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名臣张华为什么愿意辅佐乱政的贾南风?

苏小衿


名臣张华愿意辅佐乱政的贾南风,无非是因为忠义。

为何说是因为忠?

大家应该都知道晋惠帝司马衷是个傻子皇帝,办不了政务,一切政务皆由皇后贾南风代为处理,因而皇权的实际控制者是皇后贾南风,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贾南风就是实际的“君”。而张华是臣,在古代封建体制下,臣忠于君是义务,也就不存在愿不愿意。

张华在晋武帝在位前期,备受武帝器重,后武帝因听信小人之言将张华外放,张华也因小人的屡进谗言而受武帝忌惮,在武帝朝不得重用。

惠帝即位后,因受权臣杨骏猜忌,依然得不到重用,后贾南风因其出身庶族,对皇权构不成威胁,且有谋略重用于他,所以说,于恩,张华也会辅佐贾南风的。

当初太子左卫率刘卞曾劝张华共谋大事,拥立太子为帝,张华也是以“忠君”的理由回绝了他。

为何说是因为义?

此处义为道义,何为道义,匡复天下即为道义,张华尽心辅佐贾南风的另一个原因正是因为她的不施仁政,而张华则更要匡复天下,弥补贾南风的过失。

当时惠帝昏弱,贾南风残暴,张华尽心辅佐国事,据《晋书》记载,“海内晏然,华之功也”,可见惠帝贾南风主政期间,张华还是发挥了大作用了的,除此之外,张华担心外戚的强大给西晋带来灾祸,还特意作了《女史箴》来讽劝。

所以说,张华辅佐贾南风一个是因为“忠”的义务,另一个便是因为天下道义。


混沌聊史


错了,西晋名臣张华不是愿意辅佐乱政的贾南风,他不是皇后贾南风那一派的,他是心于国家,辅佐惠帝的忠臣。

图为张华雕像。

这个问题要稍分析一下,任何朝代都有忠臣和奸臣,如果在乱世或多个政权时期,做臣子的还有所选择,择主而事,如果是在大一统时期,天下就一个共主,想施展报复只有一个选择了,忠臣都是有大智慧的人,他们基于国家、百姓的责任心,服务于朝廷,辅佐于帝王,如果是贤主,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如果是昏君,多少牵制一些胡作非为,比如再荒暴的商纣王,也有比干这样的死节之臣,名存实亡东汉,也有忠于汉室的荀彧等人,所以在古代,对忠臣的最高评价是死谏之臣,而张华正是这样的忠臣。

今天的河北徐水县张华村,正是张华的故里,村东头有张华墓,80年代村民取土遭毁坏,现已不存。

张华,出身寒门,在晋朝看出身的社会,想出人头地,只能靠后天自身能力,而张华就是有这样的真本领,他学识渊博,对政治独有建树,辅佐武帝灭掉吴国,最后封县侯,食一万户,官至太常,九卿之一,他有任宰相的资格,唯一问题是,张华不是出身大族,晋武帝想提拔他,怕他镇不住出身优越的百官,又有众多贵胄大臣的反对,这才作罢。

张华酒,据闻当年张华被晋武帝封为广武侯,不但食万户,还赐酒庄一所,张华取宫廷秘方酿制,并以姓氏为号,流传至今。

惠帝继位后,张华为太子少傅,皇后贾南风已经开始擅权,她要废掉杨太后,也就是先帝司马炎的皇后杨芷,众臣子们都阳奉阴违的表示同意,只有张华站出来反对,认为太后再有错,可贬但不可废,贾南风当然不会听这个寒士的。后来楚王司马玮兴乱,张华向惠帝献策,结果一纸诏书解了司马玮兵乱,拜为侍中,开府仪同三司。这时的贾南风看出了张华的好外,这人虽出身低了点,但有谋略有学问,又没有坏心思,只一门心思辅佐政事,于是封他为司空,总摄朝政。

刘伶,竹林七贤之一,嗜酒,被称为醉侯,他与张华是好友,常来走访饮醉于此,后来不走了,卒于此地,所以在今天的张华村有座刘伶墓。

对于张华来讲,他是为国家服务的,向皇帝尽忠的,这和贾南风没任何关系,在张华尽忠匡辅几年间,天下安定,并且不和贾南风为伍,不但创作《女史箴》来奉劝贾南风别太过分,在贾南风要废除太子司马遹时,张华更是站出来反对,而贾南风也从没想过把他纳入自己阵营,只想用他的能力帮着理政事罢了,后来皇族内乱已十分严重,各方势力斗争时,张华只做份内事力撑危局,后来有人要废黜贾南风,逼着张华表态,张华拒绝,于是被杀害,时年69岁。


图文绘历史


没有什么愿意不愿意

张华反对政变的理由大概两点:第一,贸然政变会使太子蒙受不孝的罪名(西晋提倡以孝治国,不孝是大罪);第二,虽然我张华在朝中有几分薄面,但是并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权贵当道,外戚满朝,宗王虎视,搞这么大的事容易招致千夫所指,出了事谁能压场?怎么收场?

还有一点,张华没有当着刘卞的面说——刘卞这个人有个毛病,做事不周密,丢三落四。跟这样一个人合谋发动政变,成功的概率似乎并不会很高。

三点总结起来一句话:政变没有成功的可能。

一次是裴頠。

帝自无废黜之意,若吾等专行之,上心不以为是。且诸王方刚,朋党异议,恐祸如发机,身死国危,无益社稷。

关于这一次废后之谋,历史记载略微混乱:一种说法是裴頠主谋,贾模、张华反对;一种说法是贾模主谋,裴頠、王衍参与,因王衍事到临头反悔而终止,张华未参与。这里沿用第一种说法。

如果说张华参与其中,那么他这时候考虑的是野心勃勃的宗王及其附属势力(地方士族)。贾南风不是善茬,但她能压住场,只要朝廷不乱,宗王就不敢轻易搞事;相反,如果把贾南风扳倒,朝廷乱了,麻烦就大了。

另外一次是司马伦和孙秀。

刘卞和裴頠至少有大局观,司马伦和孙秀不一样,完全搅屎棍,张华根本不把这样的人放在眼里,合作是不可能的,刀架在脖子上也没什么好说的。

三次废后之谋如上,张华每一次都持反对态度。他反对颠覆贾南风,说明他必然有捍卫的东西,他想捍卫的是什么呢?史书记载很明白。

一次:晋武帝晚年问国事可托付给谁,张华知道晋武帝想得到什么答案,但他偏偏反对。

二次:晋武帝死后,朝廷拟议废除皇太后,张华反对。

三次:贾南风设计废除太子司马遹,张华反对。

加上反对废后的那三次,张华唱过六次反调(伐吴还有一次,与主题无关,略过)。他捍卫的是什么,应该已经很清楚了——中枢的稳定。只要与他的政治理念相悖,他就反对,晋武帝也不行。

张华反对颠覆贾南风,主要原因是怕中枢之乱诱发天下大乱,这个应该没有什么争议,有争议的地方在于他是否贪权恋栈。

裴頠策谋废后的时候,张华说过这样一句话:

卿二人(裴頠与贾模)犹且见信,然勤为左右陈祸福之戒,冀无大悖。幸天下尚安,庶可优游卒岁。

因为这句“庶可优游卒岁”,我们难免以为张华贪权恋栈,只求勉强维持中枢的稳定,马马虎虎混过余生。然而,仔细搜寻史料里的蛛丝马迹,就会发现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张华是个政治家,还是个诗人,对太康诗风有很大的影响。钟嵘对他的诗作评价不高,说他的诗作多儿女情、少风云气,但这是有失偏颇的,其实他是个有英雄情结的人,不乏英气峥嵘的诗作,不过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不细说了。

张华“性好人物”,喜欢提点新人,当时,以诗文唱和为契机,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至少16人的文人集团,其中9个人担任过太子司马遹的幕僚,他们分别是:荀隐,太子舍人;成公简,太子中庶子;挚虞,太子舍人;陆机,太子洗马;陆云,太子舍人;薛兼,太子洗马;顾荣,太子中舍人;贺循,太子舍人;陈寿,太子中庶子。 张华本人,是太子少傅。

贾南风见不得太子好,想把太子培养成垮二代,张华能够入居机枢,离不开贾南风的提携。如果只是贪权恋栈,他大可隔岸观火,置身事外,何必花费力气培养太子?又何必在贾南风废除太子的时候力保呢?这可是顶风作案,跟贾南风的意愿是相悖的。司马伦发动政变前夕,张华宁死不从,这也不是贪权恋栈之人所能为的。

作为贾南风的臂膀,张华不会不知道贾南风是什么人,对于贾南风的昏暴,他也不是视而不见,装聋作哑,为了权力的平稳过渡和中枢的稳定,他还是做了很大的努力。他辅佐贾南风的时间长达八年多,这八年多里,贾南风虽然残虐,但是风浪只是泛滥于宫墙之内,宫墙之外则是四海晏然。这也难免使他对贾南风产生一丝幻想,误以为贾南风多多少少还是有大局观,不敢酿成滔天大祸,所以他对裴頠和贾模说:“勤为左右陈祸福之戒,冀无大悖”。可惜他低估了贾南风的野心,没有料到贾南风居然会干掉太子,更没有料到司马伦和孙秀比之贾南风更是远远不如。

华将死,谓张林曰:“卿欲害忠臣耶?”林称诏诘曰:“卿为宰相,任天下事,太子之废,不能死节,何也”华曰:“式乾之议,臣谏事具存,非不谏也。”林曰:“谏若不从,何不去位?”华不能答。

张林谴责张华恋栈,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可问题是,张林是个无耻贼人,最后因为贪婪无度被他的主子司马伦干掉了。这样一个无赖也好意思觍着一张大脸指责张华没气节?不过他提的问题倒是值得啰嗦几句。

张华为什么不及早抽身退位呢?本传当中提到张华写过一篇有道家意味的《鹪鹩赋》,也记载了他与风流名士交往的一些剪影,但是结合《世说新语》和他的相关诗文来看,他的骨子里其实是一个积极入世的儒家门徒,有一种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使命感,就连那一篇大名鼎鼎的《鹪鹩赋》之中也隐隐透露了儒家的济世情怀。暗流涌动之际,让这样一个人置身事外并不容易,他在,贾南风好歹还能听他几句,如果他一走了之,大祸只会来得更快。

对于张林这样的人,权力只等于且完全等于荣华富贵;而对于张华,荣华富贵只是旁枝末节。想法不在一个频道上,说了也是对牛弹琴,所以,在大尾巴狼张林面前,张华不是“不能答”,而是不屑于回答。

那个时代的社会是个倒立的金字塔,影响社会稳定的往往是着地的尖端上的那几个人,这几个人一旦捅大娄子,庞大的塔身很快就稀里哗啦地崩塌了。张华虽然也在尖端,但他只能弥缝补缺,并不能左右大局,可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