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群众不信任专家,都因专家自己“作”

近期,在B站进行的一场直播讲座中,讲到数据采集、处理和报道“科学研究”的灰色地带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特别指明了“浮夸”。

“为了强调论文的重要性、强化它的影响,(有些人)就夸大、不实地报道自己(的成果)。”

这场讲座的主题为 “科研诚信与科研创新”,直播全长近3个小时。

中科院院士:群众不信任专家,都因专家自己“作”

什么是科研不诚信?

蒲慕明指出:理论上在提议和执行科研项目、报道或评审科研成果时,有伪造、不忠实和剽窃行为,即为科研不端行为。其中,“不忠实”指的是操纵科研材料、仪器或实验程序,以及改变、省略数据或结果,使得科研结果不能准确地表达在科研记录里。

实践中,除了以上能被明确界定的科研不端行为外,还存在各种在灰色地带的科研不端行为。比如夸大自己的研究成果就是其中一种。这个夸大包括论文中的夸大,也包括媒体报道的夸大。蒲慕明说:“我们常常看到,文章只要是国内外高档期刊出来的,就都说是重大突破,这是不好的。”

其实媒体报道的夸大我们广大群众已经在疫情中有所见识。

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抗疫“英雄”药物双黄连。

1月31日新华视点报道,科研人员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人民日报等众媒体立即转发报道,一时间万人空巷,双黄连一抢而空。

中科院院士:群众不信任专家,都因专家自己“作”

那么实际上呢?详读报道才知道:双黄连是在体外细胞液里对病毒有初步抑制。

这就是蒲院士说的夸大研究结果的典型体现。

体外细胞试验发现某药物对病毒有初步抑制只是能证明该药物可以用于治疗抗病毒的万里长征第一步,后续还要漫长的升级打怪突破重围最后才能用上临床,而这期间,无数药物都陆续战败,最后只有1-2种药物能赢得胜利。

中科院院士:群众不信任专家,都因专家自己“作”

而如果仅仅针对体外细胞试验,可能你加点糖进去也对病毒有初步抑制作用。

“明明心里知道没那么重要,为了强化论文的重要性,就进行夸大、不实报道。对这种行为,我们的社会文化是容忍的、媒体是容忍的,同行看到这种不实的报道,时间久了,对这个科学家是有评价的。” 蒲慕明说。

“不断有媒体报道癌症的重大突破,但怎么到现在癌症还没有解决?”“媒体会为了吸引人眼球,但科学素质很重要,很多工作人员不能真正理解科研内容。科学家夸大,他就借着这个夸大继续作报道,没有独立性的判断。”

某些科研人员,利用科研和非科研群众之间的壁垒,刻意营造“重大突破”的气氛,各媒体也出于“抓眼球“的驱动力,不加验证,只求快速发文形成热点,这无异于饮鸠止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狼来了的次数多了,公信力只会一日不如一日,群众也就自然不信任专家了。

此次双黄连事件,毁损的是专家的公信力,耽误的是群众的时间以及信任,丰盈的是厂家及利益相关者的钱包,提升的是聚众抢购增加的新冠病毒暴露风险。

2月12日,新浪新闻报道:江苏一新冠肺炎患者自行服用双黄连 症状加重入院。

中科院院士:群众不信任专家,都因专家自己“作”

这,或许是这起双黄连事件的最佳注解。

蒲院士整场直播持续近3小时,在线观看人数达19万。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学子纷纷在直播弹幕中打卡。

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科研人员已经相关学生,苦学术夸大不正之风久矣。

那么,目前有出台相应的应对措施吗?

蒲慕明说:我国科研规范和不端行为的定义和惩戒条例基本完善,但欠缺的是对惩戒条例执行的监管机制和明确的责任主体。所以,有时不端行为发生之后,仍然会不了了之,因为管理机构定下的条例无法真正实行。

其次是科研人员本身的素养和学术共同体的问题。“科研人员缺乏基本诚信自律,对科研不端行为、尤其是灰色地带行为缺乏认识。”蒲慕明指出。

具体到科研单位来说,学术不端的举报通道、处理过程应该明确,对举报人的保护应该到位,并要保证调查委员会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学术不端问题暴露后,科研单位应该有补救措施。

中科院院士:群众不信任专家,都因专家自己“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