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国外输入失控,国内还能继续停工居家隔离吗?你怎么看?

消失的穷人影子在线


二次居家隔离?必定引发严重的问题,经济二次停摆,人们不满情绪激增,而且境外输入病例大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中国将会非常危险。


宝音图a


  放心吧不会失控的,专家已经早就过了,中国境外新增的新冠肺炎病例已连续4天超过境内新增,随着疫情输入性风险加大,海关总署采取哪些措施防控疫情?  下午,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司长林伟表示,海关总署在全国口岸采取严格的口岸防控措施,内防输出、外防输入,全面启动了健康申报制度,出入境人员在到达口岸前,在网上填报。此外,所有出入境人员严格实施检疫措施,全面筛查体温监测,坚决遏制疫情通过口岸传播扩散。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

一是密切监测疫情,及时开展研判。海关总署密切跟踪国内外的疫情发展,多渠道全方位收集各种疫情信息。根据疫情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及时组织跨部门、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开展联合的风险研判,根据风险研判的结果,有针对性地在全国口岸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实现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二是全面启动了健康申报制度。要求所有出入境人员都必须进行健康申报,海关在口岸对申报内容进行审核,严格排查有没有症状,有没有在14天内到过疫情发生的地区或者是国家,以及有没有接触史。为了方便出入境人员的健康申报,海关总署将申明卡翻译成了10种以上的语言,并且专门开发了旅客指尖服务的小程序,也就是说出境人员在到达口岸之前就可以使用手机来进行填报,生成一个二维码,在口岸扫码验放,实现“网上报,码上通”。

三是严格开展出入境检疫。海关对所有出入境人员严格实施“三查、三排、一转运”这样的检疫措施。所谓“三查”就是百分之百查验健康申报,全面开展体温监测筛查,严密实施医学巡查。所谓“三排”就是对“三查”当中发现的有症状的,或者是来自于疫情比较严重的国家或地区,或者是接触过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人员,海关总署要严格实施流行病学排查、医学排查以及实验室检测进行排查。所谓“一转运”,就是对刚才介绍的“三排”当中判定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有症状人员、密切接触者四类人员一律按照有关规定落实转运、隔离、留观等防控措施。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治,“四早”。

  同时海关总署在口岸也根据境外目前发生的一些重大传染病——比如埃博拉、拉沙热等,在口岸进行严格的入境检疫,防止这些重大传染病传入中国,造成疫情的叠加。

 四是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统一领导下,海关与各个成员单位密切合作,通力协作,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的防控方案,海关总署及时修订口岸防控技术方案。进一步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打通信息交流的渠道,共享数据资源。海关总署还进一步健全联合处置机制,严格按照口岸防控技术方案的要求进行排查,畅通口岸病例的转运流程,妥善做好不同人群的处置,构建起多层次、全链条、立体化的防控体系,织密织牢防控网,严防疫情输入。


北方大明


国外的飞机航班直接禁止入境吧!疫情初期美国,意大利等很多欧美国家不也是跟中国断的非常果断吗?要学会拒绝,不然遭殃的是老百姓,请问,继续境外输入不断,我们国家的老百姓还有资本再等两个月,甚至三个月吗?国家是每个月发补贴,还是超市半价啦?![发怒]我们国内需要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孩子也需要去学校上学,资金足够了才能帮助别人!


小媛子爱年年


如果失控,那我们实际的作为就很有限了,也只能像英国宣布的那样,最终看免疫力解决了。

如果说美国曾经的流感就是新冠的产生,那么目前他们的状态是不是应该达到群体免疫了呢?是不是英国了解这个情况,再加上实际国力不能达到,所以直接宣布了放弃抵抗了呢?

我们不可能彻底的锁边封国。如果全球要大胆这样解决的话,全球整体经济压力哪个国家也受不了。

所以,我们目前所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控制好。但同时,我们觉得,大家与其关注传播的数量,不如关注我们科学检测的进步,对病毒成因,治病原理,传播机制等等的科学认知。

死人,真的是难免的!但如果能有积极的相关科学进步,才是真正的胜利。

现在说胜利还为时过早!


老井-老朋友


在国内经过大家近两个月的共同努力,疫情已经基本稳定下来。生活节奏也在逐步恢复正常。但随着国外疫情的恶化,来自外部的疫情风险也在增加,如果国外的疫情万一失控,国内是不是又要回到停工居家隔离的生活?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量。


首先,外部输入确诊病例,是否能做到准确区分?

现在国外疫情恶化,而在疫情管控方面,一些国家政府做得很不到位,所以有大量的华人和留学生回国避险,这是可以理解的。国门不会阻挡人,但是要阻挡病毒。

为了阻挡病毒,在入境口岸的检测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由于入境人数激增,目前对全部入境人员做核酸检测可能有点难度,不一定能做到一一检测,现在各地区口岸采用的防控策略不完全相同。比如北京对所有入境人员采取“集中隔离”的措施,而上海针对之前14日有“重点国家或地区”旅行史的人员实行14日隔离。

入境口岸现在成为了防控第一线,能否准确筛选出确诊病例,很大程度决定了国内疫情的风险高与低。不过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即使做到百密也难免有一疏。


那么下一步社区的日常防控就很关键。

对于入境人员居家的自行隔离,所在社区能否做到管控到位?每日的体温监测、健康汇报是否按照要求做?监督力度怎么样?这些都是需要慎之又慎的。


最后就是入境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否与国内同步?有些国家对于个人防控疏于管理,民众比较自由散漫。但中国的防疫经验证明,每个人就是一个防御碉堡,个人防控做得好,整体防控就能做好。

那么从这些国家回来的人,是否知道国内目前的防控要求,是否在认真执行?

比如前几天爆出的有澳籍华人不遵守社区要求,不认真隔离也不戴口罩的现象。


张文宏医生前几天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说了,个人防控就是三点,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出门戴好口罩。这三点对国人来说很简单,但对一些入境人员,就需要社区进行引导和教育,也需要群众监督。


综合上述,国内在两个多月的抗疫中,从专家到民众都总结了很多经验。现在全球疫情发展到了新的阶段,这些经验仍然在发挥作用,只要每个人都尽到自己的防疫责任,国内再次大规模爆发就可以避免,也就不用重新进入停工隔离状态了,那样也是大家折腾不起的。


每图说说


国家严防死守,这种情况不会发生。疫情全球爆发, 仍需严防严查

.

近期,在我国疫情逐渐控制的情况下,全球却有爆发的趋势。截至目前,共有100多个国家总共确诊了4万个病例。其中,意大利已经成为“欧洲的湖北”。

这场灾难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产生多么广泛的冲击,已经很难预测。

世卫组织紧急卫生事务项目执行主管瑞安表示,认为病毒会像流感病毒一样在夏天消失,是一种错误的幻想。瑞安指出:“我们当然希望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那无疑是天赐的结果。但我们不能做这个假设,现在没有证据表明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现在需要与病毒作斗争,而不是寄希望于病毒会自行消失。”

中国尽全力守好国门吧。严防境外输入病例引发疫情反弹,将是对中国的严峻考验。希望有过之前教训的中国能把这场战役打好,不辜负民众对国家的这份信任。



经济信息速递


不要杞人忧天瞎想一些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然后自己把自己吓死。国家早已安排各机场和入境口岸采取严格的检查措施,体温异常的,一律当场救护车送隔离医院,而且全部医疗费用自理,昨天法兰克福航班到浦东机场,3人发烧4人咳嗽,在飞机停机坪,几十辆救护车把飞机团团包围,照片早已在网络公布,这种消息你是选择性不看吗?


杨周彝


外国输入很难失控,万一失控也不用慌,以城市最多以省为单位划分独立的隔离区域就可以了。我们有前期经验和基础,有足够的社会资源和生产力,把帮助中心调整为针对重症患者就行了。轻症患者仍然自我居家隔离,社区负责提供食品和药品即可。继续停工停学对经济的损害可能会让我国经济进入长期的颓废,人们从新回到艰苦奋斗阶段。感觉国家不会那么做,至少我不愿意。我相信再不放开管制,很多人本来就要忍不住了,企业怕也扛不下去了。必须尽快让大家回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轨迹当中。危机之后估计就是恢复大生产的过程,企业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大家要把失去的损失夺回来。预期我国经济会以更好的成长性恢复应有的发展速度,在带动全球经济发展方面地位将更加重要。


寜静思緖


国外输入失控?由于边境线和进出海空港口形成的防疫隔离边界非常清晰,流动人员的身份确认也非常容易。国内防控复杂程度要比这个方面大得多,代价也高昂得多,但国家内部国土面积这么大,都控制好了,难道边境、出入境口岸控制不了。答案是,肯定能控制好。

国外的情况不容乐观,今天国外的致病总数已经超过了中国,有些国家别说是让吹哨人提醒了,即便是雷霆万钧也唤不醒一丝警觉。对病毒的辨别、检测能力和其科技水平不匹配。更谈不上动员社会严控扩散了。

另一方面是,我们不能以善心忽视全局,避免借怜悯的托词破坏国内即将取得的全面的防疫胜利局面。否则,防疫成本太大,国人承受不了。


挥黑狩哲


真到控制不住的时候,希望政府不要犹豫立即停航!国内14亿老百姓禁不起再爆发一轮疫情了,我们的白衣天使们也太累了,该让他们休息休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