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春日之虎


《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言律诗。原文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意思是从孤山寺北到贾公亭西面,湖面春水恰同湖堤平齐,云脚很低,同胡波连成一片。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暖树,也不知道谁家刚从南方回来的燕子在啄着春泥筑巢。那么缤纷多彩的春花简直要迷住了人们的双眼,而浅浅的春草也刚刚能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这湖东百看不厌的春景了,尤其是这绿杨阴下的白堤。全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到白沙堤终。以“春”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中间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写出了自然美景给人的感受。非常生动。从结构看,前两句衔接自然。不仅使人在欣赏西湖美景,同时也深深地被作者对春天,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了。三,四句,由静到动,从全景的写意到细节的工笔。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莺声婉转,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勤劳,又启迪人们人们春日的劳作,都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五六句,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不是盛夏,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而是东一团,西一簇,比较散,用一个“乱”字形容。一个“浅”字,准确生动把早春的气息状写的清新宜人。最后两句,总写,写感受不写景,像读后感,像观后感,点出作者陶醉于期间,意犹未尽,给人留下了非常多的回味与想象的余地。诗中有几个字用的妙趣横生。“争”字,写出了黄莺你追我赶,忙着抢占先机,好占住最先见到眼光的暖树,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写出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催人奋进。具有动态美。一个“才”字,将作者惊人的观察力展现无疑,提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关心与喜爱的程度。由此可见,再美的景也没有发现风景绝美处的眼睛与心灵更重要。全诗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近人。既写出了浓郁的春意,又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人的强烈感受。








知名看淡


白居易在杭州的时间并不是特别长,他在公元822年7月到杭州任刺史,到825年3月份的时候就被调到苏州任刺史了,所以这首诗极有可能在他到杭州的第二年也就是823年的初春所写(当然也有可能是824年春季)。

白居易是我国历史上诗歌届的“素描”高手,他的诗歌都非常容易从字面感受到作者的心境,但这些并没有影响他诗歌要表达的意境和美感。

蛰伏一冬天的诗人,迫不及待地在初春时节,来到西子湖畔,看到的是旖旎骀荡的初春风光,陶醉的心态透露在字里行间,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一幅水墨画,西子湖流露出的宁静之美,让人如痴如醉欲罢不能。于这番宁静之美所衬托的不远处,春树以及屋檐下展现出来的莺歌燕舞给这个美丽的早春带来无限春意盎然,宁静之美和生机勃勃在这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然而循着这些再远目,竟然春花烂漫,绿草如茵,马儿在那里撒欢嘶吟。

诗人凭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深厚的文学功底,用短短的几行诗句把他在西子湖畔的所见写成了有声有色的西湖春游记。“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他的诗,从头到尾,我们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幕幕电影式的画面!

美到感动,美到醉!


河东一粟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注释1.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59~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2.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3.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刚刚。4.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5.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6.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7.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8.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9.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10.浅草:浅绿色的草。才能:刚够上。没: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11.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12.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13.阴:同“荫”,指树荫。14..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诗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白堤全长1000米。


爱芳书画


题目中所说的是“欣赏”,而非“赏析”,所以不同于初中语文古诗赏析的考试题目,我们今天来真正欣赏一下,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在我写下回答的现在,窗外阳光明媚、莺歌燕舞、杨柳吐绿,在这里我只能作为旁观者在屋里对春天进行观赏,还不能到欣赏的程度。

昨天,公司里种的各种花都开始竞相开放,饭后便一人来到花园里溜达,一阵风吹来,真的感受到了“春日游,杏花吹满头”是何等的感觉,此时阳光照的整个人都暖洋洋的,各种层次的绿作为底色,各种花的红、黄作为点缀,真是 一派春天的景象,此时只感觉到整个人精神舒爽、心情愉快。这才算做欣赏。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的美如果不真正去一次是不能可想而知的,而白居易运用平实直白的语言,将我们带到了西湖,让我们一同欣赏和感受这春天的美景。

古人的诗词和文章往往有一种魔力,当你在课本上对其进行一本正经的学习时,往往不得要义。当多年以后,你真正经历到诗人当时的情景时,学过的诗句从脑海里一跃而出,这便是欣赏到了骨髓处,更是文学的魅力所在。


青描乱写


农民的歌手。白居易是热心救世的儒家代表人物,在韩愈文以载道的基础上,倡导新乐府运动,诗歌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要关心民间疾苦。他的艺术主张归结为一句话,便是,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他的《卖炭翁》就是讽谕诗的代表之作。据说,白居易写完诗歌后,常要念给乡村妇女听,诗歌直改到她能听明白为止。



西湖白沙堤水利工程的策划修建者。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看到河堤残破,不能灌溉农田,就开始发动,号召全城人民兴修水利,开沟治渠,疏浚水道。他带头捐献半年俸禄,集资成立了治理西湖的基金会,并把治理的方法刻下来,以资后人借鉴。他的这笔资金一直到黄巢起义时,才被洗劫一空。白居易为西湖的白沙堤倾尽心血。

可见《钱塘湖春行》的最后一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人直抒胸臆说,我最爱的,还是这绿树掩映的白沙堤呀!仅仅是景色之美吗?你去西湖看看,就知道了,白沙堤也很普通嘛。关键是里面有白居易重修时付出的辛勤,汗水和劳累,也有一种为百姓做点事的愉悦感。现在那些不关注民生,只顾面子工程的公仆可以反省一下了。



《孟子》中有孟子和齐宣王的对话,齐宣王在自己的皇家公园里问孟子,君子也可以快乐吗?孟子说,君子可以快乐呀。但不能独乐乐,你看,后来的秦始皇建阿房宫,慈禧太后建颐和园,很快国家就灭亡了。君子可以众乐乐,也就是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这才有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句,千古文化都是一脉相承的。扯远了,再回到诗歌首联:

水面初平,云角低挂。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先交待诗人的位置,行踪,这首诗就是以行踪为线索。我在哪呢?我在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边。西湖胜境,当然在湖了,所以镜头先对准了西湖。春天来了,冰雪融化,湖水上涨,与岸齐平,天边,挂着低低的云角。

莺为歌手,燕是使者。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紧接着,诗人听到鸟儿细碎的鸣声,想到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便抓住这两种鸟来写。几处,谁家,说明春天尚早,莺燕不多。一个争字,写出了黄莺抢着飞向南边向阳枝头的情景,毕竟春寒未尽。一个啄字活化出了小燕啄泥筑巢的神情,一切都洋溢着勃勃生机。



花欲迷眼,草没马蹄。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花不多,有的刚刚睁开惺忪的睡眼,草不深,刚刚能埋没马蹄。让人想起韩愈的《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结束语:看景不如听景,实际上,我们生活中处处有美,走进大自然,一切都是那么神奇。本问答均为原创,一家之言,欢迎交流。


江湖夜雨92


杭州西湖,著名的景点是白堤和苏堤了。

文人士大夫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讲究造福一方,实现自己的一番事业。

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的时候,带领百姓筑堤清湖,修理围堰,百姓为了纪念他的有所作为而起名白堤。

文如其人,白居易成为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也就不足为奇了,他主张“歌诗合为事做”就是说要从真情实景出发,表达内心最深切的感受。

《钱塘湖春行》,就是诗人在春天的西湖所见所闻,其中我最喜欢其中的佳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是啊!不觉感慨!物欲横流的社会,乱花渐欲迷人的双眼。

大诗人白居易心中所想始终不和现实脱节,春天始终在心里,让我怎么不心生佩服啊!


泉240830234


手机随拍








曹家庄主


唐长庆二年,河北藩镇作乱,白居易上疏不用,加以朋党互相倾轧,白居易深恐牵连其中,便请求外调,七月除杭州刺史,在杭州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每日优游于山水诗酒之间。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春到西湖,生意盎然,恰到好处: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孤山在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耸立,上有孤山寺,是湖中登览胜地。贾亭也是西湖名胜。春水新涨,在水色天光的混茫中,空中舒卷起重重叠叠的白云,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了一片,故曰“云脚低”。莺是歌手,歌唱着江南的绮旎风光;燕是候鸟,春天又从北国飞来。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

白诗前四句写湖上春光,范围宽广,从孤山一句生发出来;后四句专门写湖东景色,归到白沙堤。以孤山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中间的转换,不见痕迹。这种章法上的变化,往往寓诸浑成的笔意之中,倘若不细心体察,是难以看了出它的条理的。

“乱花”、“浅草”一联,写的虽也是一般春景,然而它和“白沙堤”却有紧密的联系:春天,西湖那儿都是绿毯般的嫩草;可以这平坦修长的白沙堤,游人来往最为频繁。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连歌姬舞伎也都喜爱骑马。诗用“马马蹄”来形容这嫩绿的浅草,正是眼前现成景色。

“初平”、“几处”、“谁家”、“渐欲”、“才能”这些词语的运用,在全诗写景句中贯串成一条线索,把早春的西湖点染成半面轻匀的钱塘苏小小。这蓬蓬勃勃的春意,正在急剧的发展之中。从“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一联里,透露出另一个消息:很快地就会姹紫嫣红开遍,湖上镜台里即将出现浓妆艳抹的西施。一提起西湖,人们就会联想到苏轼诗中的二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这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宜笑的西施的面影,更加感到东坡这比喻的确切。

东方树在《续昭昧詹言》说这诗:象中有兴,有人在,不比死句。这是一首写景诗,它的妙处,不在于穷形尽象的工致刻画,而在于即景寓情,写出了融合和骀宕的春意,写出了自然之美所给予诗人的集中而饱满的感受。


雾都湿气


先上诗: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然后我们再来说说怎么叫欣赏。我发现一个很糟糕的事情,一说欣赏诗,很多人就会回到初中高中时代,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描写了什么什么样的景物,借什么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这不叫欣赏,这叫语文老师的课堂作业,这种课堂作业毁了课本上所有美好的诗句。

什么是欣赏?你走近一朵花,看了看它,闻了闻它,觉得很愉悦,然后你走开了,走了很远,离开了很久,你还记得那朵花的模样,还记得那朵花的味道,这叫欣赏。如果非要在看完之后写一篇五百字的感想,这不叫欣赏,这叫折磨。

所以怎么欣赏一首诗?怎么才能不折磨诗,也不折磨你?

我觉得有很多种方法,也和诗人有很大的关系。像白居易这样的诗人,像《钱塘湖春行》这样的诗,就应该去欣赏一种感觉。

现在,你就是白居易,天气这么好,春天这么美,你换上一身春衫,信步来到了西湖。

你看见了孤山寺,看见了贾公亭。看见了温柔的湖水,看见了远处的白云。看见了阳光下飞舞的黄莺和燕子。你坐在柳树下,坐在沙堤上,看见在花丛中摆拍的美女和大妈,看见少年和少女在嫩绿的草地上骑着马。那一瞬间你忽然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那一瞬间你忽然觉得春天很温柔,那一瞬间你忽然觉得这种生活过着也很有意思,那一瞬间你忽然又爱上了这个烟火人间。

如果这不叫欣赏,那么什么叫欣赏呢?

你化身为白居易,看到他眼睛里的春天,感受着他感受的温度,忽然意识到,原来,那已经是一千一百九十八年前的春天了。

然后你放下手机,往窗外望去,窗外原来也是一个春天,你忽然也想换上一件春天里穿的衣服,走到外面去看一看。

一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永远不会是某一个词有多么漂亮,某一个句子对仗有多么工整,而是你看到这首诗,眼里忽然有了一个世界。那种感觉才是诗歌的美感所在,就像一朵花和它的香气,你若非要将这朵花的香气写成化学式,非要把花描述成根茎枝叶蕊瓣叶绿体光合作用,还叫欣赏花吗?

-------丸--------


祁门小谢


详细介绍一下这首诗!

钱塘湖:就是杭州西湖。钱塘之名是源于钱塘江。但是近现代很少再用钱塘湖这样的名称。后面我们讲述时还是以西湖称之。

西湖美景世间少,倾倒古往今来多少客。每天去西湖游湖赏景的人很多,但是大多都没有见识到西湖最美的景色。这里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哪几个时间点才能赏到最美的西湖。

清晨中的西湖,初阳刚升,水雾盈湖,一如仙境。

阴雨天的西湖,江南的味道不在晴天,而在阴雨天。阴雨天看湖,湖天一色,翠波之上有叶舟。

秋天的西湖,晏殊在《苏幕遮》中写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此时湖边的树木开始变黄变红,最适合去杨公堤散步或是骑行。

雪天的西湖,下大雪的西湖是难得一见的,原本就是清秀的西湖更加的淡雅。并且十景之一的断桥是只有在雪天才可一见的。平时所见的断桥是名断桥,雪天的断桥才是真正再现的断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