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爱情观

头条的这题情感作业,我来说说。

从小时说起吧。我从小就不是个大胆的人,有时还不爱说话,沉默寡言。但幸好小时候长得高,总是坐在教室最后一桌。这应该算是一个优点。虽然长得高,但人却比较感性。

我有时看书,看书就容易沉浸到书中的世界中,特别看到一些动人悱恻的爱情故事,就经常为书里的爱情而感动而流泪。

最早看的一本是德国作家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那是第一次一口气把书看完,并为之着迷。对书也是爱不释手。维特和夏绿蒂的爱情感人肺腑,至今想起仍然难忘。后来,书借了别人,至今未再回来。后面,又再看了一次,竟没有第一次看到的版本流畅,动人心弦,应该版本和译者不同,看了几页,竟是没再继续看下去了。

我的爱情观

后来,高中的时候,又拿起《红楼梦》来看。一本精装版的书,小小的一本,很厚,大小就如同那本我们不曾翻过,静静放在角落旁边的《辞海字典》。字细小得像蚂蚁在空白的纸张上爬行。封面用一种厚厚的类似金箔牛皮纸封装,上头一图漂亮的工笔画,“红楼梦”三个仿宋字工工整整地印在封面上,底下一个红色印章曹雪芹,高鹗著。幸好当时年轻,眼睛又好,对字小这事根本不予在意,有空就拿起书一点点看。

我的爱情观

拿起啃啊啃,啃了两遍,第一次看到三十回就看不下去了,又一次看到也是差不多四十几回又停下了。后面喜欢上看一些红楼评论,比如刘心武,印象虽说不上深刻,却让我对《红楼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也爱上了那个深情,率真纯粹,超凡脱俗的“神仙似的林妹妹”。

我的爱情观

再后来,又循规蹈矩地看了一些书,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诸如此类的。前段时间整理书架,竟然看到有一本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和其他书夹杂着,在角落静静摆着,看日期,是2004年买的。

到大学时,每次上阶梯教室的课,总是抢占最后一排,听不下去了可以随时转身掉头走人。当然,坐在最后面,根本没想过听课,目地很明确,就是看书。红楼梦就是在那个时候算是完完整整的看完了一遍。但如果说看完有什么感悟,那应该只是第一次看完的粗浅感觉,八十回后一路悲却,一曲悲歌,为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而感怀感叹,深深为之悲伤。

所以,在看书的时候,也慢慢形成了我的爱情观。对于爱,渴望唯美浪漫。爱上了就全身心的付出,渴望追求着一种如维特和绿蒂,宝玉和黛玉般的爱情,刻骨铭心,永难忘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