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藝術品收藏逐漸年輕化,大量資金湧入收藏圈

古玩藝術品收藏逐漸年輕化,大量資金湧入收藏圈


中國藝術品市場進入了調整期,不乏很多“富二代”、演藝界年輕明星、年輕的自主創業者、有投資意識的文化精英、鍾情書畫的藝術經紀人以及文化藝術品機構的青年才俊投身到藝術收藏中來。


年輕人收藏藝術品成為社會新風尚

這些新生代的收藏家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書畫收藏大家,他們講究個性,追求品質,不隨波逐流,喜歡獨樹一幟。是熱愛藝術、追求高品質生活的藝術收藏愛好者,由於他們的成長環境、生活背景、從事職業以及興趣愛好的不同,其書畫收藏的風格定位也大不相同。

古玩藝術品收藏逐漸年輕化,大量資金湧入收藏圈

分析:指向明確口味“新”

青年收藏家與上一代收藏家相比,更“任性”,更自由,頗有點兒“有錢難買我喜歡”的意思,他們勇於接受新事物,表達著這個時代的新共識和新需要。在中國畫的收藏中,新進藏家更“專情”,他們的收藏體系不像上一代那樣寬泛,而是選擇哪一類或者哪幾位畫家的作品進行長期收藏投資,收藏指向明確,更有針對性。在喜好上來說,年輕的收藏家更容易接受新的東西,更喜歡挑戰,在他們看來,藝術品的價值一定是走在時代前面。

為什麼新水墨能夠成為新銳藏家的追逐點?在目前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狀態下,新水墨形成了一定規模和麵貌,而且作品手法新、面貌新、容易打動人心。

古玩藝術品收藏逐漸年輕化,大量資金湧入收藏圈

拓展:用心買畫,為“賞”而“藏”

除了收藏喜好的不同,青年藏家也有新開拓的領域、境界。比如,對於收藏的認識,他們相對更純粹,想法也更多。由於近兩年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書畫流通的越來越少,藏家的購買熱情也呈現出了下滑趨勢。但正是由於這些以投資為目的的人漸漸減少,那些“為賞而藏”的人正漸漸浮出水面。在這些人的世界裡,收藏是一件風雅的事,收藏者具有一定的鑑別與欣賞能力,不為了附庸風雅,不盲目去追從,從收藏之中得到快樂、陶冶情操。

古玩藝術品收藏逐漸年輕化,大量資金湧入收藏圈

周午生款《芙蓉鴛鴦》設色紙本鏡心

趨勢:藏家年輕化刺激青年藝術家崛起

隨著收藏群體的年輕化,藏家與畫家生長環境、資訊潮流的一致化,很多藏家跟藝術家都成為了熟悉的朋友,這種生活化的方式刺激了收藏,而收藏取向的個性化、多樣化,也促成了市場的包容性。由於80後、90後越來越關注自我內心,期待與自己有深切關聯和共鳴的藝術品。

因此近年來,帶點兒成長的“傷痕”式的、無病呻吟式的新水墨作品,以及十分唯美的新工筆畫作品,成為一批當代國畫的主要主題,這些作品更強調觀念先行,相對來說不強調筆墨表達,較低的“門檻”帶動了一批學院裡青年畫家的迅速崛起。

古玩藝術品收藏逐漸年輕化,大量資金湧入收藏圈

《夏山煙雲圖》 寧強 68 x 138cm

延伸:說點經驗給藏家

與頗具收藏經驗的藏家“老手”比,當下的年輕藏家很幸運,在當今這個媒體時代裡,整個社會更加開放,信息量大,網絡發達,有很多的業內人士和藝術品經營者機構可以引導新晉藏家,說點兒收藏經驗,少走些彎路。

在當下市場環境不好的情況下,青年藏家更要學會審時度勢,學會把自己手中經營的作品進行梳理規整,保留精華,剔除糟粕;重新認識藝術家,不盲目跟風,去選擇真正有價值的藝術家;把自己手中的資金合理利用,在藝術品市場有波動的時候,保存好自己的經濟實力,準備隨時出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