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上火”,身体可别上火,饮食“灭火”牢记这5个原则!

阳春三月,自然界的阳气渐渐生发,天气慢慢变暖,但与此同时,这时候的气候也较为干燥,近日我国北方多地都刮起了超强级别的大风,导致多处发生火灾。

不仅天气易“上火”,经过一个冬天的潜藏,人体中的“火气”也容易通过“上火”这种方式被释放出来,再加上受干燥气候的影响,人体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等方式流失,无法维持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从而更易导致生理机能失调,引起一系列“上火”症状。

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是难免的,但只要我们采取一些饮食上的调理,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身体发生“火灾”。


天气“上火”,身体可别上火,饮食“灭火”牢记这5个原则!


饮食“灭火”五个原则

1、清淡饮食

饮食的选择上尽量以清淡、温和为主,避免食用辛辣燥热的食物,如辣椒、生蒜、干姜、烈酒、浓茶等,像烧烤、煎炸这类的较油腻的食物也要少吃,这类食物是胃火产生的根源之一,多吃无异于“火上浇油”。

2、多喝水

春季气候干燥,人体的热量易流失,所以多喝水非常重要,一定要保证每日饮水量足够,以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体内毒素排泄和热量散发。另外可以在每天早晨起床时泡一杯蜂蜜水,对于化解“春燥”十分有效;还可以在闲暇之余泡一杯菊花茶枸杞茶,也有一定的清热润燥功效。

3、多吃水果、蔬菜

新鲜的水果、蔬菜不仅可以补充体内的水分,还可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黄帝内经》中提到“青色养肝”,所以为清除肝火,尤其要多吃绿色蔬菜,如菠菜、芹菜、苦瓜、黄瓜、茼蒿、芥蓝等。

4、实火应清热

实火指的是人体的阳气过盛造成的“火旺”,通常表现为口干舌燥、嘴唇干裂、咽喉肿痛、牙龈出血、身热烦躁、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实火者应多吃一些寒凉清热的食物,如绿豆、茄子、冬瓜、苦瓜、白萝卜、荸荠等。

5、虚火应补虚

虚火与实火相对,指的是由于体质衰弱、真阴亏损或真阳衰竭而出现的虚性亢奋。虚火又有阴虚和阳虚之分,阴虚者可表现为形体消瘦、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口干咽燥、小便短赤等,应多吃一些滋阴的食物,如银耳、百合、糯米、蜂蜜、蘑菇、蛤蜊肉等;阳虚者可表现为面色苍白、腰膝酸冷、少气懒言、畏寒怕冷、自汗、神疲乏力等,应多吃一些温补肾阳的食物,如山药、山药、核桃、花生、鸡肉、羊肉等。

天气“上火”,身体可别上火,饮食“灭火”牢记这5个原则!


温馨提示:

春季“灭火”除了要从饮食方面调理,还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及时释放不良情绪;天气好的时候适当出去活动活动,使身心得到放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