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民间借贷和诈骗?公安局怎么认定为诈骗可以立案?

阿逗127


一、诈骗的行为构成中,必须包含嫌疑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骗的手段,让受害人因为被骗,受到损失,这四个构成要件。而常规的民间借贷中借款人一般不具备非法占有为目的。

二、诈骗罪的立案,一般要求嫌疑人具备上述的四个构成要件,同时必须诈骗金额达到6000元,通过网络实施诈骗的要达到3000元。


江苏程律师


第一个问题

1.民间借贷之所以被和诈骗区分开,最大的差别就是在借款之时,借款人有没有对所借款项具备非法占有的目的:

我们所谓的民间借贷,属于民事领域之间平等主体的借贷关系,一般指的是双方当事人约定一方将一定种类和数额的货币所有权移转给他方,他方于一定期限内返还同种类同数额货币的合同。借款人在借款时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之所以不还钱,往往是因为在借款之后自身经济状况紧张或者出现其他状况导致不想还钱或者还不了钱。

反观诈骗,指的是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办法,骗取受害者交出财物并据为己有的行为。必须要求行为人在向出借人借钱的时候就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种目的通常以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比如说借钱是为了做生意,结果是拿去赌博和吸毒,或者借了钱后就跑路等等。

2.民间借贷是民事行为,而诈骗,轻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重者构成诈骗罪,承担刑事责任

第二个问题

诈骗罪是公诉犯罪,在向公安机关报警之后,公安机关会按照一定的标准立案,该标准为:

1.有犯罪事实存在。

2.该犯罪事实依法需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有犯罪事实,但法律规定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能立案。

也就是说,必须拿着自己初步受骗的证据去报案才可以,空口无凭不会立案。诈骗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标准一般是3000元(全国部分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

希望对你有帮助,欢迎评论加关注!!


廌法驿站


民间借贷是大批量的以某种诱饵以利息为名向周边人借款,而诈骗就直接骗钱后失踪,不管是民间借贷还是诈骗犯罪,都远离



杭州海潮雅苑业主孙亮


诈骗是只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以骗取财产为目的的。民间借贷是正常的民事法律关系,不能混同。当然,实践中,有以民间借贷为名,行诈骗之实的。这个区别应该是很明显的。


李小平大律师


借贷是你明知道要还很多利息,还是要去借,不存在欺诈行为,而诈骗,是他人用欺骗的手段获取利益,而你是不知情的。


马俊哲律师


借贷发生在熟人之间,有客观事实依据,有偿还依据,但因某些原因暂时还不上,仅是民间借贷!诈骗是虚构事实,不一定认识,据为己有为目的。


陇西生活向导


首先你要知道对方是否有还款能力,其次他是否是通过正当途径借款。如果最起码这两个都不是那么应该属于诈骗


一只小山木


诈骗在金融合同一般出现的形式就是套路贷,如果你发现了自己被套路建议第一收集证据,第二马上报警,谢谢,明天会更好


跑步去爬山


主观上看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客观上看是否采取了欺骗或隐瞒事实的手段。


江苏陈磊律师


区分民间借贷和诈骗最大的点就在于主观意图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简单的说就是在借款的当时是否有后期归还的意思。

民间借贷是民间一种常见的民间资金融通行为,行为人在借款时是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并且有到期予以归还的意思;而诈骗是为了将他人财物占为已有,采取虚构事实、隐匿真相等行为去骗取相对人的财物,并不具有归还的意思。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11年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根据以上两条的规定,可以看出:一般诈骗数额达到3000元,就可以达到犯罪的立案标准了;但特别地区有地方标准的按地方标准起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