 随着alios的大量演进, 与android的区别也愈来愈大.

当然, 市面上, 几乎所有的重智能终端os,都会将兼容android app作为必备技能.

目前来看, aiios的主要问题是生态, 有系统,无法投放. 只能通过合作把系统投放实体.目前的合作对象主要是上汽.

但是对合作企业来说, 尽管alios也是开源的, 但斑马系统是整合了整套阿里系统服务的, 还是存在卡脖子风险. 所以汽车领域里, 比如吉利有自己的GKUI.

360\\百度\\腾讯, 都做过自己的基于android的 OS/UI, 都失败了. 也许是因为这三家是流氓全家桶的祖宗. 但主要原因还是缺少投放机型.

华为os的不同在于, 华为旗下有大量的可投放机型, 这是相比alios的优势. 大量可投放机型意味着系统可以快速迭代, 更新和修复. EMUI交互和UI层并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华为OS可以很自然的演进和过度.

而且华为os在技术先进性方面, 要比alios强一些.

alios还是linux+运行库的架构. 目前对开发者来说, 资源还是太少. 开发者论坛也将受到不可知影响, 于今年7月关闭.

华为os 更类似fuchsia, 但是fuchsia的内核是zircon,而不是linux.

华为os 的消息和资源虽然还未全面公开, 但是考虑到华为os的开发时间, 华为os基于linux的内核的可能性更大. [目前的消息是兼容部分linux应用, 但又不是linux,原理未知]

毕竟fuchsia还在不断演进, 并不是一个完整成熟的内核.而且fuchsia过于激进,

而华为os作为备胎, 本来就是要考虑得不到授权.

不过, 华为os 的思路应当是学习和模仿了fuchsia, 而且谷歌和华为也在一直交流沟通合作. 荣耀play也有测试过fushsia.

目前已知的是华为在自己的手表上, 使用了LiteOS. 但这只是个kb级的物联网系统. 并不具有代表性.

所以, 我推测,

华为os将是一款兼容linux的, 视设备而定是否采用微内核.

早期带虚拟机, 兼容android应用, 本身又支持编译android为机器码, 外加web应用(js+html5), 同时还兼容特定linux应用的怪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