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会"离开"妈妈9次,一次比一次难舍,为人母方知母不易

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相聚、离别中度过,其中让人感触最深的,或许就是自己和孩子之间的"离别"。

开心果妈妈简单算了一下,对于健康成长的孩子来说,他们一共会有9次时间,来"离开"妈妈。对于孩子而言,这些离开是理所当然,自然长大的结果。但是对每一位妈妈来说,其实都挺难接受这样的离开,因为,舍不得。

孩子会"离开"妈妈9次,一次比一次难舍,为人母方知母不易

0岁:第一次离开,是分离

十月怀胎,宝宝待在妈妈温暖的腹中,和妈妈共用一体,吸取妈妈的营养。这十个月,宝宝所住的"房屋",是这一生最为昂贵的。

伴随着一阵哭啼声,宝宝来到这个世界,这是宝宝第一次离开妈妈,是身体与身体的分离。这一刻,妈妈是最为幸福的,家人也充满着欢声笑语。相信,这是最幸福的一场离开了。

孩子会

1岁:第二次离开,是脱离

宝宝逐渐长大,这一年的时间,学会了很多新技能,比如翻身、坐、爬行、站立等等。逐渐的,宝宝也要学会走路了,去探索这个世界,也尝试自己的"新技能"。

在这个过程中,宝宝挣脱妈妈的怀抱,开始蹒跚学步。逐渐的,宝宝会越走越远,妈妈跟在宝宝后面,需要加快步伐。

孩子会

4岁,第三次离开,是断离

4年的朝夕相处,终究,宝宝要开始尝试去适应新的世界,学习新的知识,要去上幼儿园。这一次的离开,是宝宝断离了妈妈一天24小时的保护。

妈妈笑着送宝宝离开,转身却泪流满面。

孩子会

7岁,第四次离开,是疏离

孩子逐渐长大,接受了很多新的知识,认知也在逐渐完善。他们忽然发现,自己曾以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妈妈,开始不理解自己了。孩子更喜欢和新的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妈妈不再是自己唯一信任的伙伴。

孩子在偷偷长大,思想在偷偷转变,母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将不再那么密切,逐渐的,母子二人,开始有疏离了。

孩子会

14岁,第五次离开,是逃离

为了孩子好,妈妈们总是苦口婆心,只是,此时的孩子已经身处青春期,开始变得叛逆。面对叛逆的孩子,妈妈们的情绪也难以平静,母子争执是常有的事情。

孩子不愿意面对唠叨、不理解自己的母亲,就会想各种办法去逃离。其实,这时候的妈妈,是伤心的吧!

孩子会

18岁,第六次离开,是飞离

十年寒窗苦读,孩子逐渐丰满,收到一纸通知书,这将成为孩子第一次远离父母、远离家的一个理由。

去到陌生城市的他们,就如出了笼子的鸟,飞一般的逃离。孩子可能要几个月,甚至半年才回家一次。每一次,妈妈都是满心欢喜的,准备好一桌孩子爱吃的饭菜。没过几天孩子要走的时候,妈妈又默不作声的为孩子准备好行李。

将孩子送到车站,面对孩子的背影,妈妈的眼泪又流了下来。

22岁,第七次离开,是别离

上学的人生,正式结束,孩子背上自己的行囊,满怀抱负,希望用自己的才能,闯出一片新的天地。为了自己的梦想,或许,他们会远走他乡。

此时的妈妈,一边想用眼神留住孩子,一边又担心自己的私信,会妨碍孩子的前程。

妈妈,逐渐成为最纠结的人。

孩子会

26岁,第八次离开,是距离

孩子遇到了自己的爱情,步入婚姻的殿堂。此时,孩子不再只是自己的孩子,他/她还是别人的老公/老婆,女婿/儿媳,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庭。

这时候的妈妈,再去子女家的时候,

自己就是半个"客人"了,这一次孩子的离开,将妈妈和孩子拉出一段很长的距离。

50岁,第九次离开,是永离

经历了生子、育儿的漫长路途,孩子越来越能理解妈妈当时的心情,对妈妈也更多了一份尊重与爱。

只是,人生说长也不长,总会有离别。最后一次,与其说孩子离开了妈妈,不如说妈妈离开了孩子。这一次离开,便是永远,孩子再也没有妈妈了。而这最后一次的离开,其实是谁都不愿接受的,却是必然会发生的。

孩子会

开心果妈妈寄语

人生,就是在不断的离开中,得以完善。作为子女的我们,请靠近父母一些,他们其实很想我们、很爱我们。作为父母的我们,不要试图让孩子去理解自己的苦心,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真的不懂,我们该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每一次离开,给到孩子最好的教育,让他茁壮成长!

今日话题讨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你最喜欢哪个阶段呢?又最害怕哪一个时间段的离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