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熔斷,股債金都在跌,普通人該怎麼辦?

張紫煒zz


普通人影響不大,美股經過發展已經去散戶化都是基金在操作,現在熔斷就是基金互殺,要說對普通人的影響就是你的基金虧了,美股大牛10年普通人買的基金早就賺了很多,接下來的影響就是生活質量可能不會那麼高了,他們需要擼起袖子加油幹了



明天與意外都是未知


1.其實每一次下跌,雖然存在危機,但也是投資的絕佳機會,比如巴菲特總是在高處套現,在低處買入。很多人以為投資賺跌是由賣出決定的。其實不管什麼投資,他的賺錢不在於它賣的有多高,而是它買的時候有多低。當年08年經濟危機的時候,深圳房價均價才一萬多,可是到了15年的時候已經到了5萬多了的均價。如果你在08年買入了房產,到15年賣出你的資產已經升值5倍。但是如果你是在15年買入,外界樓市看似繁榮,不排除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但是你所承擔的風險也是巨大的,一旦樓市下跌,你很可能銀行貸款都還不起。

2.那這麼說,是不是就可以現在低價買入呢?

我認為這涉及到你的財務規劃,你的資產值,並且評估風險。比方說你現在有十萬塊錢,你就得這十萬塊錢你最多承受多少損失。還有就是你投入進去的錢,你能夠在裡面堅持多久。雖然我們從股票基金的長時期來看的話,總體上是波動向上的,但是你能不能堅持到那一天,你有多少錢能堅持到那一天上漲,這很重要。

3.再一個什麼時候到最低點,我想我們大部分人都無法回答這個問題,連股神巴菲特都說,美股前幾天的股市是它活了89歲從未見到過的。但是還有一個辦法是分階段買入,在每次狠跌後分多次買入,並且存有大量現金,以便後面補倉。這裡,分享我一個故事,去年不知道是幾月份,那時候黃金價格較低,大概在280左右徘徊,當時以我長期的分析來看,不管經濟形勢怎樣,黃金在280以下買入,長期來看,跌的可能性小,但賺錢效應很好我當時就設定了一個目標,如果黃金價格到了270我就買入3萬塊。後來黃金從280一路跌到了274,然後就一路飆升到355,你知道的,到了後來肯定是越不敢買了,就錯過了一次好的投資。後來仔細回想,自己還是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既然知道280以下,賺錢效應良好,當時為什麼不在280以下分批次買入呢,而是等到270的時候才一次性買入呢。對應到股票也是,在我們買賣股票時不要老想著賺最大的收益,這很難的,最低點買入,最高點賣出很多時候,只是我們一廂情願。能做到中線以上買入賣出已經很不容易。

4.不過投資這個事情還是要靠自己去熟悉,去總結,別人的經驗很多時候並不適用,因為每個人對待股票的情緒是不一樣,有些人把賺錢當遊戲,融入其中,有些人患得患失,充滿賺錢的貪婪和失敗的恐懼,你的結合自己的情況,形成自己的脾性,不斷去總結提高,熊市沒什麼大不了了,從歷史長河來看,比現在困難或艱辛的時刻,比比皆是,只有保持樂觀,保持理性的人才能度過艱難,走向成功。





公子漲三豐


美國打一個噴嚏,全世界都會感冒。目前美國股市的暴跌根本上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全球的資本市場都在下跌,中國也難以獨善其身。

但是中國對疫情積極的防控措施大大降低了投資者對未來預期的恐慌,間接消除了投資者對A股的恐慌情緒。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的對中小微企業的有針對性的扶持,可以看到國家經濟的基本面依然向好,資本市場的短時波動難改長期大勢的向好發展。

世界萬事萬物的發展都是矛盾統一的,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只有美股的持續暴跌,世界的資金才能全面流向中國這個窪地,這才是中國股市最大的希望!

A股熊了好多年了,也該牛一回了!可以預料疫情過後,幾十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的出臺,A股必定百分之百創新高!

所以,對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減少恐慌不必在意資本市場短期的擾動,A股未來必上一萬點!



劉洪新


受疫情影響,中國的實體經濟遭受重創。資本市場不能再有閃失,再有閃失就會形成惡性的連鎖反應。這就是為什麼近期市場下跌比較少的重要原因。

政府託市的手段很多,例如降準、降息、取消印花稅、國家平準基金、限制賣空……

你能做的就是選擇你看好的股票和基金逢低逐漸進入。如果沒有資金了,就暫時不關注炒股賬戶。安心工作、多讀書以積蓄力量。隨著時間的推移,好股票和基金仍會漲起來的。



大黑熊老師


美股在8天時間內熔斷三次 ,而美股歷史上一共也就是四次熔斷 ,第一次是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美股甚至在剛剛跌破了20000點,而傳統的避險資產國際金價也重回1500;避險的新興一族比特幣也是攔腰斬斷,這些都說明,從避險的角度,股票、黃金和比特幣都不是理想的選擇,但是美國的國債利率創新低,國債價格不斷走低,反而成為了全球資本的避風港,都扎堆到這裡了。最近全球金融市場的走勢不是金融危機卻勝似金融危機,那麼作為普通人該怎麼辦?筆者認為有三點:

1、穩定工作,謹慎跳槽

今年企業的日子不好過,會有很多企業倒閉,降薪了不用太驚訝,被裁員了也正常,宏觀數字損失一萬億,那麼就得有多少微觀來承受,作為個人和單個的企業在這種環境之下就是小螞蟻一個,雪崩的時候一片雪花砸到頭上都是晴天霹靂!

我相信我們國家的經濟肯定能穩住,不會有倒退,但是肯定不容易,會很難,傳導到個體,也許就就是損失的宏觀數字中的一員。所以在現在的工作崗位上好好幹,別挑,當然了,如果有公司原因花更多的錢挖你,那麼你是幸運的。今年不被裁員就是幸運,不被降薪就是加薪!如果你是企業主,那麼也是如此。

2、看好自己的錢袋子,少花錢

在面對經濟困難的時候,開源節流無論是對個人還是企業都是一個最不壞的選擇,現在開源是難了,能夠保持原來的收入和業務已經不錯,如果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可以小成本的嘗試一下新的業務方式,前提是低成本試錯。

作為個人如果你本身的資金儲備就不夠,那麼現在最後把原來的較大額度但是並不是非買不可的東西,可以緩一緩,手裡留足現金,錢包鼓的時候,你心裡就多了一個穩定器。

3、少投資,別想著如果保值你的資產

作為一個普通人,房產基本上是主要的財產,這個你無需擔心這個房子會跌價,因為你是來住的,跌不跌價對你影響不大,只要你的月供不出現問題 ,月供不出現問題,你就需要穩定工作,少花錢。

其他的還有流動性的資金,那麼放在銀行是最安全的,在面對經濟困難的時候,只有現金才是王道,現金為王的意思就是什麼資產都不如你的現金值錢、都不如你的現金管用。

所有的資產都面臨變現的流動性問題,而且還面臨打折的問題,這個時候大家都缺現金,所以,手握現金最安全。

無論是投資股票還是黃金,普通人都沒有這個專業能力,股票都搞不明白,還去搞黃金?

這次全球股市因為疫情大跌,而疫情導致石油價格大跌,導致股市暴跌,短期內流動性喪失,資本都紛紛出售資產回籠現金,黃金但是是賣出的最好資產之一,比特幣就更是慘不忍睹。

疫情的拐點到來了,那麼資本市場的拐點才會到了,但是當你看到歐洲和美洲愈演愈烈的疫情發展態勢,西班牙剛剛也加入了萬例俱樂部,法國也宣佈採取封鎖措施應對急速加快的疫情,而且還將調動軍隊。

全球疫情的拐點什麼時候到了?不知道!有效藥或者疫苗什麼時候可以研發出來?不知道!

普通人就安心上班工作,少花錢,多留現金,不要做什麼投資!前面幾年網貸崩了,於是不少中產的 資金轉移到 了股市,而且是基金為主,當時正是2018年熊市的時候,在2019年反彈了,結果基金大賺,所有這波中產都認為投資股市的錢好賺,於是準備投資更多的錢進來,這是一上來就撿了個便宜,現在還會有這樣 的運氣嗎?

廣積糧、深築牆,緩稱王!


壹號股權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刀頭舔血不如現金為王。

潮水退去,黃金耀眼。

今天忙了一天還虧了[流淚][流淚]



生死有多遠


投資環境不好的時侯,第一時間撒退,持幣為主。

美股這兩次熔斷,已經開始進入熊市,原因多方面,但最重要的一個就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

美國自從1988年熔斷制度設置以來,僅在1997年10月27日真正觸發熔斷一次。

最近連續兩次熔斷,道指在短短21日內狂洩近萬點,正式結束其長達11年牛市。

泰國、菲律賓、韓國、巴基斯坦、印尼、加拿大、美國、巴西、墨西哥等九國股市發生熔斷。

所以這一次下跌是全球性的,操作不好,就可能吃大虧。還不如等企穩以後再玩。

我僅僅是指普通人,持幣就好。另有高人就多保重。


K線奇俠


前言

全球金融市場的暴跌起源是石油市場,但3月9日開始,受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引起的市場恐慌,美股、黃金都出現了恐慌性的下跌。隨著各種防控措施的升級以及感染人數的激增,恐慌情緒進一步蔓延,促使金融市場進一步動盪。截止3月16日,美國三大股指及歐洲主要股市的跌幅均超過了30%,歐美股市明顯進入了技術性的熊市。

面對歐美股市這樣百年難得一遇的恐慌性下跌,中國股市表現相對抗跌。在3月9日-16日,A股僅僅下跌了8.08%,但是如果新冠疫情進一步發酵,可能會引發全球經濟的衰退,中國肯定也難以獨善其身。面對這種金融市場的普跌,普通投資者應該怎麼樣應對?

要做好應對,普通投資者首先要對引起本次金融市場動盪的因素進行分析,並預計這些因素對後續市場走勢的影響;其次,如果全球金融市場持續動盪,判斷對於投資者金融資產所在區域的具體影響;最後,對於投資者持倉情況進行分析,結合持倉的資產和倉位制定應對方案。

新冠疫情對全球及中國金融市場的影響

1、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始於中國的新冠疫情,不知不覺從東南亞蔓延至了歐美,波及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截至北京時間3月16日9點33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達16.79萬例,感染了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死亡案例超過6500起。

新冠病毒的傳染性使得疫情在防控措施較弱的國家迅速傳播,這是感染人數激增的根本原因。疫情形勢的嚴峻性,使得各國緊急出臺各種防控措施。3月10日,意大利政府宣佈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封城;3月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美國進入全國緊急狀態;3月13日,瑞士宣佈停課;3月14日,西班牙政府宣佈,將於3月16日起進行全國範圍內的封鎖。這一系列的因素,勢必會進一步影響全球經濟。

首先,短期看,疫情直接對全球的旅遊、交通運輸等行業造成衝擊;其次,從長期看,疫情將會使得美國和歐盟這兩個龐然大物陷入需求銳減的危機,從而極大的影響對於各種商品的進口需求,這將極大的影響了中國的出口。最後,疫情對於醫療水平落後的發展中國家的衝擊同樣不可小覷,若防控不力導致疫情升級,將極大的影響其自身經濟的增長,進而影響其進口的需求。

從目前市場的整體預計看,本次疫情的衝擊可能不亞於2008年的金融危機,甚至超出金融危機的影響深度和廣度。

從領先指標PMI看,在新冠疫情並未全球擴散的情況下,2月份全球PMI已經創出了近10年來的新低。按照3月份疫情的情況預計,未來幾個月,全球PMI指標以及全球經濟的增速將會進一步的下滑。

經合組織在3月2日發佈了《全球經濟評估報告》中將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從此前的2.9%下調至2.4%。報告還指出,如果疫情持續時間更長、強度更大,2020年的全球經濟增長率可能會跌至1.5%,這一數值是近10年來的新低。

回到對於中國的影響上看,中國雖然在2月下旬控制了新冠疫情的蔓延,目前疫情的防控已經得到了控制,2月底和3月初,國內開始有秩序的組織恢復生產,除湖北以外,目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已達95%以上。從1-2月的各項數據來看,影響相對有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5%,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下降1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0.5%,相信進入3月初,各項經濟數據將會進一步的提升。

中國供應全球的製造能力將會逐步恢復,但是國外疫情的情況,反而會影響各大經濟體對於中國產品的需求,這一點,將會對中國出口的復甦帶來衝擊。

從目前防控情況來看,新冠疫情並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病毒依然在全球肆虐。而疫情的持續升級將回衝擊全球各經濟體的供應和需求,特別是對全球經濟體的需求的衝擊,將會直接影響其他出口國家的經濟增長情況,這一點也會直接影響到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出口國的經濟增長。因此,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國也不可能獨善其身。如果疫情繼續蔓延得不到有效控制,全球經濟的衰退將不可避免。

2、新冠疫情對於金融市場的影響

新冠疫情引爆了全球投資者的空幻情緒,歐美股市出現了壯觀的斷崖式下跌。無論是美國股市、原油還是黃金都同步出現了下跌。8天內,美股出現了3次熔斷這一歷史性的壯舉。全球的資金都跑到美國國債裡面避險,這使得美國10年國債的收益率跌破了1%。上週日美聯儲美聯儲週日將利率降至近零時,週一美國國債收益率進一步下滑至了0.76%。這樣的情景是否似曾相識?

這些現象出現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但是不同階段,不同資產的表現有所不一樣。

危機蔓延的第一階段,標誌性事件就是貝爾斯登申請破產,這時候次貸危機還沒有蔓延到其他金融機構,但是已經開始顯山露水的,這段時間股市曾經出現過一波反彈,但很快又開始掉頭往下。期間,原有和黃金也開始回落。

危機爆發的第二階段,美國政府向房利美和房地美各自注資1000億美元,將其收歸國有。這引發了金融市場的擠兌,雷曼兄弟、美林和AIG都是這一階段跨掉的,這使得全球市場陷入恐慌。全球股市崩盤、原油暴跌、黃金小幅上漲後再次遭到拋售(前期有避險功能,但後期不行),全球的金融資產,除了美國國債以外都遭到了資金的拋棄。

危機處理的第三階段,美國和歐盟推出了一系列的量化寬鬆政策,使得市場看淡美元和歐元,這促使黃金出現了一波反彈的行情,與此同時,在一系列刺激政策的作用下,美國和歐洲股市也開始觸底回升。

回顧本次新冠疫情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最大的一個不同就是中國股市的獨立表現,這完全是得益於前期對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相比國外股指動則30%以上的跌幅,國內的跌幅不到10%。雖然短期衝擊不大,但如果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對於中國出口的影響將會進一步加大。即使國內已經為穩增長推出了一系列的產業政策和貨幣政策,但是想要完全抵消這種衝擊應該也是很困難的。

總的來看,全球金融市場明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出現了恐慌性的下跌,雖然美國已經緊急降息,但是效果微弱,歐美金融市場仍然可能受到進一步的衝擊。而中國雖然在現階段受到的牽連較小,但若疫情進一步擴散,相信中國股市亦將受到波及。

結合投資者的資產結構和持倉制定應對方案

瞭解了全球金融市場動盪的根本原因以及可能帶來的持續影響以後,接下來就是普通投資者要怎麼應對的問題了。在制定應對方案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白一個原則,那就是面對這種影響巨大,難以評估的危機時,現金為王。其次,我們才需要對資產結構和持倉情況進行分析。


1、現金為王——狙擊的子彈

這種使得各類主要金融資產都同步下跌的情形必然是一場波及全球的事件,而這種事件一旦爆發,一時半會是止不住的,不然也不會爆發。這意味著,金融市場的動盪也許現在還只是開始,各國政府對於疫情的防控,以及疫情最終得到控制的時間是無法預計的,這裡面可能帶來多深遠的影響,我們無從得知。

可能疫情得到控制以後,影響很快就會消退,但也可能疫情遲遲得不到有效控制繼續蔓延,引發全球經濟衰退。一旦出現了後者這種廣度和深度都無法預計的全球危機事件,各國的各類資產都將不可避免的大幅下跌。從對2008年金融危機各類資產不同階段的表現回顧,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除了國債和現金,沒有任何一類資產是安全的。

當危機得到控制,市場開始逐步恢復的時候,各類資產就會開始復甦,如果這個時候我們手上沒有現金,面對這些打了骨折的便宜好獵物時,我們也有沒有可以狙擊的子彈,那我們就會錯過危機事件給普通投資者最好的禮物——遍地黃金。因此,危機事件中,保持足夠的現金不僅僅是保護我們的資產,更是為危機事件後出現的投資機會做好準備。

2、資產的結構分析及處理

在瞭解了應對危機最重要的原則後,我們就可以針對自身的資產結構進行詳細的分析,通過調整高風險的資產比例,降低其倉位,提高低風險資產的比例來抵禦未來市場可能出現的系統性風險,同時回籠現金在手上,以便應對危機後可能出現的投資機會。

先看資產結構,這裡包括實物資產和金融資產。

先說實物資產。根據《中國家庭財富調查報告2019》顯示,中國城鎮居民家庭房產淨值佔家庭人均財富的71.35%,農村居民家庭房產淨值的佔比為52.28%。93.03%的居民家庭擁有1套住房。從這個角度看,房產是絕大部分普通投資者的主要的資產。但房子這類實物資產作為我們的剛性需求,一般是不需要在危機中進行處理的,而且短期交易成本也很高,只要我們不是用來投資的,那就完全沒必要進行處理。除非投資者手上有多套的房產,這個時候,也許就可以考慮是否需要對實物資產進行處置了。特別是手上太多二三線城市的房產的,危機中這一類房產的保值性會更差。

再看金融資產,這個才是我們討論的主角。因為實物資產雖然也會受到危機事件的衝擊,但是相比之下,金融資產才是衝擊的重災區。考慮到金融資產的聯動性、流動性和風險性,我們需要對自身的金融資產予以重點關注,並及時調整其結構。

首先根據金融資產的風險對其進行基本的分類。

簡單可以分為三類:權益類資產(股票、股權等)、債券類資產(國債、企業債等)、金融衍生品(黃金、原油、期權、期貨等),統計出這三類資產在自身資產結構中的佔比,分析出整體的資產組合風險。這個很簡單,我們簡單算一下各類資產的比例就可以得出自身資產結構的風險特徵,像權益類和金融衍生品,這兩類資產在危機事件中的影響是最大的,如果這兩類資產的比例超過50%,整個資產的風險肯定就不會低,這是很容易判斷的。

特別是對金融衍生品,普通投資者邀各位關注,因為這一類資產的槓桿特別高,一旦出現快速下跌,這些金融衍生品產生的虧損可能是最大的。比如金融危機期間,讓中信泰富虧損超過150億港元的外匯期權交易;讓香港富豪和中小投資者血本無歸的累計股票期權,這類金融衍生品累計虧損超過6000億港幣,按投資人數算,那就是平均每人虧損1億港幣。所以,危機事件中,前往不要忽視對金融衍生品的關注。

放眼國內,金融衍生品今年也開始蓬勃發展,像指數期貨、指數期權等等,這些產品現在也有不少投資者持有,當中也確實存在著投資者無法識別的風險。因為這些產品的專業性相對較強,而且碰到市場極端情況,這些風險會急劇放大的。因此對於這一類資產在危機事件中可能帶來的風險,普通投資者要格外重視,並進行全面評估。

其次,對這三種風險特徵不同的資產進行處理。

因為這三種資產在危機事件中的表現是完全不同的,高風險的資產極容易受金融市場的影響出現暴跌,包括金融衍生品和權益資產,而債券類資產,特別是高等級的債券則會在危機事件中受避險情緒的影響而獲益。比如2008年,美國道瓊斯2008年的跌幅是33.84%,WTI原油一週的跌幅就達26.8%,上證指數的跌幅是65.16%,但當年美國國債和中國國債、企業債都是正收益。也就是說,在危機時間出現時,高等級的債券資產,通常是國債會受到避險資金的青睞。

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對上述的資產進行處理。如果認為危機會持續發酵,那對於高風險的資產,無論這些資產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建議一律減倉,最少要減倉60%-70%以上。即使認為危機很快會得到控制的投資者也不要盲目樂觀,建議減倉30%-40%以上。因為任何人都無法預計危機事件的發展方向以及持續影響時間。如果危機持續發酵,全球的金融市場都不可能倖免,中國的股市受到波及也只是時間問題。這個時候,高風險的資產就是一顆定時炸彈。所以,儘可能的降低高風險資產的比例,是我們保護本金安全的第一步。

但是很多的投資者已經說了,現在我可能已經虧損了10%-20%,現在減倉,那我不是虧了?萬一市場反彈呢?依筆者的經驗看,沒有那麼多萬一,市場在這種情況下是很不理智的,這一點從美股近2周的表現就知道。如果現在不處理高風險的資產,當整體虧損40%的時候,投資者就更加被動了,因為虧損以後需要漲更多才能回本。當然,如果投資者本來金融資產的佔比就不高,即使全部虧損也依然可以承受,那投資者完全是可以放手一搏的。

第二步,就是可以將處理高風險資產後的現金買入高等級的債券,最好是國債,在國內也可以購買高等級的企業債。但是企業債會受到其自身的經營情況的影響,普通投資者無法進行專業的分析,因此建議購買規模較大的債券基金。另一個方面,投資者也可以拿著現金,等待市場出現的機會。這種情況需要投資者對於危機事件的走勢有清晰的判斷,能夠用現金對各項資產進行抄底,這個難度是非常大的。

綜上所述,危機事件的不確定性是影響金融市場的重要因素,而這種不確定性有可能會使得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大幅的波動,這個過程中,投資者的金融資產,特別是高風險的金融資產很有可能會出現大幅的下滑。一旦跌幅超過50%,投資者則需要100%的收益才能回本,這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投資者應該根據自身的資產結構情況,提前降低高風險資產的比例,持有安全性更高的高等級債券或者現金,然後等待市場出現的機會。

以上就是個人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A亞特斯


要不要投資

上上次熔斷時,股神巴菲特表示這是他幾十年生涯中都未曾見過的。

當大家以為股神的意思是提醒大家風險的時候,巴菲特用實際行動證明大家想錯了。

他,抄底了!

然後美股第三次、第四次熔斷接憧而來!

儘管巴菲特錢很多,但我估計這次也會在家反思自己的投資策略。

底抄山腰上,能不疼嗎?

如果巴菲特都這樣了,你覺得你要怎麼辦?

那要不要投資呢?

我們先拋出疑問,最後回答。

在此之前先看另外幾點。

活下去最重要

馬雲老師名言很多,但我只記住一句話:

“明天很美好、後天更美好,但很多人活不過今晚。”

大概是這意思。

儘管巴菲特抄到了山腰,但如果有足夠的資金,只要等待市場好轉就會大賺一筆。

可問題是能不能熬到那個時候呢?

所以別看很多機構忽悠說什麼“現在優質資產到處都是還很便宜”,

能不能拿到你變現的那一天才是最重要的,否則對你來說都是負債。

潛在收益很誘人,但活下去才是首要目標。

怎麼活

既然是普通人我們就說具體點。

1、不要輕易換工作

目前這個時點確實不是換工作的時點。

能不能換到是一方面,換了能不能加薪是另一方面。

尤其後者,如果不能滿足那換工作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只會加劇你的現金流惡化!

2、降低你的消費

收入不能擴大就只能降低你的消費,這樣才能提高你的現金流質量。

才能達到提高抵禦風險的目的。

3、投資呢?

回到開頭的疑問。

如果你的投資對你目前的現狀影響不大且短期漲跌也不會影響到你的飲食、生活、睡眠質量,那麼可以投資。

否則,慎重對待。

另外即便是前者也要注意分散,切不可一口吃個胖子或只盯某一個標的投資。




Tooz説


[酷拽]現在的行情,有一部分由於投資者緊張地等待特朗普政府對冠狀病毒的經濟反應的更多細節,市場開始出現虧損—儘管很明顯,一個大規模的刺激計劃不太可能很快推出。

[玫瑰]現在的市場是賣家比買家多,不幸的是,從流動性的角度來看,這往往會給(股票)價格帶來巨大的下行壓力。而這一壓力就是資金的出逃,沒有資金的市場是不可能企穩的,但看目前的形式來看,覺得部分機構應該有所行動吧,密切關注抄底,個人投資者根據自己持有的票,品種,倉位進行控制,如果空倉就觀望,滿倉就減倉。

[震驚北向資金淨流出147.27億元 再創單日淨流出歷史新高]北向資金淨流出147.27億元 再創單日淨流出歷史新高,我們作為散戶不去和市場博弈,安心等待企穩,中國股市,成為本次全球股災中,唯一扛住的市場,成為全球最強的股市,沒有之一。就連股神巴菲特都說,自己活了89年都沒有見到過這樣的市場大恐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