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冠病毒检测试剂、药物和疫苗研发进展如何?

农历春节前夕,一场的轰轰烈烈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科研人员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与此同时,在科技抗疫战线,我国科研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药物和疫苗研发等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

我国新冠病毒检测试剂、药物和疫苗研发进展如何?

科技部日前发布的最新消息显示,科技部“科技抗疫——先进技术成果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共征集到了2000余项疫情防控新技术、新产品。目前,第一批涵盖新冠肺炎诊疗、疫情防控、安全防护与消毒灭菌、医院建设、社区管理等九个方面的283项新技术、新产品,已正式发布。

病毒检测试剂研发进展

在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研发方面,国内高校凭借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充分发挥了科技抗疫“主力军”的作用。据了解,自疫情爆发以来,厦门大学李庆阁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RNA假病毒标准品、病毒裂解和病毒核酸保存管以及病毒核酸提取试剂盒;天津大学科研团队联合企业研发出1小时内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试剂盒;上海交通大学崔大祥教授自主开发出纳米金或磁性纳米粒子标记的新型冠病毒(COVID-19)急速检测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暨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福州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等高校积极开展病毒检测试剂研发科研攻关,并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

高校科技进展(公众号:gxkjjz)了解到,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在17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据不完全统计,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5所高校研发的14种新冠病毒检测试剂获得了欧盟的CE认证,正式取得了进入欧盟市场的资质。”

新冠肺炎药物研发进展

“对症下药”是有效防控疫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新冠肺炎药物研发方面,上海科技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在老药、中药里选出30种候选药物;中国药科大学科研团队基于配体的药物设计方法,筛选出多种可能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效的药物;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李洪林团队、武汉大学徐可团队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在靶向宿主的广谱抗病毒候选药物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牵头开展的法匹拉韦临床研究工作有序推进等等。

此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八人民医院“肺炎1号”,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国医医院“感冒退热方”和“宣清和化方”,以及国家推荐的“清肺排毒汤”等中药方,在防控新冠肺炎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新冠肺炎疫苗研发进展

疫苗研发,不仅关系到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而且还关系到世界疫情的防控和走向。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在17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厦门大学、四川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科研团队,正全力以赴开展新冠肺炎疫苗攻关。

据了解,重组蛋白疫苗目前已进入动物实验阶段,三周左右的短期免疫保护正在准备进行动物攻毒保护试验,流感病毒载体疫苗预期在4月底申请临床试验等。

另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员陈薇介绍,由她带领科研团队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已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陈薇院士还表示,按照国际规范、国内法规,疫苗已做了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可大规模生产的前期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