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黑龙江种玉米赚钱还是大豆更挣钱?

阳光总在风雨后喜


我个人认为,今年黑龙江无论种玉米还是种大豆都会有不错的收益,为什么我敢这样说呢?大家可以顺着我的思路仔细分析和预测一下,看看大家是否赞同我的观点

①、国家政策方面

今年的【2020中央一号文件中第十四条明确指出,今年的粮食生产有要以稳字当头,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文件中还说,【推进稻谷,小麦,玉米完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加大对大豆高产品种和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

我们通过学习【2020中央一号文件】以上章节不难悟出,我们国家对种植玉米的政策从前几年的调减面积变成了今年的稳定面积,(从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到收入保险试点)文件中还指出(加大对大豆高产品种和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这就给我们今年种大豆和玉米的农户稳稳的吃上了定心丸

②、今年玉米缺口大

具有关媒体报道,2019至2020年度我国玉米供需有很大缺口,缺口幅度可能达到1千多万吨,可以说是近几年最大缺口,根据以上各种原因分析,2020年秋天玉米价格上涨有一定的空间

②、种植大豆方面优势

经过多年在同一片地种植玉米,随同玉米共生存的病虫害已经和相对农药产生抗体,农民只能连年加大用药量和增加用肥量,这不但让种玉米农户在投入方面不断加大成本投入,而且产量方面也在不断下降,如果玉米和大豆合理调茬轮作,种了多年玉米地倒茬种大豆,大豆不但产量好于常年种大豆的地块,而且病虫害相对减少,随着人们对植物蛋白质和脂肪需求量的提高,大豆在农业生产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③、政策对种植大豆利好

国家对振兴东北大豆给予农民很高的种植政策优惠,比如粮食补贴这一块,2018年每亩地种植大豆补贴300多,虽然2019年略有减少,但也在200元以上,今年每亩的补贴多少现在还没有公布?我相信不会低于2019年的,大豆用肥方面和玉米相比每垧地少投入三到五百斤,这用肥的一少和补贴的一多一垧地相差三千至四千元钱。

四、大豆收购政策利好农民种大豆

最近几年老百姓种大豆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是,不但价格低,而且不好卖,因为农民一年全指着秋天卖粮变现,没有固定的主体客户收购大豆,老百姓确实没有积级性,今年国家对大豆收购企业主体出台了大豆收购补贴政策,老百姓好卖粮了,种大豆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为了让农民朋友及时掌握收购大豆方面补贴情况,我特意在网上找到《黑龙江省大豆加工补贴暂行实施方案》截图片段如下

⑤、建议

综合以上几点分析?2020年,无论是种玉米还是种大豆都非常让大家期待,希望农民朋友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无论哪种原因导致当年价格不好,下年就赶紧把地包出去所吃到的亏。也建议农民朋友把多年种植玉米的肥沃地块适当调整成大豆,

高坡脊薄地块适当种植杂粮,比如,市场收购顺畅的红芸豆,红小豆绿豆等作物,如果不种杂粮,山坡地和脊薄地种植玉米优于种植大豆,因为玉米扎根比较深,可以说相比黄豆要耐旱一些,黄豆根系太浅,天气稍微出现干早,轻者减产,严重者有旱决产的情况发生。

我是农家三姐,我个人对今年种植玉米和大豆都非常看好,不知大家是否赞同我的观点?,有不同观点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讨论分享关于种植养殖方面的农业经验和看法。


三姐118农家三姐


今年黑龙江种玉米赚钱还是大豆赚钱?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分析一下。

从亩利润看

目前黑龙江的大豆平均亩产是167.5公斤,部分地区高达175~200公斤,国家连片种植补贴200元/亩。目前黑龙江的优质大豆采购价在4000元/吨左右,折合2元/l斤,我们算下亩利润,167.5公斤=335斤/亩,335斤x2元=670元,再加上200元/亩补贴,就是670+200=综合毛利润在870元左右。

我们再看下黑龙江玉米平均亩产在1000斤左右,年份好的时候,可以达到1200斤左右,目前国家连片种植补贴是1O0元/亩。目前黑龙江的玉米收购价是在1700元~1740元/吨,折算在0.85~0.87/斤左右,种植一亩玉米可获毛利润0.87x1000斤/亩=870元,再加上100元补贴,就是970元。

从需求分析

我国去年进口大豆9300万吨左右,而国内目前只能供应1500万吨,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国人年消耗大豆在100公斤左右(包括豆油及豆子加工的相关制品),这个缺口是相当大的,所以国家才特意调高了大豆种植补贴,为的是减少进口。

我国去年玉米进口总量在350万吨左右,相对于其他粮食产品,是目前进口最少的粮食,基本上达到了自给自足的场面。

总结

从市场需求分析来看,大豆的市场明显优于玉米市场。而玉米,近些年都有滞销风险。但是以亩效益来看,种植玉米明显高于大豆(高100元/亩),这就是为什么东北农民喜欢种植玉米而不种植大豆的根本原因,国家只有继续提高大豆种植补贴,让其追平玉米的利润,才会刺激大豆种植面积上来。


坏男人说小龙虾


目前东北大豆市场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100元每顿以上,部分地区上涨幅度甚至达到了140左右。黑龙江省收购价已经由3300元每吨上涨到3400元每吨,二月初上涨到了3440元每吨,堪称暴涨,此外,一些启动了国储轮换收购的部分收购电也提高了价格。

不少农户反应,2019年玉米亏损100余元每亩,农户种植利润来自大豆种植,农户盈利在250—300每亩,虽然主要盈利点还是政府发放的大豆生产者补贴款,而今年大豆生产补贴也在250—300每亩之间,大豆补贴喜人,而且会依旧保持高位状态,大幅减少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玉米经历了去库存,深加工企业扩张,各方面需求回升,尤其是生猪饲料明年整体需求非常不错,价格也会上涨。补贴不会大幅度上涨,因为侧重点还是在大豆上,根据以上分析,想必农已经知道了明年种植啥可能更挣钱了吧。


乡村老良


关于种地,目前粮油农作物较为常见主要为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其中小麦和水稻作为国家力保粮食作物,虽然价格上处于平稳下跌态势,但受制于收购保护价和农业补贴等支持,使得降幅空间并不大!而至于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因这几年各地种植结构调整,以及农业机械化推进和农村人进城步伐加快等因素影响,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出现了替代现象,大家可以从这几年农业补贴侧重和鼓励政策上一目了然,例如东北等地区加大大豆种植补贴,同时降低玉米种植补贴,说明国内大豆种植面积持续增加,而玉米种植面积持续减少,这其实是目前玉米和大豆供需关系造成的。下面结合所了解情况简单聊一下,以供参考:



一、大豆种植前景和扶持力度或更大一些。目前国内玉米市场总体呈现为供过于求,再加上进口玉米补充,以及养殖业产能下滑影响,使得玉米供应量明显高于需求量。然而,我国因耕地面积有限,使得近20亿亩耕地中,种植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就超过了14.68亿亩,再加上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使得大豆种植面积非常有限,进而导致我国大豆需求量的大部分需要通过进口大豆补充,而且进口量逐年提高,去年进口大豆已经达到8851万吨,占据进口粮食的88%左右,因此,我国为合理安排农作物种植,未来很长时期内仍会优化农业种植结构,鼓励农户种植大豆,并继续降低玉米种植和产量,这样一来,我感觉随着鼓励政策调控影响,可能种植大豆前景更好一些!而根据2019年黑龙江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去年大豆种植面积增加了1000多万亩,玉米种植面积仅剩8000多万亩,水稻种植面积则为不到6000万亩了!

要知道,现在中美贸易摩擦太多,而大豆进口多为美国、巴西等美洲国家进口,进口量太大并不是好现象,再加上我国是美食大国,吃粮还得有食用油、豆制品,使得大豆需求量并不能减少,故而从这几年农业补贴力度上可以看出,大豆补贴应该会越来越多,而玉米则会越来越少!例如下面黑龙江和吉林地区的补贴对比,数据可供参考:



二、种植农作物应该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上面虽说种植大豆更有前景,但也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切莫盲目跟风!尤其是农户没有调研当地市场供需关系,盲目改种,导致当地大豆供过于求,而卖粮渠道较少或距离太远,进而不利于大豆卖价。要知道,虽然东北耕地面积广阔,但市场需求量低,大豆深加工企业可能并不多,受这些年进口大豆影响,很多榨油企业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因而东北大豆产区与需求市场间隔距离太远,如果运输不畅或成本较高,估计卖价上还不如进口大豆划算,自然不利于农户售卖!

另外,大豆虽然补贴高,但产量低,再加上去年黑龙江气候变化影响,受降水量偏多影响多涝害,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不利,而今年黑龙江春季雨水却偏多,东部地区可能有春涝发生,西部则可能出现春旱,所以说需要因地制宜选择种植玉米或大豆。例如种植玉米时需要选择抗性强、宜机收、商品化高、早熟、适口性好的加工专用鲜食玉米品种,而如果种植大豆则需要选择高产、多抗、高蛋白或高油的大豆品种,并根据当地地势和地力选择喜肥水或耐贫瘠的大豆品种,再一方面,为了降低病虫害和鼠害,需要对种子进行包衣或拌药剂,提高亩产量!而根据黑龙江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目前大豆种植区域主要是向省内一、二积温区南扩,并减少三、四、五积温区非优势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所以说,当地是否种植玉米和大豆需要结合当地政策引导,切莫盲目!

总得来说,现在发展农业生产并不能只思考农作物是否赚钱,还得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而考量,毕竟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了农户卖价,而农作物亩产量和品质也影响了农作物效益,需要综合考量,结合当地现有资源和渠道来选择合适的农作物种植,切莫盲目跟风,以免得不偿失!(以上为个人见解)


龙百晓生


今年黑龙江种玉米赚钱还是大豆更挣钱?

截至目前,春耕备耕已经从南到北在陆续进行,南方的早稻、春玉米已经进入播种或生长期,宁夏、内蒙等部分地区的春小麦也已陆续开始播种。而对于国内最大的粮食主产省——黑龙江来说,还有不少农民手中的余粮没有出售,当然主要是水稻和玉米,大豆因为春节前走货需求较好,价格上涨,年后虽然有疫情影响,但到目前为止大豆需求逐渐回升、价格也表现强势,相对来说要好很多。因为疫情的出现,导致部分农民卖粮受阻、准备春耕春播的进程也受到一定影响,那么对于新一季的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方面,从政策导向来看,国家层面的,比如一号文件、种植业要点等,将全力稳定粮食生产、稳字当头放在了首位。2020年将保持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总额稳定,推进玉米、稻谷、小麦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稳定农民基本收益;巩固镰刀湾地区结构调整的成果,防止非优势区玉米面积大幅反弹;提升优势产区玉米的产能,确保全国玉米面积基本稳定;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加大对大豆高产品种和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大豆面积稳定在1.4亿亩,并建设40个前瞻性、引导性新品种新技术集成展示与试验示范千亩片,示范带动大豆单产水平和油脂蛋白含量提升;稳定东北地区玉米-大豆为主的轮作面积;调整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食用大豆,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从黑龙江层面,日前该省公布了对大豆加工补贴暂行实施方案,对符合条件的大豆加工企业给与相关补助、贴息,从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暂定3年,这在鼓励本地加工企业收购加工大豆上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根据2020年黑龙江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种植区划布局,要引导南部重点推广高蛋白、加工专用型大豆,北部推广适宜传统豆制品加工的优质食用大豆,东部推广高产、高油大豆。

另一方面,从市场价格来说,黑龙江2019年产大豆自收获上市以来,经过前期的偏弱低迷之后,随着食用大豆需求的回升、外地客商采购积极,再加上粮库开库收购,使得大豆粮源供应逐渐偏紧,价格持续上涨,节后仍是如此,目前部分地区的质量好的大豆装车价在2元/斤以上。玉米市场表现要偏弱一些,总体波动不大,最近一段时间随着粮库提价收购、加工企业补充库存及中间商囤粮的意愿积极,价格出现了持续走强,深加工企业挂牌价已经达到0.85元/斤左右。

综上所述,春耕春播在即,黑龙江农民选择种什么品种,除了参考过去一季的粮食价格之外,还是要看国家的导向。比如初步分析,2020年大豆生产者补贴可能比去年持平或略降,但对于单产低于135公斤的、轮作补贴、规模连片种植等可能会给相应的补贴,这方面的收益仍不可忽视。粮小咖建议,在传统的大豆主产区2020年应该种植大豆为主。从后期的需求来看,玉米的饲料及深加工需求在非洲猪瘟、新冠肺炎等疫情影响下可能会有一段较长时期的偏弱低迷,而食品大豆的需求相对要好一些。


粮小咖


个人认为,谈不上哪个赚钱。

因为,各有各的好处,玉米产量高,价格低。

黄豆产量低,价格高,国家补贴高。来回一沟没差多少。

无论什么赚钱,最主要看的是气候和土质适合种什么,适合玉米就种玉米,适合黄豆就种黄豆




冰城媳妇


[捂脸],这就跟炒股及押宝类似,是大数据和市场环境及政策形势决定的。不太相信谁的预测会准,除非你跟踪大的农业集团,他们掌握信息会相对丰富一些,或者参考农业期货信息。当然,今年冠肺期,酒精可能热门,后期玉米收购也许会涨价,也许会国家调控压低收购价。种地者如同产品生产者,市场决定价格,国内还有个政策调控。根据你的经验和土地种植规律自己选吧。当然,如果你乘坐火车,从黑龙江一直到河北,遍地玉米地尽收眼底,可以说北方主要农作物,基本全是玉米。大豆是黑龙江传统优质作物,尤其黑龙江禁转基因。

大家给你回复都只是参考。

指地不打粮,指儿不养老,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这倒是真理嗑!




我的ID是旋风


眼看2020年的春播机械就快到了,我们也要开始准备农资了,预计只要咱们农村的封路结束我们就要开始大范围的购买农资了。在购买农资之前很多人现在还在为种植何种农作物犹豫不定,今年到底是种植大豆还是玉米呢?

在综合分析气候、国家政策、国内外行情走势后认为,在大豆和玉米都能种植的地区,种大豆是更好的选择!

第一,气候环境

我们看了一下今年总体的气候环境,温度比往年偏高一点,春播季节温度略低夏季温度较高,秋季温度也较高一些。降雨量偏多主要集中在夏季,秋霜正常或是稍有延后。局部地区略有不同我们还是以当地的气象预测为准,我们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我们一定要关注当年的气候环境,根据大气候的预测来选择种植的品种和种类,这是我们实现增产增收的前提,也是我们选择种植何种品种粮食的重要依据。如果气候适合种植玉米那么我们就种植玉米,气候适合种植大豆我们就种植大豆。

第二,政策因素

在我们国家种地我们就不得不考虑政策因素对于我们种植收益的影响,今年国家还是鼓励大家种植大豆,所以在政策上来看我们种植大豆还是有利可图的,所以我们认为在没有产量优势的地区我们还是建议大家种植大豆而不是玉米。

我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产量优势,比如说有些地区种植大豆高产但是种植玉米产量就相对其他地区要少一些,这就叫产量优势。就像内蒙古玉米高产种植大豆就不划算了。虽然明年的大豆还有可能价格不高,但是国家给的补贴足以弥补价差,再加之产量有优势所以收益还是比较好的。

第三,国际市场

2019年度到2020年度大豆的产量下降了5.78%,也就是说大豆的播种面积有所下滑,而且预估2020-2021年度的大豆播种面积也不会有较为明显的增长,所以国际大豆的价格在前半年会有所上升,而到了后半年大豆的价格会有所回落。

这也就是说我们国际市场的大豆价格有利于我们农民出售现有的大豆,而秋季大豆的价格很可能会随着国际大豆价格回落而开始回落,我们种植大豆的主要收益还是来自补贴。所以我们的建议是不具备产量优势的地区还是要谨慎种植大豆,当然土地成本低就想拿补贴的人除外。

玉米的价格因为我们目前爆发的蝗灾导致非洲和印度的粮食大幅度减产,所以国际上玉米和玉米可替代的品的价格会有所上涨这个是大概率事件,但是由于我们国家的玉米价格和国际市场的关联度较低,所以我们的玉米价格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不会太大。我们玉米的价格主要还是看国内市场的价格。不过我个人认为,我们的可替代饲料价格上涨了不可能不对玉米价格产生拉动作用,即使不涨价但是滞销玉米的销售也会得到缓解,总体来说还是对我们玉米种植户有好处的。

第四,国内市场

我们去年的水稻,玉米和大豆都出现了滞销的问题,主要还是因为非洲猪瘟的影响,以及受到我国粮食高库存的影响。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到目前为止我们很多农户的粮食还没有卖,国内的市场供给主要是消耗企业的库存和靠国储拍卖来支撑。这次的疫情会不会让非洲猪瘟的疫情出现转机,甚至消灭非洲猪瘟还未可知,养殖业恢复拉动玉米和大豆的需求最快也要在下半年能够有明显的效果,所以养殖业也只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虽然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会有所变化,但是我们国内的供应大于需求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缓解,所以无论是玉米还是大豆的价格我们都认为不会有大幅度的上涨。

总结:总体来说无论是国外正在发生的自然灾害,还是国际的粮食价格走势都对我们国内粮食价格影响有限。因为我们国内无论是大豆还是玉米,总体来说都是供应大于需求,所以我们很难在玉米和大豆涨价上获取高额利润。我们不得不再次踏进高产陷阱,高产不一定赚钱但是低产绝对赔钱,所以我们选择种植大豆还是玉米还是回到原点,也就是产量优势地区




赵姐的幸福生活


大豆赚钱,因为大豆的补贴高于玉米的补贴。



天晴的一天


黑龙江省,无霜期短,玉米生长所需积温不是很充足,但能满足大豆生长需要。所以国家在黑龙江省推行大豆复兴计划。加大补贴力度。

但大豆忌重茬。得轮作种植玉米。而且现在玉米种植技术成熟,操作简便,单产高,效益也还可以。所以在大豆补贴没明确到户的前提下,玉米种植要比大豆效益高。

简单说,政府在给大豆大补贴就多种大豆。没有补贴宣传的,还是种玉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