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三国演义》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和谐,是真的吗?

雎枫


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一直被后世誉为君臣关系的最高典范,刘备也称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如鱼得水,后世大多数学者也表示赞同。的确,如果没有诸葛亮,刘备可能辈子辗转漂泊,寄人篱下,不可能后来三分天下有其一如果诸葛亮没有遇到刘备,也可能生躬耕于南阳,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和谐,果真如此吗?

我们先来看看诸葛亮出山前后的表现。《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管仲,乐毅都是盖世将相,诸葛亮以此两人自比其高远的志向和抱负不言自明。东汉未年的群雄割据的政治形势,无疑是各路英雄大展身手的绝好舞台,诸葛亮要做的就是给自己找个能帮助自己实现抱负的明君。那么,他要找的主公最起码要能听得进自己的计略,能按诸葛亮的构想一步步实现他心中的宏伟蓝图。如果来请诸葛亮岀山的那个人对他言不听,计不从,孔明肯定不会跟他走。那么,我们要问的是,刘备是不是那个能对孔明言听计从的人呢?个人认为在他们合作的初期是,但后来不是。

我们来看看在罗贯中的著名小说《三国演义》里讲的绘声绘色的故事—三顾茅庐在正史里是怎么记述的。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日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些信息刘备当时屯驻在新野,徐庶向他推荐诸葛亮,刘备本想让徐庶和诸葛亮一起来见他,但徐庶劝说刘备亲自去请诸葛亮,刘备共去了很多次,才和诸葛亮见到面。从这里看出,刘备对诸葛亮还是很仰慕的,是真心的想请他出山,不然并不会放下身价去请他,更不会坚持不懈的去很多次。同样是在《三国志·诸葛亮传》里还有类似的记载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尤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刘备为了诸葛亮宁愿去责备自己的结义好兄弟关羽和张飞,可见诸葛亮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诸葛亮能与刘备情好日密",而不像当时有些谋土一样朝秦暮楚,可见他对刘备还是很满意的。笔者认为,这是他们合作很愉快,关系相对和谐的时期。后世众多学者可能就是只看到了他们这段蜜月期,而没有从总体上去把握他们之间关系的发展脉络,以致对他们之间关系得出了不全面的认识。

诸葛亮以管仲、乐毅自比,可见他有远大的志向,他出山更多的是要寻求一个合作伙伴,帮助他实现抱负。众所周知,在隆中刘备和诸葛亮第一次见面时,诸葛亮就给刘备勾画好了一幅宏伟蓝图,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刘备当时对这个蓝图的评价是善,证明刘备当时对这个计划是认可的。后来如果刘备按这个计划坚定的执行,一方面表示了对诸葛亮的尊重(毕竟是刘备答应了这个计划诸葛亮才答应出山的,刘备当时要是拒绝了这个计划,他们两个人说不到一块去,诸葛亮就肯定不会出山。出山以后,刘备再去修正这个计划,本身对诸葛亮就是一种不尊重。),另一方面也会少走很多弯路,不必遭受莫名的损失。那么,这个刘备当时在隆中已经批准的计划,后来是不是像诸葛亮想的那样坚定的去执行了呢?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最起码刘备在执行的过程中是打了折扣的。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在隆中对"中诸葛亮曾经对刘备说过这样的一段话:荆州北拒汉、沔,利尽南海,东连昊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6显然,这里诸葛亮是着重强调荆州的重要性,并且说明要得到它其实并不难,言下之意就是一旦有机会刘备自己要把握住。那么,究竟有没有机会呢?笔者认为有机会。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去,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刘备因为自己的不忍,而拒绝了诸葛亮让他攻取荆州的计划,从而丧失了一个绝好的机会。那么问题就出来了,攻取荆州作为诸葛亮隆中对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招棋,对刘备的整个战略全局都有重大影响,刘备对攻取荆州的重要性自然是心知肚明,所谓"—招不慎,满盘皆输”,刘备为什么要临阵变更早已确定好的计划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确实是有“不忍的成分。刘表新丧,刘家孤儿寡母的,你这个时候去打人家,抢别人的地盘,明显是在趁人之危,胜之不武。第二,“不忍"并不是主要原因,大家想,刘备是什么?枭雄啊他前半生五易其主,四失妻子,历经坎坷,辗转漂泊,连个落脚之地都没有,他会真正因为妇人之仁而放弃到嘴边的肥肉?大家看,刘璋也姓刘,后来刘备为了夺取益州不照样对刘璋兵戎相见!所以笔者认为,刘备最根本的还是出于对诸葛亮的不完全信任,他甚至对诸葛亮在后有几十万大军穷追不舍的情况下提出这个建议感到有些荒唐。后面刘备并不询问诸葛亮提出这个建议的依据和有几成胜算就直接命令大军向当阳进发便是明证。刘备担心的是什么呢?是怕攻城困难,守城弥艰。因为曹操此时已经基本统一北方,几十万大军正浩浩荡荡的向荆州开来,刘备势单力薄,攻荆州不一定打得下来,万一战役不顺,将面临荆州兵和曹操军团的夹击;就算打下来了,在曹操几十万大军面前也不一定守得住。

刘备此时和我们这些常人一样,打不过就跑吗,我跑得远远的,你追不上,我就安全了,这也是人之常情。但他全然没有考虑诸葛亮的感受,更没有询问诸葛亮提出这个建议的依据和有几成胜算,就直接命令大军向当阳进发,这无疑伤害了诸葛亮的感情。毛主席对诸葛亮有句评价是:诸葛-生唯谨慎

一向谨慎的诸葛亮在这生死存亡之际不会给刘备出馊主意,他既然开口建议攻取荆州,肯定他已经想好了攻守的万全之策,他不会让大军去冒险。可以说,此时的刘备对诸葛亮还不是完全了解,对危急时刻诸葛亮提出的计策并不敢大胆的釆用,诸葛亮心中的宏伟蓝图在实施的第-步便被刘备扼杀了。大家知道,此后终诸葛亮一世也没有机会实现他毕生追求的目标,对此诸葛亮肯定是不爽的总之,笔者认为诸葛亮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是想一步步实现他的宏伟蓝图,也给刘备军团找个好的安生立命之所刘备否决了这个建议,是出于对诸葛亮的不完全信任,更何况有大敌在前。从这个层面看,他们的关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和谐的。

我们再来看另外—个例子。据《三国志·庞统法正传》记载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1这段话的意思大致就是说有人向诸葛亮举报法正,希望诸葛亮禀报刘备,管束一下法正,而诸葛亮却说刘备现在处境很艰难,言下之意是不准备对法正作出处理。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依法治蜀,为了表示他行法公允,他挥泪斩了自己非常欣赏的马谡,贬黜了刘备的托孤重臣李严。以他的行事风格,既然他已经知道法正犯了罪,怎么会不闻不问呢?再说,诸葛亮身居丞相之位处理这些日常小事,本来就是分内之事,就是碍于情面,向刘备禀报一下再处理也是可以的,可为什么他连这样的事都不对刘备讲呢?笔者认为,原因是诸葛亮知道讲了也没用。大家知道,法正在迎刘备入主益州立了很大功劳,后来又和黄忠一起擒杀了曹魏大将夏侯渊,刘备对法正是相当欣赏的。也是在《三国志庞统法正传》里讲法正死后先主为之流涕者。可见刘备是真的舍不得法正,是真心悲伤。

在后来刘备兵败退回白帝城之后,诸葛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叫可见,刘备此时只听法正的,连诸葛亮的话都不一定听得进去,诸葛亮现在冒然去举报刘备眼里的红人,很可能把自己至于更尴尬的境地。一切都很明了了,他们早已不是以往的鱼和水,更不是情好日密,而是产生了隔阂,已经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和谐了。


历史365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对刘备和诸葛亮这对君臣的印象必定非常深刻。刘备早年虽被人尊称为“刘皇叔”,但其境遇比较悲惨,颠沛流离了大半生,却始终没能开辟出自己的根据地。后来刘备在隆中“三顾茅庐”请出了不世之才诸葛亮。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迅速咸鱼翻身,相继拿下了荆州、益州,并建立了蜀汉政权,与北方的曹魏、南方的孙吴呈三足鼎立之势。


从《三国演义》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几乎言听计从,而诸葛亮对刘备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君臣之间的关系达到了亲密无间的程度。那么问题来了,历史上的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是否跟《三国演义》中的如出一辙呢?很遗憾的说,答案是否定的。

历史上的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共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并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战略构想。不久后,曹操大军南下,诸葛亮亲赴江东促成了刘备与孙权的联盟。

第一段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一月,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操。“赤壁之战”结束后,刘备趁势拿下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等郡,并自封荆州牧,从此彻底告别了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这一期间刘备取得的所有成就,自然应当首先归功于诸葛亮。这也是刘备与诸葛亮关系的“蜜月期”,前者言听计从,后者鞠躬尽瘁。


第二段

刘备与诸葛亮关系的第二阶段时间跨度比较长,从刘备打算夺取益州开始,直至刘备白帝城托孤。许多人认为,刘备之所以能成功入蜀,主要也是靠诸葛亮在背后出谋划策,其实这是个误解。刘备夺取益州的主要战略规划制定和军事行动参与都是另一位与诸葛亮齐名的谋士——庞统(214年在攻打雒城时战死)。而刘备夺取益州和汉中的首要功臣则是从益州刘璋阵营中反叛的谋士——法正(220年病逝)

那么在这个阶段,诸葛亮去哪了呢?答案是退居二线。刘备每次亲自率军出征,都安排诸葛亮留守后方,但庞统和法正则一定要带在身边帮他出谋划策。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忠诚是毫无质疑的,但对他在军事方面的能力恐怕并不太看得上。


第三段

因此,从赤壁之战到白帝城托孤的十几年时间中,诸葛亮在史书中的出场次数极少。刘备阵营中的几次大规模军事行动,比如刘备亲率大军征讨东吴,诸葛亮都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因为说了也白说,所以干脆不说。后来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诸葛亮叹息地说道:“如果孝直(法正)还活着,必能阻止陛下东征之举。”从诸葛亮的这句叹息中可以看出,当时刘备只听法正的,法正病逝后,刘备就谁的话都不听了。

刘备与诸葛亮关系的第三阶段就是白帝城托孤。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打败后,心力交瘁,很快就病倒了。此时,刘备知道自己已时日不多,于是就要开始安排后事。当时刘备的长子刘禅年仅16岁,还没什么治国理政经验,因此为他找一个合适的人选辅政就成了头等大事。然而,此时庞统、法正、关羽、张飞等人都已经相继离世,剩下能扛起蜀汉大旗的只有一个诸葛亮,所以刘备也只能选择诸葛亮托孤


刘备非常了解诸葛亮的为人,知道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责任心的人。因此由他来辅佐刘禅确实是极为理想的人选。为了表达自己的充分信任,刘备在病榻上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必能定国安邦。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请帮他成就大业;如果嗣子无才,你可以取而代之。”当然,刘备所说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肯定不是真心话。但对责任感爆棚的诸葛亮而言,刘备的这番嘱托却既是一份信任,更是一副千斤重担,因此诸葛亮后来在《出师表》中才会写道:“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这就是刘备与诸葛亮关系的第三阶段,也是这对君臣的最后交集时刻。223年6月10日,刘备病逝于白帝城,蜀汉进入了后主刘禅时代


所以说两个人的关系是生死之交,关系非常密切,对于关系不好完全就是传闻,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本人认为还是要尊重历史的。

感谢您的阅读,获取更多有趣的历史,快来关注我吧


清鹤唱史


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如何,要从他俩相识相认,封官授权,开府治事等方面来分析:

诸葛亮于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诸葛亮8岁时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随叔父诸葛玄投奔荆州刘表。

及至诸葛亮成人后,为结荊州豪门大户,娶黄承彦女儿为妻,而荆州刺史刘表之妻蔡氏与诸葛亮的岳母是亲姐妹,因此刘表是诸葛亮的姨丈。

刘表称"荆襄八骏"是有根据的,初到荆州,招贤才,平豪强,结士族,抚百姓,在汉末乱世,可谓建立了一个世外桃源,辖区内百姓安居乐业,兵强马壮。可见刘表并不是传言中徒有虚名。

彼时诸葛亮在荆州已有年月,借岳父黄承彦家族之势,广结贤士,如徐庶,崔州平等,平时言谈举止特显抱负,为自己做了一个很好的宣传广告。那么为什么没有引起刘表的注意而受重用呢?

一说是:诸葛亮不愿在刘表帐下效力,良禽择木而栖。另一说是:诸葛亮并不是后来传言那样神奇,因为刘表应該了解自己的姨侄!

不管怎么样,刘备三访贤属实,《隆中对》天下闻名亦有真才实料!可是刘备给诸葛亮第一个官职是军师中朗将,实际并没有指挥军队。而是军队中管钱粮收税的后勤官员。

当刘备逃到夏口和刘表的嫡子刘琦会合后,诸葛亮衡量了当下形势,主动向刘备提出联合东吴一起抗曹的策略,并请缨赴东吴游说孙权。此时的诸葛亮第一次登上了左右刘备政权走向的历史舞台,相当一个外交官。

后来蜀汉几位肱骨之臣在劝刘备做汉中王时,各人物的地位排行,许靖第一、糜竺其次、孔明居三。

这个时候的糜竺并不是蜀汉政权真正的二把手,真正的二把手是关羽,因为关羽掌管了荆州的军政,而诸葛亮仅仅管着西川的内政和外交,没有军事。

建安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自此,三国鼎立之势才正式形成,诸葛亮才正式成为一人之下万上之上了的二把手,不过,虽然为丞相,但没有开府,诸葛亮开府治事,是在刘备驾崩后,刘禅登基的建兴元年的事。

可是好景不长,当刘备兵败夷陵,退守白帝城时,托孤有两位重臣,一位是在外主军的李严,另一个是主内政的诸葛亮,还有一位是看家的赵云。

如此看来刘备驾崩的时候,还在使用他的平衡驭人之术,所以从上面经历的大事年表来看,刘备和诸葛亮并不象表面那么好的关系,至少刘备对诸葛亮在授权方面有所保留,这可能是所有帝王对下属信任的同时,也有所保留的通病吧!




狐羊树


从《三国演义》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几乎言听计从,而诸葛亮对刘备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君臣之间的关系达到了亲密无间的程度。那么问题来了,历史上的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是否跟《三国演义》中的如出一辙呢?很遗憾的说,答案是否定的。

历史上的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共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并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战略构想。不久后,曹操大军南下,诸葛亮亲赴江东促成了刘备与孙权的联盟。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一月,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操。“赤壁之战”结束后,刘备趁势拿下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等郡,并自封荆州牧,从此彻底告别了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这一期间刘备取得的所有成就,自然应当首先归功于诸葛亮。这也是刘备与诸葛亮关系的“蜜月期”,前者言听计从,后者鞠躬尽瘁。

刘备与诸葛亮关系的第二阶段时间跨度比较长,从刘备打算夺取益州开始,直至刘备白帝城托孤。许多人认为,刘备之所以能成功入蜀,主要也是靠诸葛亮在背后出谋划策,其实这是个误解。刘备夺取益州的主要战略规划制定和军事行动参与都是另一位与诸葛亮齐名的谋士——庞统(214年在攻打雒城时战死)。而刘备夺取益州和汉中的首要功臣则是从益州刘璋阵营中反叛的谋士——法正(220年病逝)。

那么在这个阶段,诸葛亮去哪了呢?答案是退居二线。刘备每次亲自率军出征,都安排诸葛亮留守后方,但庞统和法正则一定要带在身边帮他出谋划策。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忠诚是毫无质疑的,但对他在军事方面的能力恐怕并不太看得上。

因此,从赤壁之战到白帝城托孤的十几年时间中,诸葛亮在史书中的出场次数极少。刘备阵营中的几次大规模军事行动,比如刘备亲率大军征讨东吴,诸葛亮都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因为说了也白说,所以干脆不说。后来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诸葛亮叹息地说道:“如果孝直(法正)还活着,必能阻止陛下东征之举。”从诸葛亮的这句叹息中可以看出,当时刘备只听法正的,法正病逝后,刘备就谁的话都不听了。

刘备与诸葛亮关系的第三阶段就是白帝城托孤。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打败后,心力交瘁,很快就病倒了。此时,刘备知道自己已时日不多,于是就要开始安排后事。当时刘备的长子刘禅年仅16岁,还没什么治国理政经验,因此为他找一个合适的人选辅政就成了头等大事。然而,此时庞统、法正、关羽、张飞等人都已经相继离世,剩下能扛起蜀汉大旗的只有一个诸葛亮,所以刘备也只能选择诸葛亮托孤。

刘备非常了解诸葛亮的为人,知道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责任心的人。因此由他来辅佐刘禅确实是极为理想的人选。为了表达自己的充分信任,刘备在病榻上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必能定国安邦。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请帮他成就大业;如果嗣子无才,你可以取而代之。”当然,刘备所说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肯定不是真心话。但对责任感爆棚的诸葛亮而言,刘备的这番嘱托却既是一份信任,更是一副千斤重担,因此诸葛亮后来在《出师表》中才会写道:“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这就是刘备与诸葛亮关系的第三阶段,也是这对君臣的最后交集时刻。223年6月10日,刘备病逝于白帝城,蜀汉进入了后主刘禅时代。




ACGER


每个人看这个问题角度不一样,看你自己是怎么理解的啦?我从小就是个三国的爱好者,书籍跟电视剧看了好几遍,但是当时的理解跟现在的理解,有一定的差异化,就像司马懿跟曹氏角色一样。可能十年前读三国的时候觉得说诸葛亮是千里马,刘备是伯乐,挖掘到这样一位人才,才有了后来的基业,大部分的管理有诸葛亮来操盘,刘备主要负责卖脸,堵枪口,配合的也蛮好,虽然有时候诸葛亮的决定是他自己做的,也是为了蜀国好,刘备也都依他,给了他足够的信任。但是回到现在可能看这个问题看的更简单一些,简单说就是各取所需。诸葛亮没有出茅庐的话,可能有一定名气,但是未必在军事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也需要有这样一个舞台自己来发挥,他在曹魏跟东吴就不适合,曹魏人才太多,曹操自己就足够优秀,东吴存在分派,安逸居多,刘备最适合他;对于刘备来说,他需要一个人把自己扶到更大的舞台,没有诸葛亮他估计做不到蜀国那样的规模,这时候就要足够的放权,让他发挥,但是无论如何蜀国还是姓刘的,要有一个这样的能臣,才能间接让自己名垂青史。个人愚见,仅供参考。


抉择Jz


第一,从三顾茅庐后到白帝城托孤前,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关系并非像《三国演义》中写的那样亲密无间,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也并非是第一人。因为在夺取西川的战争中,刘备只是让诸葛亮守住荆州,以庞统、法正作为主要谋士,辅佐自己西取巴蜀,后来才调诸葛亮率兵入川。

  第二,在夺取汉中的战争中,法正为谋士,诸葛亮却只是留在后方做点儿后勤工作而已,在此战役中,诸葛亮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参谋作用。刘备进位汉中王时,法正的排名也在诸葛亮之前。

  第三,当关羽失掉荆州后,刘备举兵伐吴,也没有把诸葛亮带在身边,而且刘备并没有理会诸葛亮的意见。蜀军被火烧连营、一败涂地之后,诸葛亮感叹地说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从话语中足以见得刘备对法正才算称得上是言听计从,而诸葛亮则还是略逊一筹。

第四,是关羽和诸葛亮的关系不太好,比较紧张,而关羽又是刘备的兄弟,关羽和刘备的关系是非常好的,关羽和诸葛亮的关系不好,必定会影响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

这4点可以看到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并非那么的亲密无间,但瑕不掩瑜,也可以说是亲密有间。



稳健获利


观点

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并非固定不变,我认为其二人之间关系是随着刘备事业发展不断演变,并非表面看起来一直那么和谐。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1阶段:刘备事业低谷期,初得诸葛亮,二人关系如“师”与“生”

作为汉室后裔,虽然生活潦倒,但是却胸怀大志。在东汉末年趁黄巾军起义,初步建立自己武装集团,但是由于兵少将寡,缺乏谋略,屡战屡败,屯兵新野后,受徐庶指点,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这是刘备与诸葛亮关系的第一阶段。

刚刚得到诸葛亮的刘备,如鱼得水,因此刘备将自己比作“鱼”,将诸葛亮比作“水”,如无水,鱼焉能生存?因此在该阶段,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将诸葛亮视为请来的老师,唯恐招待不周,此时诸葛亮在二人之间的关系中占“上风”,占主动地位,老师批评学生,学生当虚心接受。

第2阶段:刘备事业上升,自我膨胀,二人关系转化为“君”与“臣”

刘备有了诸葛亮协助,加上第一阶段对诸葛亮的言听计从,像个学生一样不折不扣的执行了诸葛亮布置的“作业”,因此刘备逐渐站稳脚跟,实力大增,取得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创业成果,此时的刘备脱胎换骨,权力欲望急剧增加,逐渐自我膨胀,因此该阶段,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开始转化为真正的“君”与“臣”,此时的诸葛亮对刘备已有三分敬畏之心。

此阶段刘备对于诸葛亮的建议已不像当初那样“言听计从”,杀伐决断开始独断专行,完全不顾诸葛亮劝阻,率军倾巢而出讨伐孙吴就是最好的例证。

第3阶段:兵败白帝城,临危托孤,开始怀疑诸葛亮有篡位之心。

刘备一意孤行,兵败白帝城之后,紧急召集诸葛亮等重臣临危受命,此时的刘备开始担心自己死后,他那阿斗小儿无力支撑蜀国,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诸葛亮持怀疑之心,担心孔明篡位夺权,此时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更多的是“无奈”与“怀疑”。

分析结论

因此从整体上分析,我认为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也并非一直都很和谐,而是随着时间推移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晓看历史


个人觉得吧,刘关张各有千秋 刘备个人认为假仁假义七十万大军那时候就有点飘了,而关羽就太自傲了所谓大意失荆州,使得吴国夺得荆州,而张飞的话喝了点酒就把所有怨气发在手下上 不料死在自己手下的手上,至于刘备与诸葛亮关系 个人觉得前面比较依赖诸葛亮 关羽张飞比较不服,而后期经过几次战斗后还是比较信服诸葛亮的


科技范儿


当然啦,刘备在自己很弱小的时候那是事事都依着诸葛亮。可是等自己的实力强大了,就不那么言听计从了。就拿刘备举兵伐吴这事,当时孔明是反对的。可刘备谁也听不进执意伐吴 。


老一看电影


这个是肯定的。先从刘备死后说起,刘备死后,蜀国为两个集团所控制,一个支持刘禅主掌大权,一个支持刘备托孤后的遗诏,结果大家都知道,奉遗诏的一方胜利了,且基本掌握了蜀国的后面几年。没错,就是诸葛亮集团。从蜀国后面几年来看,诸葛亮已经是蜀国实际上的控制者了,大权在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你刘禅是富二代又能怎么样,我不发话,你什么也干不了。由此说明诸葛亮的控制欲是很强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诸葛亮要去跟刘备创业,因为其他两个都不好控制,年纪要比自己小很多,体格又好,要想控制他们真不容易,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熬死了。至于三顾茅庐,这个没什么说的,吊一吊你的胃口,给个好位置,要不总不能自己再一点一点往上爬吧。对于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来说,不听自己的谋划是很不舒服的,哪怕只是偶尔的有个一次两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