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懷念此刻的我們

請看一名沙區法院人的

“戰疫日記”

我會懷念此刻的我們

沙區法院人的戰疫日記

時間:2020年3月10日

座標:烏拉泊檢查站

現在是2020年3月10日的凌晨3點,今天的月亮格外的圓,距離我一開始來這裡已經整整30天了。我這個人,向來最害怕的就是遺忘,作為一個典型的處女座,與其日後不為了拼命想起細枝末節的東西而抓狂,不如現在寫點隨記來記錄下,日後再看起,也是難忘。所以那就估且起名叫《我的戰“疫”日記》。

我會懷念此刻的我們

“戰疫日記”

2月10日,按照院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安排部署,我們前往烏拉泊卡點的志願者小分隊火速成立。先來說說隊員吧,擔任組長的孫大哥(司法警察大隊孫瑞均)、勤快熱情的潘哥(執行局潘振國)、向來“穩如泰山”的斌哥(司法警察大隊王斌)以及我。按照工作要求,我們負責進烏車輛及人員的審查核實,即人員分流前的先行篩查工作(具體人員分流工作由在第二個卡點的同事完成)。

我會懷念此刻的我們

一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其實也倒感謝這一個月。至少矯正了我挑食的習慣,現在是送來什麼飯菜,一個字,吃就對了;治好了我認床睡覺輕的習慣,現在在移動板房裡輪換著休息的時候大卡車從旁邊嗖嗖過如同地震一樣照樣睡得呼呼的,當然,還有車裡睡,夜班站著睡,累了就抓緊時間眯會;鍛鍊了強大的憋功,人多車多小分隊齊上陣的時候,幾個小時上不了一次洗手間,那就少吃少喝吧,哈哈……

特殊時期的陌生人之間似乎都多了些溫暖,上路工作,會有司機師傅隔著車窗,心疼的說:孩子你穿的太少了,烏拉泊這個地方風大,小心落下病根;也有年長的奶奶會真摯的感謝大家,說我們為人民服務太辛苦,要保重身體;亦或是來往的工作同行微笑示意,大家再加油再努力共抗疫情。以上種種,也為我們在這裡的堅守的每一天都注入了新的動力。

我會懷念此刻的我們

2月16日,這一天的午餐稍許特別,在車上拿到餐盒的時候,上面貼了一個便條,“雖然我們素未謀面,但你一定要平平安安”。你看,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在這樣的特殊時期顯的尤為走心。孫哥的那句“兄弟們,多吃點,吃飽了不想家”。哪怕是大家窩在車裡施展不開吃著尚有餘溫的飯菜時,也苦中作樂,樂在其中。

我會懷念此刻的我們

我會懷念此刻的我們

戰 疫 日 記

2月22日

2月22日,我和潘哥有幸接受了廣播電臺FM100.7的現場連線,當主持人在電話那頭問到:什麼時候感覺最辛苦?夜班12小時是怎麼熬過來?當時,我和潘哥舉著電話相視一笑。其實每天都很辛苦,烏拉泊的室外環境大家是瞭解的,加上這個季節,相比於市區的溫度,這裡呼嘯的寒風加低溫,無毅是對身體素質的極大考驗,兩層棉大衣上身,寒意仍刺骨。要說夜班,上一次對“漫漫長夜”有切實感受的時候,還是父親在重症監護室的時候。而這一個月,我對漫漫長夜有了15次不同的感受。夜班時間長,大家輪著當值,可以想像下,零下17度的室外,假使是凌晨四點接班,剛睡得迷糊,一出來瞬間凍醒的感覺,但仍舊困,又不敢眯著眼睡,因為大家害怕睡著會立刻受涼從而感冒。那就硬抗唄,得益於此,我們也感受到了深夜的烏拉泊和天矇矇亮時東邊未消失的月亮與正在緩緩升起的太陽相得益彰的場景。

我會懷念此刻的我們

2月29日

2月29日,四年一次的日子。大家都在曬四年一次的什麼什麼之類的。而我,只想曬一面迎風招展的黨旗。今天的風估計有7、8級,大風吹的我的臉都快禿嚕皮了。來了這麼久,可能忙於每天的工作,都不曾好好看過烏拉泊的這片天。移動板房門口,有個簡陋的旗杆,順著往上看,有一面被吹的很正的黨旗。細想一下,自己入黨也六年有餘。突然想起,有一次全院黨員大會上,院領導曾問過大家,自己踐行了入黨誓詞沒有,自己的黨性體現在了哪些方面。是啊,而我入黨時的錚錚誓言呢,和平年代的我們在面對如此突如其來的“戰爭”的時候,拿出了一個黨員該有的作風沒有?我想,相比於無數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那怕是自己做的遠遠不夠。

我會懷念此刻的我們

3月8日

3月8日,是大家所謂的“女神節”。零點的時候,給遠在家中的母親發了一個祝福,什麼也沒說。對,就是隻轉了一個賬,一句文字都沒打。早晨顯示轉賬已收,母親向來睿智,也什麼都沒回復,只是在中午的時候,在朋友圈發了一個截圖,說:雖然40天沒見但還是收到了自己的小夾克的禮物”。你看,母子多默契,母親太瞭解我的脾性,沒有問我何時結束工作何時回家一趟,因為幹了一個月的我連軸轉,說實話心態有點崩了,在此前的電話裡,母親可能些許感受到了。中午的時候看著她的朋友圈,五味雜陳,最後反倒連點讚的勇氣都沒有了。你說父母到這歲數缺什麼,我想最缺的就是陪伴吧……


我會懷念此刻的我們

3月9日

3月9日,驚蟄迎來大雪的第二天,下午班,天氣格外的冷,冷到肉疼。6個小時的當班時間,小分隊忙的不可開交,面對大批量的進烏車輛,卡點變成了“大型停車場”。分流車輛,登記人員信息,引導人員,全程戶外。大家最後全部凍透,就是那種凍到頭疼的感覺,上車後手和腳幾乎都沒知覺了。晚上十點交班的時候,回去的路上我說,我現在手滾燙。潘哥說,我臉都是燙的。回去以後泡了個熱水澡久久都沒緩過來。哎,再堅持堅持,勝利就在前方!

一開始提到的小分隊成員們,為什麼叫他們哥呢,一方面,是因為年紀當中我確實最小,另一方面,三位都已成家,湊巧的是,三位家中都尚有還在襁褓中的寶寶。與寶貝分開的40多天裡,三位大哥隻字未提任何抱怨和不滿,得空了就視頻看幾眼自己寶貝。每天的工作中,有孫哥始終高亢的熱情和響遍卡點嘹亮的聲音,有潘哥接待每一個群眾的耐心答疑,有斌哥不慌不亂的節奏。對於一個長年撰寫彙報材料及方案等正式文稿的我來說,這篇文章寫著寫著,怎就變成了一篇“水文”的既視感?猶豫了會,倒也覺得文體無妨,真情流露方好。也許近三年的行政工作經驗,讓我逐漸迷失在大樓裡的辦公電腦前,安逸感常有,而能動力不常有。所以長者常說,要感謝你人生中的每一段歷程。我想,再過5年,10年,幾十年,在以後的人生旅途中,每每想起今天的場景仍歷歷在目,想必都會覺得生命如此不易,人生仍需拼搏,務必且行且珍惜。今年跨年的時候,在放飛的孔明燈上我寫了一句:“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不曾想,願望實現的如此之快,2020年的這個初春,動容的次數要比之前過去的日子都要多好多。

我會懷念此刻的我們

“疫情不退,我們不退”!正因為此刻的這段歲月不那麼靜好,才會有很多人拼盡一己之力負重前行,他們留下的或許是全副武裝下僅露出的雙眸,也可能是孤身堅定向前的背影,但不可否認的,這都是這場戰疫中,最勇敢且最暖心的人。我和我的同事們奔赴於這場戰役中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在卡點,在機場,在高鐵站,在社區,在賓館,我們能做的相比於一線的醫護人員微乎其微,但我足夠相信,這段日子都將是我們人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此刻的沙依巴克區人民法院,已不再完全是定紛止爭的國家司法機關,審判執行工作的同時,我們身兼一項光榮又偉大的使命,這使命時刻提醒著我們:當黨和國家面臨困難的時候,我們義不容辭衝鋒在前。

大家的戰疫故事還在繼續。聽聞說,每年三月中旬到下旬是櫻花盛開的時節,武漢的櫻花即將開放,那我就許下一個小小的願望吧,不!應該是一個大大的願望,櫻花全部落地以後也帶走這場疫情吧。來年時,望我們能相約江城,共賞浪漫櫻花。當然,眼下期待著趕緊回家和爸媽圍坐在一起吃一桌熱熱乎乎的飯菜也是剛需。

文末想提一下關於這篇“水文”的題目,提筆前左思右想無從下手,剛好耳機裡傳來這首自己收藏的《我會懷念此刻的我們》,同樣也分享給此刻在看這篇絮絮叨叨文字的你。“我會懷念此刻的我們,懷念此刻的風,這屬於我自己的感動。我會懷念此刻的我們,懷念你此刻的顏容”……

我會懷念此刻的我們

嘿,朋友!只願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我們江湖再見!相見時,請為共同在這場戰疫中攜手度過的對方點個贊吧。

——記於2020年3月10日凌晨04:30

地點:烏魯木齊市烏拉泊檢查站

| 供稿、供圖:馬俊傑 |

| 審稿:李長源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