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到来之前,从来不会提前说!

机会到来之前,从来不会提前说!


机会到来之前,从来不会提前说!


一、时代的变革,从来都是无声的


时代发展到今天,很多东西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正在以一种极快的方式变化着。

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你今天看见的东西,明天可能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

今天所处的世界,明天或许就是另外一个样子。

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医疗,以前是赤脚医生到处跑,现在有些地方医生不用跑了,直接坐在家里,网络诊断来了,不出门得到专家诊断,已经不是梦想了。

再有,现在机器人出来了,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了。

下一步可能就是,你不看医生、也不去医院检查,但是你就知道你的身体情况到底如何,以前身体好不好需要别人提醒,需要医生警告,以后可能就是机器人提醒你了,只要稍微有点异常,就能得到机器人的警告。

这一点,也已经不远了!

时代在变化之前,从来不会对人和人敲响警钟。

二、每次悄无声息的变化,都会淘汰一批人

每年春运期间,不会使用网上购票的人,要提前一个月跑到火车站或者其他购票的地方去买,而会买票的人,直接网上就全部解决。

而直接使用移动购票的人,躺在家里,就可以全部搞定。

这种差别,吃亏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

去医院也是,很多人过去排队,一等就是一天也是可能的,但是有些人直接网上预约,什么时间到,准时到就行,也不用排队等候。

互联网的好处,就显示出来了。

而且远不止于此。

春雨医生推出春雨掌上医生App、空中医院、问诊开放平台等,打破了医院诊室的边界,覆盖全部科室。

什么意思呢?就是借助移动互联网无时空限制的特点,问诊平台重组医生的碎片时间,医生可以在家看诊。

医生可以在家看病,病人自然也可以在家看病。

今年疫情期间,宁夏就利用互联网+医疗,受益者近40万!

可能你很难想象互联网和医疗能以一种这样的方式出现,但最终确实就出现了,并且被人接受,也真正对人类有益。

三、发展之下,没有颠覆不了的传统

有些传统,我们觉得无法颠覆,比如说中医针灸、按摩等,非人工不能完成。

然而,事实证明,有不少方式都可以达到按摩的效果。

现在,利用科技仪器,也可以对穴位进行刺激,比如说按摩椅,并且可以在更舒适的情况下做完整套流程。

诚然,在智能科技的袭击下,没有什么传统是颠覆不了的,以前不少中医人觉得中医是没什么可以替代的,这话觉得说对了一半,中医看病的方式无可替代,一桌一椅,三根手指,望闻问切,辩尽天下病,这是无可替代的。

但是很多中医的疗法,早就被其他东西代替了,比如说按摩疗法,热灸疗法等。

很多东西都可以加上科技的翅膀,都可以加上人工智能的翅膀。

据相关数据,人工智能,从理论上讲,人能做的所有事情,人工智能都可以做到。

前两年,围棋大师输给了机器人。

不知不觉之中,智能医疗的时代已经开启了。

四、大健康产业机会,谁是时代弄潮儿?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总规模有望达到8万亿元;而以5G、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在大健康领域的各种场景、环节及服务上的应用,正带来日新月异的变革。

诸多传统医疗领域内:医院、患者和企业的痛点长期存在,互联网的兴起,提供了另外的可能。

问诊分流,互联网医疗目标将50%的问诊在家完成,35%流向基层医疗机构,三甲只需承担大病问诊;

针对性诊疗,互联网医疗可方便建立慢性病患者档案,方便远程随访,调动患者自我管理;推动数字化建设,互联网医疗推动医院数字化转型。

远程会诊平台打破了医院机构的边界,使得上下级医院在真实的医疗工作环境中实现联动。

互联网医院的运作模式可以分为医院自建或者平台搭建,前者多为地方政府或医院主导,后者则融入更多商业化运营。

例如,国内最大的基于实体医院的远程医疗平台,心医国际已建成覆盖全国31个省,联结6000余家医院的医疗云平台。

在很多人刚反应过来,有人就已经成为这个行业领航者,机会到来之前,不会提前告诉任何人,但是从来不会忘记有准备的人。

五、科技中医,科技健康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又让”互联网+医疗“崭露头角。1月23日,微医“新冠肺炎实时救助平台”上线,一周之内,平台动员了15000多名呼吸科、感染科、内科等医生参与在线义诊。

截至1月31日累计为81万多人次提供免费义诊服务,专题页面浏览量超过7500多万。

尽管“互联网+医疗”在这几年经历了起起伏伏,也曾经因为一些事件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互联网+“助力的三医联动符合政策导向,孕育着巨大商机。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随后两年密集发布的政策使得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概念成型,政府已将大健康上升为国家战略。

未来已来!

你还要继续等着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