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线城市读普通大学,还是去三线城市读211大学好?

闲之


2019年高考成绩即将公布,又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要打响了,那就是志愿填报。每个考生和家长将要面临一个个的艰难选择,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话题,高考志愿填报:去一线城市读普通大学,还是三线城市读211好?

作为多年参与考生志愿填报的高中班主任,这样的疑问我解答了很多年,首先要整体上说:两个选择都不错,就看哪个更适合你,对此可有以下分析。

1、明确将来的发展方向

如果是毕业后要留在大城市,即使不在就读的一线城市,那就选择读一线城市的普通大学。这是同一个分数下的不同选择,别忽视了这一点。那么,如果选择普通大学,就意味着肯定能就读更好的专业。优学优考策略一直认为,志愿填报,专业优于院校,因为专业就是将来的职业,所谓“萝卜快了不洗泥”,说的是专业的抢手。

留在大城市读书,好外是对大城市的了解、融入,甚至你在大学期间就可以开始今后人生的一些准备,比如周末、假日做各种兼职,练习对应专业的实习工作等。早起步,早发展,这样的思路被很多大学生采纳。

2、继续深造或者毕业后回去发展者的选择

即使位于三线城市,211大学已然有它的强大之处,或许录取分数线没有热门城市一般一本大学那么高,但是作为211 ,它的办学水平、主管部门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高校中的影响力都是其他高校无法替代的。毕业后说自己是某211大学毕业的,无疑就是很好的通行证。

因此,对于毕业后要回到生源地的,或者去其他城市发展的考生,建议选择三线城市的 211大学。在这样的大学,往往都有很高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氛围,只要苦学四年,学成归来,无论是人才市场找工作还是考公务员等,都是很有实力的。

3、要具体分析目标院校的特点

如果只是笼统说三线城市的211和一线城市的普通大学,有时候缺乏针对性,毕竟每所高校都有它的特点,一线城市也各自不相同。选大学选的是对它的认可,选的是一种向往和情怀。

选211还是选大城市普通大学,没有绝对的标准,毕竟小城市的大学也能走出优秀人才,大城市院校毕业也有找不到工作的。如果这所大学有你特别喜欢的专业,而且你的成绩可以达到,那就去读;如果这个城市足够吸引你,你立志将来要生活在那里,那就别管学校是否优秀,尽管去读,因为在那里能激发你的斗志,你一直走在奋斗路上,就像马云,他的大学并不算特别优秀,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成功。

一线城市的普通大学,三线城市的211大学,哪个选择更好?有了以上分析,相信会给你一点启发,最终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优学优考策略


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如何建议,我的大学是在北京上的普通本科,后来很顺利的工作遇到现在的爱人,然后成家留在了北京,我的弟弟,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强烈建议他去北上广一线城市,但是,家里爸妈的意思是让他选个重点大学,结果他去了西藏大学,今年他就毕业了,他本人特别想留在西藏,而且听说工资非常的高,但是我父母包括我都想让他往东部发展,毕竟藏大也在“211工程”之列。所以,各有好赖吧,我觉得大城市会让人成长的很快,适合喜欢闯荡的人,而重点高校适合喜欢搞科研这类的人吧,毕竟得国家扶持比较多呢!


谦谦的胡诌人生


记得四五年前,我之前的老师咨询我说,女儿要上大学了,报考哪座学校好?如果就专业、所在地和学校名气看,你更看重哪个。

今年,我姐的女儿也高考了,现在正选学校呢。

要我说,首先考虑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或者杭州,然后考虑具体专业,最后再看学校。

当然,特别优秀的比如去北大清华,或者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之类的除外,如果是分数很高,能去这些一流院校,就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专业了,基本上一流大学都在一线城市。之所以后去三线城市读211,还是一线城市上普通大学,是针对处于中流水平的同学,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不是很明确的那种。

我的理由是,国内绝大多数大学都没有自己的特色,与其说有多好的教学氛围,教学质量,还不如考虑自己如何在大学有所学。现在技术变化太快,社会变化快,工种也变化大。

之前我们上大学时,了解外部信息的渠道很少,现在不一样了,四五线城市也一样连接全球了,这时实地的体验,跟同学老师的互动来得更重要,所谓的线下场景吧。

选一线城市,也不是说在本校要有什么作为,而是到更优秀的大学去学习,去社交,暑假寒假时去找公司实习,尽早了解和适应社会。

而二三线城市的211大学呢,我认为也是极普通的,大家都集中在更大的城市更好的大学里了。

要么我们足够优秀,好大学任你选,要么我们足够专注,去哪都能认定自己的需求,一步步积累直至有所成,排除这两方面因素的话,要靠外部环境影响,那么好的城市估计向上、向善的范围会好些。

所以,我会认为所在地更重要些。至于专业,大学里的专业好乱呀,话说80%的人未来从事的工作都跟自己的专业无关。这可能与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有关,我们没有培养出懂得选择自己喜好的学生,都是随大溜型,害得多少学生到大学里也找不到东西南北。

你说,国内除了排名前20的那些大学,其他所谓的211、985又有很大区别吗?反正我认为老师区别不出来,学生更区别不出来。


财经作家邱恒明


这个问题,我女儿毕业也纠结过,今年9月孩子开学就大二了。我们选择了北京普通高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这个专业是学校的王牌专业。去年超出天津一本线30分。去211只能选择云贵川,专业一般。从学校历年的分数线看,北京普通高校在天津提档线高出外地211分数。还可以去北京工商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孩子不喜欢化学。


清清微


毋庸置疑,到三线城市读211大学好。

这是因为211大学与普通大学相比,具有很多的优势。

首先,在就业和考研保研方面更具有优势

一些企业在招聘的时候更关注你是不是985、211学校,而不是你在那个城市读书。985、211就是一个门槛,没有985、211的学历,你的简历都递不进去,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对于校招,985、211学校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普通大学相对来说吸引力就不够。我有个同事的孩子去年被深圳的一家央企校招了,据说,当年该企业招聘了1000多人,全部是985,211都没有。普通大学就更不用说了。

当然,在一线城市读普通大学,如果你想留在该城市,四年大学可以让你对这个城市了解更多,而且,有很多同学可能会留在这个城市,可以积累一定的人脉,这也是很大的优势。

在保研和考研方面,985、211和普通大学相比,也是很有优势的。研究生院更青睐来自985、211的考生,因为这些重点大学的学生素质相对来说会更高一些。同样成绩的211和普通大学的学生,在面试的时候,211的考生或许机会更大。

第二,教风和学风会更好

985、211大学的教授的入职门槛高,大部分是清华北大的博士或者海归博士,学识渊博,见的世面大,眼界开阔,而且有较好的学术研究能力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对学生的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的。我家孩子在一所211大学读书,暑假和寒假都是一个月,早早就开学了,平时的课安得满满当当的,有些选修的课都排到了星期天,学生感觉学习比高三还累。这在普通大学里就不会有这种情况了。前些日子不是曝光南方某三本大学教授出的《毛概》的考题都是一些颠覆三观的低级庸俗的无关的题吗?这在重点大学里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存在的。

在一些重点大学里,学生考虑的是留学、保研、考研,学生更多的时间是在图书馆,或者去图书馆的路上。当你还为考四六级苦恼的时候,人家的目标是雅思之类的成绩。所以,重点大学里,教风或学风一定是比普通大学会好的。

第三,教授的水平会更高

重点大学的教授本身水平就高,而且经常参加国内或者国际的学术研究,所以站位更高,对学生更具有指导意义,你从这些教授身上学到的东西自然就多了。

所以,有机会的话,我更建议大家去重点大学就读。


爱河北人


你好,我是一名一线大学的高校教师,关于你的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看城市。如果普通大学所在的一线城市,是你喜欢的/离家乡比较近的/就业前景更广阔的,那就选择一线城市的普通大学。因为大学四年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有社会实践。一线城市有更丰富的专业资源、教育文化资源,并且相比较于三线城市,有着无法比拟的地缘优势。所以,在一线城市读大学,能让你眼界更开阔,社会实践经历更丰富。而且,如果你有想要进一步深造的愿望,一线城市可供选择读研的大学更多。

第二,看专业排名。如果三线城市的211大学,你选择的专业在全国范围内能排到前五,或者能够排到前十,也可以选择三线城市的211大学。专业排名靠前的211大学,可以弥补一些三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差距。当然,这是以你准备走科研路线为前提的。

第三,看未来规划。如果想要继续科研之路,一线城市的普通大学,方便了解自己心仪的考研大学,可以近距离接触导师。专业排名靠前的211,有利于学术论文的发表。如果毕业之后就想立刻投入工作,一线城市的优势远大于三线211大学。


喝奶茶不长胖


我的答案是:首选211,当然这个211要排除掉政策性的211,比如贵州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延边大学等211院校。

为什么如此选的理由:

1、现在但凡差不多的工作标配都是研究生学历,本科学历你都不好意思说,即使你的本科很牛,但是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凭借学历拿捏工资等级时候,你会很无奈,你的能力并不差,你也不比别人少做多少工作,但是没月就是少拿那么几百块钱;

2、211学校大多推免人数比较多,既然想读研究生,为什么不选择这样的学校呢,即使争取不到很好的推免资格,就是考本校的研究生你也会容易很多;无外乎混学历嘛,所以尽量减少自己的各种成本;

3、提升学历永远是首要考虑的,将来可选择机会大,选择体制内工作学历是硬性标准,选择公司除了学历外,还需要能力,所以对于学历的提升,肯定要选择更利于你这个目标的;


高考升学规划常老师


去一线城市读普通大学,还是去三线城市读211大学好?

我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回答三线城市有哪些211大学!

具2019年数据,三线城市共有70个,具体为:

2019城市最新分级名单

一线城市4个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新一线城市15个

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西安、苏州、天津、南京、长沙、郑州、东莞、青岛、沈阳、宁波、昆明

二线城市30个

无锡、佛山、合肥、大连、福州、厦门、哈尔滨、济南、温州、南宁、长春、泉州、石家庄、贵阳、南昌、金华、常州、南通、嘉兴、太原、徐州、惠州、珠海、中山、台州、烟台、兰州、绍兴、海口、扬州

三线城市70个

汕头、湖州、盐城、潍坊、保定、镇江、洛阳、泰州、乌鲁木齐、临沂、唐山、漳州、赣州、廊坊、呼和浩特、芜湖、桂林、银川、揭阳、三亚、遵义、江门、济宁、莆田、湛江、绵阳、淮安、连云港、淄博、宜昌、邯郸、上饶、柳州、舟山、咸阳、九江、衡阳、威海、宁德、阜阳、株洲、丽水、南阳、襄阳、大庆、沧州、信阳、岳阳、商丘、肇庆、清远、滁州、龙岩、荆州、蚌埠、新乡、鞍山、湘潭、马鞍山、三明、潮州、梅州、

秦皇岛、南平、吉林、安庆、泰安、宿迁、包头、郴州

其中有211工程大学的城市只有5所,即: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新疆大学(乌鲁木齐)、内蒙古大学(呼和浩特)、宁夏大学(银川)、东北大学(秦皇岛校区)

知道了三线城市的211大学有哪些,我们在回答这个具体的问题。

我以甘肃2019年理科投档分数线为例进行说明:

华北电力大学(保 定):561分,位次:6897;

东 北 大 学(秦皇岛): 557分,位次:7577;

宁 夏 大 学(银 川): 522分,位次:15498;

新 疆 大 学(乌鲁木齐): 513分,位次:18284;

内蒙古大学(呼和浩特): 506分,位次:20725;

就题主的问题来看,能够判断出两点:一是北方学生,二是应该还不能就读华北电力大学和东北大学秦皇岛校区,应该在宁夏大学、新疆大学和内蒙古大学之间;

我们再看看宁夏大学、新疆大学和内蒙古大学的投档分数所涉及的一线城市的大学:

宁 夏 大 学(银 川): 522分,位次:15498;

分数相近的一线城市大学:

新 疆 大 学(乌鲁木齐): 513分,位次:18284;

分数相近的一线城市大学:

内蒙古大学(呼和浩特): 506分,位次:20725;

分数相近的一线城市大学: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果:

1、如果分数线达到宁夏大学的522分,则建议你尽量考虑一线城市的一本院校,主要是基于能够选择的学校和层次相对比较好。因为大学四年的时间是大学生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形成的重要时期,去一线城市可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特别是对北方学子而言;

2、如果是分数能够达到新疆大学的分数,对西北五省的学生来讲可以优先选择新疆大学。毕竟新疆大学是双一流高校,在保研的资源上是有优势的。

3、如果是达到内蒙古大学的分数,除非你是内蒙古的学生,其他省份不建议去就读。毕竟内蒙古的学生将来本地就业,内蒙古大学的211的名头会有加成的。而其他省份的孩子能出去就出去吧!特鄙视没有背景和资源普通家庭的学生!

仅为一家之言,不妥之处,欢迎交流!


甘肃高考志愿帮


每年在高考前的几个月里,有很多家长都会焦虑一个问题,是让孩子选报一线普通大学呢,还是到三线城市读重点大学呢?之所以出现这种纠结现象,还是鱼和熊掌想兼得的思想在作怪。有很多时候,你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条件,并且要与将来的就业联系起来。但是有一个前提家长必须要考虑,那就是你的孩子有没有实力考上重点大学。现在对于年轻人来说,大学首选985,而后才是211,家长必须要清楚这一点。

一线城市普通大学容易就业,因资源丰富,可以优先考虑。

一线城市的里的普通大学,师资力量往往并不差,因为拥有地域优势,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你可以和孩子来协商优先考虑。这主要是考虑到将来大学毕业后,孩子要择业,而在一线城市读完本科,或者再继续深造,空间非常大。同时,在一线城市上学的几年时间里,可以有更多时间去了解所在城市,掌握更多为将来就业所需要的信息。

三线城市读211大学,虽然是重点大学,毕业后不一定在当地好找工作。

三线城市资源有限,这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大学读的是211大学,可能在毕业后,还得奔赴一二线城市去找工作。但是对于三线城市的211大学来说,在省内可能相对有名气,但是出了省,名气也就一般了。比如我身边有几个熟悉的朋友,孩子上大学时在内蒙古大学,毕业后由于找专业对口工作很难找,最后没办法只好去一二线城市。当然这里有必要强调一点,我所要表达的并不是在哪上大学就在哪就业,只是强调就业容易否。

如果毕业后想考公务员,倒不需要考虑是一线还是三线城市的大学。

每年国家机关和各省都会招考公务员,如果你的孩子在高考之前就打定主意,大学毕业后就想考公务员,那反而是好办了。有了超前的职业规划,那就不要太考虑一线还是三线城市,这时要考虑的反而是重点大学是否比普通大学更具竞争力。从我身边不少朋友孩子考公务员来看,几乎没什么区别,因为公务员招考,只看学历层次,还有你是否有那个能力考上,并不是重点大学就优先照顾你。

还要看孩子的意向性选择,读大学的是孩子,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权。

有些家长操心太多,甚至还特别强势,非要让孩子遵从于父母的决定。有些孩子多年在父母的强制管教之下,考大学时特别想远离父母,离的越远越好。如果你的孩子有这种心理想法,我还是建议家长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其选择的权利。只要孩子考虑好了所选报的学校和专业将来好就业,或者有较好的就业前景,都可以支持孩子。否则,把自己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将来可能会埋怨父母太不通人情,容易造成难以调和的矛盾。

总之,报几线城市大学,还是要围绕孩子的选择进行,尽管孩子社会经验还少,考虑问题还相对不全面,但是家长必须要正视孩子迟早要走属于自己的路这一结局啊。因此,家长可以收集一些资料,供孩子参考,并把你们的想法讲给孩子听,看看孩子对你们的建议是否愿意采纳。如果不采纳,家长也不必生气,理解孩子就行了。


寒石冷月


首先,三线城市211看是哪所。从统计看,除了一些有特色的211,如江南大学,中国矿院,中国石油大学(山东),哈工大威海分校等,很多位于三线城市的211在师资,生源上比不了一线,二线的普通一本,尤其比北上广深,珠三角,长三角的非211普通一本还差一个档次。最主要的,是一线二线大学毕业生就在本地的就业,升学机会是三线城市大学毕业生无法看齐的。

再者,经济发达地区看待外地,特别非北上广深院校和本地院校有别,在毕业生就业,落户等方面总是给本地毕业生更高一级待遇,没办法,谁叫人家就是信任本地培养的毕业生呢!例如;上海市就规定,本市211毕业生在落户评分时给与和外地985院校毕业生一样的分值。

总而言之,不是所有211都会被给与一样的评价,地域有时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要不,同样是211,为何北上广的高考录取分就高出其它一大截?即便非211的普通一本也是如此,这都是成本呐!迟早一天会体现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