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長壽區 :社會組織多點發力戰疫情促脫貧謀振興

聚社會合力 成共治格局

重慶長壽 社會組織多點發力戰疫情促脫貧謀振興

重慶市長壽區 :社會組織多點發力戰疫情促脫貧謀振興

社工組織在重陽節與農村貧困老人談心

重慶市長壽區 :社會組織多點發力戰疫情促脫貧謀振興

長壽區愛心幫扶協會組織理髮師志願者為一線防疫人員免費理髮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必須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近年來,重慶市長壽區民政部門不斷優化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服務,強化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推進社會組織綜合監管。蓬勃發展的社會組織,成為當下活躍在長壽脫貧攻堅和防疫一線的重要有生力量。

防疫一線展風采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連日來,長壽區愛心幫扶協會積極開展以“抗擊疫情,你我同行”為主題的疫情幫扶活動,為一線防疫戰士加油,為共抗疫情出力。

2月22日,該協會組織4名理髮師來到新市街道,為戰鬥在防疫一線的社區工作人員、醫護人員、民警、志願者共81人,開展了歷時7個半小時的義務理髮活動,讓他們以嶄新的精神面貌,繼續投入防疫工作中。此外,該協會還積極發動會員捐款捐物奉獻愛心,累計募集捐款1.2萬元、物資折價3.3萬元,捐贈給相關機構用於防疫工作。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疫情期間,長壽區老年書畫研究會號召全體會員積極用筆墨當武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短時間內會員們創作了一批有深度、有溫度、有鮮度的詩詞、書畫、音樂、散文等文藝作品。

長壽區攝影家協會積極參與疫情防控,攝影家們用鏡頭定格感動,用相機捕捉行動,用影像傳播正能量,第一時間創作出大量優秀攝影作品,發表在人民日報、重慶日報、重慶攝影家協會等媒體上,引發社會強烈反響。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長壽區各類社會組織堅決服從黨委、政府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擔當作為、行動迅速、凝智聚力、發揮優勢、籌資捐款、履行責任、助推復工,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獻策獻力。

截至目前,全區共有91家社會組織參與疫情防控,行業協會商會等各類社會組織動員引導600餘家單位會員、3000餘名個人會員,投入人力6000餘人次,參與疫情公益防控累計支出超過3000萬元,創作防疫文藝作品93件,支持幫助19個社區,10萬餘名群眾做好防疫宣傳、消毒、排查等工作。

脫貧攻堅獻力量

廣大社會組織不僅在防疫一線展現自己的風采,也是脫貧攻堅中重要的有生力量。

1月13日,長壽區保險行業協會聯合區財政局、區民政局到萬順鎮開展第十四屆保險宣傳週暨愛心公益慰問活動。22家保險企業員工向群眾普及保險知識,增強群眾保險意識,看望慰問當地孤寡老人、留守兒童、貧困學生、特殊家庭和殘疾人。

類似活動不勝枚舉。去年以來,長壽區保險行業協會積極響應區民政局、扶貧辦號召,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充分發揮會員單位優勢,積極開展扶貧活動,累計公益扶貧支出22萬元,為助力長壽區脫貧攻堅貢獻了應有力量。

行業協會的踴躍參與,離不開主管部門的引導動員。脫貧攻堅戰打響後,長壽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相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引導全區社會組織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出臺《長壽區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實施方案》,印發了《關於社會組織結對幫扶脫貧村的通知》,引導社會組織與貧困村結對開展幫扶。長壽區商業聯合會、長壽區愛心幫扶協會等40個社會組織,與全區10個貧困村分別結對幫扶,實現了每個脫貧村至少有3-5個社會組織進行結對幫扶。

長壽區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募集扶貧資源、運行扶貧項目等方面的優勢作用,開展了結對幫扶、產業扶貧、志願扶貧、智力扶貧、教育扶貧、捐助扶貧、音樂義演、大病救助精準扶貧、脫貧攻堅詩詞創作朗誦會等形式多樣的扶貧行動。去年以來,共有122餘家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扶貧公益支出160餘萬元,開展各類公益扶貧活動30餘場次,實施扶貧項目31個,惠及困難群眾6000餘人次。

社會工作大展拳腳 助力長壽鄉村振興

社會工作是民政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公眾對社會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多,為社會工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近年來,長壽區大力引進培育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農村社會組織,以社工室為平臺,以社工為橋樑,以社工項目為引擎,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培養村民自立自強、發展互助、民主議事意識,做好資源嫁接,助力鄉村振興。

在龍河鎮四坪村,村委會在社工資源鏈接的幫助下,與重慶品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手組建起重慶肆蘋實業有限公司和重慶肆蘋勞務合作社,解決村民勞動就業560人,其中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村就業48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5.6萬元,村民人均增收約3000元。

四坪村的振興是長壽區依託社工組織,堅持資源鏈接,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生動範例。全區探索鏈接社會資源組建村級集體公司,不斷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築巢引鳳,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解決農村空心化問題,圍繞生計發展、增加收入、盤活鄉村資源等方面,引導村民積極參與鄉村建設,增強村民群眾歸屬感。

社會工作的勃興,得益於人才的支撐。長壽堅持謀劃在先,健全組織培養社工人才。全區目前已建成鎮級服務中心19個、村(社區)社工服務室138個,發展本土社會工作服務機構8家、志願服務組織32支,社會工作人才3907人,持證專業社工人才334人。其中農村社會工作者900餘名。廣大長壽社工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村民摒棄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激發村民拼搏向上、積極作為的內生動力。

長壽充分發揮社工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優勢,協助社區搭建協商平臺,積極培育孵化基層社區組織,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以“美麗鄉村”建設為目標開展服務,通過“三社聯動”機制,採取創新性的“專業社工+社區工作者+志願者,村民委員會+社區社工室”治理模式,充分利用社工協同治理能力,結合村幹部的基層經驗,積極調動志願者廣泛參與,激發群眾性自治組織活力,將村(社區)、社工、社會組織的力量結合起來共同發揮作用,提升社區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

同時,以貧困人群、農村“三留守人員”和特殊困難群體為重點服務對象,深入開展關心關愛、政策宣講,為村民提供各類服務,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延伸基層民政工作“手臂”,增強民政服務可及性,幫助群眾樹立積極心態、修復社會功能、增強發展能力,不斷改善和提高服務對象的生活質量。

去年,長壽還投入800餘萬元購買社工服務項目助力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社會救助、養老服務等實務領域。著力搭建政府主導的社工項目管理平臺,建立區、街鎮、村居、社工機構四級聯動機制,形成區民政局統籌協調、鎮(街)日常監管、村(社區)負責承接、社工機構具體實施的四級聯動管理模式,完善從項目的設計、招標、實施和評估實行多方聯合的可協商、可督導、可監管的動態管理模式,確保結合項目實施地實際情況引入對口的專業社工人員開展社會工作服務。

文/彭光燦 李耀輝 劉欽 圖片/長壽區民政局提供

(稿件推薦/重慶市民政局慈善社工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