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賓虹大師的山水畫,是對“計白當黑”美學思想的最好闡釋

文·段宏剛

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有一對十分耀眼的雙子星,他們是齊白石(1864年——1957年)和黃賓虹(1865年——1955年)兩位大師,美術界通常把他們稱作“北齊南黃”

“北齊南黃”不僅是地理位置上的差異,更是一種文化心理和個性化審美情調的區別。齊白石一直把雅俗共賞看作最高的審美準則,而黃賓虹始終以曲高和寡作為自己的藝術追求,通過幾十年探索,兩人都取得了極高成就,成為開宗立派的國畫大師。

齊白石生於湖南湘潭,從1919年開始定居北京,隨後他展開了轟轟烈烈的“衰年變法”,為了打破傳統國畫技法走進僵化的壁壘,他以儒家積極入世的姿態,充分展現色彩在畫面中的視覺作用,給花鳥畫里加入樸實的格調和世俗的審美,讓國畫流露出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民間元素,最終創造出朴茂自然、生動空靈的“齊氏筆墨語言”,畫風雅俗共賞,被學者和大眾都認同,極大地豐富了花鳥畫的趣味和內涵。

黃賓虹大師的山水畫,是對“計白當黑”美學思想的最好闡釋

黃賓虹(1865年——1965年)

黃賓虹出生於浙江金華,一生大部分時間活動於滬、寧、杭等地,自始至終,他都是純正的傳統文人畫的堅守者,晚年受聘於杭州國立藝專(中國美術學院前身),教學之餘,他通過不斷探索水、墨、色在山水畫裡存在的文化意義和審美作用,再主動深入到中國道家哲學思想裡,乃至西方美術理念裡吸收營養,以畫悟“道”,以此拓展自己的創作視野和審美思維,最終形成了渾厚華滋、蒼勁潤澤,具有抽象美的筆墨語言,為中國山水畫的繪畫語言探索出一條康莊大道。

黃賓虹對中國畫的貢獻在於,他是繼明末清初一代國畫宗師八大山人(1626年——1705年)之後200多年來,對用筆用墨把控得最出色的一個。他一直把墨當作色彩來使用,在古人“墨分五色”(濃、淡、幹、溼、黑)的基礎上,通過不斷實踐和感悟,最終悟出了“五筆七墨”,這套作畫經驗在美術史上的影響力和實用價值,都是空前絕後的。“五筆”指平、留、圓、重、變,是結合書法用筆總結出的五種用筆方法。“七墨”即濃、淡、破、積、潑、焦、宿,七種用墨方式。熟練運用五筆七墨,是構建中國畫藝術趣味和文化價值的關鍵所在。

黃賓虹大師的山水畫,是對“計白當黑”美學思想的最好闡釋

黃賓虹作品

黃賓虹的山水畫裡沒有斑斕、華麗的色彩,沒有精巧、別緻的構圖,黑和白是他作品裡的主要顏色。在他看來,描繪山川自然並不需要很多顏色,用好筆墨完全能表現出自然萬物的豐富性和真實性。

他通過宣紙的白,墨汁的黑,以及水、墨按照不同比例交融後,所產生的不同層次的墨韻,來呈現他對“計白當黑”美學思想的理解,而這些恰恰是中國水墨畫的精髓。

在他眼裡,中國畫是承載中國傳統文化的工具,若偏離這個觀念,畫得再漂亮,不過是雕蟲小技罷了,要做一名稱職的國畫家,首先要做好文化人的角色。

在這樣的嚴苛要求下,黃賓虹自小一手磨練“技”,一手領悟“道”。他悟“道”的方式,一是攻讀詩文,並創作詩文,感受經典文學作品裡傳達的人格理想和文化心理。二是研習書法,感受詩、書、畫的藝術共性,為將來打通它們之間的界限,把詩書畫糅合成一個整體做準備。

黃賓虹大師的山水畫,是對“計白當黑”美學思想的最好闡釋

黃賓虹作品

在具體創作中,黃賓虹並沒有停留在對“技”和“道”的追逐上,而是把它們跟自己的生活經歷、人生感悟和生命體驗結合起來,在不同藝術時期,他會採用不同的筆法、墨法,畫自己心中的“山”,心中之山是眼中之山經過審美意識重塑後藝術載體,它虛虛實實,貌似有形,又接近大象無形,暗合了傳統文化的本質。

“山”在他心中,先後經歷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三重境界的轉變,這跟他的人生境界完全吻合。

中國畫最基礎的創作心得是“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是唐代中期著名畫家張璪提出的觀點,他認為,生活是藝術的根源,畫家只有先去感悟自然美、生活美,才能昇華為藝術美。藝術的本質不是再現自然美,而是重視主觀感受的表現,把主體與客體、再現與表現統一起來,才能進入藝術之門。

黃賓虹大師的山水畫,是對“計白當黑”美學思想的最好闡釋

黃賓虹作品

從唐代之後一直到現在,所有畫家在創作上,幾乎都按照這個路子在走,行萬里路,遊歷名山大川是為了更好地認識大自然的獨特之處,為創作積累豐富的素材。

黃賓虹從4歲就開始玩賞金石書畫,從5歲開始讀書識字,並嘗試作文寫詩,到18歲時,不論是畫畫,寫字,作詩,治印,已經是一把好手,家鄉金華府已經沒有高人能再做他的老師,然而,他的求知慾與日俱增。為了滿足求知慾,在22歲那一年,黃賓虹主動走上漫遊之路,開始遊歷江南水鄉的名勝古蹟,勇敢地走出了“外師造化”的第一步。

在後來的日子,他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傳統,不斷熔古鑄今,到古稀之年,最終形成了“黑、密、厚、重”的畫風,創造了中國山水畫的又一座高峰。

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黃賓虹屬於厚積薄發、大器晚成的人,他形成強烈的個人風格,同樣經歷了好幾重磨難。

黃賓虹大師的山水畫,是對“計白當黑”美學思想的最好闡釋

黃賓虹作品

50歲之前,黃賓虹在山水畫創作上,以清末明初流行於古徽州的“新安畫派”為宗,注重章法上的經營,通過“二元辯證法”來構建畫面的虛實、疏密、繁簡之間的平衡關係,擅長以中鋒用筆來突出畫面的金石味,整體風格以峭麗、清逸、蒼茫為主。

這個階段屬於他的積累階段,積累的方式主要是臨摹和寫生,臨摹是為了學習前人的成熟經驗,寫生是為了從現場鍛鍊觀察能力,開拓新思維。

通過大量地臨摹古人的經典作品,黃賓虹總結出了學習傳統繪畫的規律,以及應遵循的步驟,他說:先摹元畫,以其用筆用墨佳;次摹明畫,以其結構平穩,不易入邪道;再摹唐畫,使學能追古;最後臨摹宋畫,以其法備變化多。

他不但臨摹中國畫,甚至還臨摹了一些西方的油畫和水彩畫,當然,他是用中國畫的材料來臨摹西方繪畫的。

黃賓虹大師的山水畫,是對“計白當黑”美學思想的最好闡釋

古稀之年仍然堅持寫生的黃賓虹

通過這種嘗試,黃賓虹發現,中國畫和西畫雖然所用材料不同,創作技法有別,審美標準也不一樣,但在某些畫理方面,有著驚人的相似。

又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心中產生了,在為同時代著名畫家陳樹人的譯述作品《新畫法》撰寫序文時,他提出了“溝通歐亞畫學”的設想。

後來,他果真如願以償,當然,這是後話了。

從50歲到60歲,是黃賓虹在風格上過渡和轉變的第一個重要時期,此時的他,隨著閱歷的豐富,已經不滿足於清逸幽冷的畫風,通過數次遊歷安徽貴池,身臨其境地觀察,發現煙雨中的貴池,籠罩在一種黑密厚重的景象裡,這種真實感受已經無法用之前的畫法完全表現出來,因此,他主動求變,開始學習元代繪畫大師吳鎮(1280年——1354年)那種的黑密厚重的“積墨”風格,畫風從清雅向雄渾轉變。

60歲到70歲之間,是黃賓虹畫風突變的第二個重要時期。此時的他,對畫畫已經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黃賓虹大師的山水畫,是對“計白當黑”美學思想的最好闡釋

黃賓虹作品

1933年早春,68歲的黃賓虹去四川青城山寫生途中,突遇降雨,瞬間被淋成落湯雞,性情所致,他索性坐在山石上,認真觀察山林在陰雨濛濛中的變化,那種景緻氤氳縱橫,被雨水澆過的地方溼潤濃重,顏色發黑,沒有被雨水沖刷的地方,則乾燥發白,對比之下,黑中有白,白中有黑,虛實相生,這分明就是道家文化裡“知白守黑”

在大自然裡的真實再現。

黃賓虹興奮得如同一個孩子,迅速拿出紙筆描繪這種景象和感受。這次經歷又一次增加了他對“積墨”風格探索的信心。

同年仲夏,黃賓虹來到重慶奉節巫山一帶寫生,突然想起大詩人杜甫當年客居此地時,寫過一組七言律詩《秋興八首》,在第二首有這麼一句: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於是,等到太陽落山,黃賓虹專門向巫山走去,想看看詩中描述的景象到底是怎麼回事。

黃賓虹大師的山水畫,是對“計白當黑”美學思想的最好闡釋

黃賓虹作品

沿途月色下的夜山景色讓他情不自禁,於是,他打開畫夾,藉著月光,憑自己的直覺印象,摸索著畫了一個多小時的速寫。第二天他看到自己的速寫稿,激動地自言自語:月光移動著石壁,實中有虛,虛中有實,這種感覺太美妙了。

由此,黃賓虹真正領悟到了國畫裡“意在筆先、虛實相生”的絕妙境界,又在不經意之間實踐了西方“印象派”的藝術理念,畫即時的心理感受。這個發現,無疑給他40多歲時“溝通歐亞畫學”的宏大設想,開闢了一條路,讓他的畫境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70歲之後,黃賓虹真正形成了黑、密、厚、重,氣勢磅礴,渾厚華滋的畫風,給山水畫探索出了一種全新的繪畫語言。這種畫風在素白宣紙的對比下,更增添了“計白當黑”的藝術張力。如今的山水畫家,十個人裡邊,至少有七人深受黃賓虹繪畫技法和美學思想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