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涵:经济增速大概率触底回升

本报记者 刘慧

美国股市、债市和大宗商品市场3月18日同时下跌,投资者争相套现,以抵御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不断扩大的经济损失。当天,欧洲中央银行(ECB)宣布大规模救助计划,以7500亿欧元的股票回购规模平息市场,是史无前例的。在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正得到控制。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表示,随着国内复工复产的推进,经济最差时候在逐渐过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为-13.5%、-24.5%以及-20.5%,疫情的直接冲击已较为充分地反映在1-2月的数据中。近期企业逐步复工、人员活动也回暖。自3月以来,高频数据指向国内经济活动正在加速改善,截至3月12日,全国除湖北外的规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达95%。往后看,在财政、货币和社会政策的托底组合下,经济最差时候在逐渐过去,经济增速当前大概率将从底部爬升。

“‘低库存+’率先从疫情中走出来,产能利用率有望持续回升。”王涵分析称,从供给端来看,国内工业企业整体库存已偏低,部分生活资料相关产品的库存在前期供给受控下进一步消耗,处于低位的库存将有向上回补的动力。从需求端看,尽管疫情抑制全球需求,但包括口罩在内的刚需类生活资料需求或进一步上升。而对应的背景是海外供给端在目前已经出现“封城”“停工”的苗头下或受到抑制,结合近期包括韩国对口罩进口暂实行零关税等政策来看,国内的相关产能可能将受益而进一步释放。因此,从供给和需求的两个角度而言,均一定程度有助于中国经济进入爬坡期。

各国央行释放了大量流动性,资金整体净增加。王涵称,自境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激增,触发海外金融市场大幅波动以来,各国央行相继出台紧急对冲货币政策,美欧日央行自3月以来公布的货币宽松政策,合计即将通过QE、回购、购买ETF等操作投放超过4万亿美元流动性(部分已投放,此处假设美联储回购操作均达上限)。全球央行联手救市,投入大量流动性,意味着全球的“钱”从净结果来看有所增加。

王涵表示,对中国投资者而言,短期恐慌或为长期价值投资创造机遇。从当前来看,海外进入恐慌情绪主导下踩踏式流动性紧张的新阶段。作为风险资产,A股在外盘调整过程中或将受到拖累和冲击,短期内仍具有一定的脆弱性。但无论是从受遏制的疫情蔓延形势、股市估值所处的相对位置,还是逐步回暖的经济基本面来看,中国整体情况都好于境外发达经济体。从相对水平看,近期中国A股的表现在全球股市领跑,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这一点。

“考虑到全球央行流动性整体增加,对于关注中国资产的资金而言,当前的核心其实是资金期限问题。”王涵称,从投资的角度而言,盈利和估值是挑选资产的两个主要维度。而对于基本面维持稳定的核心资产来看,估值因短期恐慌而打折,或为长期价值投资的资金创造了更优的买入性价比。往后看,A股或是助推居民财产性收入上升的重要途径。

近期,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中提到,资本市场稳定将有助于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从而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王涵称,如果疫情不出现二次反复,则A股有望助力居民财产性收入上升,从而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助推中国经济“爬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