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二、六軍團大庸後坪雞公埡戰鬥


1935年1月下旬,蔣介石調集“兩湖”湘鄂軍閥部隊11個師加上4個旅,合計81個團約11萬人的兵力,組成6個縱隊,從常、桃、石、慈、辰、保、龍分幾路對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大舉進攻,並對蘇區進行經濟封鎖,嚴禁藥品、布匹、糧食和食鹽等貨物運入蘇區。

2月1日,國民黨飛機六架,兩次轟炸大庸縣城天主堂、彭家巷、書院、關廟、城隍廟,以及大庸縣教字埡關廟、橋頭黃家大屋,死傷10餘人。同日湖南省代保安司令兼第6路追剿軍司令李覺率章亮基師陶柳旅進駐慈利,紅軍撤出慈利後,李覺令鏟共義勇隊對紅軍家屬及游擊隊員進行血腥鎮壓,全縣被殺數百人。

2月底,紅二、六軍團得知何鍵限令陶廣、章亮基、李覺、陳耀漢四個縱隊於3月1日向根據地進攻的消息。軍情緊急,紅二、六軍團紅軍部隊還沒來得及學習貫徹《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總結粉碎五次“圍剿”戰爭中經驗教訓決議大綱》,隨決定集結大庸、永順之間的主力,繼續按原計劃打擊南來之敵陶、章兩縱隊。

3月13日,敵陶廣縱隊章亮基第十六師一部和兩個保安團由王村北渡酉水、陶廣親率六十二師沿四都坪、石田溪向永順方向進犯。14日,紅二、六軍團主力在高粱坪先後擊潰敵人兩個保安團和前來增援的第十六師2個團。此時,敵李覺、郭汝棟、陳耀漢、張振漢等縱隊也分路向根據地進攻。15日,李覺縱隊佔領大庸,企圖進佔永順、桑植、塔臥等地,將紅二、六軍團壓縮於狹小地區,然後集結兵力於紅軍主力決戰,一舉摧毀湘鄂川黔根據地。

3月20日,敵主力李覺縱隊從大庸縣城進至楓香崗、龍盤崗一帶,指揮部設在龍盤崗。紅軍總指揮部鑑於四面敵人正在深入內線,紅軍活動範圍正在縮小的情況,制定了突破中央,轉向兩翼的作戰方案。決定集中八個團的兵力,在後坪雞公埡設伏,乘李覺縱隊主力剛渡澧水立足未穩之際,以突襲方式,殲滅敵人於雞公埡與澧水之間河谷。

為了打好雞公埡殲滅戰,紅二六軍團首長於在雞公埡糰子院、張家塔一帶查看地形。命令十七師五十團扼守雞公埡高地,而將主力隱蔽在雞公埡以西的後坪至永順龍爪關一帶,計劃五十團槍聲一響,主力即趕到戰場殲滅敵人。

李覺害怕紅軍設伏,先派出陳子賢旅的一個團,對雞公埡及崇山地區進行搜索,相繼佔領雞公埡以掩護主力部隊通過,並命令駐楓香崗、龍盤崗、石牌、周家河一帶的國軍,在附近蒐集船隻、門板、木頭等架設通往澧水西岸大庸所的浮橋,以待各部到達指定位置集結。五十團埋伏一天,沒見敵人進攻,以為敵人發覺雞公埡設伏,加上天雨衣溼,疲勞不堪,遂留下一個連守陣地,其餘部隊撤至雞公埡山下後坪一帶村莊宿營。

3月21日凌晨,李覺派出的搜索團摸上雞公埡,紅五十團一個連抵擋不住敵人進攻,撤至崇山半坡高地團院子一帶,敵人在早上7時,佔領雞公埡高地,構築工事等待後續部隊。紅五十團聽見槍聲,火速奔赴雞公埡。但雞公埡兩側的大崗小嶺已被敵人佔領,戰鬥性質已由伏擊戰變為攻堅戰,五十團政委周志斌犧牲。上午九時,紅二六軍團主力趕到崇山北麓,紅十七師五十一團、紅四師十團、十二團均加入戰鬥,戰鬥至黃昏,郭汝棟縱隊一五三團,李覺縱隊一零九團趕到,紅軍撤出戰鬥。由於伏擊戰打成攻堅戰,戰鬥地形不利於紅軍,紅軍傷亡700多人,團營骨幹犧牲較多。

由於後坪戰鬥沒有取得預期勝利,湘敵李覺、陶廣縱隊在石堤溪會合後,以1個師佔領永順;郭汝棟縱隊經溫塘渡過澧水,佔領羅塔坪,逼近塔臥;鄂敵陳耀漢縱隊趁機侵佔桑植縣城;西面張振漢縱隊由茨巖塘向塔臥逼進,陳渠珍部進到永順、龍山間地區。

3月22日,任弼時代表省委和軍分會致電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報告了紅二、六軍團下一步的行動方案:“根據目前情況我們以最大決心爭取這一地區的鞏固,以與西方軍(中央紅軍)配合,正集中全力在保持有生力量條件下,首先求得側擊郭敵,必須取得兩次偉大勝利,力能保持新區的鞏固發展,否則二六軍團將被迫退出新的地區.……。萬一二六軍團被迫轉移,就目前情況只有渡長江到彰、興、遠邊為便利,因為烏江酉水沅江均無渡過條件,施(南)、鶴(峰)×旋逼近湘鄂敵主力不能立足,這種預定的方向,是否適宜,對此動作,請給以指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