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這首詩去掉紛紛、路上、借問、牧童好嗎?為什麼?

用戶6159243752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寫的是清明前後,一位身居外鄉之人,回鄉祭奠掃墓的一段經歷。除過古詩平仄押韻的要求之外,時間、場景、禮節等詩中特有意境,決定了時節、路上、借問和牧童是必不可少的“關鍵副詞”。一,清明時節不等於清明。在我們關中,清明掃墓一般情況下,都還在清明前幾天進行,特別是有家人在外地工作或居住,要等他們回來後一起掃墓,有“祖墳不讓二次祭掃”之說。路途遙遠,歸期不定,這一天不一定就是“清明”那天,但一定是“清明時節”,恰到好處。二,雖然是“行人”,但不一定在路上。他可能因為時間充裕,走著歇著,藉故回鄉遊山玩水,此時正在客棧的窗前屋簷下,欣賞欣賞春雨的潤物無聲,充滿詩情畫意,何以“欲斷魂”,只有“路上”的行人,在細雨濛濛忙於趕路,既飢又疲,才會有“欲斷魂”的惆悵。三,借問顯示主人翁的素養和外鄉人的特定身份,客客氣氣問話,免得被人愚弄,也可以最短時間吃上一頓佳餚,喝上一壺老酒,解決又急又累的問題。四,路邊有牧童,是交代當時雖然天上下著雨 ,但不是大雨滂沱,也不是中雨刷刷,而是細雨濛濛,一條紅線,貫穿了“雨紛紛”、“路上行人”的背景圖片,只有牧童還在放牛,這時候的雨一定是細雨濛濛。沒有這一陪襯,“雨紛紛”就可能被理解為是大量級的,“路上”還有的“行人”是不是腦子也進水了?所以,我認為,古詩中的經典,調侃一下玩玩可以,抽調某些詞彙,就沒有原詩應有的意境。

最後,用關中東府方言改寫一下這首詩,和大家一起玩:

清明時節雨發發

跑了一天累日塌

想尋酒家在啊噠

碎慫一指在唔噠!


老海樂樂


一、《清明》的“瘦身”與改編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的這首《清明》,曾經無數次的被人進行“瘦身”。比如每句去掉兩個字,變成:

清明雨紛紛,行人慾斷魂。

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

因為,“清明”就是個時節,所以“時節”二字多餘;“行人”肯定是在路上的,所以“路上”也多餘;“何處有”便是提問的意思,“借問”二字也多餘;至於最後一句,誰來回答並無所謂,所以“牧童”也可以去掉。

有人覺得砍得不過癮,又繼續補了一刀,於是變成了:

雨紛紛,人斷魂。

酒何處,杏花村。

很神奇,砍成這樣,這首詩的意思好像基本上都還在,也算是一絕了。還可以砍:

雨紛,斷魂。

問酒,杏村。

原詩的意思還殘留著一點。可是,劊子手還不願意停手,又繼續揮刀:

雨,魂。

酒,村。

不過這樣子就毫無詩意了,純屬文字遊戲。幸虧也沒辦法繼續砍了。

除了“減肥”,人們還很喜歡改編《清明》,有很多精彩的改編版本。下面僅舉一個例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通過不同的斷句,把一首絕句變成了一首詞。


二、“瘦身”之後好不好


下面回到問題,從這首詩中去掉紛紛、路上、借問和牧童之後,就變成了下面這樣:

清明時節雨,行人慾斷魂。

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

也是“瘦身”,但與我上面所舉的“瘦身”方式略有不同。那麼,這樣子去掉以後好嗎?答案是非常肯定的:不好!理由如下:

(一)平仄失調

無論第一句去掉“時節”還是“紛紛”,平仄都不對了。“清明時節雨,行人慾斷魂”的平仄是“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完全失調。

(二)意境大損

去掉之後,詩的意思基本不變,但意境損了大半。

下雨可大可小,可急可緩,可長可短。“紛紛”寫出了雨“下得不大但下個不停”的感覺,作者不說“愁苦”,但“愁苦”的感覺撲面而來。

“路上”看似與“行人”重複,去掉無妨。但實際上,重複也是強調,作者是表明自己“在路上”,是個行人、過客、遊子,天涯羈旅,更加重了“淒涼、落寞”的感覺。

“酒家何處有”,可以是問路,也可以是思索。有了“借問”二字,便落實了“問路”這樁事,也就自然引出了下句的回答。

那為什麼一定要“牧童”呢?問路自然不一定問牧童,但一來清明是古人的大節日,大人們估計都在家裡忙著,只有小孩子還會在外面;二來若是問個大人,少不得要客氣兩句,再說酒家怎麼走云云。唯有孩子,大概正忙於什麼事情,沒空說話,用手遙遙一指便完事兒了。胡令能《小兒垂釣》:“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就是類似情況。

綜上所述,“瘦身”作為文字遊戲玩玩是可以的,真要認真分析起來,本詩的這些字詞都是無法縮減的!


牛皮社


《清明》這首詩,去掉紛紛、路上、借問、牧童好嗎?咱們來分析一下:

原詩是這樣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一首詩首先看是不是和律。這首詩和平水韻,它的平仄完美,韻腳正確,它是一首和律的七絕。

再看看這首詩的意境。這首詩意境優美,畫面感極強。

第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起句,交代了時間和情景。清明節的時候,天在下著小雨。“紛紛”,是形容小雨的,同時也說明了作者的心情,也像這紛紛的小雨。

第二句,“路上行人慾斷魂”,承句,交代了地點、人物,及人物的情感。在哪裡?路上。誰?行人,也包括作者。“欲斷魂”三個字很形象生動的寫出了當時的心情。清明正是上墳祭奠的時候,和親人陰陽兩隔,怎不痛苦。

第三句,“借問酒家何處有”,轉句,要想擺脫這種心境,怎麼辦呢?詩人打算借酒來安慰自己。

第四句,“牧童遙指杏花村”,合句,合三句借問誰?牧童。何處有?杏花村。

讀罷這首詩,眼前就會浮現出詩中描寫的情景:清明節這天,詩人走在路上,天下起了雨,打溼了衣衫,昏暗的天空,紛紛的細雨更增添了一番愁緒。詩人想擺脫這種心境,想用酒來消愁。就向牧童打聽,請問哪裡有酒家?牧童指著遠處杏花掩映下的小村,說那裡有。

整首詩,用詞準確,清新生動。最後留有餘味,至於詩人怎樣去喝酒,留給讀者想象。

下面咱們試著去掉樓主所說的那些詞:

清明時節雨,行人慾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

第一,去掉那些詞,不和律了。

第二,交待的不清楚了。什麼樣的雨?哪的行人?怎樣問?問誰了?都沒交待清楚。

第三,意境上也沒有那麼強的畫面感了。看完就知道,清明節下雨了,行人很傷感,打聽哪有酒家,有人告訴杏花村有。

通過對比,《清明》這首詩去掉:紛紛、路上、借問、牧童是不好的。去掉了它們這些詞就瘦成骨架子了。

就跟現在流行的過度減肥一樣,一個人體重正常,就沒必要再減肥瘦身了,過度減肥是危害健康的。

詩詞同理。本來就是恰到好處的,是不能瘦身的。詩詞瘦身也會危害詩詞“健康”的。


用戶芳草心


雖然原意基本沒變,但語言色彩、韻味、合理性大為減弱。表面看去掉紛紛、路上、借問、牧童無關大局,好象更簡練,可比原句遜色很多,問題也就產生了:清明時節雨,"雨″下的多大?行人慾斷魂,行人在什麼地方?酒家何處有,自問還是問他人?遙指杏花村,是誰指的路?

和原詩相比不難看出,無論從結構、語勢和邏輯性上改過的《清明》一詩不如不改,有些古詩是詩人經過反覆推敲,精雕細琢寫成的,多一字而顯贅述,少一字而不成意境,字字珠璣,句句錦繡,不然也不會傳誦至今,尤其是名詩佳句,猶如閃閃發光的明珠,動一字,就會使其光芒銳減,失去它原有的美感。

首先,我們看看"紛紛″這兩個字的重要性。一般在冬天形容大雪時用紛紛,而此處作者用到紛紛,是說明這場雨的大小,是細雨濛濛,而這淅瀝的小雨才讓詩人"欲斷魂″,也就是淒涼的心情;再看"牧童",在這首詩中是被描寫的主要人物,在語法結構上是主語,那麼去掉主語,句子還會完整嗎?

當然,如果做文字遊戲或指導學生縮寫句子,在不改變原意的基礎上,每句去掉兩個字來訓練思維能力也未嘗不可,但一定要讓學生比較改動後和改動前的語言特色的不同,不然容易誤導孩子們的認知意識。

《清明》這首詩是唐代杜牧寫的,整首詩描寫了清明時節,詩人在路上遇到雨天,從而抒發了作者孤身行路時的情緒和希望:"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不忘初心ZCJ


這是一首值得好好欣賞的佳作。

不提倡去頭卡尾。但是即使你去頭卡尾,隨便你怎樣做,這詩讀起來仍是郎郎上口,意思一點不減。這就是這詩的精典之處。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去

牧童遙指杏花村


浩興6939


好的一個方面是:

七言絕句変成了五言古詩。簡潔明快了許多!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但是也有諸多的不好之處:

少了連綿不斷的春雨,少了鄉間泥濘的小路,少了客客氣氣的尋問,少了騎在牛背上吹著竹笛,戴著斗笠的牧童!少了淒涼寂寞的感覺,少了山野美酒的香醇,少了濃淡相宜的畫意,少了融入生活的詩情…………🌹🌹😄😄🙏🙏🐂🐂











九天老嫗下凡塵


按你說的,去掉之後就是:

清明時節雨,

行人慾斷魂。

酒家何處有?

遙指杏花村。

變成一首五言詩,先不說格律合不合適。

光看意境,就比原詩差了不止一點。

清明時節雨,雨還是雨,但是雨的樣子不見了,什麼樣的雨呢,瓢潑大雨?朦朧細雨?如果是大雨,如何去尋酒家?

行人慾斷魂,這一句倒無大礙。

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這一問一答,可萬萬不能這樣寫,一點意境都沒了。生人初入,必須得客氣點。找尋酒家,好在雨天避雨喝酒。

沒有了牧童,也少了很多靈氣,誰指路去杏花村?如果是肥醜的大媽,這種清雨清明的靈氣可就不剩半點咯~


一朵詩


清明這首小詩的每個字都是畫龍點睛,吃飽了撐的人在想歪點子掐頭去尾去掉關鍵詞,就是畫蛇添足,胡編亂造,會使原詩的意鏡大打折扣。不過有個畫家給老佛爺慈禧畫團扇因為一時的疏忽,把王之渙的名詩漏掉了一個字,當著老佛爺的面將錯就錯改成了一首詞,不僅沒有破壞原詩的意思,而且很有新意。虛構的故事是這個樣子的:當老佛爺拿到團扇時發現王之渙的名詩少一個字時,不禁大怒,這是欺君之罪,拉出去砍了。而這個畫家卻不慌不忙的詭辯道:老佛爺,那不是一首時,而是一首新詞。慈禧由怒轉好奇,怎麼能是一首詞呢?(古人的文章沒標點,斷句全靠唱詩吟詞之人自己斷句。)只見畫家吟道: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個機智的畫家巧妙的把丟掉的一個間字彌補的天依無縫,自然沒有得到掉腦袋的懲罰,而且還受到了慈禧的獎賞,看來有才不僅能保命,而且還能因禍得福。


梁山好漢大人


原詩是唐代杜牧的《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經常被拿出來改動,有改成古體詩的,又改成詞的。傳說清朝的紀曉嵐把這首詩每句減少2個字,從七言絕句改成了一首五言絕句,到底好不好?

但凡膾炙人口的古詩詞拿來改動,一定會被人批評的。至於是不是紀曉嵐改的,老街沒有查到資料,不過紀曉嵐是一位真正懂詩的行家,我不太相信是他改的,估計又是野史編寫的故事。

是不是有損原詩意境,先可以看看減少了什麼。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去掉的是:時節、路上、借問、牧童。

一、 第一句 清明雨紛紛

原詩是:清明時節雨紛紛,減少時節二字,變成了清明雨紛紛,從詩意上有區別嗎?應該說沒有區別。

清明本來就是一個時節,四個字和兩個字意思一樣,只不過音韻上有變化。七個字是一首標準的律句,讀起來抑揚頓挫(節,是入聲,在此處頓一下),平平中仄仄平平,更有音韻之美。

截掉了中間兩個字就變成了拗句, 平平仄平平。不過並不妨礙句子的完整性,但從這一句來說,七言改為五言沒有什麼損失。

​二、第二句 行人慾斷魂

原詩是:路上行人慾斷魂,減少了定語:路上,在詩意上小有區別。減少了”路上“二字,少了羈旅之感,春雨紛紛中,路上的行人尋找落腳之處,所以會有斷魂的感受。

原詩的時間、地點、人物一應俱全,這裡減掉地點這一意象,缺少的不僅是羈旅之感,也少了畫面感。

三、第三句 酒家何處有

原詩是:借問酒家何處有?減少了借問二字,這種省略不可以嗎?可以的,在古詩中非常多見,例如:

松下問童子,(童子)言師採藥去,(童子回答道:師父)只在此山中, 雲深(我,指童子)不知(他的去)處。借問二字有客氣的”請問“意思,這裡減少借問二字,語氣就不同了,行人彬彬有禮的形象也減了幾分色彩。讀到這裡時,老街腦海裡不知怎麼就出現了孫悟空的畫面。

悟空厲聲高呼道:“你這個老兒全沒眼色!《西遊記第十四回 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四、第四句 遙指杏花村

原詩是: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中原來有兩個重要的人物:行人和牧童,減少了牧童二字,這個影響大一些。

每次讀到這首詩的時候,我們腦海中的畫面是:春雨中,牧童牽著牛給疲憊卻不失禮貌的行人指向杏花村。缺少牧童二字就少了兩個意象:兒童和沒有寫出的”牛“。

五、 聞一多三美理論

聞一多在《詩的格律》中系統地提出:

詩的實力不獨包括音樂的美(音節)、繪畫的美(詞藻),並且還有建築的美(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下面我們用聞一多的三美理論來分析一下修改過的這首詩,三美是指: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

1)音樂美

杜牧的原詩是一首標準的七言近體絕句,近體絕句是格律詩,特別講究聲韻之美。而減少了2個字以後第一句變成了古絕句:

清明雨紛紛,行人慾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這首五言詩其實只有第一句不合律,後面三句還是合律的。

從聲韻上來說,至於好不好就見仁見智了,我們習慣了這首詩的七言,五言是不是真得不好呢?不好說。老街認為五言讀起來比七言急促,沒有原來的從容不迫之美,行人顯得簡單粗魯,也有些狼狽。

2)繪畫美

前面講過了,第一句沒有什麼畫面損失,只是音韻上有區別,但是第2句和第4句減少了三個意象,路、牧童和沒有寫出的牛。即使“借問”二字其實也是有畫面感的,這是一位講禮貌的詩人,而不是李逵式的粗魯之人,“借問”讓人物形象更加鮮明。

蘇軾評價王維說: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杜牧的這首詩,從七言改為五言,意象減少,在繪畫美上影響比較大。

3)建築美

無論五言還是七言,在建築美上沒有區別。

結束語

綜上所言,杜牧的《晴明》改為五言有幾個缺點。

首先是路上、牧童減少,畫面上的美感損失很大,留白太多了;另外“借問”二字去掉後,冷冰冰的語氣少了溫馨之感,降低了人物形象的質感。

牧童二字除了畫面感的損失,在情感上也少了情趣,特定的人物形象是作者有意為之。比如賀知章的這首詩:兒童相見不相識,改為“農夫相見不相識”,味道就完全不一樣,那種天真可愛的親切就消失了。






宏觀評論師賀蘭


好,意境並不比原詩差,只是一二句平仄不諧,不成格律詩。單就意境而言,類似於“松下問童子”,是跳躍性的描述,如同繪畫中的留白,很有美感。如果“借問”二字能保留,則極象詞:“清明時節雨,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妙極。看前面很多人瞎掰,什麼紛紛如何如何用得好,清明時節,本就是沾衣欲溼杏花雨,與瓢潑大雨何干?杏花天不是雷暴天,“紛紛”二字可有可無。又有人說“路上”二字不能少,行人不就在路上麼?誰見過行人在椅子上或者床上桌上?“路上行人”是文章語,本非詩家語,去掉多餘字眼更精彩。至於問路,碰到牧童才問牧童,不是一定要問牧童,在沒有牧童的地方人們也可以問路,除了牧童,別人本地人也知道杏花村有酒,可見牧童是可有可無的。讀書不必讀死書,有人書王之渙《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可是寫漏了一個“間”字,別人問你寫的啥玩意兒?答寫的一首詞: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我看這意境並不比原作差。李白別汪倫,簡單一句話“坐船就要走了”,可他偏要說“老子坐船就要走了”(李白乘舟將欲行),這不是硬生生把五言句拉扯成七言句嗎?讀書重在領略其意旨,我看《清明》省幾個字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