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角度看,缺愛的人都有哪些表現?

長輩囤積物品,是一種強迫行為,確實可能是缺愛的一種表現。

那麼,明明缺的是愛,為什麼要選擇囤積物品呢?這種看似不太合理的行為,主要出於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點:人的基本需求既包括了物質需求,也包括了社會需求,即建立和維持有意義的社會關係。缺愛的人往往在社會需求方面無法得到滿足,因此有些人會把物品進行擬人化,通過囤積的方式構建假想的“社會關係網”,彌補現實中缺失的社會聯繫。

第二點:物品不同於情感,是切實可見的,所以物品的囤積可以讓缺愛的人感受到“踏實”的安全感,填補心中的空缺。

第三點:很多人感到缺愛是因為成長過程中沒有和父母建立良性的依戀關係,這種關係的缺失可以通過囤積物品、和物品建立緊密依戀關係得到彌補。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囤積者無法做到斷舍離,即使是那些看似毫無用處的物品也不願意扔掉,因為已經產生了感情。


除了題主說的囤積行為外,我還觀察到這4種缺愛的細節,在此和大家分享討論。

1. 缺愛的人更有可能產生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缺愛的人,尤其是成長過程中缺乏母愛的人,更容易發展出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甚至演變成厭食、暴食等進食障礙。在“The Hungry Self”一書中,作者Kim Chernin提到,在多數家庭中都是母親負責給孩子準備一日三餐,因此母親對孩子的態度——漠不關心或過度控制——都會被孩子直接和食物聯繫起來。對孩子來說,母親的態度顯然無法控制,但食物是可控因素,通過過多或過少攝入食物,孩子潛意識認為自己能夠主觀的改變和母親的關係。久而久之,不良的飲食習慣會愈演愈烈,且伴隨孩子成長進入成年。

作為一個從小在母親的暴力和父親的漠視中長大的女性,Geneen Roth在“When Food is Love”一書中解釋說,異常的飲食行為對於缺愛的人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手段,當他們意識到自己無法掌控和父母的關係時,惡性地控制食物的攝入量能夠給他們帶來一種主導權和控制感

,一種“生活仍在我掌控之下”的假象。

從心理學角度看,缺愛的人都有哪些表現?

2. 缺愛的人更容易建立不安全型依戀關係(Insecure Attachment)

人對於親密關係的認知有很大程度是在童年和父母的互動關係中習得的。在父母適當的關愛下成長的人會發展出安全型依戀關係,在他們的認知中親密關係是穩定且值得依靠的,父母被孩子當作安全堡壘,是孩子日後探索世界、探索多種社會關係的穩定支柱。缺愛的孩子無法從父母那裡得到穩定的情感依靠,從而發展出兩種不安全型依戀關係:

第一種叫做迴避型依戀(Avoidant Attachment),這類人的父母多是“甩手掌櫃”,對孩子的需求不聞不問,十分排斥孩子的哭喊,巴不得他們一出生就學會獨立。這類孩子在和父母的相處中意識到,親密關係是不可靠的,在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以外沒有值得依靠的人。成年後,因為童年缺少父母的情感呼應,他們對於情感的表達極其剋制。在任何關係中,他們都有意維持距離,小心翼翼地生怕關係變得過於親密。就算處在一段親密關係中,他們也很難毫無保留地展現自己。一旦關係中出現了爭執、衝突,他們的第一個應對方法就是

逃避,而不是共同探討解決方案。

另一種叫做焦慮型依附(Anxious Attachment),這類人的父母可以用“陰情不變”來形容,有時他們彷彿是最盡職的父母,對孩子的任何需求都能快速回應,是最溫暖的港灣;但有時他們像變了個人,對孩子愛理不理,任憑孩子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都充耳不聞。父母的時晴時雨會讓孩子對親密關係充滿不安全感和焦慮,這種焦慮伴隨他們成年,導致他們不斷在親密關係中尋求對方的肯定,只有對方的認同才能讓自己感到有價值。他們害怕被拒絕或拋棄,因此常常會過度依賴於另一方,成為關係中的“黏人精”。他們對另一方的反應十分敏感,只要感覺對方對自己的需求有一點點的疏忽或不上心,他們就會產生焦慮甚至憤怒的情緒。

由於缺愛而導致的這兩種不安全型依戀關係會伴隨一個人從童年到成年,對親情、友情、愛情等親密關係產生負面的影響。

3. 缺愛的人會比常人有更低的情緒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

在不安全型依戀關係中成長的孩子不是缺少了父母及時的情感呼應,就是被父母灌輸了不恰當的情感呼應方式(如斥責、羞辱),因此他們的情緒智力發展會受到影響。情緒智力可以分為三個方面:感知能力,即對於情緒、情感的察覺和解讀;運用能力,即在人際交往和思考問題時恰當地表達情緒管理能力,即控制自己的情緒,且必要時通過鼓勵打氣等方式調節身邊人的情緒

缺愛的人在成長過程中缺乏恰當的情感示範,當他們的情感需求遲遲得不到回應時,他們自然無法學會如何處理自己的情感,更別提感知他人的情緒了。情緒管理方面,他們很容易被負面情緒擊垮,突然的情感爆發是常見的現象,面對喜悅等積極情緒他們也很難完全沉浸其中。與人相處方面,他們缺乏共情能力,很難做到換位思考,因此無法成為好的聆聽者。

4. 缺愛的人更有可能進入一段惡性的親密關係

每個人都習慣待在熟悉的舒適圈裡,不願意嘗試或適應新的場景,缺愛的人也不例外。他們熟悉了從小到大這種缺乏關愛的親密關係模式,因此當他們還沒意識到問題時,在尋找朋友或伴侶的過程中也會以曾經的不良關係為參照,下意識地尋找自己熟悉的“缺愛型”相處模式,直到在這一段親密關係中受傷後,才開始意識到問題的根源。

如果你發現自己符合上述的幾個特徵,那麼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你填補缺愛的空洞呢?

1. 避免否認(denial)和合理化(rationalization)這兩種錯誤的防禦機制

面對缺愛帶來的傷痛,很多人潛意識會有兩種防禦機制,第一種是否認,即把痛苦的經歷統統否認,假裝沒有發生過。另一種是合理化,即把負面的經歷曲解成合理的、對自己有益的正面經歷,比如把父母對自己的漠視合理化成父母讓自己學會獨立的一種教育方式。

為了避免陷入錯誤的防禦機制,你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自我覺察,有意識地分析自己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識別出有問題的行為和防禦機制。回顧過去的經歷,也可以把自己的經歷分享給朋友,讓他人幫助你一起分析,直面問題。

2. 尋找、建立安全型依戀

儘管依戀模式很大程度是由童年經歷決定的,但千萬別放棄,因為有心理學研究指出了一種改變依戀關係的方法,叫做“後天習得型依戀”(earned security)。

首先,不要對自己或父母過多地責備,也不要試圖把不好的記憶全都“封印”在腦海深處,而是試著和過去的不愉快做一個和解,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把那些缺愛的、被忽視的、被不斷訓斥的日子重新走一遍,把它們轉化為連貫的敘述(coherent narrative),從而更好地認識到過去的經歷對現在所產生的影響。

其次,不要侷限你所接觸的人群,抱著開放的心態和社會各類人接觸(老師、同事、領導、同學、鄰居、戀人等等),建立新的、更健康的社會關係。在擺脫了過去的負面經歷對你的干擾後,你就可以張開雙臂擁抱人生了,開始一段新的戀情,或是發展一段新的友情……在對親密關係有正確認知的基礎上建立一段新的、良性的關係,你自然就會慢慢感受到愛。

3. 仁愛冥想法(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

和正念冥想法有所不同,仁愛冥想法的核心在於傳遞祝福給其他人。簡單來說,仁愛冥想的方法是:閉眼靜坐,想3到4個你對自己的祝福和希望,比如“祝我身體健康”、“祝我每天都開心”;其次,想一個你想感謝的人,把對自己的祝福轉化成對他/她的祝福並且大聲說出來,比如“祝她身體健康”、“祝他每天都開心”;接下來,想一個你討厭的人,用同樣的方式把祝福傳遞給這個人(是的,你沒看錯);最後,也是最難的,

想一個你既不感謝也不討厭的人,重複剛才的祝福。

仁愛冥想法的原理其實很簡單:研究顯示,傳遞祝福不僅能給自己帶來正能量,還能增加我們對於積極情緒的體驗感、對抑鬱情緒的抗壓性和對生活的滿足感。同時,“傳遞祝福”這個動作本身會產生一種社會聯結感,讓我們感到和他人有更緊密的連接,減少孤獨感。

祝你我都能被愛包圍。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