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亦方——周宁川中村


老家||汤亦方——周宁川中村

老家||汤亦方——周宁川中村

老家

作者/汤亦方

老家,好像是个很陌生的地方。他位于周宁县川中村,老家的老房子倒是回过几次,但因川中村的规模较大,巷多而窄小,且不规则,像似迷宫,曾有几次迷路在村巷中。在爷爷辈的眼里、嘴里,古老的村庄,古色的巷弄,有着许多古老的故事在回荡。现如今,老家的老房子淹没在这片古朴的村庄中。

多年来,一直想写写川中老家。但都因为不在那里出生长大,又是多年没回去了,印象有些模糊。并且川中大部分的老房子看上去差别不大,存在记忆中的更多是已故的老祖母讲述的故事。

今年有机会顺道回老家看了一下,看到老家的老房子还算完整,只是在岁月的剥蚀之下,大门的油漆早已褪去青春的肤颜,露出一道道的筋脉,那是树木年轮的线条,但停滞的年轮还在承记着岁月,而岁月撞上他就变得呆板了。门头匾额上的“熏风时来”依稀可辨,还有门头雨披檐上的黑瓦,瓦上的枯草,告别了南风的暖熏,直在西风中颤簌,一片萧索。


老家||汤亦方——周宁川中村

走进大门,院子里的格局虽与其他的古厝别无二致,但入眼的一块牌匾特别显眼,“经魁”两字的黑漆脱落的厉害,但在斑驳的镶金龙纹底案衬托下,还是十分的明显。那是祖上康熙年间取得的举人功名而授得匾额。但看左右厢房,也已破败,每一扇门窗都不知去向,祖母说过那些窗户都有雕花或雕龙凤,非常精致精美。左厢房住着一户人,一个老人出来打了一下招呼,他只当是外来的客人来观赏老宅,并不知道我也是古宅的主人之一。走进后厅,后厅里堆满了杂物,后厅天井两旁的柱石上部也已青苔点点,屋檐倾斜失修。回到正厅,看到天井中间的过道两旁的大青石花台上,还有两盆刺梅耷拉着快要凋谢的花。

季兰呢?祖母曾说过老宅的季兰是有来历的。

明嘉靖年间,祖上有位先人任“里老”,在其任职期间,把川中周边治理的民生富庶,百姓安居乐业。宁德县令曾赐匾额“德重桑梓”和一盆名贵季兰。逝世后家人送葬至墓地,众家眷在路亭中更换桑麻孝衣,在众人的踩踏下,致使地面塌陷,现出了好几坛银子。所以至今川中村还流传着“午时进葬,未时发财”的故事,足以说明先人的善德福报。家人拿着这些银子盖起了大宅院,并把“德重桑梓”匾额挂在正中,季兰就栽种在正厅天井两旁。而现在看到的宅院听说只是其中的四分之一,其他的早已毁于火灾。


老家||汤亦方——周宁川中村

有了这些银子,家境变得殷实,从老房开枝散叶出去的人数达到三百人之多。有了那些银子,先人更加注重教育,以至于后代秀才学子辈出,成为书香门第。康熙年间的举人匾额“经魁”就是例证。除此外,宗族里还一直流传着太爷连中三场秀才的故事。

话说太爷当年家境已是败落,太爷自己考完一场,取得了秀才功名,但苦于回乡路费和族人亲友贺喜、酒席等资费,于是答允了两位纨绔子弟的替考要求,结果都为他们取得功名,得银二十两。终于“衣锦还乡”。

如今老房残破,完全找不到当初的辉煌景象,老房的前身荫庇了一个家族的兴旺,老房竭尽全力了。老去的老房归于沉默,但沉默的深处也是容威具在,在我的印象中还是无比的生动。

夕阳下,老房像是一个老母亲佝偻着身影,我似乎能体会老房在寂寞中祈盼着,盼望这些从自己怀抱走出去的子孙后代们,能常回来看看苍老的老房。


老家||汤亦方——周宁川中村

恍然间,发现自己站在老房中,从那些抽丝剥茧的回忆中走了出来。再一次疾步走向后厅,眼扫了一下后厅的各个角落,找到上楼的楼梯,看着有些歪斜的楼梯,怕是会倒塌,但楼梯还是那么的沉稳。上了二楼看了看,楼堂尽是堆满杂物,上面落满蜘蛛网,我漫无目的地不知道在找什么。似乎在找寻那个辉煌,想用那辉煌给自己一些慰藉,找寻一份慰藉,安慰那为了生活,奔波漂泊憔悴的心。但老房已经老去,把爱与温暖都给了子孙,后代的子孙顶着辉煌,有的依旧辉煌,有的则把辉煌跌撞成坎坷,或有的把辉煌直接撕裂成惨淡。站在那里,我一阵揪心,想要逃离老房。想想逝去的经年,曾经年少时京津的风生水起。而立之后沪上的小有成就,如今一切都已撕裂,梦想在空中飘舞。

站在二楼的后天井的窗口,一阵风吹来,闻到一袭淡淡的花香,顺着花香的方向,看到后天井角落垒着一个砖台,季兰正开着小花。季兰依旧那么旺盛,花穗繁多,虽然历经朝代更迭,岁月沧桑,但生命力顽强。我似乎懂了些什么,想起元王冕的诗句“光风吹香洗游尘,兰花隐芳莸笑人”。兰花在在这破落的老房里,极具生命力的唯这盆兰花,也只有这盆兰花陪着老房从年轻走到现在的衰老,见证了老房的辉煌与落寞。

老家久远的历史中,任意抽取一个点,一个脉络,让你追溯,让你回忆。你会明白什么是坚忍,而命运也是需要坚忍。

老家||汤亦方——周宁川中村

汤亦方简介

汤亦方,笔名涅槃,周宁县人,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周宁县初晴诗社理事,周宁县作家协会会员等。


封面书法:倪进祥

主办单位:周宁县文联

周宁县文旅局

承办单位:周宁县作协


来源:周宁县文联、周宁县文旅局、周宁县作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