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麗奪冠,或許職業化才能救中國體育!

張偉麗奪冠,或許職業化才能救中國體育!

大家好,我是柴妹。

這幾天,有個好消息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

中國綜合格鬥選手張偉麗成功衛冕金腰帶,帶領著中國格鬥登上世界冠軍的舞臺。


張偉麗奪冠,或許職業化才能救中國體育!

張偉麗身披國旗

讓我們把時間往回倒幾天。

2020年3月7日/深夜

美國/拉斯維加斯

世界綜合格鬥最高殿堂級賽事UFC第248期數字賽女子草量級世界冠軍頭銜衛冕戰,正經歷著女子綜合格鬥有史以來堪稱最驚心動魄的五個回合鏖戰。


張偉麗奪冠,或許職業化才能救中國體育!

張偉麗(紅方)和喬安娜(藍方)

中國女將張偉麗和波蘭女將喬安娜都拼盡了全力。

這場比賽,其慘烈程度不僅超出女子綜合格鬥史上所有的對決,甚至碾壓所有男子綜合格鬥。


張偉麗奪冠,或許職業化才能救中國體育!

張偉麗(紅方)和喬安娜(藍方)

是啊,當張偉麗以艱難的分歧判定擊敗喬安娜,衛冕冠軍時,張偉麗臉腫了...喬安娜臉變形了...能不慘烈嗎...

連UFC官方解說Joe Rogan,在第四回合時就已經激動大喊:“這場比賽絕對可以直接進入UFC名人堂史詩對決的殿堂!”

張偉麗奪冠,或許職業化才能救中國體育!

比賽宣佈勝利,張偉麗感動落淚


自從進入UFC,張偉麗就一直在創造歷史。

2018年8月5日,張偉麗第一次進入UFC的首秀比賽,雖然因簽證問題導致狀態不佳,但還是贏得勝利;

2018年11月24日,張偉麗進入UFC的第二場比賽,用女子組少有的“嗜血模式”擊敗了柔道棕帶的阿吉拉爾,燃爆全場,獲得挑戰UFC冠軍的資格。

2019年8月31日,張偉麗進入UFC的第三場比賽,同時也是冠軍擂臺,她僅用42秒便KO了上任冠軍,成為第一個獲得UFC冠軍的中國格鬥運動員。

張偉麗奪冠,或許職業化才能救中國體育!

再到這一次,2020年3月7日,張偉麗成功擊敗UFC霸王喬安娜,衛冕世界冠軍。

這是UFC史上第一個三戰全勝,且第一次衝擊便奪冠成功的格鬥運動員。

UFC全稱是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即終極格鬥冠軍賽,是全世界最頂級、規模最龐大的職業MMA(綜合格鬥賽事)。

張偉麗所獲得的這個世界冠軍,含金量不言而喻。

張偉麗奪冠,或許職業化才能救中國體育!

UFC的金腰帶

而張偉麗本人的經歷更是傳奇,出身貧寒的她,憑藉對格鬥的一腔孤勇,從幼兒園老師一步步成為格鬥女王。

不過這又是另一番故事了,柴妹便不做贅述。(如果你們想看,柴妹也是可以考慮一下的

張偉麗奪冠,或許職業化才能救中國體育!

張偉麗奪冠,或許職業化才能救中國體育!

這流暢的肌肉,柴妹羨慕了...


張偉麗的這場比賽對中國體育來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她自己也被譽為搏擊賽場上的李娜。

張偉麗奪冠,或許職業化才能救中國體育!

網球皇后李娜

因為她們都是憑藉自己異常的天賦和驚人的努力打破記錄、創造歷史,最終站在金字塔頂端的優秀女性。

而在她們成功的背後,柴妹卻看到了另外一面。


張偉麗奪冠,或許職業化才能救中國體育!

張偉麗奪冠,或許職業化才能救中國體育!

張偉麗奪冠,或許職業化才能救中國體育!


張偉麗曾經是河北頂尖的女子散打運動員,後因傷病退役,轉戰MMA綜合格鬥。

然而邊工作邊訓練的張偉麗第一場MMA比賽就輸了,還誘發了嚴重的腰傷,就在人生的最低谷時,她遇到了蔡學軍,加入了黑虎搏擊,呆到了現在。

張偉麗奪冠,或許職業化才能救中國體育!

黑虎搏擊俱樂部創始人蔡學軍

黑虎搏擊俱樂部,自創立開始就一直分為兩部分。

一邊是“俱樂部”,簽約職業選手,組織專業訓練和教練團隊,以及打理運動員的的日常生活和比賽事宜;

另一邊是“拳館”,日常招收學員,做成年人或未成年人的搏擊訓練和培訓。

張偉麗奪冠,或許職業化才能救中國體育!

黑虎搏擊俱樂部logo

在專業端賺取獎金,在業餘端賺取培訓費,黑虎搏擊簽約的職業選手們,總算不用為生計困擾。

而俱樂部為了選手們的未來,更是制定了一套專業化運維體系。

選拔簽約優秀選手的機制保證、由訓練和康復功能組成的專業化基地、由國內外頂級教練組成的專業訓練團隊、為運動員提供賽事規劃路線的專業經濟服務。

正是這種專業化的運維體系,才能留得住張偉麗這種優秀的運動員。

張偉麗奪冠,或許職業化才能救中國體育!

張偉麗在黑虎搏擊俱樂部訓練

在這裡,張偉麗不必擔心自己的生計,也不必擔心訓練強度大會不會誘發腰傷...因為她的商業價值已經和俱樂部綁在了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所以無論是為了選手,還是為了俱樂部自己的利益,他們都會把選手放在第一位。

說起來,網球皇后李娜,在榮譽加身的背後也不乏爭議。

除了她對記者的“炮轟”外,就數單飛商業化爭議最大了。

張偉麗奪冠,或許職業化才能救中國體育!

李娜

不可否認的是,在李娜職業生涯的早期,國家隊的培養非常重要。

李娜的自傳書籍《獨自上場》英文版公佈時,她就曾直言“沒有國家的培養,單憑自己的家庭承擔學習網球每年數十萬的開支,她絕對堅持不到如今。”

可以說,國家隊的培養解決了她當時的後顧之憂。

但當她成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國家隊的專業化反而限制了她的成長,當時的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孫晉芳也深知這一點,所以開了先河,放李娜單飛。

單飛之後,李娜就要開始“自負盈虧”,闖蕩國際賽場,將擔負著巨大的經濟壓力。

張偉麗奪冠,或許職業化才能救中國體育!

李娜自傳《獨自上場》

那時候她的獎金每年只有七八十萬美金,可團隊一年的開銷就要700萬人民幣,也就是說,她很可能倒賠錢。

但李娜顧不得那麼多了,她迫不及待的想要體會職業網球運動員的生活。

所以她幾乎是毫不猶豫的便籤訂了單飛協議。

“教練自主,獎金自主,參賽自主,收入歸運動員及其團隊所有,須將商業開發收益的8%和比賽獎金的12%上繳國家。”


張偉麗奪冠,或許職業化才能救中國體育!

這些協議中的條款,從根本上改變了李娜的訓練和生活,將她真正送上了職業化的舞臺。

用李娜自己的話來說,“國營”體制做不到或者不屑去做的事情,“私營”模式可以很好的解決。

這就是喊了許久的運動員職業化問題。

張偉麗奪冠,或許職業化才能救中國體育!


柴妹在網上逛街的時候,無意中看到過一個網友的形容,說體制內的運動員缺乏包裝與商業價值,所以只能被稱作運動員,而踢足球的和打籃球的觀眾多,商業價值也高,所以被稱為球星。

運動員與球星兩個詞語的形容,簡直不要太貼切。

柴妹慫慫的說一句,國家隊的運動員,因為一句為國爭光就得拼死拼活的爭金奪銀,可除了那些已經市場化的運動,比如前面說過的足球和籃球,其他的運動沒有人觀看,商業價值不高,運動員的薪酬根本無法保障。

這也是為何大家宣揚體育運動職業化的原因。

張偉麗奪冠,或許職業化才能救中國體育!

和張偉麗一樣,在私營的俱樂部裡面,不僅有專業的教練團隊,還有專業的經紀團隊,兩者相輔相成。

在“私營”模式裡訓練的張偉麗和李娜,還有那些朝著世界冠軍奮鬥的職業運動員們,柴妹就用最近比較火的李佳琦來做個對比。

張偉麗和李娜,不就是體育界的李佳琦嗎?將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到極致之後有了名,伴隨而來的自然也有利。

不止這種單人的賽項,連多人的足球,“國營”與“私營”也有很大的區別。

張偉麗奪冠,或許職業化才能救中國體育!

比如恆大和國足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國家隊把恆大里優秀的選手都給挑走了,可為何這些頂尖的運動員不能贏得勝利,而只剩下第二梯隊選手的恆大,卻能頻頻奪冠?

默契不夠是一方面的原因,可這麼多年了,默契也沒有培養出來?

可想而知,體制也是原因之一。

張偉麗奪冠,或許職業化才能救中國體育!

進入了國家隊,國家養著你,有比賽你就要上場,要服從組織的安排,沒有自由轉會的權利,沒有隨時退役的權利,沒有合同談判的權利,也沒有私自接商業活動的權利...

跳高運動員張國偉,私自接了綜藝節目,還沒錄製兩期,就被組織給叫回去了,還受到了處分。

想要賺錢,只能不斷的比賽,還得衝到前幾名才有獎金,獎金的一大半還得上繳國家...不說別的,就這種規則......你懂得。

張偉麗奪冠,或許職業化才能救中國體育!

自建國以來,體育就一直為政治服務,國家大力倡導發展體育行業,但是與西方能將體育變現的體制相比,中國的體育卻遇到了諸多障礙。

通俗點講,就是中國的體育行業不掙錢。

國家也的確在慢慢的改革,通過政策鼓勵讓更多資本進入體育行業,只是這種方式的效果是緩慢的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企業能夠通過優勝劣汰讓優秀的機構和人才走到大眾面前時,中國的體育職業化才能實現吧。

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對那些運動員們加以關注,只要有了市場,就不愁沒有資本願意加入。


主筆 | 小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