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多少才能算是中产?

耂江不糊


为什么只要当中产呢?像我虽然工资不高 但是我靠着自己的被动收入 一步一步 把自己想买的都买起来了我们不球有花不完的钱 但是总要不缺钱吧我被动收入一个月2500基本入口袋 这是基本重点是 不需要你多少时间一天花不到你一小时 也不用你搞一堆机子大家加油


你是不会失去他的


您好,这里是鲤财行动派,我是阿鲤叔。

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财富标准不一样。我不了解其它城市,我自己所在城市是三线城市。

我认为在我这个城市有一万就可以自由支配使用。如果有房贷(我们这里的房价平均万元左右,一百平米左右的房子,贷款三十年,每月还贷三千多)加上车贷共五千左右。还可有钱支配生活。基本就能满足需要。

有孩子的家庭,必须双方都有一万的工资才可以。

但是就是一万的工资在我们这个城市也非常少。极少数人能挣到一万元。我家亲戚或我认识的朋友没有一个工资上万元的。

达到这个水平我是达不到,也不敢想。


鲤财行动派


又来了!小招这里特意邀请了社区的理财达人来回答!

多少月薪才能算是中产,这是很受关注的话题,很多人对于中产阶级的定义也有歧义,而恰好最近出了一份中国各阶层收入统计表。

这个表划分的比较细,9项大类阶级,36项细分阶级。

9大类阶级的最低月薪要求如下:

大无产阶级最低月薪500元,中无产阶级最低月薪1500元,小无产阶级最低月薪4600元。

小中产阶级最低月薪1.43万,中中产阶级最低月薪4.5万元,大中产阶级最低月薪14.2万元。

小资产阶级最低月薪44.86万元,中资产阶级最低月薪141.75万元,大资产阶级最低月薪447.98万元。

从具体数据上来看,只要达到1.43万元的月薪就可以称作为中产阶级。不过同样是中产阶级,大中产阶级的最低月薪是小中产阶级的10倍。从人数上来看,全国能够达到中产阶级的人口仅占11.8%!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城市的不同,生活消费水平也有所区别。消费水平对于中中产阶级及更高收入水平阶级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小中产阶级受到的影响相对会大点,毕竟一线和三四线城市在生活成本上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胡润研究院发布《2018中国新中产圈层白皮书》将中产阶层定义为:在除去家庭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后,仍具备更高消费能力及投资能力的社会群体,中产家庭基本消费支出占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低于50%。具体来说,设定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家庭年收入至少在30万,其他城市在20万以上。

从国际对比来看,凤凰网曾经做过一期专题报道,以加拿大这样的北美发达国家来说,2017年3.3万-130万美元都算中产收入家庭,以当时汇率计算,相当于人民币22.5万,折合每月大约1.87万,也就是说,在我国月入超过2万,放在加拿大也能步入中产门槛。

综合来看,月薪达到2万,就能够达到中产阶级!

以上是社区理财达人带来的答复,仅供交流参考。如果觉得有用,记得关注一波!

招商银行App


相对于北大清华一众专家,还是网友对中产阶级的归纳更到位,更接地气。网友对中产是这样定义的:不管在哪个城市,也不管你做什么工作,更不用管你挣多少钱,只要达到了以下5项标准,你就算标准的中产阶级:

1、在实际工作地有1套房,无贷或者还贷无压力!
2、有一部代步车,无贷!
3、能达到菜市场基本自由!
4、手里的积蓄能够维持目前生活水准至少3年!
5、有空享受周末时光!

这五项标准都是以具体的生活形态来定义的,大家想必也发现了,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退休大爷大妈,很多都是标准的中产阶级。而那些天天以中产阶级自居的都市白领,反而不太符合这个标准,这些人被网友称为“局部中产”。


什么叫局部中产?举四个例子吧:

1、小王在老家县城有一套房,但在北京工作,无房,年薪20万,积蓄20万,有车无贷。算不算中产?答案:不符合标准的第一条,在实际居住地(北京)无房,不算中产!最多局部中产!


2、小李在深圳工作,有房,月薪2万,房贷车贷每月加起来1万2,有一个娃4岁,手里积蓄10万,算不算中产?答案:不符合标准的第一、三、四条,不算中产!最多算小局部中产!


3、小马在上海工作,有房有车,月薪5万,房贷车贷每月2万,但是工作压力很大,经常每月工作30天,夜里熬到12点是常态,算不算中产?答案:不符合标准的第五条,不算中产!最多算局部中产!


4、小丁在杭州工作,有房有车,月薪2万,有一娃,小丁对娃的教育很舍得投入,所以每月基本都是月光,积蓄5万,算不算中产?答案:不符合标准的低4条,不算中产!最多算局部中产!


好了,总结一下,网友总结的这个中产阶级标准,其实核心内容很简单,就是首先你不是负资产,然后再有些积蓄,能简单享受生活就可以了。由于房产贷款的因素,其实很多自封的“中产”,还都是负资产呢!


我估计,大部分阅读这篇文章的人,应该都属于局部中产,不信就问你菜场自由能做吗?想买啥吃买啥吃!

世界500强全国培训经理,资深管理与职场专家,每天分享职场干货,请点击【关注】,欢迎留言交流讨论。

职场再出发


这个问题得全面分析,用数据说话。

据世界银行和胡润财富榜的统计,年收入在12万元至50万元以内的,属于中等阶层收入;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属于高收入阶层;而年收入或者净资产在600万元至1亿元以上的,属于富人或者富豪。

所以,按照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新型行业的繁荣,中产阶级越来越多。而年薪在12万至50万元的话,月薪基本得在2万至6万元之间,因为还要扣除个人所得税和五险一金个人扣缴部分。


从上图可以看出,中产阶级又分为几个小阶段:

  1. 初级小康:年家庭收入8-12万;
  2. 中级小康:年家庭收入12到20万元;
  3. 高级小康:年收入在20万元到30万元之间;
  4. 有钱人:年家庭收入在30万元到100万元之间。

准确来说,中产阶级则指的是从中级小康到有钱人这个阶段。这部分人年收入必须包含个人工资收入、投资理财固定性收益、租金房产收入、兼职或办企业收入等等。

就是说,光靠工资收入是无法实现中等阶层收入的,必须有资产性收入等构成。

《2017年中国新锐中产调查报告》,将年薪10万~50万元的人群定义为新锐中产。此次调研共触及49989名职场人士,其中,男性占比67%,女性占比33%。行业多集中在IT互联网,金融行业,房地产等,区域多分布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


所以,越来越多的新锐中产阶级在涌现,并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借你来往


中产是前几年比较火的一个概念,各国和各机构对其标准不一,一般认为我国共有4亿中产。

笔者认为纯粹以年收入来界定中产比较狭隘,不同职业有不同的标准。以目前市场上的用工价为例,目前深圳和东莞的普工,如果肯吃苦的话,能够达到月薪7000左右。如果是送快递、外卖和滴滴,辛苦一点也能超过1万。所以月薪1万肯定不是中产的标准,工薪阶层的话,起码要达到月薪2万左右,也就是年薪40万上下,至少也要在30万上下。

公务员的话,考虑到职业特殊性和一些福利,也需要达到7000左右。没有经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体户要求会高一点,这样我们可以把中产家庭(双职工)的年收入定位在20万到60万之间。

综上所述,我们大概可以总结出中产的脸谱:至少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家庭年收入在20万到60万之间,从事公务员、教师、医生、公司白领、个体小企业主等社会主体职业,掌握一定的文化和经济资本。有15万以上的代步车,6到10年内基本能解决二线城市左右的住房问题等,每年都有一次以上的国内或出国旅行的机会,有一定的闲钱理财或休闲。


青年史学家


2018年11月23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8中国新中产圈层白皮书》。

所谓中产,指的是:

在除去家庭衣食住行等方面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后,仍具备更高消费能力及投资能力的社会群体,中产家庭基本消费支出占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低于50%。具体来说,设定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家庭年收入至少在30万,其他城市在20万以上。

年龄大概是在35岁左右,基本都是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以IT、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居高,大部分都有本科学历,家庭平均年收入65万元。

差不多也就是每个人平均30+万,每个月大概3万左右。

当然,其实我们还可以找一些更加符合各个地方的指标,包括:

  • 有房,且无贷款;

  • 有车,且无贷款;

  • 超市自由,消费不用过于担心;

  • 有闲暇,有投资能力。

不管你是啥收入,只要你符合这几个条件,其实就算得上是中产了。


不知道大家觉得如何?


冯起升


月薪多少算中产,对于这个问题,你首先要明白中产的定义,什么样的条件算中产,在此基础上再来反推月薪多少算是中产。

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虽然最近几年炒的的很火,但是目前并没有一个官方上的定义,不同的研究结构给出的定义不同,不同的国家对于中产阶级的定义也不同,所以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举个例子:比如按照印度“国家应用经济研究理事会”发布的标准:凡年均税后收入在3.375万卢比到15万卢比(约合700-3000美元)的家庭均可算是中产阶级家庭。如果以印度中产阶级的标准而论,700美元按现在我国的外汇比价,也就相当于4900元人民币左右,分摊到一家4口,年人均大约只有1225元人民币左右,平均每人每月100元人民币。这样的收入水平,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恐怕连吃口饱饭都成问题,就别提什么“中产”不“中产”了。

再比如按照《福布斯》对于中国中产定义:1、生活在城里;2、25到45岁间;3、有大学学历;4.、专业人士和企业家;5、年入1万—6万美元。按照这个标准来说,其实也不算难,毕竟现在年入1万美元(折合为7万元人民币的),同时满足其他的标准的人绝对不少,但是一年7万元的收入,对于大家来说,肯定都不认为算是中产,要知道在城镇非私营单位的就业人员2018年的平均薪酬都已经达到了82461元了,按照这个标准,我国大部分人都是中产阶级了。

当然对于部分夸张学者的数据,我认为也是极其不合理,如下图所示,对于中产家庭的定义标准为年入50-80万元,这个在中国应该不算是中产,而是富人标准了。

按照网上的评论,在广大网友心中,目前税后年入20万元就可以算是中产了,我认为这个数据是相对合理的,税后20万元,税前应该在25万元左右,这个金额如果不是在一线城市,那么基本上生活都可以过的不错,不说人上人,但是基本标准以上没有任何问题,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或者县城里,一年25万元,可能都够一套房子的首付款了,所以我认为按照目前中国的经济水平,中产的标准就是一年在20-30万元之间,你如果能保证月入2万元及以上的金额,那么算个中产不成问题。

总结

其实不管中产的定义是多少,只要自己的收入可以让自己和家里的人过得开心快乐就可以了,至于是不是中产,我认为并不重要。


鲤行者


中产阶级这个概念最近几年非常火,从各种渠道来看,很多人都说目前我国中产阶级的人口数量都达到好几个亿,而且未来的增速非常快。

比如2002年,有一项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当年的中产阶层人口数量达到了8000万,但是截止目前中国中产阶级人口的数量已经达到数亿人。比如美国《圣荷塞信使新闻》网站就曾经发表文章称,目前中国的中产阶级已经超过4亿人。而市场信息公司欧瑞信息咨询更大胆预测,到了2020年中国的中产阶级人口数量将达到7亿人。

如果参考这个人口数量来说计算,那目前有一半的中国人都属于中产阶级,目前中国的就业人口也只不过是8亿左右,相当于绝大多数的就业人口都属于中产阶级了,这意味着只要一个月能达到3000块钱以上,基本上就属于中产阶级。

看到这估计很多朋友都会有疑问,中产阶级的标准是什么呢?一个月的收入达到多少才能成为中等阶级?自己是不是被中产阶级了等等。毕竟按理来说中产阶级至少也是个小康家庭吧,但是按照目前小康家庭的标准,家庭年收入必须达到36-50万之间才及格。

实际上对中产阶级的标准,不同的机构给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就参考几个机构的标准来看一下:

按照世界银行对中产阶级的定义标准,家庭可支配年收入达到10万到96万人民币之间可以认定为城市中等收入人群;

按照麦肯锡的定义标准,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年收入达到0.9万到3.4万美金(约6万到23万人民币)的家庭群体可以算是中产阶级;

按照福布斯的定义标准,中国家庭年收入达到1万~6万美元之间(大概7万人民币到50万人民币之间)可以称之为中产阶级家庭;

按照瑞信的定义标准,个人拥有5万到50万美元的净财富可以称之为中产阶级。

另外之前曾经有两位经济学家对中产阶级做过自己的定义,Branko Milanovic和Shlomo Yitzhaki于2002年提出,他们将经购买力平价调整后的日收入介于10至50美元的人定义为中产阶级。

从各大机构对中产阶级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机构对中产阶级的认定标准是不一样的,而且差距还是相对比大。

所以到底一个人月收入达到多少才能称之为中产阶级,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而且在不同的国家,大家对中产阶级的认定标准也有很大的差距。

比如按照印度的标准,凡年均税后收入在3.375万卢比到15万卢比(约700~3000美元,就可以成为中产阶级家庭,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目前印度的中产阶级人口至少达到5亿以上了,相当于中产阶级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35%左右。

而按照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标准,他们认为中等阶级指的是那些家庭年收入为全国家庭年收入中位数2/3至1倍的人,按照这个标准,2018年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为63179美元,那么对应的中产阶级家庭年收入至少要达到41700美元~63179美元之间(相当于人民币290660元到440376元之间),我认为这个标准更贴近中产阶级的标准。

因此按照中产阶级的定义,我认为一个人真正的要达到中产阶级的标准相对来说门槛还是比较高的,对于中国居民来说,我认为至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才符合增长阶级的标准。

第一、主要通过工资以及薪金获取收入来源,一线城市月薪至少达到1万以上,二线城市至少达到8000以上,三线城市至少达到6000以上,四线及以下城市至少达到5000以上。

第二、名下有80平米以上的房产,可以有房贷。

第三、名下有15万以上的车,可以有贷款。

第四、除了日常的生活必需品消费之外,还有一些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比如文化,娱乐,旅游等等。

参考以上4点标准,我认为目前我国真正的中产阶级最多有3亿左右,当然未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升,我国的中产阶级规模会不断扩大,未来5~10年,我国中产阶级有可能会达到5-8亿人。


贷款教授


中产阶级,是指人们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但不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的阶级;由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且大部分人的财富是以家庭为单元拥有的,所以中产阶级主要由“中产家庭”组成。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新中产阶级是指以30岁到40岁左右的人为基础的一个强大族群。物质的丰富让他们内心深处有强烈的安全感,同时,良好的教育也让他们保持工作上的强烈进取心。


中国还是而且仍将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阶段,目前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产阶级算是在中国出现的一个全新而又模糊的阶层。

而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工作属性下,中国中产阶级在收入上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要求。


地域辽阔,城市区别大

中国从北上广深超一线城市,到成都、武汉、南京、杭州等一线城市,再到厦门、青岛、东莞等二线城市,每个地区的房价水平和物价水平,都有很大差距。

所以,单纯从月薪出发无法定义中产阶级。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恩格尔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2013年笔者所在的潍坊按经济总量来算,算是二线三线之间摇摆的城市。

房价水平,处于山东省最低点,均价3500元/平。

地处平原地区,又有寿光一个全国知名的蔬菜基地,再加上发达的畜类禽类养殖业,再加持便利的铁路、高速公路交通,物价水平低到“令人发指”。

当时接待从北京出差而来的同事,粗略算来,用6000元月薪可以等同于对方20000元的月薪。

这就是地区差距。


所以,月薪多少算中产,首先要看你在哪儿了。

北京,月薪5万;青岛月薪3万;潍坊可能月薪2万就够了。

你在哪儿呢?


你在从事工作有多大的持续性

能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滑的职业在当前社会占比本就不大,而有提升的就更少了。

比如部分工程师和高级公务员,都是属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有提升的。


但是我们能听到的更多的是,35岁的“中年危机”。

很大一部分人,在35岁之后回遇到自己的职场半坡。

比如中年的程序员,脑力和精力必然不如一个年轻他十岁的年轻人,更不用说人力成本的性价比。工资收入的连续十年的增长和精力的下降,自然把他送到了一个危险的职场边缘。

比如中年管理者,很多中年管理者都是从一线做起来的,但时间越长,离一线越远。当远离一线十年,而你的一线又变成了差你十几岁人的时候,自然就慢慢的跨不过去了代沟,失去的团队的统治了,而中生代显然就成了你的替代品。

比如在一线的销售人员。都说销售岗位是最容易改变人生的岗位之一。但上升的道路总是窄的。十年后,变成超级销售,或者管理者的总是少数。慢慢的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职场之谜:消失的中年人。

比如……………………


在这种背景下,即使是高薪。

高薪是一时的,并不是稳定的。

接下来这个概念就扎心了,伪中产。

三十岁月薪三万,在二线城市按揭了一百八十平的大房子,按揭了五十万的豪车,喜提二胎并就读于私立学校……

直到一天,失业了。

一朝一夕间,从中产,到破产。


所以,中产阶级不仅讲月薪,更要讲稳定性。

飞的高不算赢,平安着陆才是胜利。


加油吧!中年!加油吧!中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