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醫生七年級女兒的日記:我們在青島盼你歸來


援鄂醫生七年級女兒的日記:我們在青島盼你歸來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重症病房,是疫情中最危急的地方、是最艱苦的戰場,青島第63中學 七年級4班崔君琳的爸爸正在這裡奮戰……2020年02月09日,星期日,在爸爸加入援鄂醫療隊,飛往武漢的那一天,崔君琳寫下了一篇日記——

爸爸的出征——最美逆行

青島第63中學 七年級4班

崔君琳

“咚咚咚……”,半夜的敲門聲好似奇怪!是誰?

此時的我和弟弟剛要準備睡覺,晚上我們一起吃了爸爸上夜班之前精心給我們做的可口的鯧魚,還有元宵,因為昨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那是中國所有家庭團圓聚會的日子。我還對弟弟說:“如果爸爸也在家的話,也可以和我們一起吃團團圓圓的湯圓,那該多好啊!”可我的爸爸是個“超級忙”。他是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的急診科主治醫師,他的工作就是和死神競爭,他曾經把很多人從死亡線上拯救回來,現在和未來他也會一直這麼幹下去。

此刻門開了,竟然是正上夜班的爸爸回家了,這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剛剛收到醫院總部的通知,天一亮我們要出發集合去武漢,簡單準備一下吧。”爸爸說得那麼平靜,但這平靜的話語在我耳邊像是響起了一聲炸雷,我的心嗖的揪了起來。

是的,我早就知道爸爸已經準備好戰鬥了!當醫院有意向要成立“援鄂醫療隊”時,爸爸就是第一時間報了名。雖然我早就知道這一點,可這一刻這麼快的到來時,我還是呆住了。

我無助的轉臉望向媽媽,媽媽的嘴緊緊的抿了起來,一瞬間,又很快擠出了暖暖的微笑:“好的,我馬上做準備”。媽媽的眼神那麼堅定,我甚至懷疑之前那一刻是不是我看錯了。我的爸爸依舊是那麼從容,彷彿去疫區戰鬥就像是去公園散步、去超市買菜那麼輕鬆淡然、那麼不值一提。

但是,我知道爸爸是在“硬撐”。他怕我們擔心他,而故作鎮定。他的內心是矛盾的:一邊是對我們的愛,一邊是對醫生職責的愛;可他的內心又是堅定的:“不負青醫附院,不負黨和這個國家”。爸爸,他是早已準備好了這一刻的到來。


看著輕鬆的爸爸和忙碌的媽媽,我的思緒飛回到了一週前的2月2日,那天媽媽告訴我:“爸爸很快要去武漢了,因為武漢那邊正流行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那裡有很多病人,正需要很多白衣天使去給他們治療。”想著想著,我的眼淚不知道怎麼的就流了下來。我是醫生的女兒,我知道媽媽這句話意味著什麼。

早上五點,稍稍眯一眼的爸爸起床吃了媽媽給煮的餃子,就和劉叔叔一起出發到醫院集合。醫院後勤更是忙了一晚上,他們給出徵的勇士們精心準備了急需用品。上午十一點,中國東方航空承載著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132名)和青島市醫療隊(132名)的264名勇士們逆行直飛武漢。隨著爸爸飛走的,還有奶奶、媽媽、我和弟弟的心。

後來,我知道爸爸去的地方是湖北省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重症病房,是最危急的地方、是最艱苦的戰場,爸爸的每個班都要上15-16個小時……我不敢想爸爸每天都經歷了什麼、都怎樣度過!因為我心疼。我為爸爸擔憂,也為有這樣的爸爸而驕傲!


援鄂醫生七年級女兒的日記:我們在青島盼你歸來


援鄂醫生七年級女兒的日記:我們在青島盼你歸來


我很喜歡元宵夜的月光,好似銀波灑向大地,使黑暗不再可怕。武漢!我的爸爸就是一抹月光,他能照亮武漢的黑夜,帶你們走向陽光;你們也要保證,讓他平安回來!我和八十多歲的奶奶、弟弟還有媽媽在等他。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爸爸,我們在青島盼你歸來!


援鄂醫生七年級女兒的日記:我們在青島盼你歸來


援鄂醫生七年級女兒的日記:我們在青島盼你歸來


【注】截至3月9日9時,青大附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所在的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重症病區,累計救治患者85人,其中重症71人,危重症14人,治癒出院44人,累計開展核酸檢測213人次;病區內1例危重型氣管插管患者已拔管好轉擬近期出院,1例高齡危重型患者繼續應用有創呼吸機;氣管插管小隊已累計氣管插管45人次;醫療隊132名醫護人員身體健康、零感染!


援鄂醫生七年級女兒的日記:我們在青島盼你歸來


援鄂醫生七年級女兒的日記:我們在青島盼你歸來


如今,崔爸爸依然在同濟光谷重症病房奮戰,期待抗疫勝利,他們一家能夠儘快團聚!也希望全國各地的援鄂戰士平平安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