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用一生忠勇悲壮写下的《祭侄文稿》

苏轼曾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这里的颜鲁公,就是颜真卿。因其在安史之乱中抗贼有功,封鲁郡开国公,故称颜鲁公。

颜真卿:用一生忠勇悲壮写下的《祭侄文稿》

颜真卿

苏轼的话翻译过来,就是说书法到了颜真卿这里,也就是到达顶峰尽处了。东坡先生的话,无疑把颜真卿和他的书法提升到了一个亘古未有的至高境地。

颜真卿是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乃是琅琊氏后裔,五世祖颜之推为南北朝的著名学者。这个颜之推很厉害,是文化大家。你说我我没听说过,但是你一定听说过历史上鼎鼎大名且流传至今的《颜氏家训》,现在我们在各大图书馆里还能够看到这本著作。时至今日,《颜氏家训》早已成为了当代国学推崇备至的经典。

颜真卿:用一生忠勇悲壮写下的《祭侄文稿》

《颜氏家训》

颜真卿完美遗传了颜家祖上极为优良的基因,二十六岁时高中进士,曾四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重要事务,直接受命于皇帝。能够担当监察御史的人,必是刚正不阿、无偏无党之人,才能深得皇帝信任,充当皇帝耳目。颜真卿能够任此官职,足可见其本性刚直持正。

颜真卿:用一生忠勇悲壮写下的《祭侄文稿》

《告身帖》

这样的性格成就了颜真卿,却也让他在波涛汹涌的官场吃了亏。当时的大奸臣杨国忠深得圣宠。而这哥们儿啥本事没有,祸国殃民却是极有天赋。当时的高官都会迎合杨国忠,而颜真卿却绝不奉承谄媚。这样一来,杨国忠看宁折不屈的颜真卿就非常不顺眼了。不久后,颜真卿被贬黜到平原郡(今属山东)任了太守,远离京城。

但是杨国忠的这一损招,却无意中让颜真卿扬名于世,甚至名垂千古。与历史上其他文人墨客不同的是,颜真卿自带武勇属性,是真正“文能提笔安天下,武可马上定乾坤”的不世之材。

颜真卿:用一生忠勇悲壮写下的《祭侄文稿》

《告身帖》

平原郡属安禄山辖区,安禄山谋反之初颜真卿便已察觉,并暗中加以防范。到了公元755年,安禄山谋反,河北二十四郡除了平原城外,其他城池均告失守。

为了与叛军安禄山斗争,颜真卿与堂兄颜杲卿起兵抵抗,附近十七郡响应,颜真卿被推为联军盟主,统兵二十万横扫燕赵,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公元756年,颜真卿又辅佐河东节度使李光弼讨伐叛军。一时间,天下无人不知颜真卿威名。

颜真卿:用一生忠勇悲壮写下的《祭侄文稿》

《告身帖》

颜真卿一生忠义无双,即使到了晚年,他所展现给世人的浩然之气,仍然震撼了后世千年。

公元784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当时的奸相卢杞(唐朝盛产这种祸害)与颜真卿素来不睦,欲借李希烈之刀杀害颜真卿,于是派其前往劝谕,天下人都知道,这一去,乃是九死一生。

当时的颜真卿,已是将近八十岁的老者,他的两鬓染满了风霜,他曾经挺直的脊背,也开始佝偻。

颜真卿:用一生忠勇悲壮写下的《祭侄文稿》

《告身帖》

颜真卿本可拒绝,但是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只身前往。不为别的,只为他心心念念的国家社稷。经过了安史之乱的大唐,已经再没有了往日的雄姿,这个曾经无比繁华的盛世,似乎也与他一样垂垂老矣。颜真卿不忍心,他对家国有着天生的爱,他爱着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不管怎样,他知道,百姓已没有力气再经历风霜了,而大唐,也同样没有力气再承受战火了。所以,颜真卿选择为这个天下,再抛洒此生的最后一滴鲜血。

颜真卿:用一生忠勇悲壮写下的《祭侄文稿》

《告身帖》

李希烈并没有给予这个年迈的老者应有的尊重。他以威相逼,扬言要将颜真卿活埋、焚烧;他又以利相诱,许颜真卿以荣华。双鬓斑白的颜真卿在煎熬中度过了一年多漫长的时光,心中对于大唐的信念依然坚如磐石,终秉持着世间大义。

李希烈用尽办法终没能使颜真卿屈服。785年8月23日,颜真卿被李希烈缢杀,终年77岁。闻听颜真卿遇害,三军将士纷纷痛哭流涕,哀嚎之声遍及千里沃野。

颜真卿:用一生忠勇悲壮写下的《祭侄文稿》

《告身帖》

忠魂定会流传千古,人们记住了这个民族的脊梁,记住了颜真卿的男儿气节。

这种锋利如刀剑的忠烈气节,在历史上的文人中是罕见的,也正是这样傲然独立的对于天下的信仰,让颜真卿的书法显得那样与众不同。

他的字,已上升到了一种无可比拟的境界,质朴无华、雄强孤傲,像极了颜真卿本人。他的一生是充满了悲壮色泽的,就像是一颗苍劲的松,孤单地立在荒凉的郊外。日月轮转里,松树也有了独特的斑驳的皮,就像沉浸在颜真卿书法中的,令人惊叹的一种壮美、阳刚之气一般。其实,这种深入笔墨最深处的浑然气息,正是颜真卿本人内在精神力的外在具象。

颜真卿:用一生忠勇悲壮写下的《祭侄文稿》

《告身帖》

欧阳修曾称赞颜真卿道:“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颜真卿的传世书迹极多,其中最为惊世骇俗的,当属那篇可以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齐名的《祭侄文稿》。

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祭侄文稿》这幅书法历史上的巅峰之作,绝对是幸运的。但是这幅作品对于颜真卿,却是不幸的。

颜真卿:用一生忠勇悲壮写下的《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

墨迹中的饱满情感是自然的流露,每一次运笔,都是颜真卿内心的一次恸哭。因为在这《祭侄文稿》完成前,他的堂兄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因为反抗安禄山而被捕,不久便相继离开了人世,颜氏一门被害者,多达三十余人。

颜真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此稿的,情绪难以平复,因此错误之处甚多。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能看到,作者那种难以自持的沉郁难掩,痛彻心肝。作品中所含蕴的情感力度震撼着每一位观赏者,笔下的凝重峻涩完全得之于自然,实在是千古一绝。

颜真卿:用一生忠勇悲壮写下的《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

让我们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一次酣畅淋漓的促膝长谈。如果对面坐着的是颜真卿,我想他会说这样的话:如果有可能,真的希望后世的人们,在想到我颜真卿的时候,第一个浮现在脑海的,不是我的书法,更不是所谓的颜体,而是贯穿了我整个一生的民族大义。我虽是文人,但当民族于危难中,吾辈必奋不顾身,抛洒热血,这才是一个国人应有的气节。

颜真卿:用一生忠勇悲壮写下的《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

颜真卿的一生,经历了大唐数代君王,也真正看到了那个盛极一时的唐王朝是如何走向衰落,甚至跌入黑暗的深渊。在不同的时代,如颜真卿这般忧思国难之人,心绪一定是波澜起伏的。很少有人可以像颜真卿那样,能够在笔端如此流露出自己的真切情感。我们说颜真卿的字很强壮,就像是一个临危的战士,正如他本人一样坚毅。于是,我们欣赏他的书法,也就仿佛能够看到,他那悲壮的同时也是气冲霄汉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