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熔断前所未有,细数美股经历的历次股灾

网易财经 王冠苏

炒美股的巴菲特说 “活久见”,并没有错,之前他这辈子,事实上只经历过一次熔断,还没有A股股民的承受经验丰富。

熔断,是个技术活。回顾100年以来的经济危机,熔断的始作俑者美国,之前仅且仅只发生过一次。

而本轮2020年的美股四次熔断,从大的批次上说,是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二次发生,世界历史上的第三次。

美股四次熔断亮瞎眼球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人类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从来没有从历史中得到过教训。

2020年本该是个浪漫的年份,但随着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注定2020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除了疫情在全球不断升级和油价闪崩,全球股市也陷入风暴之中。尤其是美股,在10个交易日内经历了4次熔断。

3月9日,美股开盘暴跌,标普500开盘跌7%触发熔断机制,暂停交易15分钟。道指跌幅达到7.29%,引发全球股市巨震。

3月12日,道琼斯指数开盘下跌7.35%,直接跌穿22000点;盘中标普500指数跌幅扩大至7%,触发一周内第二次熔断!

3月16日,美股开盘即再次熔断,截至当地收盘,道指下跌2997.10点,跌幅12.93%,创下史上单日下跌点数纪录;纳指跌970.28点,跌幅12.32%;标普500指数跌324.89点,跌幅11.98%。

3月18日,美股早盘大幅低开,当天下午,标普500指数暴跌7.01%。触发熔断机制,市场暂停交易15分钟。这也是十天来美股第四次熔断。道指也跌破20000点。

四次熔断前所未有,细数美股经历的历次股灾

有统计数据表明:标普500在过去7个交易日中日平均跌幅高达7.7%,为大萧条以来的首次。

对比历次的经济危机,美股前所未有的四次熔断背后,意味着美国市场史诗级的泡沫正在被戳破。

1929年经济大萧条

回顾20世纪,说到全球经济的大事件,不得不提1929年席卷各国的经济大萧条。

1929年的经济危机爆发之前,美国经济是一片繁荣景象。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借助宽松的生产信贷政策,美国生产能力迅速扩张。1921年至1929年期间,美国经济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从1921年第二季度的686.5亿美元增长至1929年第三季度的1067.2亿美元 增幅55.66%。同期美国制造业生产指数 从67点上涨至119点,涨幅77.61%。

四次熔断前所未有,细数美股经历的历次股灾

美国名义国民生产总值(1920-1939年)

美国经济1920年代的持续繁荣带动资本市场的投资热潮。1921年8月至1929年9月间,标普指数从54.8点上涨至237.8点,涨幅近3.4倍。同期道琼斯工业指数从85.25点上涨至362.35点,涨幅近3.25倍。

四次熔断前所未有,细数美股经历的历次股灾

标准普尔公司所有普通股价格指数(1920-1939年)

1926年8月到1929年9月,股市走势逐步背离实体经济。在生产能力迅速扩张的同时,消费需求能力并没有跟上,这种扩张远远超过了消费需求能力。这样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其庞大的生产能力找不到消费者。1929年10月24日股指大幅跳水,29日再次暴跌。从1929年9月到1932年6月,标普指数从237.8点下跌至35.9点,跌幅84.9%。道琼斯指数从81.17点下跌至42.84点,跌幅88.67%。最终银行亏损以及大规模的银行倒闭,金融危机发生,股价大跌,美国的失业人口与大幅增加。从1929年第四季到1933年第一季,连续出现了14个季度的经济负增长,累计负增长为-68.56%。

四次熔断前所未有,细数美股经历的历次股灾

1929大崩盘全景照

1929年的经济危机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其他工业化国家。世界国际贸易从1929年的686亿美元下降到1930年的556亿美元、1931年的397亿美元、1932年的269亿美元和1933年的242亿美元。

1933年美国采取了罗斯福新政,通过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等措施,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力图消除生产过剩,复兴工业。尽管这些措施对经济危机有一定程度上的缓和,但距离爆发已经5年的时间,美国经济仍然复苏乏力,一直到第二次大战爆发以后的1941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才超过危机前的1929年。

熔断机制的推出:1987年美国“黑色星期一”

最近最火热的经济术语之一,就是熔断机制,而熔断机制这个概念正是起源于1987年的美国“黑色星期一”

四次熔断前所未有,细数美股经历的历次股灾

1987年初,美股先迎来了开门红,到当年夏天快结束的时候,道琼斯指数蹿升了近44%。

1987年10月19日,美国纽约股票市场爆发了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盘事件,道琼斯工业指数日内跌幅达22.6%,5000亿美元蒸发,但由于没有熔断机制和涨跌幅限制,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这一天也被美国金融界称为“黑色星期一”。这场股市下跌也波及到了世界,日经指数下跌202.32点,收于9097.56点,跌幅为2.18%。

1988年10月19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与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了纽约股票交易所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熔断机制。所谓熔断机制,也叫自动停盘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当股市跌到一定幅度之后,市场自动停止交易一段时间,可能是几分钟,也可能是全天交易就此终止。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防范恐慌情绪进一步扩散,给市场带来更大的冲击。

从熔断机制的推出,到应用,中间间隔了近10年。

首次熔断: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瞬间惊魂

历史上,在本月之前真正触发熔断仅有一次,是在23年前:1997年10月27日,道琼斯工业指数暴跌7.18%,收于7161.15点。中间触发了一次熔断。不过,第二天道琼斯工业指数大幅反弹337.17点,涨幅4.71%,收于7498.32点。

在20世纪80年代,东南亚各国凭借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大量资本投资亚洲新兴经济体,同时各国纷纷推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吸引国外投资。80年代后期,亚洲各经济体泡沫化严重,过度依赖出口,经济主要依赖资本的积累和密集的劳动力投入,缺乏真正的知识进步和技术创新,也缺乏有效的制度支持。

1995年,“新经济”时代来临,美国经济复苏,美元开始升值。由于东南亚经济体大多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货币间接或直接与美元挂钩,美元的升值带动了与美元挂钩的东南亚各国货币一起升值,严重降低了东南亚各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泰国出口从1995年的22.5%直降到1996年的3%,泰国房地产泡沫开始破裂,银行坏账大量增加,出口增长率大幅降低,收支失衡。 由于泰铢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且泰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较高,在外汇储备大量流失后,被迫一再扩大汇率波动幅度。

四次熔断前所未有,细数美股经历的历次股灾

1997年7月2日,由于一些个体大量抛售本币,抢购外汇,泰国政府宣布泰铢汇率自由浮动,实际上就是允许贬值,当天泰铢马上大跌17%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不久,这场风暴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冲击亚洲各国外贸企业,造成亚洲许多大型企业的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经济萧条。

对于中国来说,政府没有实行资本放开政策,从根本上阻断了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流动性。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机构对泰国、印尼等国的信贷援助,支持东南亚国家经济脱困,作出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在国内,中国采取扩大内需政策,房地产和汽车等产业在此时开始发展壮大。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国在经济危机中的损失。

但对于美国来说,金融风暴的溢出效应传至美股市场前长达数月,美股指数受到影响大跌。7月,标普500指数上涨了7%,但接下来几个月在900-970区间震荡,而到了10月27日,当日暴跌了6.9%美股发生了历史上第一次熔断,处于东亚金融危机漩涡中心的港指数在下跌了6%。

这次熔断,算是一次瞬间的惊魂。之后,就没有了。

2008环球金融危机

今年以前,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经济危机就是2008年的环球经济危机。在美国历史上,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输给1929年大萧条

2000年网络泡沫和911事件后,美联储采用低利率政策刺激美国经济发展。2001年至2003年间连续13次降息,使美国房地产市场需求迅速扩大,次级贷款也迅速发展不具备还款能力的贷款人也获得了购房贷款。与此同时由于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美联储为防止通货膨胀,2004年6月起又有连续17次的降息,不断提高利率,次级贷款人无力偿还房贷,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使金融机构面临资金短缺.引发次贷危机。次贷危机使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购买的各种次级房贷衍生品大幅缩水,投资公司因资不抵债而破产,次贷危机演化为金融危机。

2008年金融危机的最“高潮”当然要数雷曼兄弟的倒闭。雷曼兄弟是一家具有160年历史的金融机构,2008年,这家投行的股价从高位已经下跌了80%。9月14日星期日雷曼兄弟在美国联准会拒绝提供资金支持援助后提出破产申请,而在同一天美林证券宣布被美国银行收购。最终雷曼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金融企业倒闭事件,倒闭时持有的资产超过6000亿美元。

四次熔断前所未有,细数美股经历的历次股灾

2008年的10月,股票加速下跌,标普500从10月1日到10月10日下跌了22%,没有一天出现上涨。其中10月9日出现了放量暴跌。

四次熔断前所未有,细数美股经历的历次股灾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和金融市场联系更加密切,尤其是在1997年之后,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全球金融资本的总部,通过美元这个国际货币体系的硬通货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组织等国际金融组织将全世界金融体系联系在一起,使得在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很快便波及到其它国家。欧洲也尤为严重,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欧元区国家出现主权债务危机,国家资不抵债。不管是金融行业,还是实体产业都难以正常运转,失业率高涨,社会保障大幅下降。还有一个典型的事件是冰岛濒临破产,2008年GDP不足194亿美元的冰岛负债超过1383亿美元,冰岛银行向海外发放大量贷款,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四大银行资不抵债,冰岛也濒临破产。

2009年2月美国通过一项总额高达8190亿美元的拯救美国经济的新经济刺激方案,这是美国自“大萧条”以来规模最为庞大的刺激方案。随着美国经济刺激方案的实施,以及欧洲央行,日本央行,英央行,瑞士银行等向金融系统大量注资并实施降息策略,世界经济危机逐渐趋于缓和。

尽管2008年美国的危机极大,但是美股市场并没有发生真正的熔断。因此,近期美股发生的四次熔断,事实上市美国历史上的第二、三、四、五次熔断。

近期前所未有的四次频繁熔断背后,意味着美股市场史诗级的泡沫正在被戳破。


延伸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